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霞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音樂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樂趣,而且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和審美意識的萌發(fā)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而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之瑰寶,“吟唱詩詞”是小學音樂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它既可以提升音樂欣賞和歌唱學習的文化內涵,又可以深化、美化中國經典詩歌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優(yōu)化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詩詞吟唱;創(chuàng)新
吟唱是古人賦予詩詞的高雅表達,詩詞因吟唱而散發(fā)出無窮魅力,在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音樂需要多元化發(fā)展,但也不能讓“說、唱、跳、rap”全盤占據年輕人的思維,經典文化也需要被繼承和發(fā)展,“吟唱詩詞”也要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音樂的詩詞吟唱教學更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要從“娃娃抓起”提高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文化的審美力,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一方面,要在音樂理論中融入詩詞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古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吟唱古詩詞”的形式來賦予音樂以個人情感的審美個性和生命力,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基于此,筆者將從“聆聽音樂、用心吟唱、重在創(chuàng)新”這三個角度入手,談一談小學音樂詩詞吟唱教學策略。
一、聆聽音樂
不同的藝術傳達情感的方式不同,文學借助語言文字,美術依靠色彩線條,而音樂則是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可見,音樂是種聽覺藝術,聆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吟唱古詩詞要從聽開始,聽詩詞獨特的旋律,品詩中微妙的情感變化,進而想象音樂中所呈現的人物形象,親身感受詩詞與音樂融合帶來的無限遐想和無窮魅力。
例如:在教學“西湖春曉”這一課內容時,我會在課堂上播放《春曉》這首音樂,接著,我讓學生進行自我吟誦,并比較速度、力度、感情上的不同之處,之后,我會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其他古詩詞的吟誦,如《憫農》《梅花》等,進而再讓學生從美妙的音符中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以此來加深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最后,我還會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節(jié)奏,比如,用不同的方言進行演唱,第一遍用普通話,第二遍用廣州話,體會不同方言的特點及中國語言的多樣化,從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表現古詩的意境。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讓學生在聆聽中充分感受到音樂與古詩詞的融合,也有利于學生審美感知力的形成。
二、用心吟唱
“情動而辭發(fā)”詩詞是個人情感的外在表現,因而吟唱也需要集中情感,力求與詩詞中的情感達成一定程度上的共鳴。除此之外,“用心”吟唱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表現學生的音樂情感。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恰當的速度、力度、音色等去表現歌曲的情感,以情感來歌唱,做到“歌以詠志”。
例如:在教學“靜夜思”這一課內容時,我會將課堂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我會為學生放錄音,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第二部分,讓學生根據配樂進行吟唱,體會詩詞中的情感與音樂旋律的結合點。第三部分,我會教授學生歌曲,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速度—較慢、節(jié)奏—舒展、聲音—柔和、力度較弱,讓學生能夠區(qū)分第二樂句的最后一個音和第三樂句的第一個音的情感表達上的不同之處,并使學生了解4/4拍,進而讓學生學習四四拍的指揮手勢。第四部分為延伸部分,我會讓學生將學過的古詩列出來,并根據這首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變換,為學生舉辦“小歌星”活動,學生可以自己為一組,也可以兩人為一組,以此來讓學生進行古詩詞吟唱比賽,提高學生對吟唱功底。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對學生音樂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重在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音樂藝術重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貴在創(chuàng)新,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以自己獨特的感受來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從而“創(chuàng)”出新的樂曲;“創(chuàng)”出新的旋律動作;“創(chuàng)”出自己編寫的音樂故事,讓學生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心中的“美”表現出來。
例如:在上音樂課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首先,我會讓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詞,利用所學音樂知識把歌曲譜出來,并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和老師給予的意見后,選出最好的幾首,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配樂的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如,口風琴、豎琴、碰鈴、雙響筒等,然后讓學生以自由的形式把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的歌曲進行配樂,并進行自創(chuàng)表演,從而讓激發(fā)學生吟唱和創(chuàng)作古詩詞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讓人人都成為自己心中的“小藝術家”。
綜上所述,詩詞吟唱既是小學音樂中的極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新途徑,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審美趣味和文化認同感的的形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教無定法,創(chuàng)新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教學也是如此,要勇于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從多個維度入手,提高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將“吟唱古詩詞”作為一種良好的歌唱習慣和歌唱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惠燕.古詩詞吟唱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199-200.
[2] 范蘇.古詩詞吟唱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9(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