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舒 敏
國家形象是“特定國家的內部公眾、外部國際公眾通過復雜的心理過濾機制,對該國的客觀現(xiàn)實(政治、經濟、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為)形成的具有較強概括性、相對穩(wěn)定性的主觀印象和評價”[1]。中國國家形象研究肇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并從一開始就置于國際傳播和對外傳播的研究視野之下。[2]外部國際公眾對中國的主觀印象和評價成為了國家形象研究的默認底色;對于國家內部公眾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相關研究卻暫且較少。
現(xiàn)代傳播媒介具有對個人和社會進行影響、操縱、支配的力量,并進一步型塑公眾印象的種種能力。[3]近幾年中國一直致力于開始立體化地通過多種媒介途徑積極建構國內公眾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尤其一系列展示國家形象的主旋律電影,較好完成了建構大國形象和傳播社會建設成就的任務。2019年9月30日,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上映,作為國慶檔的“種子選手”,該片上映37天票房突破28億元,進入我國國產電影票房前十排行榜。《我和我的祖國》作為系列主旋律電影的成功典范,如何通過視覺表征手段創(chuàng)造性地建構中國國家形象、凝聚民族自豪感,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
“國家形象”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西方學術界。一般來說,肯尼斯·博爾?。↘ennith Boulding)因其在20世紀50年代關于國家形象的研究,被公認為國家形象理論的奠基人。他提出,國家形象是自我認知和國際認知的結合體,即包括該國對自我的認識,也包括其他國際行為體的認知和評價。[4]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國內的國家形象研究在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的大背景下開始出現(xiàn)。在界定“國家形象”時,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各個學者的界定也不盡相同。按照國家形象的認知主體,國家形象的定義可以劃分為兩類:第一類定義認為國家形象是“國際公眾對一國相對穩(wěn)定的總體評價”,[5]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或者他國眼中的整體形象,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程度;[6]第二類定義秉承了肯尼斯·博爾丁的“多元主體論”,認為除了國際公眾以外,國內公眾也是國家形象的認知主體,例如國家形象是“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某國的總體判斷和社會評價”,[7]“是一國內部公眾和外部公眾對該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認識和評價”[8]等。
本文認同國家形象的多元主體論,認為國家形象是國內認知和國際認知的結合體。一個研究領域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可以從學術期刊近期發(fā)表的文章、研討會發(fā)表的論文中反映出來。有鑒于此,本文于2019年8月21日,以“國家形象”為關鍵詞,選取文獻類型為“論文”,時間跨度為所有年份,在中國知網(CNKI)上檢索共得到1265篇結果。根據(jù)歸納和整理,結合對論文摘要的人工閱讀,本文發(fā)現(xiàn)國內的國家形象研究而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重外輕內”現(xiàn)象。不管是國家形象媒介呈現(xiàn)研究,還是國家形象跨文化認同的研究,都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國際公眾或其他國際行為體,對于國內公眾的中國形象認知、評價、態(tài)度,以及基于此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研究遠遠不足。這說明從“國家形象”這一概念在國內誕生開始起,國際傳播就是其天然的研究取向,“國際形象”也成為了國家形象研究的默認底色,對于中國“內部形象”的關注較少。
隨著“景觀社會”的到來,基于圖像的視覺媒介開始彰顯其獨特的傳播價值,抽象性的文字性媒介日益讓位于直觀的視覺傳播。米歇爾(W.T.J.Mitchell)于1995年用“語言學轉向”(linguistic turn)這一類比提出了“視覺轉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隨后,學者們廣泛引用這一概念來形容傳播中存在的視覺化現(xiàn)象。視覺轉向的來臨預示著圖像與形象塑造之間存在的潛能與張力。在一個媒介高度發(fā)達、信息供給過剩、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運用視覺手段,尤其是電影進行國家形象塑造的實踐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將想要表達的觀點編輯入真實的視聽語言中,通過對原始素材的整理、選擇、編碼、表征來傳達。簡言之,同其他傳播媒介相比,電影在引發(fā)受眾情感共鳴,制造說服認同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力量。
主旋律電影結合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文化,并通過國家命運、文化發(fā)展、民族精神等相關聯(lián)的影像敘事參與到對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響中。該類影片立足觀眾的真實情感,通過電影藝術的思維方式,融合各種民族敘事,以商業(yè)化的運作,對時代主旋律進行影像化地表達。它是中國基于國際化視野以及道路自信的視角建構國家形象的典型樣式,是立足于中國現(xiàn)實形象的當代表達。正如一些學者所言,主旋律電影在中國民族性的延續(xù)與重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11]由此,本文對主旋律電影的定義是:由政府力量直接或間接推動的,主要傳遞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力求使人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和歷史觀的電影作品。其中,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一直是主旋律電影的基礎價值觀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主旋律電影的成就無疑是多方面的,《紅海行動》《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建軍大業(yè)》《湄公河行動》和《戰(zhàn)狼》系列等主旋律電影在民眾間的熱烈反響,已經證明了其對內建構國家形象的傳播價值。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lián)合執(zhí)導,由華夏電影發(fā)行有限責任公司、博納影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等聯(lián)合出品的主旋律電影。該片取材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多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聚焦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的動人故事,通過“個人-國家”的雙焦點敘事,喚醒民族的共同回憶。沿著70年的縱向時間線,《我和我的祖國》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7個單元構成,取材包括原子彈元勛、旗桿設計者、閱兵式飛行員、旗手、奧運會籌備和開幕等各類真實的臨場視角。影片上映以來引發(fā)了一波波的討論熱潮,是主旋律電影題材創(chuàng)作的一次突破。
一方面,《我和我的祖國》以“大歷史,我在場”為內在邏輯,選擇的出鏡人物都是大歷史的親歷者、在場者,勾連全民的共同記憶,讓觀眾產生沉浸感;另一方面,該片將中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融入到大眾化的敘事與審美中,通過大量普通人命運、情感、尊嚴甚至生命的情景再現(xiàn),實現(xiàn)個人關懷與主旋律思想的統(tǒng)一,提升觀者的參與度并引發(fā)共鳴。這種個人化的敘事不僅體現(xiàn)在《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層面,同時體現(xiàn)在視角、景別、構圖、音樂等各個視覺表征層面??傮w來看,《我和我的祖國》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視覺表征手段勾勒出新中國70年發(fā)展的全景圖和家國榮耀記憶。
“視覺表征”從“visual representation”這個英文單詞翻譯而來,它主要探討以視覺符號為中介進行的意義交流,它探討的是符號與其他代物的關聯(lián),以及觀眾如何使用、理解圖像,并且交流思想。它不但涉及符號自身與意義和被表征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語境中的交流、傳播、理解和解釋密切相關。[12]視覺表征的核心要素是視覺符號。從微觀的表達形式看,視覺符號主要有“圖”和“像”兩種,“圖”一般包括圖示、圖表等,“像”則包括動畫、影像等。從更寬泛的修辭策略看,視覺表征包含了創(chuàng)作視角、人物選擇、主題策劃、敘事手段等方面。結合視覺表征的內涵和主旋律電影的視覺文本,本文在《我和我的祖國》的創(chuàng)作視角、人物選擇、視覺構圖和敘事手法層面進行視覺表征分析。
《我和我的祖國》帶有一定的宣傳性。宣傳的首要目的是建構對傳者有利的意識形態(tài),并在潛移默化中型塑受眾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正因如此,影片不可避免會產生所謂的“紀實性”與“真實性”之間的微妙博弈,可能會引起部分觀眾對一定程度上的質疑。為了實現(xiàn)特定意識形態(tài)的建構、傳達并最終讓受眾相信和接受,《我和我的祖國》通過將鏡頭對準中國平凡百姓和普通民眾,成功將創(chuàng)作視角從“我”轉向“我們”。《奪冠》透過老百姓的視角反映大時代大事件,主角不是偉人,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北京你好》以一張奧運會門票為線索,把北京奧運會如此盛大的賽事拍得接地氣,而且笑中帶淚;《白晝流星》中扶貧辦的李叔于荒漠戈壁的堅守,等等。通過這種偉人到普通人的視角轉變,影片巧妙性地結合了“紀實性”和“真實性”,將人民生活的興旺離不開國家的繁榮富強,國家每一項重大成就的取得也都凝聚了全國人民的磅礴力量這一休戚與共的主題落到了畫面上、聲音中、影像里。
《我和我的祖國》一反以往“自吹自擂”“自說自話”式的宣教片,而是把麥克風交給了普通百姓,使得執(zhí)政黨領導下中國所取得的社會成就更有說服力。該片中典型人物的選取有自己的一套標準,無論是護旗手、原子彈元勛和飛行員等人民群眾,都在為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大多數(shù)時候,執(zhí)政黨并未以一種切實的影像出現(xiàn)在臺前,而是通過典型人物的前赴后繼、謙讓隱忍、奮發(fā)圖強的民族精神,間接體現(xiàn)出了執(zhí)政黨的掌舵能力。這樣的人物選擇有利于消弭距離,拉近觀眾的親近感,增進他們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簡而言之,從“自說自話”到“說出我的故事”的轉變,不僅讓故事更具可信度,也更具情感溫度。在這種平淡而又有力量的講述中,“我和我的祖國”不再流于抽象的口號,而有了切實的、可以觸摸的實體,讓觀眾不但入眼,而且入心。
依照視覺表征理論,圖像中構圖的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人物心理關系。圖像構圖的關鍵在于視點,即圖像生產者觀察被表現(xiàn)者的位置。“俯視”的視點即傳播者從高處向下進行觀察,這個視點代表傳播者掌握話語主權,掌握被控對象?!捌揭暋钡囊朁c說明傳播者出于一個正常的視點,傳播者、被表現(xiàn)物和觀者因此出于一種平等的關系中?!把鲆暋钡囊朁c即傳播者從較低的位置觀察,這個視點說明了傳播者對于被表現(xiàn)物欣賞的態(tài)度,表達了一種友好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采取了大量的平視鏡頭和仰視鏡頭。鏡頭聚焦一個又一個生動具體的人物時,大多采用了平視視點,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產生歷史的在場感和浸入感。與此同時,影片在對典型人物的生活進行細膩溫情的刻畫時,采用了較多仰視的視角。這種視覺構圖的代替了以往較為強勢的俯視鏡頭,間接增強了這些典型人物的道德感召力和感染力。這種視覺構圖的組合使用以一種非強勢的姿態(tài),將宏大主題與微觀感性相結合,將普通百姓的奮斗歷程置于宏大的國家發(fā)展背景下,用典型人物的命運隱喻整個民族的發(fā)展復興,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敘事手法也是影響受眾認知的主要影響因素。從敘事學的角度來看,敘事手法意指故事情節(jié)的構成與形態(tài),情節(jié)即事件的安排,事件與事件之間的一種等級次第的關系。以往的主旋律雖然在主題上各有側重,但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宏大敘事”的影響,正面宣傳的意味較濃,容易讓受眾產生抗拒心態(tài)。這具體體現(xiàn)為在傳播內容上對“一面提示”敘事說服策略的倚重,即僅提供對己方有利的論據(jù)和論點來組織敘事的策略。反過來,“兩面提示”的敘事策略既提供對己方有利的材料,也提供不利的材料,但與此同時會對不利材料予以駁斥。總體上看,“兩面提示”的敘事策略比“一面提示”的敘事策略更有效果。《我和我的祖國》創(chuàng)新性地使用了“兩面提示”的敘事策略,影片即謳歌了建國70周年以來的偉大成就,也不回避發(fā)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扶貧困境等現(xiàn)象。在直面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影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展示其具體成效。這種“兩面提示”敘事手法的使用,一反以往同類影片“宏大敘事”的疏離氣質,在接地氣的講述中,提升觀眾的正面觀感和反饋。
電影承載著國家民族性的文化內涵表征,對于國家形象的建構和中國形象的傳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主旋律電影作為一種視覺文化媒介,已經成為了在市場經濟日益深化環(huán)境下承接意識形態(tài)表達與宣傳功能實施的重要創(chuàng)作聚類,其中的國家形象塑造更是突顯這一價值與功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種視覺邏輯建構具有國家意義的內在本文,并且通過影像敘事體與社會歷史之間產生的互文性關系來建構國家民族共同體的想象。
以往的主旋律電影在政治邏輯的引導下,著力描繪的是個體對集體的服從和讓步,《我和我的祖國》從超越了整齊劃一的政治美學,給予了普通人更大的情感敘事空間,讓主旋律與普通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故事與情節(jié)也不再刻板、單一。在視覺表征手法上,該片突破性地對選題視角、人物選擇、視覺構圖、敘事策略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地創(chuàng)新轉變,呈現(xiàn)出許多新的特征,在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化內容和思想言行的同時,對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等也表述到位,將一個偉大時代和新中國創(chuàng)造者群像勾勒地淋漓盡致,引發(fā)了觀眾強烈的自豪感、認同感。
作為同類型電影中票房最佳、反響最好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將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以個人化、情感化的修辭方式表現(xiàn)出來,成功找到了既區(qū)別于意識形態(tài)宣傳又不同于商業(yè)營銷的視覺表征策略,較好完成了建構大國形象、塑造國家認同的任務,為我國未來的意識形態(tài)傳播、民族自豪感建構、民族認同塑造等宣傳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