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艷琴
[摘 要] 同伴合作閱讀就是讓小學生搭伴閱讀,形成一個閱讀共同體。同伴合作閱讀有助于鄉(xiāng)村小學生夯實語文讀寫知識、發(fā)展聽說能力以及孕育人文素養(yǎng)等,這也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要緊密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際,通過打造同伴合作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小規(guī)模鄉(xiāng)村小學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同伴合作閱讀;提升;鄉(xiāng)村小學;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古語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迸c人合作,在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鄉(xiāng)村小學生而言,當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除了求助于教師之外,總是感覺到非常無助。而如果這些困難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鄉(xiāng)村小學生的閱讀效益也就不容樂觀。事實上,如果讓鄉(xiāng)村小學生搭伴閱讀,他們就可以和同伴一起解決閱讀過程中的各種困難,進而發(fā)展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讓小學生搭伴閱讀,也就是所謂同伴合作閱讀。
同伴合作閱讀也就好比是鄉(xiāng)村小學生組建的一個閱讀共同體。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同伴合作閱讀在提升閱讀效益方面的作用,筆者嘗試構建了一種“推薦閱讀—閱讀實踐—多元反饋—評價指導—提煉方法—再閱讀、再實踐”的同伴合作閱讀教學模式。下面筆者將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前提下,淺顯論述同伴合作閱讀教學模式在鄉(xiāng)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一、同伴合作閱讀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1.夯實讀寫基礎
夯實讀寫基礎知識是發(fā)展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為了提升鄉(xiāng)村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夯實讀寫基礎的實效性,教師不妨巧妙地借助于同伴合作閱讀教學模式。在同伴合作閱讀過程中,鄉(xiāng)村小學生可以將自己積累的閱讀方法、寫作技巧等與同伴共享。
正如蕭伯納所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nèi)匀皇歉饔幸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蓖瑯拥牡览?,你積累了一些閱讀方法,我積累了一些寫作技巧,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
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筆者推薦學生閱讀了童話故事《狐貍與烏鴉》(推薦閱讀)。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的實效性,筆者要求學生與同伴合作閱讀(閱讀實踐)。然后,筆者又利用課堂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了讀書分享(多元反饋)。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筆者又給予學生適時評價(評價指導)。在此基礎上,筆者還引領學生總結(jié)歸納了一些閱讀的有效方法(提煉方法)。最后,筆者又推薦學生閱讀另一篇童話故事《拇指姑娘》(再閱讀、再實踐)。
在同伴合作閱讀過程中,鄉(xiāng)村小學生同閱讀、共積累,他們的語文讀寫基礎就會不斷夯實。
2.發(fā)展聽說能力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彼迹此伎?,思維能力。離開了思考,學習也就失去了意義。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者不僅要力求熟讀,更要做到精思。通過熟讀,閱讀者可以詳知文章深意;通過精思,閱讀者可以內(nèi)化相關知識。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閱讀,其收獲也會有所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閱讀者進行彼此交流,就會更為全面透徹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
在同伴合作閱讀過程中,同伴之間會圍繞閱讀內(nèi)容展開深入交流。以深入交流為契機,學生不僅會更為透徹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還會不知不覺地發(fā)展自身的聽說能力。
同閱讀,讓同伴之間有了共同的語言深交流,讓彼此對文本有了透徹的理解。與此同時,每一位閱讀同伴的聽說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發(fā)展。
3.孕育人文素養(yǎng)
德育是教育之本。德育的培養(yǎng)離不開人文素養(yǎng)的孕育。人文素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為道德修養(yǎng)、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生態(tài)度以及心理素質(zhì)等豐富的精神世界。在一些美文佳作中蘊含著異彩紛呈的人文知識。通過讓學生閱讀這些美文佳作,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就會在悄無聲息之中孕育。
前面提到,學生以分享閱讀收獲為契機,可以發(fā)展自身的聽說能力。事實上,在分享閱讀收獲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互相評價。通過互相評價,學生還可以領略到更多的人文知識,進而孕育自身人文素養(yǎng)。
同閱讀、互評價,能夠讓學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融、知識交互的過程中積淀更多的人文知識,進而孕育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同伴合作閱讀有助于鄉(xiāng)村小學生夯實語文讀寫知識、發(fā)展聽說能力以及孕育人文素養(yǎng)等。
二、探究同伴合作閱讀的策略
1.自主閱讀策略
同伴合作閱讀小班教學向同伴不斷地灌輸自主閱讀的理念,提供自主閱讀策略的指導,讓學習者在具體的閱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提高合作者閱讀、分享和評價的能力。向同伴提出了兩個規(guī)矩:一是引導同伴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二是促進同伴進行自我監(jiān)控。用“閱讀存折”對學生的自主閱讀情況量化?!伴喿x存折”記錄下學生的閱讀書目,用“閱讀存折”對學生課外閱讀量進行統(tǒng)計與檢查。
《狐貍分奶酪》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其實,這篇課文原本是一篇童話故事,在編入教材的時候有所刪減。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對童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筆者就推薦學生閱讀了另一篇童話故事《狐貍與烏鴉》。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的實效性,筆者要求學生與同伴合作閱讀。另外,筆者還要求學生與同伴分享自己的閱讀方法。
2.同伴分享策略
同伴之間借助文本引導同伴參與合作閱讀過程,變傳統(tǒng)統(tǒng)一的講授為基于讀物的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在小班教學中構建一種學生自主閱讀、同伴分享、互動評價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還是以拓展閱讀《狐貍與烏鴉》這篇童話故事為例。為了清晰完整地向同伴表達自己的閱讀收獲,學生必須要精心組織語言。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即說的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提升。同樣,在聆聽同伴分享閱讀收獲的過程中,學生聽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逐步培養(yǎng)。
3.同伴評價策略
在同伴合作閱讀小班教學中,通過相互展示,對同伴的學習成果和行為進行再學習,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分享成果進行評價,特別關注同伴對評價結(jié)果的認同,盡可能使評價雙方共同分享、討論互動評價結(jié)果,倡導同伴之間在相互尊重和互助的基礎上,從同伴的評價中開展自我再學習,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同伴共讀樂學習評價表”。
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向?qū)W生推薦了《盤古開天地》《牛郎織女》《精衛(wèi)填?!贰逗篝嗌淙铡芬约啊渡褶r(nóng)嘗百草》等傳統(tǒng)民間故事,并要求學生以同伴合作閱讀的形式進行閱讀。尤為重要是,教師還要求學生在閱讀完這些傳統(tǒng)民間故事之后,必須要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與同伴交流自己所思所想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會深層次碰撞思想、交融感想。同伴之間在交流的同時對同伴的看法提出中肯的評價,促使學生再度重現(xiàn)思考。與此同時,學生就會領略到更多的人文知識,并據(jù)此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占省.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6):292。
[2]張艷云.同伴閱讀——開辟課外閱讀新天地[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12):56.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