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宇 曾振宇
摘?要:
“生生”是王陽明良知發(fā)用的動態(tài)過程。良知所生為事物之理,即事物于人之價值,“生生”是良知作為價值本體的表現(xiàn)。作為價值本體,良知圓滿具足,故求理只需心上下功夫。仁是“生生”之理,是良知的屬性和“生生”的內(nèi)在依據(jù)。王陽明之仁主要指知覺的通活,是“一體之仁”?!耙惑w之仁”規(guī)定了良知“生生”的普遍性和差等性,普遍性表現(xiàn)在良知生出對萬物普遍的同情,差等性表現(xiàn)為“生生”過程的漸進性及情感厚薄差異。感通是良知的生發(fā)機制,有感則生生不息,無感則心物“同歸于寂”。良知與事物相遇相感,在“感應之幾”上融為一體,良知生出事物之理。氣化宇宙是心物感通的前提和基礎。王陽明的感通思想是對《周易》《樂記》感通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王陽明;良知;生生;仁;感通
作者簡介:趙文宇,史學博士,華僑大學國際儒學院/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陽明心學(E-mail: 1360395722@qq.com,福建 廈門 360121)。曾振宇,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儒家哲學(山東 濟南 250100)。
基金項目:華僑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朱熹與王陽明孝論比較研究”(7SKBS23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代哲學基本范疇研究”(13JJD720011)。
中圖分類號:B244;B24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398(2019)04-0034-07
在王陽明的思想中,良知是生生不息的,“生生”是良知發(fā)用的動態(tài)過程。他將良知比喻為“天植靈根”,“天植”旨在說明良知的先天性,“靈根”旨在說明良知的生生不息?!吧笔橇贾拇嬖谛问剑拔业撵`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盵ZW(]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36頁。[ZW)]離卻“天地鬼神萬物”,良知無物可感,無感則不生,不生良知便不存在。良知“本自生生”,欲其不生,等于“斷滅種性”?!胺N性”是佛教唯識宗用語,耿寧將其解讀為“在第八識(最深的心識,‘種子識)中原初存在的(‘天生的)向善之秉性(‘種子)。 ”[ZW(]耿寧:《人生第一等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05頁。[ZW)]若良知不生,人便會失去向善之秉性,“入于槁木死灰”。在宋明理學中,理是事物存在之根本依據(jù),王陽明認為這個根本依據(jù)是由良知生出,所以他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雖然“生生”對于良知以及良知“生生”對于物(包括人)均具極為重要之價值,但尚未有學者撰文對此進行專門研究。本文對王陽明良知“生生”進行專門研究,嘗試回答良知所生,“生生”依據(jù)以及發(fā)生機制的問題,以求教于方家。
一?事物之理——良知所生
王陽明主張“心即理”,即理是由心所給出的。“心”指人的本心或心之本體——良知。理指“物”之理,王陽明思想中的“物”主要指事。“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6頁。[ZW)]物是“意之所在”,我們將“意之所在”解為事,“事親”“事君”“仁民愛物”“視聽言動”均為事,所以物即事。良知生出事理,此事理主要指的是倫理道德。王陽明學問的終極目標在于成圣,而他認為圣人之為圣人僅關(guān)乎德性,所以他主要在倫理道德領(lǐng)域發(fā)論?!爸切闹倔w。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7頁。[ZW)]孝、悌、仁等德性均由良知所生出,良知是道德之本原。
[JP2]“物”主要指事,也內(nèi)涵客觀之物。王陽明談“心外無物”:“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兇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36頁。[ZW)]“我的靈明”指良知。王陽明指出,離開人的良知,便沒有天地萬物了,天地萬物依賴于人的良知而存在,因為良知能夠“仰”天之高,“俯”地之深。王陽明并不關(guān)注本然世界中的天地萬物,他所謂的天地萬物是指意義世界中的天地萬物。自在的天地無所謂“高”和“深”,“高”和“深”是指天地對人的意義。通過“仰”“俯”,良知生出了天地于人之意義?!把觥焙汀案笔求w驗性的動作,實質(zhì)上是良知與天、地的感通,并在感通中生出天、地于人的意義,天、地便成其所是而存在于意義世界中了。
事物之理由良知生出,“生生”是良知作為價值本體的呈現(xiàn)。作為價值本體,良知是圓滿具足的?!懊鞯抡?,天命之性,靈昭不昧,而萬理之所從出也。人之于其父也,而莫不知孝焉;于其兄也,而莫不知弟焉;于凡事物之感,莫不有自然之明焉;是其靈昭之在人心,亙?nèi)f古而無不同,無或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267頁。[ZW)]此處之“明德”,指“明德”之本體——良知。良知是天賦于人而“靈昭不昧”者,能夠生出萬事萬物之理。所以王陽明才說滿街都是圣人。圣人是指德性完滿之人,滿街人都是圣人自然不是說滿街人都是德性完滿之人,而是說滿街人都是潛在的圣人,都有成圣的潛力。因為人人稟受了圓滿具足的良知,構(gòu)成了成圣的根基和內(nèi)在依據(jù),只要進行正確且充分的工夫,均可成圣。良知的圓滿性為王陽明只在心中求理的工夫路徑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王陽明之前的宋明理學家,以朱熹和陸九淵為例,均認為在人心之外有客觀之理存在。徐愛早年學習朱子學說,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理”,與其已有觀念存在矛盾。他心存疑惑:“至善只求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盡。”[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2頁。[ZW)]只從心中求理,不能窮盡所有的理。這與朱熹思想一脈相承,朱熹以孝為例來表達他對此問題的看法:“物莫不有理,人莫不有知。如孩提之童,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知敬其兄;以至于饑則知求食,渴則知求飲,是莫不有知也。但所知者止于大略,而不能推致其知以至于極耳。”[ZW(]朱杰人等主編:《朱子全書朱子語類卷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72頁。[ZW)]朱熹認為人之知“止于大略”,不能“推致其知以至于極耳”。人天生知道的是大略的理,除此之外的理需要通過格物去心外求得。以孝為例,人天生知孝,但所知只是大略,不能完全知道在具體情況下的事親之則,“色難養(yǎng)志”等學問還要向古圣先賢學習。
王陽明反對朱熹的觀點,認為理均是良知所生出。人不僅生而知孝,也知道在具體情形下的事親之則?!按诵娜魺o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于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凊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fā)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后有這條件發(fā)出來?!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3頁。[ZW)]“冬溫”“夏清”是孝的禮節(jié)。人若有“誠于孝親的心”,夏天自然知道為親人降溫,冬天自然設法為親人保暖。“誠于孝親的心”純是天理,而無人欲,便是良知?!岸瑴亍薄跋那濉钡男行⒅畡t是良知的自然生發(fā)。當然也有良知不知的情況,自然求諸見聞,“不知能問”也是良知的發(fā)用?!叭凰靡粋€天理,便自有許多節(jié)文度數(shù)出來。不知能問,亦即是天理節(jié)文所在?!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06頁。[ZW)]王陽明不反對見聞之知,只是強調(diào)良知作為學問的頭腦位置,將良知與見聞之知定位為體和用的關(guān)系?!傲贾挥梢娐劧?,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于見聞,而亦不離于見聞?!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77頁。[ZW)]所以,王陽明認為良知是理的唯一來源,求理只在心上求。他批評朱熹析心與理為二,心外求理。若嚴格依據(jù)圣賢書中的孝的禮節(jié)去做,好比“舞臺上扮戲子”,不是真正的孝。
二?仁——良知“生生”的內(nèi)在依據(jù)
王陽明指出,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皆以仁為根據(jù)。他論證了良知和仁的一體關(guān)系:“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有這個性才能生。這性之生理便謂之仁。這性之生理,發(fā)在目便會視,發(fā)在耳便會聽,發(fā)在口便會言,發(fā)在四肢便會動,都只是那天理發(fā)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謂之心?!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36頁。[ZW)]在王陽明的思想中,視、聽、言、動不僅僅是感官活動,而且是心之所發(fā)。若無心參與其中,僅是兩物接觸,不能產(chǎn)生反應,只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感官活動的實質(zhì)是心通過感官與物相觸,有所生發(fā)。心能生的原因在于性中有仁,仁是天賦于人的“生生”之理。性中有仁存在,心才能生生不息,才能視、聽、言、動。良知和仁是一體的關(guān)系,良知是體,仁是良知“生生”之屬性。
王陽明之仁是“一體之仁”。“仁者與萬物為體,不能一體,只是己私未忘?!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21頁。[ZW)]“萬物一體”是宋明理學的基本精神,錢穆指出宋明理學家“對于本體論共同的見解是‘萬物一體?!盵ZW(]錢穆:《陽明學述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第2頁。[ZW)]日本學者島田虔次斷定,在中國思想史上,萬物一體思想的第一個高峰發(fā)生在程明道那里,第二個高峰,則見于王陽明的思想中[ZW(][日]島田虔次:《朱子學與陽明學》,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87頁。[ZW)]。程明道和王陽明均提出“萬物一體于仁”,但程明道之仁指超越于人心、遍在于萬物而又與萬物融為一體的宇宙生之精神,王陽明主要從心的角度看待仁,認為仁是知覺的通活[ZW(]王陽明將仁解讀為知覺通活,是對程顥和謝上蔡仁論的繼承。謝曰 :“如顏子視聽言動上作亦得,如曾子顏色容貌辭氣上做亦得。出辭氣者,猶佛所謂從此心中流出。今人唱一喏,不從心中出來。便是不知痛癢。古人曰‘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不見不聞不味,便是不仁,死漢不識痛癢了。又如,仲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但存得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底心在,便是識痛癢。”[ZW)]。[JP2]在心的知覺作用下,人與天地萬物是息息相關(guān)的整體。在王陽明的思想中,仁者與天地萬物猶如共處在一個血脈貫通的大身體中,對于天地萬物的悲慘遭遇,仁者都感同身受,生出同情之心。所以,仁者見“儒子之入井”,生出“怵惕惻隱之心”;見“鳥獸之哀鳴觳觫”,生出“不忍之心”;見“草木之摧折”,生出“憫恤之心”;見“瓦石之毀壞”,生出“顧惜之心”?!笆枪室娙孀又刖?,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盵JP][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015頁。[ZW)]仁與良知一體共在,仁心即良知。所以,良知“生生”具有普遍性,即生出對萬物普遍的同情。
良知的生發(fā)具有與普遍性兼容的差等性。差等性表現(xiàn)之一,在于良知“生生”的過程帶有漸進性,有天然的次第。良知“見父知孝,見兄知弟,見孺子知惻隱”,“父子兄弟之愛”是良知的“生意發(fā)端處”,然后“仁民”“愛物”,這就是天然的次第。王陽明觀察草木生發(fā)的過程,發(fā)現(xiàn)草木先抽芽、后發(fā)干,然后生枝長葉,生生不息而又次第分明。原因在于樹木有根,有根方能生生不息,有根必然次第分明。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背景之下,王陽明用直觀的草木生發(fā)現(xiàn)象來說明抽象良知的生發(fā)之理。良知“生生”是個漸漸的過程,呈現(xiàn)出天然的次第,原因在于“生生”有“根”,仁便是“生生”之“根”?!叭适窃旎幌⒅?,雖彌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fā)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后漸漸至于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其漸,所以便有個發(fā)端處;惟其有個發(fā)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fā)端處;抽芽然后發(fā)干,發(fā)干然后生枝生葉,然后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干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fā)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fā)干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fā)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里面發(fā)生出來?!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28頁。[ZW)]良知生發(fā)的差等性表現(xiàn)之二,在于愛有差等?!扳鹛钀烹[之心”“不忍之心”“憫恤之心”“顧惜之心”四者均屬同情之心,但情感的厚薄不同。所遇之人或物距己由近至遠,同情之心由厚變薄?;蛘哒f按照良知發(fā)用的次第,同情之心由厚變薄。王陽明批評墨子的“兼愛”是無根之愛,不能生生不息。墨子“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是沒有差等的愛。愛無差等,說明沒有發(fā)端之處。沒有發(fā)端之處,便是無根之愛,自然不能生生不息。
三?感通——良知之發(fā)生機制
良知生生不息,但僅良知自身不能生。良知只有在與事物感通的情況下[ZW(]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等現(xiàn)代新儒家重視研究中國哲學的感通問題,揭示出感通與生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認為人所稟受的天地生生之幾在不斷的感通中實現(xiàn)。如唐君毅在《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中指出:“而一物之由創(chuàng)造的生起以表現(xiàn)自由,又非在其與他物感通時不顯。且物必愈與他物感通,而后愈有更大之創(chuàng)造的生起。由是而此自由生化之原則,……,而是依附于個體所得于天之生生之幾、生生之理,亦即個體之能貫通他物之德量。個體之德量,由其與他物感通,新有所創(chuàng)造的生起而顯;……但此非一般物之所能, 唯人乃能之耳?!盵ZW)],才能生出事物之理,比如人在“見父”的情況下才能生出孝,在“見兄”的情況下才能生出悌,在“見孺子入井”的情況下才能生出惻隱之心?!耙姟辈皇菃渭兊母泄倩顒樱橇贾?jīng)由感官與物相觸?!斑@視聽言動皆是汝心:汝心之視,發(fā)竅于目;汝心之聽,發(fā)竅于耳;汝心之言,發(fā)竅于口;汝心之動,發(fā)竅于四肢。若無汝心,便無耳目口鼻?!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39頁。[ZW)]“見父知孝”實質(zhì)上指良知在與父感通的情況下生出事父之理——孝。與“物”感通是良知生發(fā)的條件,有感則生生不息,無感則不生?!睹献印酚涊d,齊宣王“見”到堂下有牛被人牽著將要去釁鐘,不忍心聽到牛哀鳴觳觫,打算以羊易牛。牛和羊的區(qū)別在于王“見”牛不“見”羊。王“見”到牛哀鳴觳觫,良知被觸動,生出不忍之心。王沒有“見”到羊,沒有與羊發(fā)生感通,也就沒有生出不忍之心。
“見”并非指人現(xiàn)場面對“物”,而是指良知與“物”的真正相觸。即使人現(xiàn)場面對某“物”,也有無法感通的情況。因為良知有可能被私欲所遮蔽,不能實現(xiàn)與“物”的相觸?!耙姟币仓浮拔铩痹谌诵闹械脑趫觥km然眼睛沒有看到某“物”,但某物在場于人的心中,只要無私欲遮蔽,也會自然感通。“其大要以謂人心虛靈莫不有知,唯不以私欲蔽塞其虛靈者,則不假外索,而于天下之事自無所感而不通,無所措而不當。”[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2079頁。[ZW)]王陽明沉迷于佛道欲“離塵出世”,因為牽掛親人而猶豫不決。他并沒見到親人,但親人在他的心中??梢?,在無私欲遮蔽的情況下,通過眼睛“見”和心“見”,良知都可以與“物”發(fā)生感通。
感是良知的品格。良知“常常是感而遂通的”,又“常常是寂然不動的”。 “良知之明,蒸民所同,本自皜皜,本自肫肫,常寂,常感,……”[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2082頁。[ZW)]接下來筆者從“寂”和“感”的問題視角來說明感通為良知生發(fā)的機制。 “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guān)?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18頁。[ZW)] 在審美活動中,花的顏色即花于人之意義?;ǖ念伾@現(xiàn)出來,花便存在于意義世界中了?;ǖ念伾@現(xiàn)出來,實質(zhì)上指良知生出了花的顏色。良知如何生出花的顏色呢?“來看此花時”。前文已經(jīng)提到,“看”是良知與物的感通。人在看花時,良知與花感通生出花的顏色。有感方能生生不息,無感則心物“同歸于寂”。
中國古代學者通常將“寂”和“感”作為對應的意義范疇來使用,如《周易》:“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盵ZW(]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0頁。[ZW)]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華》:“今《春秋》之為學也,道往而明來者也。然而其辭體天之微,故難知也。弗能察,寂若無;能察之,無物不在。”[ZW(]蘇輿撰、鐘哲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96頁。[ZW)]“寂若無”,但不是無。那么“寂”[ZW(]牟宗三在《周易哲學講演錄》中指出,“寂”就良知的明覺講,“感”是就良知明覺的感應講。這固然是明見,但用來解釋“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一句,卻并不合適。因為歸寂的并不僅僅是良知,還有花樹。將“此花與汝同歸于寂”解釋為良知與花同歸于明覺,顯然是不符合語境的。[ZW)]是什么呢?兩物互不影響,兩物便互相處于“寂”的狀態(tài)中?!按嘶ㄅc汝同歸于寂”便是指心物處在互不影響的狀態(tài),對于彼此來說都沒有意義。但這不等于說心物是不存在的,在本然世界中,兩者都是存在的。人要活著,良知便是存在的。深山中花樹自開自落,即使無人造訪,也存在于本然世界中。
良知“感而遂通”,與物合為一體。談到萬物一體,弟子存在疑問:血氣流通叫做同體,心物血氣并不流通,如何稱為同體?王陽明指出,在“感應之幾”上,萬物一體?!皢枺骸诵呐c物同體,如吾身原是血氣流通的,所以謂之同體。若于人便異體了,禽獸草木益遠矣,而何謂之同體?先生曰:‘你只在感應之幾上看,豈但禽獸草木,雖天地也與我同體的,鬼神也與我同體的。”[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36頁。[ZW)]什么是“感應之幾”呢?《周易系辭下》記載:“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ZW(]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周易譯注》,第409頁。[ZW)]周敦頤《通書圣第四》:“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盵ZW(]周敦頤撰、陳克明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6頁。[ZW)]朱子注解:“‘幾者動之微,是欲動未動之間便有善惡,便須就這處理會。”[ZW(]朱杰人等主編:《朱子全書朱子語類卷七十六》,第2588頁。[ZW)]《周易正義》曰:“幾,微也。是巳動之微,動謂心動、事動。初動之時,其理未著,唯纖微而已。若其已著之后,則心事顯露,不得為幾。若未動之前,又寂然頓無,兼亦不得稱幾也。幾是離無入有,在有無之際,故云‘動之微也?!盵ZW(]王弼著、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08頁。[ZW)][JP2]由此可知,“幾”是“動之微”,離無入有,介于有無之際?!案袘畮住笔歉卸磻?、將生未生之轉(zhuǎn)化機制。在“感應之幾”上,心物感通,二氣合為“一氣流通”。在此基礎上,良知生出物之理。
氣是王陽明思想中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原質(zhì)?!帮L、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故五谷禽獸之類,皆可以養(yǎng)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盵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18頁。[ZW)]“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之氣……”[ZW(]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68頁。[ZW)]王龍溪將“良知”稱為“靈氣”:“良知者,天地之靈氣,原與萬物同體。手足痿痹,則為不仁,靈氣有所不貫也?!盵ZW(]王畿撰、吳震編校:《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第360頁。[ZW)]良知發(fā)用為一種至清至靈之氣,與萬物同類,這是兩者感通的前提和條件?!巴愊喔小笔侵袊軐W的傳統(tǒng)。董仲舒指出:“物之以類動者也?!盵ZW(]蘇輿撰、鐘哲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60頁。[ZW)]天人同類,“物以類動”,所以天人可以感應。王充也指出感應發(fā)生于同類之間:“夫賢明至誠之化,通于同類,能相知心,然后慕服。”[ZW(]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258頁。[ZW)]他批判天人感應和讖緯神學的理由之一,便是天人不同類,不同類則不能相感。
將感通作為生之機制并非王陽明的創(chuàng)見,而是對《周易》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王陽明與《周易》有較深的淵源,尤喜在困境中讀《易》,在讀《易》中徹悟“我之所以終吾身矣”。李贄在《陽明先生道學抄序》中指出王陽明思想與《易》之間的繼承關(guān)系:“先生之書為足繼夫子之后,蓋逆知其從讀《易》來也?!盵JP][ZW(]張建業(yè)、張岱:《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1603頁。[ZW)]溫海明指出龍場悟道實質(zhì)上是悟通易道。“陽明悟道,源自《易經(jīng)》?!盵ZW(]溫海明:《王陽明易學略論》,《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第23—32頁。[ZW)]
《周易系辭下》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疤斓仉硽瑁f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化醇”“化生”是生的其他表達方式,“氤氳”和“構(gòu)精”指的是天地和男女的交感,“天地”“男女”屬于陰陽兩級。萬物之生是陰陽交感的結(jié)果,陰陽的交感是生的機制?!吨芤住ぬ┴浴分小跺琛罚骸啊短罚盒⊥髞怼<?,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薄吨芤准狻芬魉裕骸袄馍仙?,以成天道;乾氣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氣若時不交,則為閉塞;今既相交,乃通泰?!盵ZW(]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W)]引何妥言:“夫泰之為道,本以‘通生萬物。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各自閉塞,則萬物無由得生。明萬物生由天地交也?!盵ZW(]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W)]萬物由天地二氣感通而生。
相反,若天地萬物不感則不通,不通則不生?!斗褙浴贰跺琛吩唬骸啊裰巳?。不利君子貞,小往大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薄斗褙浴放c《泰卦》相反,天地之氣不交通,萬物則不生,萬物不生即是否?!断特浴贰跺琛吩唬骸啊断獭?,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相感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周易》中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物物交感,即“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另一種情況是人心的感通,即“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王陽明良知的感通指的是心物感通,與《樂記》中的感通更為相近?!稑酚洏繁酒罚骸皹氛?,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盵ZW(]孫希旦:《禮記集解樂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976頁。[ZW)]樂是人心感物而生,在《周易》感通模式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與王陽明良知之感相近。他們均將心物感通作為生之機制,而且生是良知之生,物的作用是觸發(fā)良知。只是《樂記》所討論的范圍只是音樂,而良知之生涉及到人文世界中所有物之價值。
綜上所述,“生生”是王陽明良知之用。良知所生為事物之理,即事物于人之價值?!吧笔橇贾鳛閮r值本體的表現(xiàn)。良知作為價值本體,是圓滿具足的,故求理只需心上下功夫。仁是“生生”之理,是良知的屬性和“生生”的內(nèi)在依據(jù)。王陽明之仁主要指知覺的通活,通活的范圍是天地萬物,所以王陽明之仁是“一體之仁”。“一體之仁”規(guī)定良知“生生”具有普遍性和與之兼容的差等性。普遍性表現(xiàn)在良知生出對萬物普遍的同情,差等性表現(xiàn)在“生生”過程的漸進性和情感厚薄差異。感通是良知生發(fā)之機制,有感則生生不息,無感則心物“同歸于寂”。良知與物相遇相感,在“感應之幾”上融為一體,生出物之理。生是良知之生,物起到的是觸法作用?!案袘畮住敝噶贾卸磻⑸瓷畷r。在此情況下,心物血氣流通,一體于氣。氣化宇宙是心物感通的前提和基礎。王陽明在吸收了《周易》陰陽交感的理論基礎上構(gòu)建了其良知感通機制,與《樂記》中的感通更為接近,但《樂記》中的感通指心物感通生出音樂,而王陽明良知的感通生出一切存在之價值,將范圍拓寬至極致。
Exploring the Germination Mechanism of Wang Yangmings Conscience
ZAO Wen-yu, ZENG zhen-yu
Abstract: In Wang Yangmings thought, Conscience is a never-ending source. Germin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existence and value of Conscience. What is germinated of Conscience is the principal of things, that is, the value of things to human beings. he Germination of Conscience endows it with the status of value noumenon. Conscience is the only source of principal, so we just seek principal from our heart. Benevolence is the principal of endless, and is the inner basis of germination of Conscience as connotation. Wang Yangmings benevolence mainly refers to the living of consciousness, which is “the Integrative benevolence”, which means prescribes the universality and inferiority of consciences “germination”. he universality manifests that conscience produces universal sympathy for all things, and the inferiority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gradual process of “germin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emotional thickness. Empathy is the germinal mechanism of conscience, and so it is endless when there is an empathy or it cannot germinate without empathy. he empathy between Conscience and thing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one to produce the principal of things. “One air circulation”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 empathy of Conscience and things. Wang yangmings thought of empathy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BX]Yi Jing and [WBX]he Reconds of Music.
Keywords: Wang Yangming; Conscience; germination; benevolence; empathy
【責任編輯??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