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珊珊
內(nèi)容提要: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女性主義寫作中,理論闡釋、文學想象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始終是一個整體的、尚未解決的命題。某些作品流露出偏執(zhí)、武斷或沉溺于世俗娛樂的傾向,相關理論批評存在的一些問題亦值得反思。如何以恰當?shù)男问胶头椒▽崿F(xiàn)有效的文學表達,如何在社會權(quán)力、話語體系層面實現(xiàn)性別訴求的有效轉(zhuǎn)化,可能是這一領域有待解決的迫切問題。
基于不同視角、立場乃至對文學表達的不同認識,有關性別狀況與兩性關系的創(chuàng)作可能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樣貌,這一點在多年來的文學寫作中有著相當充分的反映。與之相關,性別批評在面對文學文本所呈現(xiàn)的文學想象時,其理論闡釋時或處于某種窘境。
茲舉一例。2014 年,某個有影響的文學期刊很可能是無意間將兩部中篇排在了一起,客觀上形成了有趣的對照。這兩部小說,分別是光盤的《他的名字叫白》和喬葉的《黃金時間》。
《他的名字叫白》可以看成是鄉(xiāng)鎮(zhèn)版本的《等待戈多》。小說中,整個沱巴鎮(zhèn)都在尋找一個叫白的人。白之所以有這么大的魅力,是因為凡是見過他的人,都發(fā)了財,轉(zhuǎn)了運。但在經(jīng)歷了混亂、離別和生死之后,誰也沒能見到白。它在一個富有哲學意義的框架中,將中國鄉(xiāng)鎮(zhèn)、將沱巴融入其中,從某種程度上暗示著鄉(xiāng)村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尋求價值標準、尋求身份認同的命題。整部小說中,女子張凈格外引人矚目。張凈是“我”(小泥婆)的情人,相處快八年了,雖然小泥婆的太太在他們之間設立了很多障礙,但從來沒能阻斷他們的感情。小泥婆相信張凈是個好女人,否則“怎么會連年帶她回沱巴過年呢”?在沱巴,張凈只是人們眼中的野女人,每年小泥婆的母親都會說,以后你不能再來沱巴。張凈只是回答,沱巴是我家。除了一句“你真是個賴皮貨啊”,小泥婆的母親也沒有辦法。在沱巴尋找白的騷亂中,張凈倒是在聞知人潮涌動時關了大門,殺了雞,做了飯,讓家里井然有序。然而小泥婆父親的消失讓一家人慌亂起來。張凈急得大哭,覺得如果不一直陪他喝酒就不會如此。小說里寫道,“我知道,此刻她和我一樣心尖在滴血”。在不得不離開沱巴的時候,張凈跪在大門口,磕下三個頭。
貫穿張凈故事的是非常純粹的情感,這個情感并不是指張凈與小泥婆的婚外情,而是作者在推動故事時所依靠的力量。張凈在小說中形象的逐漸完整,在沱巴身份的慢慢變化,以及小泥婆母親對她態(tài)度的緩緩改觀,整個過程沒有道理可講,這是一個非常中國化的故事,那就是怎樣把冰冷的石頭捂熱。以情動人的過程描述,讓我們逐漸相信張凈真的是個好女人。小說實現(xiàn)了婚外情的勝利:不僅小泥婆的父母接受了先前眼中的這個“野女人”,就連他在上海讀大學的兒子也突然在某天歸來,出其不意地問,張凈阿姨呢?當這一線索處于尋找白這個荒誕而無望的氛圍中時,一個非常西方化的追問便與一個中國化的故事發(fā)生了碰撞,這種碰撞幾乎摧毀了小說原本要表達的東西。張凈所向披靡,以致有關婚外情的道德評判乃至小說有關身份與價值的哲思都在她磕下的三個頭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同期的《黃金時間》對語言的控制和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引導力可以說相當出色。但是,如果說它能夠適合一部分人的口味,那么可以推測這種適合與小說的書寫形式關系不大,而很可能主要來自它極度張揚的性別姿態(tài)。貫穿小說始終的是一個懷有滅夫之心的妻子焦躁而又冷漠的等待。為了讓突發(fā)急病的丈夫能夠死去,她需要等待丈夫倒在衛(wèi)生間之后過去三個小時。因為她很清楚地知道,錯過心肌梗搶救的黃金時間是四分鐘而腦溢血是三小時。令人恐怖的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女人從四十歲開始,已經(jīng)等了整整十一年。日常生活中誰也不會料到,在這個“不但已經(jīng)青春相伴,還大有指望白頭到老”的完美三口之家,女主人竟然用十余年的時間醞釀出一場以生命為代價的陰謀,而起因只是丈夫的冷淡和他靠著沙發(fā)流口水打呼嚕的樣子。小說有兩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一個是女人在等待丈夫徹底死亡的過程中慢吞吞地洗澡,撫摸著自己衰老的身體想,“就要這么文藝,這么幼稚,這么矯情”,“誰能把她怎么樣”?另一個是當她熬過了三個小時之后,突然“咯咯咯”地笑出了聲,想著再過幾個小時丈夫就會躺進太平間,而之后在“純屬于她的有限的黃金時間里,她確信自己會更有趣”。
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前一篇《他的名字叫白》當然是“政治不正確”的小說,里面充斥著男性中心的想象。但是,整部小說卻能夠在它“不正確”的語境里實現(xiàn)某種完滿,把一種男性的期待或是想象寄存于一個群體或一種社會關系的微妙變化之中。它用一個“好女人”化解了婚外情的尷尬,甚至由此塑造出了男性世界中的完美情人。這個形象或許讓絕大多數(shù)的男人心生向往,讓絕大多數(shù)的女人深惡痛絕。無論從男性還是女性的角度講,小說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且不會偏離作者的掌控。這完全得益于恰當?shù)闹v述方式和表達的分寸感。
而對后一篇《黃金時間》的作者來說,顯然是想以一個極端的故事表現(xiàn)婚姻中女性的困境。從題旨上說,它是符合女性主義訴求的,小說中的女人也確實在一步步有條不紊地完成她的計劃。然而,故事的講述卻在一系列類似的細節(jié)、情緒表達中走向失控。其閱讀效應恐怕很難讓讀者產(chǎn)生對女主人公的理解和同情。這里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在將某種情緒、某個情節(jié)不斷推向極致的情況下,作者被小說反控;另一種是作者本身就抱著一個失控的態(tài)度。問題在于,小說敘事中,與人物的狂熱、放縱以及對道德準則的突破相伴隨的,并沒有作者的猶豫和反省。讀者看到的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場域,里面充滿“個人”的狂歡,情節(jié)的狂歡,其所依托的是不加節(jié)制乃至不無扭曲的表達。這不僅僅是某一作者的問題,它同時也表現(xiàn)為一種思潮的排他與偏執(zhí)。梁實秋在《文學的紀律》中曾經(jīng)說過,“文學的紀律是內(nèi)在的節(jié)制,而不是外在的權(quán)威”。自女性百余年前的覺醒到1949 年后“男女平等”的國策導引,再加上近四十年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強化,讓有關女權(quán)的討論隱隱發(fā)生著變化,其中不乏催生出一種新的話語霸權(quán)的嫌疑。當女性體驗在小說中被賦予絕對的權(quán)力,甚至不惜以消耗兩個生命為代價時,一個原本扭曲而荒唐的故事在作家的講述中變得理所當然了。在特定的意義上,此類作品中生發(fā)于追求兩性平等初衷的女權(quán),實際卻是走向了它的反面。有些作品即便觸及了它的內(nèi)在危機,也沒能走到反省的地步。
上述文學現(xiàn)象涉及部分女性主義創(chuàng)作及批評,它在20世紀90年代的出現(xiàn)并非個別。其產(chǎn)生有著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
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性別文化的籠罩下,女性一直沒能獲得一種獨立的屬于女性自己的話語方式,女性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也因此長久處于被遮蔽的狀態(tài)。從“五四”時期寄居于“人之覺醒”的時代主調(diào)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家、民族、階級話語的興盛,女性創(chuàng)作始終與男性主導的文學走向保持一致,而女性文學在20世紀80年代文學新時期的復蘇,更多的是以社會角色參與了對中國社會、人性失落的反思。這種深刻的嵌入使女性文學史在整體上缺乏鮮明獨立的話語品格,女性真實生活狀態(tài)一直處于被遮蔽、被他人書寫的混沌、模糊之中。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政治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與社會意識的變化帶來了文化表達形式上的分裂。也正是這個時候,西方女性主義理論被陸續(xù)譯介過來,為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探索提供了思想資源。女作家的寫作重新對性別事實變得敏感而關切,并將之付諸敘事實踐。以翟永明、伊蕾和唐亞平為代表的“女性自白詩”坦然地提出“為女人寫作”。伊蕾的《被圍困者》第一句便是“我被圍困/就要瘋狂地死去”;殘雪則較早顯示出在“被圍困”中突圍的努力,她的一部長篇便定名為《突圍表演》。但是,伊蕾迷失于被奉為生命的最高價值和全部意義的愛中無法自拔;殘雪驚心動魄的創(chuàng)造實則壓抑過后本能的反彈,很快就顯出了某種重復的蒼白。她們的突圍固然存在種種局限,卻為20世紀90年代的女性寫作架起了一道橋梁。
進入90年代后,隨著知識界、文化界那些基于精英立場的、啟蒙的和理想主義的精神訴求近乎銷聲匿跡,以及現(xiàn)實主義的衰落和“新寫實”的興起,中國女性主義在特殊的歷史時刻獲得了新一輪生長契機。先是理論界的先鋒們勇敢地浮出歷史地表,接著是狂歡般的話語實踐。較之80年代,90年代特殊的文化語境恰恰為女性主義文學提供了自由的空間,使它能在多個向度上展開,營建出一種不同以往的話語品格。正如徐坤所說:“一九九五年,中國女性在億萬世人矚目之下經(jīng)受了一次空前絕后的女性集體狂歡,中國女性主義文學也經(jīng)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潮體驗’。”的確,對于90年代的中國批評界女性,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是為“女性寫作”命名。而“女性寫作”之所以成為話題、成為概念,顯然關聯(lián)著文學創(chuàng)作演變中女性主體性的高揚。它一方面以女性視野、女性經(jīng)驗為基點,從根基上不斷沖擊男性中心話語的壟斷局面,一方面挖掘超出傳統(tǒng)期待視野的女性經(jīng)驗,實現(xiàn)對男性中心世界的叛離,以構(gòu)造出具有自身完整性的女性經(jīng)驗世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女性主義文學及批評并沒有形成一套本土化的理論體系和敘述方式,這一點在理論批評方面尤其明顯。出于對男性中心話語的挑戰(zhàn),西方女性主義中那些最前衛(wèi)、最激烈、最具“后”色彩的理論和方法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中國女性主義批評直接而有效的武器。它們非常迅速地讓中國女性主義批評成為一個文化熱點,使其與世界批評前沿有了對話的可能,同時也就無法回避理論隔膜以及由此帶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欠缺。這里值得關注的是其與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關系。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中國文壇的影響,首先表現(xiàn)為消解和顛覆。在中國文學的現(xiàn)實語境中,它的價值在于提出問題,懷疑、消解僵死的教條和沉重的傳統(tǒng)。但是,消解如果沒有限度就會帶來不良后果,如同為人打開枷鎖或許是好的,但切不可輕易地連枷鎖帶人一塊砍掉。此外還有一種“抹平”的策略,反對居高臨下,反對啟蒙姿態(tài),號召人們放棄精神立場,完全融入大眾,獲得“平常心”……一言以蔽之,仍然是大眾化。在這里,女性主義無疑成了“后”理論與文化左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xiàn)代性、啟蒙等都被輕易地視為一種男性話語的權(quán)威,它在挑戰(zhàn)男性話語的同時,也就成了批判現(xiàn)代性和解構(gòu)啟蒙的急先鋒,成了20世紀90年代主流話語體系里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這種理論關系具體地與文學創(chuàng)作特別是有關性別訴求的文學表達發(fā)生關系時,首先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個體化的女性體驗對公共話語的消解和顛覆。這在后現(xiàn)代主義的理論框架中自然有其合理性與合法性,但是,文學創(chuàng)作與社會現(xiàn)實的緊密關系,注定使這種“合理性”與“合法性”在中國更需重申現(xiàn)代性而非后現(xiàn)代性的社會與文化現(xiàn)實中,顯得激進且有矯枉過正的嫌疑。它一方面表現(xiàn)為理論的空中樓閣,另一方面則在創(chuàng)作中悄然建構(gòu)起大眾化甚至是娛樂化的寄居地與庇護所。正如一些于瑣碎生活中極力張揚女性體驗的創(chuàng)作,在隔離了文學書寫的歷史前提與當前處境的同時,不斷消解著文學有關人類更深邃更寶貴的精神價值的追問,又常常將對獨特的女性體驗的書寫變成了彰顯情趣、情調(diào)的文本,使現(xiàn)實的性別訴求變成對女性的玩味乃至物化。對這一文壇現(xiàn)象已有研究者提出質(zhì)疑和批評,但尚缺乏更為系統(tǒng)深入的理論反思。
在女性主義理論與批評中,人們對文化意義上“性別”的強調(diào)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生理范疇的“性別”。在這種情況下,對性別的強調(diào),猶如在種族、宗教、階級的劃分中,差異與對抗既是這些分類的原因也是這些分類的結(jié)果,是身份認同乃至身份政治必然的思維路徑和產(chǎn)物。
正是因為女性主義對女性身份特別是其文化身份的強調(diào),使得“性別”或“女性”不再僅僅作為一種符號存在,它已然成為一種切實的權(quán)力。這有關話語權(quán)、有關話語空間,有關一個群體分享社會權(quán)益和獲得社會資源的理由和憑據(jù)。那么,當權(quán)力和利益出現(xiàn),我們首先意識到的當然不會是團結(jié)和睦其樂融融,而是或隱秘或直接的沖突與博弈。盡管有人在概念上做了進一步的闡釋,比如“一方面,在人的心靈本性上,身份政治應該肯定差異,號召人作為人,去爭取一種更完善更美好的生活理想與人生境界,去實現(xiàn)一種如金子般品質(zhì)的高端價值追求;另一方面,在社會(城邦)的關系定位上,身份政治應該寬容溝通,摒除狹隘短見的私人利益或者特殊團體的爭斗與暴力,去爭取一種普世主義的全球正義和全球團結(jié)”,認為“身份政治并非只是一個現(xiàn)代心理/文化的形而上學問題,也不僅是為權(quán)利而斗爭的群體利益之爭,更是有關我們對人之本性的一種根本認定”。但是,“身份”本身所包含的強烈的界限和身份壁壘不可避免地催生出改變權(quán)力關系與利益困境的理論前提與現(xiàn)實努力。
2000 年,美國專欄作家希欽斯就在《致憤青》一書中告誡那些試圖保留獨立性的青年們:不要和身份政治有任何關聯(lián)。作為一個老牌托派分子,他把“身份政治”看成是1968 年后左翼陣營遭遇種種挫折和失敗的一種反應和對懷念那個年代的人們的一種補償。他越來越意識到“一種真正糟糕的思維模式已經(jīng)進入思辨領域”,“人們只會站起來大聲說出他們的直接感受,而不是說出他們思考的內(nèi)容或是如何思考的,他們會談論他們是誰,而不是他們做了什么或者代表了什么”。這種思維和言說模式我們一定不會陌生,無論是女性主義理論、批評中對女性體驗的極力強化和推動,還是像《陰道獨白》這樣的戲劇在反暴力反性侵背后那種封閉的、排他的女性話語,都習慣以宣言或是宣戰(zhàn)而不是對話來解決問題。這種對某一群體獨有經(jīng)驗的過分強調(diào),恰恰就隱藏著他(她)們所反對的話語霸權(quán)的危機。
“身份”這一概念之所以好用,正是因為它來自最基本的常識和判斷。畢竟每一個身份群體都會派生出具有基本特征的亞群體,而一個亞群體又會同樣繁衍,這從概念上來說是自然而無需過多質(zhì)疑的。但是,“身份”用起來之所以有力,則與對某些群體性特質(zhì)的過分關注和強調(diào)有關。它是一種基于社會和權(quán)力關系而人為刻畫出的文化形象,或者借用希欽斯刻薄卻又準確的話說,“一種差別不大的‘自戀癖’的相對乏味的形式”。于是我們看到,希欽斯那樣一個“經(jīng)歷過‘五月風暴’的頭發(fā)灰白的倔強老頭”,一個“革命年代的幸存者”,發(fā)現(xiàn)了革命的“安慰獎”正從激進迅速走極端的保守,轉(zhuǎn)而相信“人道主義的基本成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他與“五月風暴”時的自己進行了決絕的告別。這在他的《關于大眾文化》一文中得到了印證:“我承認我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在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這個問題上能夠?qū)崿F(xiàn)二者共存?!痹诖?,希欽斯的轉(zhuǎn)變是否能為某些女性主義創(chuàng)作和批評因由“身份”產(chǎn)生的偏頗提供些許啟發(fā)?
盧卡奇將階級意識理解為“被賦予的階級意識”,是對化為意識的階級歷史地位的感知和認識。這是里最重要的,是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的思想、情感、文化與社會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甚至是具體利益的互動關系,也就是盧卡奇將歷史與階級意識視為一體的階級意識與階級行動之間的關聯(lián)。那么,性別意識何嘗不是“被賦予的性別意識”?它不會僅僅是理論上的頭腦風暴,而是同時包含有關權(quán)力、有關利益的性別實踐。誠然,在當下的社會關系中,不平等的性別秩序有待改變,男性中心的話語結(jié)構(gòu)也有待破除,但其中的艱難則在于理論、意識以及文學書寫如何以恰當?shù)姆绞郊右员磉_與呈現(xiàn)。
女性主義文學的特殊之處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文學形式,也不是簡單的文學表達方式或是敘述視角的變革;它從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權(quán)力秩序而來,卻常常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回到現(xiàn)實中去,使得女性主義及相關文學書寫失去了應有的現(xiàn)實指向。
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女性主義寫作中,理論闡釋、文學想象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始終是一個整體的、尚未解決的命題。作家也好,批評家也好,任何形式的寫作終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從理論到創(chuàng)作再到理論的閉環(huán),更不能將一個切實的社會問題變成理論小圈子,變成一部分人的自說自話,以至表面上看似熱鬧非凡實則隱藏著空洞和乏力。那么,縱觀20世紀90年代以來女性主義文學及批評所遭遇的“熱”與“冷”,在理論與表達的繁華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危機?如何以恰當?shù)男问胶头椒▽崿F(xiàn)有效的文學表達,如何在社會權(quán)力、話語體系層面實現(xiàn)性別訴求的有效轉(zhuǎn)化,可能是這一領域有待解決的迫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