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勝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我們的化學教學要重視學生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化學教學的效益。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良好學習興趣為基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以及思維特點,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落實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完善初中化學課程改革。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化學教學展開一番敘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經(jīng)驗反思
在以往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受到較為嚴重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往往比較單一,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能力,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我們要重視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初中學生在化學上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科學精神的形成,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效益。
一、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我們要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引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興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探索態(tài)度。只有讓學生以興趣為基礎參與到了課堂學習活動中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比如,在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一節(jié)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我使用了懸念導入的方法,讓學生猜想一種物質。對學生說道:“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我接下來會說一些它的特征,看看誰能夠猜出來。這是一種氣體(停頓),這種氣體是無色無味的(停頓),這種氣體有著溶洞的建筑師的稱呼(停頓),這種氣體經(jīng)常用在人工降雨的用途上(停頓)……”經(jīng)過一番敘述,學生很容易就得出了二氧化碳的答案,并且對二氧化碳的性質以及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接下來,我再鼓勵學生嘗試說出自己了解的更多的二氧化碳的用途,使學生能夠進一步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二、提升教學的啟發(fā)性
在以往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受到較為嚴重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的主體大多是教師,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給出的方向按部就班的學習即可,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教師、教材產(chǎn)生依賴性,繼而影響學生個體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對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通過具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
比如,在學習“燃燒與滅火”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將日本京都動畫著火的事件引入到了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其中的細節(jié),讓學生切身處地地思考一下這場火災造成這么多傷亡的原因,并思考“如果你遇到了火災,你該如何展開自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怎樣幫助他人?”通過這種問題的討論,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帶入到情景當中,讓學生將所學內容與自身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引起學生探索的欲望,從而達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目的?;瘜W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提升化學教學的啟發(fā)性,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和思考生活,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
三、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只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掌握上,卻不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化學教學失去了原本的特色,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勢,尊重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需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化學實踐素養(yǎng)。
比如,在學習“化學肥料”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學生嘗試利用家里的各種物體,制作有效的肥料,在家中展開實驗操作,并記錄自己的制作理念和制作過程,形成一份調查報告,提交上來;再比如,在學習“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下任務,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并且在網(wǎng)絡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結合家人的實際需求,如個人口味、成長需求等,制作一份為期一周的營養(yǎng)餐計劃,在制作完成之后,將自己的計劃推薦給父母,向父母講述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這樣,通過教學形式的改變,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化學中蘊含著的生命活力,從而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本文針對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經(jīng)驗展開了一番敘述。化學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脫掉應試教育觀念帶來的思維定勢,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尊重初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上的獨立性和規(guī)律,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探索精神,發(fā)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從而達到取得更好教學效果的目的,完善初中化學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 雷萬秀. 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 吳靜泓. 基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