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君仙
一、從文字之趣到景物之美
為什么學生怕文言文?首先是“言”的障礙,倘若“梳言”的過程有趣些,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上的畏難情緒也就可以減輕些。于《小石潭記》而言,所寫景物都各盡其妙,卻又簡練成文,意境深遠,令人拍案叫絕。如課文的教學從常態(tài)的“梳言”開始,那么“梳言”之初,就要緊扣景物特點,唯有這樣,才是“這一篇”的教學。
《小石潭記》描繪的景物可在“梳言”過程中就羅列板書出來:
這里有兩個字——“珮”“冽”的寫法易錯,前者錯為“佩”,后者錯為“洌”,錯的原因不言而喻。
這里“珮環(huán)”,作為古代君子的佩玉,是什么樣的?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佩玉還有哪些?“璧”“璜”“玦”等都是。而君子佩玉,是為如玉般溫潤,這一古代文化背后是精神追求。還可以由佩玉的叮當之聲聯(lián)想到泉水的叮咚之聲,景物之美如在眼前,這樣,釋義的同時也是賞景之旅。
至于“冽”與“洌”,許多時候,文言文翻譯時教師多注意,往往就會找到撬動字詞翻譯的支點,從而獲得梳言環(huán)節(jié)的意外之理趣?!百敝庵卦凇昂疀觥?,“洌”之意重在“清澈”,所以“泉香而酒?!保ㄒ姟蹲砦掏び洝?,可遷移);而此處潭水清寒,因為前文已交代是“伐竹取道”而來,后文則描寫潭四周“竹樹環(huán)合”,那么水之清寒與景之“悄愴幽邃”相呼應(yīng),釋義是貼著文脈與賞景同步而為的。接下來的梳理還有:
這里石潭之石“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課文注釋),是形態(tài)各異之美。激趣的做法,可以簡筆圖示一下四個字表示的四種形態(tài),石的形態(tài)之多之奇就自然躍然紙上。
關(guān)于潭邊之樹,可以概括為“樹茂”,彰顯“茂盛”之美,可重點講清“絞絲旁”的兩個字——“絡(luò)”“綴”,從形旁入手,“絞絲旁”讓樹纏繞之態(tài)畢現(xiàn)。而“參差披拂”析開為兩個雙音詞,就樹的總體形態(tài)而言,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用近義的“飄拂、搖曳”強調(diào)其動態(tài),樹的茂盛之美也就在眼前了。
至于“魚樂”,可以分析一動詞“布”,來突出靜態(tài)的魚影清晰如畫,同時也側(cè)面襯托出水之清澈;而“遠逝”之“俶爾” ,“往來”中“翕忽”,更是刻畫出了魚與游人相樂的調(diào)皮勁。一個表示“突然”的副詞,和一個描摹魚游動輕快的形容詞,可以輔之以手勢模擬,來進一步“相樂”一下。
到此,重要景物便只有“潭源”一節(jié)的描寫了。作者描寫探尋潭源的兩句中,有三處相同的文言文詞法——名詞作狀語,而且都是名詞作狀語中表示比喻的一類。這類詞類活用現(xiàn)象還大量保留于現(xiàn)代漢語中,如“蜂擁”“筆直”等詞語,可參照理解。在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線性結(jié)構(gòu)中,名詞一般為后面動詞的施動者。而“斗折”“蛇行”“犬牙參互”幾個詞里,名詞卻用來描摹后面動詞的狀態(tài)。將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對照理解,那么不僅“名詞作狀語”概念清晰了,而且景物的樣貌也通過這一起比喻作用的名詞而躍然紙上,岸勢的曲折、錯落、神龍見首不見尾之美的特征就凸顯出來了。
二、從景物之美到記游之要
一篇游記,有序地狀景物之美很重要,不然景物一多就會蕪雜起來?!缎∈队洝匪浿锊欢啵瑓s是一篇典范的游記,有著一篇游記該有的要素:所至,所見,所感。課上到這里,所見已然清晰地板書在黑板上了,我們只要在此基礎(chǔ)上,稍微用關(guān)鍵詞標識一下,游蹤就清晰起來,文脈便進一步清晰起來,文本特色也進一步清晰起來。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課堂處理,只需直截了當?shù)貜挠斡浀囊爻霭l(fā)設(shè)問:用結(jié)構(gòu)統(tǒng)一的短語概括作者的游蹤。
這樣,本文作為一篇記游的散文,其游記的特點便一目了然。課后可讓學生接著仿寫一篇短小的游記。
三、從記游之要到情理之間
課到這里,教學重點已然完成,但教學難點來了:作者這或憂或喜的游覽感受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僅僅是基于潭中景物嗎?
一篇游記的所感,是一篇游記的靈魂,也是一篇文章最終的目的地。讀懂散文中抒發(fā)的情感,乃至讀懂作者寫作的心路歷程,一直是散文教學的難點。但突破這一難點的方法一般不外乎兩個:一是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關(guān)鍵詞句,二是回到作者寫作的原點去知人論世。本文精悍簡短,直接抒情的關(guān)鍵詞句很容易就找出來了:從“樂”到“凄”。那么作者從“樂”到“凄”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呢?
這時的拓展只要鏈入作者生平、寫作此文的背景,情理就自然通了。時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即公元805年),柳宗元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貶官之后,為排解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探山訪水,創(chuàng)作了《永州八記》。是時,柳宗元32歲,正值盛年。一個懷著儒家理想的士子,政治生命在盛年遭受重大打擊,那一腔憂憤豈是一潭清水、幾條游魚能排遣的。所以,盡管“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但山水之寄情畢竟是暫時的,快樂也只是暫時的,心中的凄涼才是實實在在的。但永州的十年卻是柳宗元文學生命的高峰,《柳河東全集》的540多篇詩文中有317篇創(chuàng)作于永州。這一點稍加延伸,那么又由對一篇文章的解讀推演到對一個人的解讀,也順便給學生一種認知社會人生的感悟。
而許多教師在分析該文中作者的所感時,要么在文本中打轉(zhuǎn),看到文本中有樂有哀,就妄斷為“以樂景寫哀情”;要么就拋開文本強調(diào)柳宗元被貶的人生痛苦,又不基于文本看到他寄情山水的短暫快樂。所以,一個教學重點的突破,一個文本主旨的解讀,須首先基于梳文理脈。教師的課堂執(zhí)教思路如能以文本思路為旨歸,鋪設(shè)一道橋梁,巧妙而順利地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作者在文本中內(nèi)蘊的思路,課堂就能出現(xiàn)閱讀教學的高品質(zhì)“對話”,并在這種“對話”過程中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思路的邏輯層次。
(作者單位:南京市高淳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