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摘 要]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最璀璨的明珠,學習古詩詞能陶冶小學生的思想情操、發(fā)展學生人格、提升核心素養(yǎng)。古詩詞的學習要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對接,一方面古詩詞能助力思維的生成,另一方面又能在思維的迸發(fā)中使古詩詞散發(fā)新的生命與活力。
[關鍵詞] 古詩詞;小學教學;思維品質(zhì)
古詩詞是小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根基,也是怡情育心的主要渠道。但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過度偏重記憶,學生往往被迫學習古詩詞。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喜歡古詩詞,要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在思維、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都有成長。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教師在小學階段要抓住有利時機讓學生的想象力插上飛翔的翅膀,古詩詞教學同樣也可成為學生展示想象力的平臺。由于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弱,直接從文字讀出場景的能力稍微遜色;另外古詩詞的文字相對現(xiàn)在的文字而言,盡管簡潔一些,但大多夾著一些相對生僻的詞匯,學生理解起來又多了一層困難。如教師將詩詞的場景復原,就會給學生更多想象的空間,學生能借助情景將相關的文字通過想象復活。以《望廬山瀑布》為例,教師先告訴學生唐朝大詩人李白曾經(jīng)到廬山觀看瀑布,并寫了一首有名的詩。接著教師問學生,想不想也看一下壯觀的瀑布,教師順勢將廬山瀑布的視頻展示給學生。學生看到瀑布飛流奔騰的壯觀景象后,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瀑布流淌的氣勢。當教師念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時候,學生不用看視頻,就能想象出文字所描述的景象。場景,給學生的想象搭建支架,使他們更容易進入詩詞的內(nèi)核。
學生學習古詩詞要有一個大致的網(wǎng)絡知識體系,一方面便于記憶,另一方面也便于運用及能力的生成。網(wǎng)絡型體系,往往是運用對比的手段將同一類型的古詩詞放在一起,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的機會,一個對詩的內(nèi)涵進行判斷的機會。所謂判斷,就是學生在思維的基礎上對古詩詞進行分析、辨別、斷定的過程,它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如教師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與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學生會去比較它們的作者為誰送別?送別的人要去哪兒?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通過比較學生再去判斷兩首詩的優(yōu)點與不足,及其所表達的情感,如有學生說,王維寫的送別詩不如李白的好,因為王維這首詩多了一份悲涼,送別要歡歡喜喜,要期待美好。不管學生這樣的判斷對不對,但“比較”開闊了他們的閱讀視域,讓他們的思維往深處漫溯。當教師將王維的這首詩的背景進行解讀后,學生知曉元二要去一個充滿悲情的地方,而詩人又恰如其分地將情與景交融一體,這與他們原有的認知形成一定的沖突,進而生成新的思維,有了新的判斷。
思維能力的提升與古詩詞學習的進一步深入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也是思維成長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持生本立場,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設置不同問題,不斷將思維從詩歌的表層引入詩歌的內(nèi)部,即將學生的分析思維進一步拓展。分析是學生在思維中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解為若干看似獨立但又相連的部分進行研究、認識的過程。以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為例,本詞充滿著生活的氣息,沒有多少難懂的詞匯,學生能讀懂大致的意思,但要讓學生深入分析文本的情感與背景,教師還要鋪設一系列的問題串,將詞的畫面與內(nèi)涵對接起來。首先教師提出這樣的三個問題,辛棄疾這首詞為什么沒有他的其他作品霸氣;三個孩子都很好,為什么說“最喜小兒”;“溪頭臥剝蓮蓬”也用“臥”,為什么不是“坐”著。很明顯教師提出的問題既有對文字的理解,也有對整首詞背景的解讀。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會做具體的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也有學生提問,“溪上青青草”,為什么不是“溪邊”?那么小的兒子,在溪頭獨自剝蓮蓬,辛棄疾不覺得孩子很危險么?這些問題又將學生的思考推入詞中新的境地,也讓學生更多元地分析這首詞。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汲取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渠道。教師在教學古詩詞時,要讓學生的能力與詩詞的魅力一起綻放美麗的光澤。
參考文獻:
[1]蔡興花.小學語文古詩詞情感把握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8(34):36.
[2]施芳芳.小學語文中有效實施古詩詞教學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8(31):45.
(責任編輯: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