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
摘 要:伴隨著我國在社會經濟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績及教育部門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提高了對小學這些“祖國的花朵”的關注度,要求小學除了要完成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之外,還要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要求教師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技巧,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去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幫助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掃除學生的閱讀“攔路虎”。充分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的遨游,享受到讀書的無限樂趣。本文就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進行了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閱讀;提高能力;方法探究
閱讀是學生通往知識殿堂的重要路徑,也是一個人生存必須具備的本領之一。小學階段是人生中一個最關鍵性的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從幼兒期過渡到兒童時期,身心在不斷的發(fā)展,對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模仿和學習的能力也很強。而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教學生寫作文是最大的一個難題,因為缺乏對閱讀的訓練,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極易暴露閱讀的缺陷與不足,探其本源,并不是學生本身就存在問題,而是教師平時就不重視且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诖?,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刻不容緩的。
一、立足于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推動一切學習的重要動力,只有當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極大的需求,才會進行主動的閱讀探究和學習。必須要讓小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極大的樂趣,讓他們覺得讀書就是一種玩耍享受的過程,才能不斷的激發(fā)他們去進行自主閱讀的意識。而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僅是需要傳統(tǒng)課本教材上的幾十篇課文就夠了,教師需要不斷從網絡上搜集和整理一些課外的閱讀材料,將其分享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1]。
例如,教師在講授《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程之后,學生會因為好奇心理提出一些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并不理解的、匪夷所思的問題,為什么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它自己卻不會被粘在網上呢?為什么金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動腦筋進行大膽的思考。有個聰明的學生回答道:“因為小蜘蛛的身上有油,所以它自己不會粘在網上,而金魚因為沒有眼瞼,所以睡覺時看起來像是睜著眼睛的?!苯處煏頁P學生很聰明,但也會接著問道:“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的呢?”學生說“我在《十萬個為什么》那本書上看到的?!边@時教師便可借此鼓勵學生也去閱讀這本書,了解更多有趣的課外知識,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和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
二、有效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
學生僅僅有了濃郁的閱讀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掌握靈活多變的、高效合理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幫助他們逐漸養(yǎng)成認真閱讀的良好習慣。高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學生閱讀起來不那么的費力費時,讓他們更加喜歡閱讀,更加愿意花時間進行閱讀,使他們的思維視野得到開拓。正如一塊色香味俱全的蛋糕,只有當?shù)案獾念伾拖銡庾銐虻奈?,人們才會想去慢慢品嘗它,只有當學生嘗到閱讀的甜頭,才會自覺主動地進行閱讀。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要教會學生進行選讀,選讀就是幫助學生去有目的、有選擇的進行閱讀,由于該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不夠完善,辨別事物的能力較差。大多會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些花花綠綠,圖片內容豐富的課外書進行閱讀。此時,教師更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真正適合他們的童話故事、名人傳記等等,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不能讓孩子進行一些毫無重點,毫無營養(yǎng)的盲目的閱讀活動。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對文章的思想把握不到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反復多次的閱讀,認真仔細地體會文章的重要內涵,有了良好的閱讀方法,學生的閱讀量也將會隨之提高的。
三、充分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該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動作對學生的成長都會有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教師不僅僅要有效地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更應該充分提高將閱讀方法付諸于實踐的能力,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設計出更加新穎的教學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的創(chuàng)造學生閱讀的機會和創(chuàng)設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高效有趣的進行閱讀,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與價值。
例如,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通過利用學校的圖書館開展一些有利于激勵學生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活動,可以開展一些班級的讀書會、詩歌朗誦比賽、讀書比賽,每個月或每個星期在班上評比出“讀書小能手”,給他們一些相應的小獎勵。還可以在教室設立讀書角,捐贈一些內容豐富的課外精美圖書,供給學生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借此激勵和鼓動更多的學生去進行豐富的閱讀活動。在這些活動的引領下,更加的激勵學生進行有目標,有興趣,有信心的閱讀實踐,逐漸喜歡上閱讀并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結束語
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這個人終身受用,教師更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閱讀能力給學生帶來的巨大價值,不斷引領學生去進行大量的閱讀活動,帶領學生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春影.淺談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J].軟件2015(11):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