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靈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行們:
上午好,我今天課堂教學展示的是部編版語文九上第三單元第十三課的第三首詞蘇軾的《水調歌頭》,共一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闡述教學目標。
本課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有兩個:
1.引導學生領會本詞中作者寄予的復雜情感。
2.激發(fā)學生領悟作者物我一體的自然觀。(重難點)
我設定的教學目標的確定依據包括四個方面:
1.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層面。在詩詞理解的過程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在思辨性的問題討論辯論中獲得辯證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在挖掘作者物我一體的世界觀中理解并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新課程標準層面。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理解的基礎上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3.教材層面。通過詩文理解感受他們的憂樂情懷。本課設定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領會本詞中作者寄予的復雜情感”。
4.學情層面。本人從初一開始便有計劃地開展了課外閱讀與口語表達綜合實踐活動,每學期一個主題,其中課外古詩文閱讀范圍包括《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的指定篇目,因此學生的古詩文知識水平相對較好,所以我設定的第二個教學目標是“激發(fā)學生領悟作者物我一體的自然觀”,希望學生在理解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基礎上,嘗試破解源頭問題,即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的動因。
第二環(huán)節(jié),規(guī)劃教學活動。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本課教學活動的基本流程。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分為明宗義、疑悲歡、辯醉醒、悟境界、遷能力。
接下來我向大家講述教學活動具體安排:
一、小序導入明宗義(3分鐘)
不是所有詩詞都有小序,而本詞的小序則可以大做文章。我從本詞的小序入手,先明確小序的字面意思,然后歸納詩詞小序的一般作用(交代時間、地點、寫作背景及作者心情)。我會有意識地聚集小序中的“歡”“醉”二字,為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二、疏通正文疑悲歡(14分鐘)
1.詞人是“悲” 是“歡”?
由小序中的“歡飲達旦”可自然引出對作者感情追溯,作者的情緒果真是歡快的嗎?我會通過集體誦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詞人是“悲”還是“歡”。
經過歸納總結,可以達成共識:詞人心懷天下卻官場失意,此為一悲;中秋佳節(jié)卻兄弟離散,此為二悲。而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補充兩個資料,一個是本詞的寫作背景,一個是蘇軾與蘇轍深厚的手足情。
2.既然不“歡”,為何言“歡”?
接下來教師基于不“歡”的結論,可以馬上置疑,既然不“歡”,為何小序中又要言“歡”呢?這是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歡”的情緒對“悲”的情緒的消解排遣意義。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援引本單元學過的另一篇文言文《醉翁亭記》歐陽修的例子,同樣是仕途失意,卻也能抒寫身邊的快樂,極力言“歡”。
再讀小序,可以明確“歡”的情緒是通過“飲”的途徑來實現(xiàn)的,而且還“大醉”,這樣可以自然過渡到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詞人是“醉”是“醒”的討論。
三、情境代入辯醉醒(14分鐘)
1.詞人到底是“醉”了還是“醒”了?
這個環(huán)節(jié)有辯論的色彩。因為從古詩詞表義含蓄凝練的特點,有許多需要想象力填補的空間,無論說“醉”還是說“醒”,應該都有很大的表述空間。因此不必拘泥答案是否“正確”,言之成理即可。同時還要結合朗讀,鼓勵學生在援引文本的時候,要讀出“醉”和“醒”的意味,情境代入,從而在誦讀中體會“醉”與“醒”的交互狀態(tài),并通過帶有辯論性質的各抒已見,了解這種文字上的矛盾性背后,思想上的統(tǒng)一性。
2.詞人醉眼下的“青天”“明月”與詞人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說到酒與詩,同學們還會想到李白,我利用李白的補充資料,發(fā)掘兩人在醉態(tài)下,用醉眼看到的外物,如“青天”“明月”跟自己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這是一種平等共融的關系。目的是讓學生初步建立“物我一體”的概念,延展“醉”的含義。
3.東晉的大詩人陶淵明也呈現(xiàn)了這種“物我一體”的自然觀,蘇軾在詩中曾寫道“淵明吾所師,夫子仍其后”,他把陶淵明當作自己的老師,你從以下的陶淵明的詩句中通過哪些字眼能夠看到這種“物我一體”自然觀呢?
在學生初步地建立了“物我一體”的自然觀之后,再次援引蘇軾與陶淵明的相關資料,進一步鞏固“物我一體”的具體表現(xiàn)。
這個資料中的詩句部分是學過的,沒學過的字面意思也很簡單,通過已學知識,適當拓展,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物我一體”的自然觀。
四、拓展閱讀悟境界(8分鐘)
將蘇軾與陶淵明橫向對照后,通過對預習資料《前赤壁賦》(節(jié)選)的討論,材料文中哪一個字寫出了作者對自然的態(tài)度?結合本詞談談它有哪幾層含義?
縱向拓展,領悟蘇軾一以貫之的“物我一體”的自然觀以及樂觀曠達的人生境界。預習資料《前赤壁賦》雖然是粵教版高一的課文,但也是我班學生《古文觀止》的指定閱讀篇目,通過補充注釋和課前預習,對于初三學生而言,表層意思容易理解,往深挖也許有難度,但值得嘗試。
五、致意先賢遷能力
最后是本課的總結和課后作業(yè)。
結合第13課的前兩首詩《行路難》《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總結三位詩(詞)人在困難面前完成自我超越和成長的精神特質。
課后作業(yè):選擇一位詩人,結合他的詩(詞)作,運用兩種及以上的修辭手法,為他寫一首贊美辭,不少于150字。
我會寫一個下水的文段,供學生參考,明確寫作的思路。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能力遷移,“以讀促寫”;也是對上課內容的一種驗收考查,讓同學們致意先賢,借鑒先賢。
第三環(huán)節(jié),講解重點問題。
這是我假設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已經通過分析文本,辯論思考,明確了作者外“醉”而內“醒”狀態(tài)。如何通過理解“物我一體”的自然觀來認識“醒”與“醉”辯證關系呢?
我的講解如下:
同學們,正如大家所言,詞人此時是“醉”中有醒,“醒”中帶“醉”。從詞人與天對話、月下起舞的行為上來看,好像真的是喝醉了,但從詞人的細致的觀察和心理活動上看,好像又是清醒的。對話和行為是別人看得到的,是外在的;自我的觀察和內心的活動是別人看不到的,是內在的,所以我們說詞人是處于一種外“醉”而內“醒”的狀態(tài)中。那詞人醉眼看到的外界,如青天、明月有什么不同嗎?在“醉”的狀態(tài)下,作者可以把青天、明月作為叩問、傾訴、甚至是埋怨的對象,萬物皆可對話,萬物皆能相通。物不再是客觀存在的對象,而與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這便是“物我一體”的自然觀。
說到與自然的親密關系,不得不提到蘇軾的偶像,他比蘇軾大六百歲,兩個不同時代,但蘇軾卻是他的死忠粉,還直接在詩里表白說,他就是我的老師,孔老夫子都要排在他的后面,還隔空跟偶像唱和了一百多首詩。這個人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愛酒、愛自然、有才、有脾氣、不好惹,這都深深地影響著蘇軾,我們從下面的幾首陶詩中的句子中,便能發(fā)現(xiàn)這師徒倆一脈相承的“物我一體”的自然觀。
首先“性本愛丘山”中的“性本”強調了人與自然與生俱來的親密關系;“悠然見南山”中的“見”,這是一種平行視角,山你再高,我也只是平視,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平等的關系;“復得返自然”中的“返”字強調了人從何處來,應回何處去?!巴畜w同山阿”則是在思想上打破了人與自然的界限,死后我把我的身體融入自然,這是肉體與自然共通共融?!皽Y明吾所師”恰好也說明了兩人“物我一體”的思想境界上的默契度。那么陶淵明寫這些詩的時候,都是像蘇軾一樣喝醉了酒嗎?應該不是,所以“醉”這種狀態(tài)就有了更廣義的理解?!白怼蔽幢匾欢ㄒ烤?,也可以指全身心地沉醉陶醉其間。如蘇軾被貶黃州時所寫的《記承天寺夜游》中,詞人對月光泄地的描寫“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如若不是身心沉醉于自然,哪里有這如夢似幻空靈至極的比喻。
“醉”打通了人與自然的邊界,能讓詞人毫無約束地充分融入自然,陶醉于自然。那詞人不可能永遠沉溺于自然,他還要面對現(xiàn)實,所以“醒”則是詞人內心的精神自律,在自然中汲取的力量,以立足現(xiàn)實的眼光和樂觀通達的態(tài)度看待人世的悲歡離合。詞中尾處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自古難全,我又何必在意呢!于是他在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西北望,射天狼”;于是他黃州放歌“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于是他以惠州為家,樂不思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于是他以儋州為終,無怨無悔,“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這就是蘇軾,在困頓時,他總能主動地將自己置身于“醉”的狀態(tài),讓自己更加清醒地看待自身與外界的關系,包括自然之無窮、人之渺小、造物者之神奇等等。因此,作者變得通透了,不再一葉障目、被眼前的困厄所挾持;作者變得圓潤了,不再執(zhí)拗固化、被許多的束縛所捆綁。
所以,“醉”是“醒”的途徑,“醒”是“醉”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