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應試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社會需求,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與不斷發(fā)展,當前的教育不僅僅要關注小學生對課本中字詞的學習,同時還要加強小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是我國教育的奠基石,小學語文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本文就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寫作策略;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作文學習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部分,同時它也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語文寫作考察的是學生對語文課堂上所學的字、詞、句的掌握能力以及靈活運用能力。語文寫作注重的不只是學生對語文基本知識的學習理解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寫作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相當重要。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接觸語文寫作,這正是他們打好基礎的時候,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老師應該更加注重他們的寫作教學。
一、 當前小學生寫作現(xiàn)狀
(一) 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隨著教育一直的不斷改革和深化,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全方面地綜合發(fā)展和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新思維,但是在當前的小學中高段寫作教學過程中普遍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寫作缺乏真情實感,沒有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環(huán)境,在寫作中常常沒有明顯的作文主旨。感覺寫的內容非常的空洞,并沒有表現(xiàn)出新學期的朝氣以及學生對于新學期的期待和喜悅。
(二) 寫作內容不夠豐富,整合能力較差
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詞匯積累量較少,對于寫作材料沒有大量的積累,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容易造成學生的寫作困難,總是感覺沒什么東西可以寫,或者說心里有很多話但是并不知道如何表達出來,因此在小學階段寫作中一般都是簡單的記敘文,并且作文內容尤其的空洞,無法讓人感覺出來美感。有些學生平時的閱讀習慣較好,積累了很多的寫作素材,但是可惜的是他們不懂如何有效地整合這些資料,不懂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們。因此他們的作文很容易出現(xiàn)素材雜亂堆積的現(xiàn)象。
(三) 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作文追究其本質就是將情感用文字表達出來,在寫作過程中語言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是一篇習作的基本框架,也是一篇作文好壞與否的基本判定標準。在平時的小學中高段作文批改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作文嚴重缺乏文采,語言平實直白,沒有一定的修辭和裝飾,甚至是在小學作文中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大量的錯別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標點符號的誤用,詞語搭配不當,語句不通順,語法出現(xiàn)錯誤,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小學中高段作文的基本功非常不扎實,文章的構架以及裝飾都不夠完善。除此之外,小學生也沒有養(yǎng)成作文寫完后自我閱讀、自我修改的習慣。如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多小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
二、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策略
(一) 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是要讓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產生興趣。在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首先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寫作習慣,要運用適當?shù)姆椒ㄈゼぐl(fā)學生積極進行語文寫作的興趣。只有學生對語文寫作有了充分的興趣,才能真正調動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更好地將情感表達出來,才能寫出一篇比較好的語文作文。要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以及熱情,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要結合“快樂教學”理念,通過多樣性、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將作文寫作教學表現(xiàn)出來。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主題寫作的訓練,由老師設定一個主題,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形象對其進行描述、表達。老師也可以組織一個教學趣事活動,在課堂上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知道的趣事,調動課堂氣氛,當課堂氣氛比較濃時老師再引出本堂課語文寫作的主題,進而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寫作。在十分活躍的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上,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進行教學,不復學生以往“抓耳撓腮”“無從下筆”的尷尬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學生極大的語文寫作興趣,學生能夠高效地、開心地進行寫作。
(二) 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有效激活課堂氣氛
語文寫作來自生活實際,它不需要多么華麗的辭藻,平凡而真實的感情最是能夠打動人心。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學生的內心真實情感往往是最美好的表現(xiàn)方式。但是,豐富的內心情感來自豐富的生活經驗,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閱歷以及生活經驗極度欠缺。因此,在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老師就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對學生進行寫作“情境化”教學。老師在寫作課堂上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科學的、合理的與寫作主題比較吻合的“情境”,來讓學生深入情境之中感受情感,進而引起學生內心產生情感共鳴,最后再引導學生將情感表達在寫作中。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上,老師一般可以較常采用的情境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講故事”“角色扮演”“多媒體情境創(chuàng)設”“模仿秀”等。通過這些豐富而有趣的情境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寫作要求,進而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質量。
三、 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老師長期的指導和引導以及學生對語文學習認知逐步加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認知引導和教育,同時也需要學生對于語文作文學習的興趣和努力。只有這幾者完美結合,才會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倩.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6-77.
[2]殷亞玲.小學語文寫作策略教學的行動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6.
作者簡介:
許本枝,安徽省蕪湖市,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孫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