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與落實,素質教育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以期達到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闡述了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針對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一、 引言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知識儲備也不豐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都不太強,嚴重缺乏獨立閱讀的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因為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太深,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有很多教師無法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一味地沿用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滿堂灌”的形式,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導致閱讀課堂教學收效甚微,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打擊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
三、 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 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閱讀就是一種自我學習,學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對不懂的問題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究,加強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俗語都說:學無止境,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但是閱讀卻是會伴隨學生一生的,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使其受益一生。
(三)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閱讀是學生獲取各種知識的主要渠道,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在閱讀的同時豐富個人的情感,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 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
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思想,通過品讀文章中講述的人生道理,陶冶自己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
(五) 奠定其他學科的基礎
語文學科具有知識性和工具性,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為學習其他科目奠定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這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四、 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師教學素養(yǎng)
新課改中對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都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想要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明確自身的主導地位,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來開展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進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 創(chuàng)新閱讀模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才是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根本動力。小學生因為年齡與閱歷的限制,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在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要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模式,通過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推動學生自主去思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小狐貍賣空氣》一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在講課前先設置問題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同學們知道空氣是什么嗎?空氣能看得到摸得到嗎?你有見過賣空氣的嗎?為什么小狐貍要賣空氣呢?通過這些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對文章進行閱讀,進而深化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
(三) 選擇閱讀內容,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閱讀的初級階段,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比較薄弱,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避免閱讀內容與學生的能力水平不符,太簡單會讓學生感覺沒有挑戰(zhàn)性,太難又會打擊學生的閱讀熱情,所以小學教師要在閱讀內容方面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進而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為不同能力的學生選擇閱讀文章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文章的篇幅和理解難度,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一年級的學生,應讀簡短的童話故事為主,不僅故事情節(jié)簡單明了,內容也比較容易理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而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美的敘述文,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文章鑒賞能力。
(四) 注重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開展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通過布置閱讀作業(y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教授學生將精讀與略讀進行有效結合,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基本手段,而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直接關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形成,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主動地轉變自身教學理念,不斷地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具體能力水平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洪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24-125.
[2]李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42-44.
[3]梁春燕.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84+86.
[4]邵桂琳,虞姍姍.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62-63.
作者簡介:
曹玉琳,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長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