莫振祖
摘 要:作為教育工作者關注離異家庭孩子的成長是教師責無旁貸的義務,教師應該對教育的對象作分析研究,對離異家庭的學生一定要多給予一些關愛,讓他們在一個充滿關愛的環(huán)境里成長,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就學校應如何更多關注離異家庭的孩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學校;離異家庭;孩子
背景:
我校于2014年9月建成使用,屬公辦學校。為緩解城區(qū)小學大班額問題,2014年9月就直接招了一至六年級共15個班,其中一年級6個班,二至六年級9個班。二至六年級的生源均來自城區(qū)其他學校(基本都是學困生)或進城務工子女。經過三年時間現(xiàn)已經發(fā)展成為32個班,1500多名學生。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占全校學生總數(shù)的70%,單親或離異家庭的孩子占全校學生總數(shù)的10%,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和關愛離異家庭的孩子成了我們的一大課題。學校在“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教育方針指導下,決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校園環(huán)境中得到發(fā)展,讓他們得到教師的關愛。
案例正文:
小潘同學2014年9月轉入我校四年級就讀(之前輾轉在城區(qū)三所學校就讀過),2015年時因患病休學,現(xiàn)就讀于我校六(1)班。該同學性格好動、貪玩、任性,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違反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經班主任調查,原因是其父母離異多年,之前隨父親生活,由父親監(jiān)護。但父親常常因工作出差,極少在家,孩子一直托給奶奶看管,老人只管孩子的吃住,卻無法對他進行教育,使得他在一至三年級的三年中,每一年都要轉一所學校,孩子休學返校后,其母親與父親雙方爭孩子的監(jiān)護權,但至今無結果,其實他父親也拿他沒辦法,根本無法管教。這就使問題變得更嚴重了,小潘同學開始居無定所,時而與其父親住,時而與母親住,時而與已經輟學的中學生混在一起夜不歸宿,父母也不知其在哪,也沒去找他。自上學期以來,小潘同學經常在課堂上發(fā)表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語,或無端招惹同學,嚴重擾亂課堂紀律。他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嚴重影響到了班級的班風、學風。老師對其批評教育,他擺出破罐子破摔的陣勢,甚至會謾罵同學與老師,明著跟老師作對。當班主任與其父母溝通時,其父母又相互推脫責任,說你打電話給他爸爸(媽媽),班主任竟成了傳話筒,苦不堪言。盡管如此,班主任沒有放棄,她決定繼續(xù)加大對他的關注,以行動去溫暖他,喚起他的自信,消除他的自卑心理。班主任知道,她一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他的家庭以及全體同學的協(xié)助、配合。為此,她向學校匯報了小潘同學的情況,同時制定了以下的工作方案并予以實施。
一、全體任課教師都要特別關注他,讓他在學校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班主任會召開本班全體任課教師會議,反饋小潘的家庭情況和近期的表現(xiàn)情況。小潘現(xiàn)階段的反常表現(xiàn)是因為在家得不到應有的愛而故意要引起老師的關注,希望老師能給予幫助(盡管嘴上不承認)。要求每一位任課教師關注小潘同學的行為,包括課堂、下課、課間操及活動,要用愛心和耐心去感化他,要理解他現(xiàn)在的心情和寬容他的違紀行為。于是老師們在課堂上就特別關注他,時常走到他身邊,偶爾悄悄地提醒他的坐姿或幫他正正課本,甚至整整衣領等。課堂上簡單的問題先讓他回答,答對了,及時表揚。班主任在課下找他談話,告訴他衣著要整齊,自己做好個人生活衛(wèi)生;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對他的運動技巧進行特殊關愛——單獨指導;數(shù)學老師常讓他幫忙拿東西或收發(fā)作業(yè);科學老師讓他幫助整理儀器等。堅持了兩個月,老師們用點滴的事讓他感覺到老師都在乎他。上學期期末,班主任為了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在班里組織了書法比賽,并鼓勵他參加并選了字帖給他臨摹。比賽時他發(fā)揮得非常好,獲得了一等獎,他笑得很開心,這可是久違的笑臉呀。當時,班主任老師對他說,你和其他同學一樣聰明,你落后的原因是缺少趕上其他同學的勇氣。他點了點頭。慢慢地,小潘同學變了,他開始完成作業(yè)了,各項活動也都積極參加。班主任看他身體素質比較好,推薦他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他在訓練時也很賣力,讓老師很是高興。
二、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班主任常對學生說,我們這個班就是一個特殊的家,在這個家里,先進的要幫助后進的,不管誰有了困難,我們都要去幫助。與其他同學相比,小潘同學暫時缺少家庭的愛,所以我們要讓他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友愛。班主任老師經常耐心地教育其他學生要關心小潘,班上學習好的學生經常和他一起復習功課,慢慢地,他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每每被同學們圍在中間,他都會露出笑容,而且笑得那么幸福。
三、心理疏導,調整心態(tài)
父母離異的孩子不愿向別人說心里話,長期壓抑在心里,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會產生心理疾病。所以進行有效及時的心理疏導是很有必要的。班主任老師經常主動地接近他,和他談心,告訴他,大人的事由大人慢慢去處理,你的任務是努力表現(xiàn)、努力學習,相信大人會處理好的。自己也應堅強些,去面對眼前的困境。這樣一來,他心中有一種親切感,讓他能夠把心里話說出來,排除心中的煩惱,用正常飽滿的情緒投入學習、生活中。
案例思考題:
1.“和諧校園”的意義何在?
2.案例中班主任老師的做法對我們有何啟示?
3.還有什么有效途徑可以幫助學校開展德育工作?
案例分析:
建設和諧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學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諧校園建設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重要的前沿陣地。和諧校園的建設是貫徹落實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和諧校園建設是營造以校園為紐帶的各種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協(xié)調、整體優(yōu)化的育人氛圍,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校發(fā)展為宗旨的整體效應。和諧校園是師生關系、人與校園環(huán)境、人與機構和人與社會等諸多因素協(xié)調穩(wěn)定、相互依存、良性發(fā)展的狀態(tài)。和諧校園的建設是校園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建設,是學校與社會環(huán)境整體建設的根本。和諧校園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與老師、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校管理部門等多種關系均衡發(fā)展。學生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接受教育的本體,從和諧校園的建設中體現(xiàn)學習有氛圍、交流有平臺、探索有窗口、訴說有渠道的和諧發(fā)展要素。和諧校園的建設外延還將校園與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關系納入發(fā)展眼光中,將學校的發(fā)展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以學校先進的技術更新推動社會發(fā)展;還將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需求有機結合,從而構成和諧校園的外部延伸。所以學校應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骨干和帶頭作用,走在前面。
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對待學生應該充滿愛心,而且有耐心,公平地對待學生,無論外貌、民族、性別、性格;更重要的是,老師真誠地關愛每一個學生。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師很好地實踐了這些理念,讓學生真正從學校、從學習中獲得了關愛,得到了成長。對于這種老師,一定要給予肯定和獎勵。獎勵優(yōu)秀教師有利于調動其他教職工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向模范學習,使學校形成濃郁的“愛生”氛圍。那么,該怎樣對教師進行激勵呢?學校要及時利用先進典型,教育教師提高思想認識,矯正行為,做好本職工作。教師學習的榜樣大致有三種類型:(1)社會上樹立的英雄模范和先進人物。這類榜樣距離教師比較遠,對教師影響往往不太大。(2)頂頭上司的榜樣。這種直觀的典型對教師影響較大。比如,校長就可以成為學校教師的榜樣。校長要求教師做的,自己必須做到,且一定要比教師做得更好。校長只有在教師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成為教師言行的表率。(3)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這種榜樣可信度高,可學性強。培養(yǎng)和樹立這樣的先進人物,可以形成以點帶面的局面,有利于工作的開展。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師就屬于第三種類型的榜樣。如果學校抓住時機合理地進行激勵,會對學校日后的工作開展產生積極影響。
由于案例中的小潘父母雙方現(xiàn)正處于沖突之中,對于班主任老師的勸說根本沒放在心上,使得老師的工作難以開展,很是苦惱。此時學校就應站出來,協(xié)調好小潘父母和孩子的關系。
1.將小潘的父母請到學校,由學校與他們共同分析造成小潘近段表現(xiàn)的主要原因。鄭重明確地告知家長小潘的表現(xiàn)是因為父母雙方只忙于工作,早出晚歸,對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思想變化一無所知,待問題嚴重時管教不得法,對學生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應,特別是性情粗暴,對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結果,孩子不服教育,產生逆反心理。而雙方為彌補不健全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卻不知道這種溺愛會嚴重妨礙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冷淡、粗暴、放任不管與溺愛一樣,同樣會極大地妨礙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因此,任何不適當?shù)慕逃绞?,都是導致孩子各種性格缺陷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絕不能低估的。當務之急,父母雙方不能只顧自己單方面的情緒、感受,在孩子面前互相揭對方的不是,甚至在老師面前對孩子的監(jiān)管教育責任互相推諉,這是極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2.家庭解體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沉重打擊。家長要承擔起自己甚至一人雙責的責任;通過多與老師溝通,找到辦法,不拋棄,不放棄孩子,達到科學合理教育的目的。家長要當好督促員,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當好輔導員,每天鼓勵孩子攻克學習上的疑難問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當好檢查員,孩子是否按時完成作業(yè),完成作業(yè)是否認真,做對了沒有,要仔細檢查。
教育承擔著延續(xù)歷史的使命,學校是培養(yǎng)人的場所,是傳遞人類精神文明的基礎。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他們崇拜的偶像,性格懦弱的學生能從老師身上學會勇敢堅韌;脾氣暴躁的學生能從老師身上學會忍耐自制;孤僻封閉的學生能從老師身上學會樂觀開朗。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是老師的義務和責任?!皭邸边@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它包括廣袤的內涵,囊括著深邃的哲理,它賦予生命和萬物以魅力。教師只有嚴格要求,平等對待,多和離異家庭的學生談心,多了解離異家庭學生的處境,努力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為孩子獻上自己的愛,才能引導他們順利走過人生歷程上的這一岔路口,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建設人才。希望我們做父親的、做母親的、當老師的多給離異家庭的孩子一些關愛,讓這些曾經被霜侵雪打的幼苗茁壯成長,為將來建設社會主義作出應有的貢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