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wèi)星 張玉能
互聯網的互動性,并不在于把一個印刷文本轉變?yōu)殡娮游谋緛砀憬莸刈尳邮苷邊⑴c其中確定文本的意義,而是在于接受者能夠直接運用超文本進行鏈接,從而使文本的意義不斷增加,這種超文本的不斷覆寫就形成了文本與接受者(用戶)之間的對話、交流、溝通,從而使得文本的意義不斷異延、播撒、增補。所謂超文本,就是“一種非線性的碎片電子網絡,用戶可以借助鼠標‘點擊’連通它。在這里,讀者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是最終文本實現的積極參與者”。所以,“只有在用戶能夠不按照原創(chuàng)者的預期方式去改變敘事、圖像或者音樂的時候,互動性才能夠實現”?!昂翢o疑問,真正的活動環(huán)境的最迷人的例子就是萬維網,因為每一個用戶都可以在上面添加自己的網頁,并且與這種全球性的超媒體鏈接起來?!被ヂ摼W的這種互動性,與西方美學和文論中的解釋學美學的“視界融合”、接受美學的“期待視界”、讀者反應理論的“召喚結構”、解構主義美學的“異延”和“播撒”“增補”等等相比而言,更為強調接受者(讀者、觀眾、聽眾)的直接參與和主動覆寫或改寫。伽達默爾的闡釋學美學強調“視界融合”?!百み_默爾認為,只有達到了‘視界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才能理解文本,‘視界融合’是文本與解釋者之間的中介。審美理解就是‘視界融合’。所謂‘視界融合’就是歷史視界與現在視界的融合。因此,審美理解‘必然包含著歷史與正在理解者的現在之間的調解’。這就表明,審美理解并不是單純的對審美對象的理解,它必定包含了理解者的參與。審美理解是一種解釋者與藝術文本之間的對話?!钡牵@種“視界融合”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很難真正實現,尤其是在普通受眾中真正實現解釋者與藝術文本之間的對話。只有互聯網的出現,才使得理解者能夠通過鼠標的操作,把自己的個人電腦鏈接到互聯網上,來共同參與到文本意義的“視界融合”,從而也大大擴大了視界融合的受眾范圍。
堯斯的接受美學提出“期待視界”。“所謂‘期待視界’是指,文學接受活動中,讀者原先各種經驗、趣味、素養(yǎng)、理想等綜合形成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要求、水準和眼光,在具體閱讀中表現為一種現在的審美期待。堯斯指出,在文學史上,一部作品、一個個文學事件之間的‘相關性’,基本上是從當代和以后的讀者、批評家、作者的文學經驗的‘期待視野’為中介得到統(tǒng)一的。也就是說,文學特有的歷史性,是借助于作者和讀者的‘期待視野’而獲得的。正是從‘期待視野’出發(fā),堯斯提出了‘效果歷史’,即‘讀者文學史’(接受的歷史)的文學史觀念和原則。他指出,作品在其誕生之初,并不是指向任何特定的讀者,而是徹底打破文學期待的熟悉視界,讀者只有逐漸發(fā)展去適應作品。因而當先前成功作品的讀者經驗已經過時,失去了可欣賞性,新的期待視界達到更加普遍的傳播時,才具有了改變審美標準的力量。正是由于視界的改變,文學效果的分析才能達到讀者文學史的范圍……(《文學史向文學理論的挑戰(zhàn)》)”接受美學的“期待視界”所形成的“讀者文學史”,實際上在計算機和互聯網誕生之前同樣是一種期待,從來就沒有可能實際建立起來。
在計算機、互聯網、萬維網等技術條件下,讀者才能夠建立起自己的網站,或者在眾多的web2.0模式交互網站中,自由地對文學藝術等文本進行“重寫”“改寫”和“續(xù)寫”。比如,計算機的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唐詩、宋詞、《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紅樓夢》等文本的詞語、語句及其傳播和接受的數理統(tǒng)計。大數據統(tǒng)計可以真正建設有信度的“讀者文學史”或者“文學接受史”,真正了解讀者與文本的互動過程和接受效果。
伊瑟爾的讀者閱讀理論突出“召喚結構”。“伊瑟爾認為,正是這‘空白’‘空缺’和‘否定’構成了‘文本的召喚結構’。所謂‘文本的召喚結構’指,喚起讀者填補空白,連接空缺、建立新視界的文本結構。召喚性就是文學文本最根本的結構特征,它成為讀者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的一個基本前提,也是文學文本區(qū)別于其他藝術文本的特征?!?。被文本召喚的讀者,從各自的期待視野的角度去填補空白,建立新視界,來共同完成文本未能完成的狀態(tài),使文學等藝術文本得以保持對話的活力和生命力。
實質上,伊瑟爾的這些概念也只有在互聯網上才能夠真正實現它們的功能。比如說,接受者要填補這個“空白”“空缺”,實現他的“否定性”閱讀或者創(chuàng)造,在一般的閱讀中就只能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很難形成實質性的填補空白、連接空缺的閱讀行為、再創(chuàng)造實踐,而當這一切在互聯網上,由于用戶(接受者)有了自己的網站作為平臺,或者是具有交互、對話功能的網站上,就可以在個人電腦上進行“否定性”閱讀行為的實際操作了,方便、快捷、高效,隨心所欲,自由創(chuàng)作,并且這種“否定性”閱讀行為,并非孤掌難鳴的封閉式個體行為,而是眾多網絡再創(chuàng)作書寫行為的一朵浪花而已。讀者不僅參與文本再創(chuàng)造,而且不同讀者“否定性”閱讀行為,又構成了許多不同的新文本,并且本文之間形成互補和對話關系,不斷“異延”和“播撒”。
法國解構主義思想家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美學講究“增補”?!叭绻f,異延是從人類語言、人類文化活動的整體角度來確立在場與不在場的原始書寫關系并由此而消解等級制中心論的話,那么,播撒就是從文本的角度來闡明意義的多元性(甚至意義的喪失)和文本的模糊性?!薄坝辛水愌?,就有了間隔;有了播撒,就會產生空白,而增補的出現,正是對間隔的處理,對空白的補充,但德里達認為這種補充不是對中心的肯定,而是對不在場作為在場的前提的確認?!睉撜f,德里達的解構主義是最徹底的“不確定性意義”的理論,但是,他的這種“解構”文本意義,仍然沒有“超真實”的“超文本”來得實際和可操作,盡管他把文本比喻為可以不斷擦除而重寫的“羊皮紙”,而且往往在自己的書寫文本中打上叉,卻并沒有真正實現文本意義的“異延”“播撒”和“增補”,反而徒然增加了其著作理解的晦澀難懂,甚至讓人莫名其妙,更是讓人對如何具體實踐感到茫然。然而,當互聯網上的各種互動平臺(BBS、群聊、灌水、冒泡、吐槽、戲仿、惡搞等等)和不斷興起的社交媒體(facebook、tw itter、微信、QQ、博客等)借助互聯網全球性互動傳播的力量,沖破了國界和時空限制,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受眾群體對文本自由地重寫、消解、重構。
面對巨量增長的網絡海量數據,現在越來越流行的大數據技術,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tǒng)統(tǒng)計領域的開發(fā)和應用。從大數據技術的理論和原理講,其完全可以應用到網絡文藝的生產、接受、傳播和消費等領域——對互聯網傳播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大數據存儲、分析和處理,包括網絡文藝的素材數據、用戶行為數據(包括受眾的再生產數據和接受行為數據),并通過社會計算和情感計算,一方面可以為社會思潮、社會情緒、社會輿論等觀察和分析提供科學支撐數據,另一方有針對性地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推介和投放個性化產品。比如facebook、The New York Times、TheW ashington Post等一些社交媒體和數字媒體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數據,了解用戶閱讀習慣,從而定向推薦用戶感興趣的閱讀文本。
同時隨著人工智能(AI)的飛速發(fā)展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投資機構的重視,過去一直被認為需要很強的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的內容生產,現在開始被人工智能(AI)滲入。據報道,已有多家使用AI進行內容生產的公司獲得了融資,AI創(chuàng)作詩歌、AI編劇 / 寫小說、AI寫新聞、AI編程、AI編曲、AI繪畫、AI輔助內容創(chuàng)作等形式已經變成現實,雖然目前與藝術家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計算機對藝術文本數據量的不斷輸入和積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斷優(yōu)化,AI從事或者參與內容生產將指日可待。
除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外,區(qū)塊鏈技術(Blockchain)剛剛興起并被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區(qū)塊鏈是一種特殊的公共數據庫(public database),提供了內置驗證的高級加密,雖然區(qū)塊鏈最早的版本是為了另外一個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而開發(fā)的,但是它最早因為比特幣(Bitcoin)的使用而流行。很多學者預測:區(qū)塊鏈將對人類的交易方式、貨幣體系、數字出版、版權保護、病歷查詢、公共采購、選舉投票等諸多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將推進人類社會的人權和民主、提供多種社會形態(tài),并且將直接改變人類的創(chuàng)作和消費方式。
區(qū)塊鏈技術和數字技術相結合,深入地影響到互聯網為媒介的藝術文本生產方式。數字技術(Digital technology)正在發(fā)生變化,并且已經改變了我們創(chuàng)作和消費敘述的方式,包括從動態(tài)影像和沉浸式(immersive)故事世界到數字化的長篇和多分支的故事體驗,而區(qū)塊鏈技術若與過去和現在的故事敘述實踐相結合,那又會是一個怎樣的交互情景?美國有學者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區(qū)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的原理和實施如何可能在當代寫作實踐中被使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故事想象為貨幣或價值體系嗎?該學者做了三個實驗作為區(qū)塊鏈實施應用的實例,應用區(qū)塊鏈和比特幣的一些基本原理,即分類賬(the ledger)、塊(the blocks)、挖掘過程(them ining process)的挖掘和應用,使每個實驗有意設計成非常方便參與和理解,而且所有這些都是以不同的參與者組成的獨立研討會的形式進行的。參與者包括一幫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技術行業(yè)人員、設計專業(yè)人員、寫作和交互設計的學者。每個實驗提出了一套不同的思考方式,并隨之提出了關于數字的本質(nature of digital)、敘述和協(xié)作過程的線性(或非線性)的問題。研究發(fā)現:應用區(qū)塊鏈的文本生產和交互過程,能夠直觀地記錄和顯示每一位文本接受者(同時也作為文本再生產者)的多元和多樣化的結果之間彼此互動和相互影響。
因此,基于解釋學、接受美學等理論發(fā)現,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qū)塊鏈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現實,互聯網的互動性以前所未有的、不可估量、無法想象的速度和深度出現。由互聯網媒介承載和傳承文化記憶的藝術經典文本,在網絡互動中生發(fā)和牽引的文化記憶的互補性、矛盾性、融合性的效應也更為凸顯。它可以使得文化記憶在與用戶(讀者)的互動、對話、互補操作之中變得更加具體、豐富、感性、生動;使得文化記憶在互動之中通過矛盾性的異延而變得更加鮮活、鮮明且充滿個性特色和人性的感染力;使得文化記憶在互動之中變得融會貫通、包容而又凝聚。經過互聯網傳媒的互動性來處理、建構和參與的文化記憶,與傳統(tǒng)媒介傳播比較而言,顯得更為活靈活現,本質還原,動態(tài)呈現,多元和諧,既充滿個人化的具象記憶,又具有形而上的共識價值,從而讓人們以這種經過互補性、矛盾性、融合性效應發(fā)生的文化記憶來獲得對自己的民族和國家之認同,并且達到刻骨銘心、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精神作用。
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zhàn)略大轉移,退出湘鄂贛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三百八十余次戰(zhàn)斗,攻占七百多座縣城,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紅軍犧牲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紅軍期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終于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盡管在長征勝利以后,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長征一直不斷在被回憶和紀念,官方和民間也出版過許多關于長征的書籍,拍攝過許多關于長征的電影電視,也有許多經過長征的老紅軍在全國各地做過親歷長征的報告會,每年都會有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大小小紀念會、參觀長征紀念館、祭拜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等活動?;貞浐图o念長征已經成為了我們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傳播長征精神的例行活動,也對當代社會核心價值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然而,在21世紀互聯網產生和普及以后,由于互聯網的互動性,紀念和回憶長征的活動,發(fā)生了質的飛躍。在互聯網上,關于長征的欄目豐富多樣,吸引了各類人群參與其中,特別是那些長征的親歷者和搜集有關長征故事的熱心人,把長征的紅色文化記憶渲染成了中國革命歷史的壯麗畫卷,感染著后來的中國人民為進行新時代的新長征而努力奮斗。
我們僅從長征出發(fā)地于都縣的紀念活動的網頁即可見一斑。2016年10月17日,中共江西省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江西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贛州市委聯合主辦,于都縣委縣政府、中共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新浪網承辦“激活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80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這個網頁上,我們可以看到:陳毅之子陳昊蘇、朱德外孫劉建、周恩來侄子周秉鈞等眾多開國元勛后代17日相聚江西贛州于都縣,在80年前父輩、祖輩長征出發(fā)的地方,尋找前輩足跡,緬懷先輩功勛。
這個網頁讓人直觀形象地了解到:江西境內的于都河又稱貢江,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不朽的盛名——80年前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央、軍委機關8.6萬余人在北岸集結,渡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條河,人稱“長征第一渡”。當年的8個渡口和5座浮橋如今已經不在了,渡江大橋、長征大橋、紅軍大橋等一座座大橋橫跨兩岸,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長征第一渡”兩岸80年來的光陰故事。村民李明榮回憶:80年前重陽節(jié)前后,幾個穿軍裝的青年士兵在岸邊對著漁船喊:“船老板,劃到岸邊有事來商量。”父親對李明榮講過許多次這個情節(jié),紅軍說話和氣,不像“白狗子”一樣呵斥罵人。靠打漁為生的李家老小撐著全族二十余條漁船,用兩個晚上把六千余名紅軍將士送過于都河。一條船一塊銀元,一張領取糧食的條子,還有一句“老鄉(xiāng),你們辛苦了,我們還會打回來的”。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通過用木板甚至是老鄉(xiāng)的壽材搭成的浮橋,抑或是李明榮父輩們的漁船,8.6萬余名紅軍將士渡過于都河,踏上漫漫長征路。
2016年10月17日,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廣場上,開國上將楊得志的兒子楊建華,向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館捐贈了父親曾隨身攜帶保存的3顆子彈。3顆子彈分別來自蘇區(qū)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三個不同階段,每顆子彈背后都濃縮著一段難忘的歷史記憶。第一顆是穿越近百年光陰的比利時造“勃朗寧”手槍子彈。它高不足2.5厘米卻是個“老資格”,靜靜地向人們昭示著長征精神永存。1934年7月,楊得志時任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團長,在福建溫坊戰(zhàn)役中從敵軍連長手中繳獲手槍。后來,將軍帶著這把槍和這顆子彈從于都梓山鎮(zhèn)長口村山峰壩渡口出發(fā),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二顆子彈是德國造的“駁殼槍”手槍子彈。抗日戰(zhàn)爭初期,時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五團團長的楊得志拿著這把“駁殼槍”參加了平型關戰(zhàn)役。第三顆子彈為美國造的“卡賓槍”子彈,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從國民黨軍隊手中繳獲。后來這把“卡賓槍”走出國門,在抗美援朝中立功。楊建華情深意長地說:“三顆子彈是父親革命斗爭生涯的歷史見證,告訴人們那段歷史不能忘記,長征精神需要代代傳承?!?/p>
還有幾個長征小故事。
《揭秘長征中毛澤東的行裝:一袋書一把破傘》中記述:這一天,毛澤東疾病纏身。蘇區(qū)已千瘡百孔,他的意見不被采納,卻仍在以蘇區(qū)政府主席的身份給留下的干部講話。這一天,檢點行裝,他帶了一袋書、一把破傘、兩條毯子、一件舊外套、一塊舊油布,兩天后出發(fā)。聶榮臻記得,1934年9月中旬與一軍團長得令秘密準備轉移后,曾一起找毛澤東想問個究竟。而毛澤東卻提議:去看看瞿秋白同志辦的圖書館如何?
那蔣介石在干什么?1934年10月15日,他從南昌登上飛機前往西北視察。18日西安,23日成都。報紙稱:“今年他們(指紅軍)就要被消滅了?!彼挠媱澥?,回來就最后進攻??赡茏钤缭?0月30日,他的陣營才開始意識到紅軍正實施重大行動……
《中央紅軍長征八大渡口》說的是:當年的八大渡口分別是:東門渡口、山峰壩渡口、南門渡口、西門渡口、孟口渡口、漁翁埠渡口、石尾渡口、鯉魚渡口。1934年10月上旬,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一方面軍一、三、五、八、九軍團移交防務,隱蔽撤離戰(zhàn)場,中央各黨政群機關編成中央第一、第二野戰(zhàn)縱隊,共8.6萬余人全部集結到于都地域,于1934年10月16日至20日傍晚分別在指定地點渡過于都河,踏上長征之途……10月21日至22日,中央黨政軍群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共8.6萬余人,全部突破敵人第一道封鎖線,離開中央蘇區(qū),繼續(xù)西進。
《拆掉門板床板,于都河上架浮橋》是村民劉光沛的回憶:1934年9月,紅軍有關部門集中調集各路船只,于都老百姓為了搭浮橋幫助紅軍渡過于都河(貢江),從山上砍下毛竹編成竹排用船拖到渡口,還搬來了門板、床板。有的老人,甚至送去了自己的壽木。周恩來為此動情地說:“于都人民真好,蘇區(qū)人民真親?!?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紅軍部隊分別從于都的山峰壩、東門、南門、西門、孟口、鯉魚、石尾、漁翁埠等8個渡口過橋,標志著長征的開始。
上述的文化記憶,既有毛澤東、周恩來等長征領導者的故事,也有開國元帥、將軍后代回憶自己長輩的經歷,還有當時村民后代們的追述,又有蔣介石關于長征的如意算盤的如實記錄……不同群體的歷史記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交相輝映、相互映襯和補充,通過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傳媒進行發(fā)起、展現、深化和拓展,共同組成了21世紀關于長征記憶的互動態(tài)勢,共同闡釋了長征歷史記憶的文化意義,從而令長征這個可歌可泣、永載史冊的人間奇跡雖歷經八十載卻仍然活生生地銘刻在長征出發(fā)地——于都的山山水水和老百姓的心中,并由此深深影響到每一位通過互聯網傳播接觸到長征文化記錄和歷史記憶的中國人。我們不由感嘆:長征的紅色文化記憶留給了我們多么寶貴的回想,讓我們永遠受到長征精神的滋養(yǎng)和浸潤!
像關于建黨大業(yè)、建軍大業(yè)、土地革命、國內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會主義改造等等的歷史記憶、集體記憶,往往通過經典的文藝作品等文化符號構筑成特殊的文化記憶,并且隨著紅色經典的世代流傳而得以傳承。21世紀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數字技術和人機交互等技術普遍而深入的發(fā)展,以及在互聯網的互動性的作用下,在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的記憶中逐漸建構起各種關乎傳統(tǒng)紅色文化的豐碑和形象,56個民族的中華兒女共同凝聚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民族國家共同體。
盡管互聯網的虛擬性和互動性也會帶來關于文化記憶的“眾聲喧嘩”,不免會有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局面,一些負面的、故意扭曲的、無意誤解的文化記憶也會混跡于文化記憶的信息群和信息流之中,但是,正是這種互聯網的互動性和虛擬性還可以發(fā)揮它的大浪淘沙、披沙揀金、分辨人妖、火眼金睛的功效,在網絡安全保證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顯示出互聯網互動性正能量的壓倒性優(yōu)勢,把文化記憶的建構和凝聚民族國家認同的整體力量充分調動和宣示出來。
注釋:
[1]【荷蘭】約斯·德·穆爾:《賽博空間的奧德賽——走向虛擬本體論與人類學》,麥永雄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93-94頁。
[2][3][4][5]張玉能主編:《西方文論教程》(第二版),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49頁,355-356頁,363-364頁,391-393頁。
[6]《看看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干的好事,很多編輯要失業(yè)了》,騰訊網,http://new.qq.com/omn/20171212/20171212A03M 8C.htm l,2017年 12月 12日。
[7]2016年5月19日,湛廬文化出版發(fā)行了微軟小冰第一本完全自主創(chuàng)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在中國詩歌界引發(fā)了巨大振動。隨后,微軟小冰團隊又開放了小冰的詩歌創(chuàng)作能力,允許人類和小冰進行聯合詩歌創(chuàng)作。截止到目前,小冰已為超過100萬張人類上傳的圖片創(chuàng)作了現代詩,這是單一人類作者無法完成的事。
[8]騰訊、今日頭條、阿里和百度,都有了技術成熟的寫稿機器人,2017年四川九寨溝地震發(fā)生后的25秒,中國地震臺網機器人已完成自動編寫稿件并向媒體推送,內容包括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村鎮(zhèn)等,還包含4張相關圖片。
[9]2016年,谷歌研發(fā)的項目“Magenta”,發(fā)布了第一首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90秒鋼琴音樂作品。
[10]2016年3月,在谷歌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倫敦藝術家Memo Akten和谷歌人工智能共同完成的一組GCHQ畫作拍出了當天最高價8000美元。
[11]Deborah Maxwell,ChrisSpeed,Larissa Pschetz,Story Blocks:Reimaging narrative through the blockchai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of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2017,Vol.23(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