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震
摘 ?要:2019年上學期,筆者有幸參加了本校舉辦的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打擂”活動,有兩位實力派的資深教師就“比例尺”一課進行同題對壘,他們抓鬮的選題一樣,教學風格和策略各有千秋,但是教學效果卻天差地別。
關鍵詞:放縮;比例;比例尺;地圖;對比;作圖;纜車;攀爬
建構主義教育學說認為:知識的構造不能由教育者輸送,而是學習者通過自身感覺,與全部學習外因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下文中,教師B通過估計、畫圖、批注、評比等活動,充分利用學生積存的舊知與經驗,自發(fā)形成新知。在學生如愿獲得成就感、滿足感時,端出比例尺的意義,教師B的課堂實錄實際就是學生的知識發(fā)展心電圖:從畫線段到寫“使用說明書”,再到縮簡“說明書”,最后提煉結晶出比例尺。學生經歷了全套活動過程,一切都是自主自發(fā)自動化,學生經歷了一些挫折往復,獲得的知識和體驗終生難忘。應了那句格言: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
一、課堂實錄一(教師A)
師:大家都喜歡畫畫,下面請畫三條長短不一的線段,一條5cm,一條10cm,一條100m。
師:你怎么只畫了一條?
生:紙面太窄,容易出格。
師:想個計策把100m長的線段畫到紙上,看誰能想出錦囊妙計。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1:100m=10000cm,微縮至原長的 ,只需要實際畫出5cm長的線段。
生2:100m=10000cm,微縮至原長的 ,只需要實際畫出10cm長的線段。
生3:100m=10000cm,微縮至原長的 ,只需要實際畫出4cm長的線段。
師: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辦法,同樣是100m長的線段,為什么方法成千上萬?
生:微縮的尺度不一樣。
師:誰能結合以上數據特點談一談思路?
……
師:咱們將100m縮印到畫紙上的畫面長度是——圖上間距。100m的實景長度叫——實際間距。
師: 還可以讀作什么?(1∶2500)
……
師:這樣得到的幾比幾就叫比例尺。
……
二、課堂實錄二(教師B)
師:估測一下從紅安到武昌有多遠路程?(250km,150km……)
師:課前老師查閱了地理志,確切數字是150km。
(板書:實際距離150km。)
師:你能根據前期掌握的放縮規(guī)則,在稿紙上畫一條線段代表150km嗎?
(生動手測繪,標注長度,落款署名。)
展出學生作品:
師:同學們分別用15cm、5cm、10cm替代150km,你們的思路完全沒問題,可是誰能一眼就看明白這是代表的150km呢?當你購買了新產品不會使用時,通常怎么做?(看說明書)
師:你能不能在旁邊加一個類似批注的邊款?
再次展出學生的作品(加旁注):
經評比得出,用比號表示簡潔直觀,而且“1cm=30km”的寫法犯了語義邏輯錯誤,因此將“=”和“代表”等更換成“∶”更符合科學語言規(guī)范。進而引導學生逐級縮簡,理解真義,得出最簡整數比后,再次反省其意義,最后旁注規(guī)范格式的比例尺。
師:其實地圖上統(tǒng)一采取這種做法,把放縮比例尺度標注在圖紙上,專業(yè)叫法是比例尺。比例尺是什么?
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
三、案例反思
教師A先命學生依次繪出5cm、10cm、100m長的線段,由于紙面狹小,學生遇到畫不下的困局,從而引起認知矛盾,顯現(xiàn)比例尺出現(xiàn)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師順勢提出第一個活動:設法把100米長的線段縮寫到畫紙上?按自己的辦法來!第二個活動:分享你的經驗。第三個活動:同樣是100m長的線段,縮寫結果怎么會大相徑庭?在學生闡述思路的同時,教師指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拋出比例尺的概念。梳理教學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著意讓學生經歷完整緊湊的學習、探索的過程。令人惋惜的是教師A半途而廢,一步一個腳印地爬坡爬到一半路程,還是上了“纜車”,直接端出比例尺的概念。再者,從畫畫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有點斧鑿的嫌疑。課后筆者訪談學生,學生對畫線段并無半點興趣,喜歡畫畫是真,喜歡畫線段卻是“強顏歡笑”,實屬無奈。用畫畫的興趣來強推畫線段,有點牽強附會,一廂情愿。一場生動活潑的課堂引入,倒像是老師自編自導的一出憋足的木偶劇,老師在背后操縱學生。
而教師B的做法截然不同,以談話的方式創(chuàng)設了一個活生生接地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從地理位置中摸索放縮比例,顯現(xiàn)出比例尺的實用價值。
“估計一下從紅安到武昌有多遠?”“你能根據前期掌握的放縮規(guī)則,在稿紙上畫一條線段代表150km嗎?”教師利用引向明確的問題撬動了學生思維的杠桿,喚醒了學生封存的知識經驗,調動了探索的熱情,敦促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領悟比例尺,為學生自主重塑比例尺的概念創(chuàng)造了條件。尤其是大膽嘗試讓學生寫“批注”這一步的設置,學生分別用5cm、15cm、10cm等線段來刻畫150km??教師提問:“你們的思路完全沒問題,可是誰能一落眼就看明白這是代表的150km?當你購買了新產品不會使用時,通常怎么做?(看說明書)你能不能在旁邊加一個類似批注的邊款?”這一源自生活實際的有趣問題誘使學生熱切探索和思考,紛紛寫出了自己的“邊款”,闡明了自己的獨特想法。學生都想做好旁注,讓旁人一目了然,這種表現(xiàn)欲是兒童的心理需要,能鞭策他們積極思索、自主探究。每位學生遵照自己的主見重塑比例尺概念。學生在構思“旁注”的過程中,交會了知識的“再造”和概念的“創(chuàng)造”。通過構思“旁注”,經歷了比號的精簡極致體驗;統(tǒng)一度量,體現(xiàn)了“一目了然”;化簡比例,達到了銳化效果。歷經如此的三次數學活動,學生對比例尺的精髓與真諦認識得更加深刻。事實表明:學生主動構造比例尺的模型,比灌輸式接受效果顯著。
觀摩完兩節(jié)課,筆者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爬山運動,學生的學習不正像攀登峻峭的險峰嗎?登山有兩種方式,坐纜車和攀爬。最后雖都能殊途同歸,登臨絕頂,但是一路上領略的風景、獲得的體驗卻有著云泥之別:坐纜車隔著鋼化玻璃地板,看到的風景是走馬觀花,轉瞬即逝,難以定格;而攀爬卻是且行且珍惜,邊走邊悟,此時所收獲的“美景”才是銘刻在汗水和辛勞中的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