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軍
針對當前基礎教育階段體育學科課程實施現(xiàn)狀,以各學段的體育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從厘清體育學科課程內容整體設計價值取向入手,探尋基礎教育階段體育學科課程整體設計的必要性。分析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所呈現(xiàn)的特性,以及在實施課程過程中采用的策略,從而為基礎教育階段體育學科課程建設與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礎教育? 體育學科? 課程內容整體設計
在學校教育中,課程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基礎與保障,學校課程的最基本元素是一定的知識、技能。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作為一個未來的生產者或社會人所必須的各種知識與技能。美國課程理論家派納在出版的著作《理解課程》中指出,在課程研究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課程的范式經歷了重要的轉變,即由“課程開發(fā)”轉向“課程理解”。這也與“泰勒原理”中探討“怎樣理解課程”不謀而合,即對課程重新厘清其固有的價值取向,各學科課程的內涵以及其意義。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借鑒國際課程改革的優(yōu)秀成果。在綱領性文件的指導下,對體育學科課程實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實現(xiàn)體育課程育人價值的最大化,使得體育學科課程指向為學生體質水平提高和體育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服務。
一、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的價值取向
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引領下,中小學階段的體育學科課程實施,目前還是處于各學段分離的情況,即各學段依據本課程標準進行國家課程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缺少小學、初中、高中課程實施整體架構與設計,使得各學段雖依據課程標準進行體育課程校本化的開發(fā)與實施,但依然相互脫節(jié)、相互缺少有效地聯(lián)系。當下學校體育工作者研究的主題為:小學初中體育課程與教學銜接研究、初高中體育課程與教學研究等。因此,提出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的研究問題,中小學階段體育學科課程內容的整體設計應是課程改革的“綱”,綱舉目張,課程內容整體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課程標準的完善,影響著課程單元設計的整體構建與科學實施。課程內容整體設計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和關鍵點。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力圖呈現(xiàn)出新的課程樣式,是促進學生體育學科學習的重要路徑,成為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必然,更是中小學階段體育學科課程建設的重要抓手,指向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yǎng)培育。
二、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呈現(xiàn)的學科特性
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所呈現(xiàn)的特性,主要依據2001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1~6)年級課程標準》《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和《普通高中體育課程標準》(2017年版)關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指向性問題。體育學科課程結構與學科課程設計核心導圖(見圖1)。
1.基礎性
基于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建設體現(xiàn)基礎性的體育課程內容設計。在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課程性質”界定為:身體練習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能力是指人參加體育運動和訓練所具備的能力,通過運動與訓練使得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心理能力這三者在身體活動中充分呈現(xiàn),這是體育運動的基礎。因此,體育學科課程性質決定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體育課程的根本任務之一。
整體選擇與設計的體育學科課程內容,要在中小學階段體現(xiàn)其基礎性的特征。
首先是發(fā)展學生體能。力量、速度、耐力、協(xié)調、柔韌、靈敏六大基本身體素質組成了體能領域內容,體能水平的高低與人體的形態(tài)學與機能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體能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而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是衡量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主要依據,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年齡與性別差異,抓好其發(fā)展規(guī)律,有針對性設計相關的體育學科課程實施內容(見表1)。
表1? 不同身體素質要求下體育課程內容設計的關注點
其次是技能學習。技能體現(xiàn)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在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時,對于學生喜歡的、能有效全面發(fā)展學生運動能力的項目,需要科學合理設計,以此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發(fā)展學生基本運動能力,以游戲教學為主;在初中階段,重點通過不同項目技能的學習和應用,通過多種形式的比賽,不斷增強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以及安全從事運動的能力,逐步加深對體育運動的理解?!镀胀ǜ咧畜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專長與卓越的運動能力。每個水平段課程內容實施的目的與要求不一樣:如水平一,設計目的是發(fā)展基本活動能力,主要內容是以學習基本的身體活動方法和體育游戲為主,如各種走、跑、攀、爬等,基本體育游戲,包括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活動項目。而水平四的目的是在掌握技術的前提下運用技術動作,主要內容是在水平三基本掌握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組合基礎上,運用運動技術,在各種項目的比賽中,能做到靈活運用技術,發(fā)展學生的技能與體能。
2.人文性
體育課程的價值不僅僅是使學生增強體質,更要促進學生擁有健康的行為方式,體現(xiàn)體育課程內容建設的人文性。這些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鍛煉方法與管理、情緒管理與表達、生活方式與能力三大領域(見表2)。在體育課程建設方面,作為體育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健康的行為,充分體現(xiàn)體育課程的人文性。
在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時,“健康教育”部分是不可缺失的,其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健康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2011版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四個領域目標之一的“身體健康”領域,還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必修必選內容中第二塊“健康教育”,均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重點提出的指導性建議。因此,要整體設計具有人文性的體育課程內容,促進人的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在設計“身體健康”或“健康教育”體育課程內容建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水平一至水平五五個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儲備存在一定差異,在傳授健康教育課程內容時,必須呈現(xiàn)遞進式的知識傳授,從整體上進行科學設計,促進學生健康行為的逐漸養(yǎng)成。二是基于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促進健康行為養(yǎng)成。如在水平三或水平四的時間段,對于健康教育要從學生關注生理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因為此年齡段的學生處于生理重要發(fā)展期與心理不穩(wěn)定期。如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男女生如何合理相處進行合作學習等。三是結合季節(jié)與地方的特性。通常情況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傳授,是遇到惡劣天氣不能在室外上課而選擇在室內進行的,但內容的選擇與遞進度都需要有針對性的整體設計。如在冬春與夏秋轉換的季節(jié),是傳染性疾病的高發(fā)期,此時體育課程內容架構與實施更能收到良好效果,體現(xiàn)健康行為素養(yǎng)滲透的人文性。
3.超越性
體育品德素養(yǎng)的培育是體育學科課程的重要內容,在整體設計時要具有超越性體育課程特征。體育品德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所體現(xiàn)出的規(guī)范行為、良好的精神風貌、有價值的追求,其對于社會風尚的營造,社會規(guī)范的維護具有積極作用。頑強拼搏意識、規(guī)則意識等都是體育品德中的基本屬性。學生能通過體育學習形成自尊自強,勇于直面困難,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良好精神面貌。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的整體設計與實施是學生體育品德的養(yǎng)成、打造完善的人格與品質的重要載體。這類體育課程內容建設能充分體現(xiàn)超越性的特點,是對于學生自我發(fā)展的一種強烈內需。
在體育學科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時,教師根據項目特點,針對不同時期的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有目的性的選擇與設計體育課程內容,根據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體育課程的整合與改造,可將國家課程進一步校本化,制定適切體育校本課程,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育品德中的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是重要的內容,也是體育品德中的基本屬性之一。在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中加強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時代意義。教師在課程設置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堂常規(guī)的落實。例如,上課不遲到早退、穿運動著裝、不無故曠課、有規(guī)范的請假手續(xù)、愛護公物等。在體育教學中,每節(jié)課都要嚴格按照課堂常規(guī)認真實施、監(jiān)督,使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斷強化。二是體育競賽平臺的有效利用。體育競賽也屬于體育學科中的特色課程,是學科特性所決定的。它可以激發(fā)學生拼搏進取和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教師可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客觀地看待比賽結果,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比賽中勇于擔當、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具有公平競爭的意識。體育比賽是非常重要的促進學生體育品德養(yǎng)成載體。因此,在比賽前教師要對學生傳授與指導正確的規(guī)則與簡單的裁判法,比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做到準確的公正裁判,不做“人情”味的評判,對刻意違反比賽規(guī)則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根據規(guī)則嚴格實施相關的裁判法。通過督促與引導學生嚴格遵守比賽規(guī)則和要求,培養(yǎng)學生體育品德素養(yǎng)。作為教師必須清楚,比賽勝負不是進行此項活動課程的全部,重要的是通過此類的體育競賽課程促進學生規(guī)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秀體育品德養(yǎng)成。無論是水平一至三的體育游戲規(guī)則的遵守,還是水平四與五的體育比賽規(guī)則意識的養(yǎng)成,這是都超越自我的重要表現(xiàn),更是體育核心素養(yǎng)落實與養(yǎng)成的重要組成,真正體現(xiàn)課程內容整體設計超越性的特點所在。
三、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整體設計的實施策略
1.重視深度學習成效
深度學習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20世紀70年代,由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者Ference Marton等人基于學習本質的層級理論提出?!吧疃葘W習”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圍繞著具有挑戰(zhàn)性、價值性的學習主題,主動積極參與、不斷體驗成功,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而基礎教育階段的體育學科課程實施中的深度學習,主要是深度理解與掌握體育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能在情境中積極參與或真實的體驗,深化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為學生終身體育的養(yǎng)成夯實基礎,也為運動技能、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大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提供必要的保證。
在整體設計中小學體育學科課程內容時,深度學習顯得相當的重要。從水平一到五,針對不同的學段、學生年齡特性、認知情況、技能儲備進行有效的學習,在每個學段夯實有效的技能學習,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深度學習也是技能學習的整體性需要,通過深度學習可以使得所學知識與技能之間有一定的連續(xù)性、邏輯性、擴展性,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構建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體系,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深度學習需要教師尋找更好、更優(yōu)的策略,依據有效的學習載體,探尋深度學習的體驗點、生長點、落腳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體育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3]。
2.關注體驗性學習過程
美國課程專家派納提出“課程實施是復雜的對話,它是一個動詞、一種行動、一種社會實踐”,因此課程的本質就包含著“體驗性學習”。體育學科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一門課程,而身體練習需要有一定的載體,通過這些載體形成一定的運動能力,這便是通常所提及的通過某個運動項目所展現(xiàn)的運動技術能力。體育學科就是通過不停的身體體驗獲得運動技能的過程,尤其需要關注“體驗性學習”,這是體育學科課程實施的“根”。在整體設計與實施體育課程內容時,要使得體驗性學習達成課程設計的目標,需要教師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實施課程秉承精講多練的原則,加大學生身體體驗的過程,在體驗中獲得技能,感受體育學科的價值。如一節(jié)體育課堂練習密度基本要保持在50%左右,保持實切的練習強度。二是課程內容設計與實施時密切聯(lián)系生活,關注學科課程的延伸,增加生活體驗。如學習前滾翻教學內容時與人的逃生技能緊密結合等。三是關注體驗學習中的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體驗性學習要立足于社會及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問題巧妙的創(chuàng)生,在學習中培育學生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堅強不屈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品德。
3.注重情境化學習創(chuàng)設
知識往往在情境中生成顯現(xiàn),任何知識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須作為一個“過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場景、問題情境或思想語境之中。美國的Leigh Chiarelott在《情境中的課程》中提出:情境化教與學的特征將學習內容跟學習者的經驗聯(lián)系起來,促使學生積極學習;能夠使學生有機會自主學習,鼓勵從個人經驗和集體經驗中建構個人化的意義;在真實情境中評價學習結果,并允許從個人經驗的角度去解釋多元的意義。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呈現(xiàn)與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中的引路者,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提供有挑戰(zhàn)、有意義的問題,設置有價值的主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全身的參與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知識,促進發(fā)展[3]。2017版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基本理念”明確指出,注重知識傳授中將知識點置于復雜情境之中,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體育與健康實踐中的問題[1]。在實施體育學科課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得整體的認知。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能有親身的體驗,在情境中深度厘清知識點的聯(lián)系,在合作探究中深度進行交流與合作,最大化促進學生體育學科課程的實施,培育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yǎng)。
4.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
教師是課程內容整體設計的主導者,更是實施課程的核心。無論是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還是地方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運用,都離不開體育教師,因此擁有一定的學科專業(yè)化水平的體育教師,是課程內容整體設計與實施的前提保證?!抖Y記·學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苯處熤粨碛兄R技能,就只能給與學生知識,唯有智慧才能啟迪智慧,唯有深厚專業(yè)水準才能培養(yǎng)高素質的學生。提高教師學科專業(yè)化水平,使得學科課程建設與實施夯實必要的基礎[4]。加拿大教育學者邁克爾·富蘭指出,“教育變革的成敗取決于教師的所思所為,事實就是如此簡單,也是如此復雜”[5]。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要求一線體育教師重視學科課程設計與實施,通過不斷的學習,多渠道地夯實自我內功,不斷提高學科專業(yè)能力,轉變體育教育教學觀念,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S].2017.
[2] 何捷.基于深度學習的寫作教學轉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08).
[3] 恰瑞羅特.情境中的課程[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
[4] 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07).
[5] 邁克爾·富蘭.教育變革新意義[M].趙中建,陳霞,李敏,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