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文
【關鍵詞】 ?初中 道德與法治 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061-01
引言
新課改教育背景下,“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受到廣大教育者重視,傳統(tǒng)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已經(jīng)不適應教育教學要求,教師積極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重點。互動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能夠促進師生、生生進行互動,激發(fā)學生進行有效地自主思考、探究,對學生的自主性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具有顯著的實踐性特征,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與實踐進行聯(lián)系,深化學生對知識內(nèi)涵進行理解?;咏虒W應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對知識的實踐與探究積極性,提高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
1.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互動教學模式流于形式
目前的教育教學中,互動教學思想受到很多教師的擁護,但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互動教學很難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展開。很多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展開知識提問就是互動,在提問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驅(qū)動下對教學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雖然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但是學生的內(nèi)在積極性卻沒有得到充分激發(fā)。教師將提問教學當作互動教學,學生互動程度低、流于形式,僅僅是對有些淺顯的理論概念進行思考,沒有體現(xiàn)互動教學的教育價值,教學效率不高。
1.2教師把握互動的主導權
受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在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仍舊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對課堂教學進行完全的把控?;咏虒W環(huán)節(jié),很多教師偏向于與優(yōu)生進行互動,導致互動教學具有片面性?;咏虒W是調(diào)節(jié)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有效手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是互動教學的發(fā)起人、參與人、監(jiān)督人。教師在互動教學中對優(yōu)生的偏向,導致互動教學模式缺乏民主性,一些學習上的弱勢群體,如,差生、性格較為沉默的學生等難以有效地參與進互動過程中,制約了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展開策略
2.1轉(zhuǎn)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互動教學效率
教師教學觀念決定教師教學行為。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了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模式的展開效益。在傳統(tǒng)思想觀念下,教師將互動教學與提問教學混為一談,認為一問一答的過程就是互動,沒有體現(xiàn)互動教學的實際教學價值。新時期教育背景下,教育者應該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重視教學結果的思想,基于教育改革形勢與方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在教學結果,還要關注在教學過程。過程決定結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展開互動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進課堂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互動教學過程中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將更多的教學時間、空間留給學生,促進學生參與進問題發(fā)展、問題分析、問題解決過程中,使得學生有效地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能力、聰明才智,促進學生綜合性發(fā)展。例如,教師展“開公共生活新平臺”部分“合理利用網(wǎng)絡”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對“網(wǎng)絡的利與弊”進行互動探討。在學生進行互動探討過程中,教師將課堂時間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展開自主交流、分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自己引導者作用,積極參與進學生中,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指導,幫助學生解決互動問題。
2.2強化教師教學修養(yǎng),提高互動教學民主性
目前很多教師雖然對新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表示接受,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從根本上拔除傳統(tǒng)教學思想,課堂教學策略、教學手段落后,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在初中互動道德與法治課互動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教學思想片面,在課堂上習慣于與優(yōu)生進行互動,忽視了對學習弱勢群體的進行關注。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線人,其教學修養(yǎng)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展開,也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樹立好自己的教學形象,取到模范作用,在教學互動過程中不僅對優(yōu)生進行引導,也要對學習弱勢群體進行鼓勵,提高教學的民主性。例如,教師進行《我愛我家》這一課教學時,教師融入到學生中,引導優(yōu)生對學生弱勢群體進行帶動,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進互動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大膽對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基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愛好等進行分析,注重教學的平等性,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形成一種必須要互動、要交流的意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互動學習積極性。
3.總結語
傳統(tǒng)教學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知識傳輸教學,而互動教學注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信息傳輸,注重互動的民主性、平等性,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探究過程中,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互動教學模式流于形式、教師把握互動的主導權等,需要教師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強化教育教學修養(yǎng),對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以此來提高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促進全體學生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得到發(fā)展與成長。
[ 參 ?考 ?文 ?獻 ]
[1]唐亞楠.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2017.
[2]施麗燕.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態(tài)型課堂互動教學探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