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麗
魯迅對傳統(tǒng)民間美術資源的接觸始于童年,如年畫花紙《八戒招贅》《老鼠成親》、木刻插圖本《山海經(jīng)》、線描畫譜《芥子園畫傳》《海仙畫譜》等。這些美術圖本豐富了幼年魯迅的讀書生活,更為他一生的藝術觀念奠定了獨特的趣味立場。在中國傳統(tǒng)美術領域,魯迅對民間美術尤為喜愛和推重,他在五四時期多次談及民間美術的話題。在古代文化語境下,“民間”一詞一般是對應于“宮廷”“士紳”而言的。魯迅倡導連環(huán)畫、剪紙、漫畫、插圖、人物畫、時事畫等民間美術,是出于何種思想角度和藝術初衷呢?是否與晚清以降的“美術界”革命存有關聯(lián)?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得從一個基本概念說起:“生產(chǎn)者”的藝術。
談論民間美術時,魯迅常借用“生產(chǎn)者的藝術”這一稱謂。在《論“舊形式的采用”》一文中,魯迅提出“生產(chǎn)者”藝術和“消費者”藝術兩個概念?!跋M者”的藝術是“一向獨得有力者寵愛”的佛畫、院畫、米點山水,而“生產(chǎn)者”的藝術在當今卻因為“無人保護,除小說的插圖以外,我們幾乎什么也看不見了。至于現(xiàn)在,卻還有市上新年的花紙,和猛克先生所指出的連環(huán)圖畫。這些雖未必是真正的生產(chǎn)者的藝術,但和高等有閑者的藝術對立,是無疑的”。[1]于此可見,魯迅是從藝術“接受主體”與“創(chuàng)作主體”的角度來談論民間美術的。“生產(chǎn)者”的藝術是“為生產(chǎn)者創(chuàng)作的藝術”(如故事畫、連環(huán)畫等)與“生產(chǎn)者創(chuàng)作的藝術”(如畫工、刻工等)的統(tǒng)稱。
版畫家陳煙橋曾說過,魯迅“對于古代的遺產(chǎn),決不歧視,反而抱著過分的喜愛?!盵2]魯迅對傳統(tǒng)民間美術也有這樣一份“過分喜愛”之情。從魯迅觀照問題的角度(“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來看,他的民間立場背后存在五四啟蒙觀的理念支撐,以及與“文藝大眾化”、西洋寫實主義、藝術“出世”“入世”說、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和揚棄等論爭的“對話”意識?!艾F(xiàn)在社會上的流行連環(huán)圖畫,即因為它有流行的可能,且有流行的必要”,[3]“新的藝術,沒有一種是無根無蒂,突然發(fā)生的,總承受著先前的遺產(chǎn)”,“中國及日本畫入歐洲,被人采取,便發(fā)生了‘印象派’,有誰說印象派是中國畫的俘虜呢”。[4]可以看出,魯迅在談論某一特定的美術問題時,視野不僅擴及古今中外,更有一個當下作現(xiàn)實參照。
什么才是為生產(chǎn)者創(chuàng)作的好的藝術?這要看大眾“能否讀懂”與傳播“是否廣泛”。“懂”是第一要義,惟其“懂”方能發(fā)生影響與感動。魯迅曾批評新興木刻“還是對于智識者而作的居多,所以倘用這刻法于‘連環(huán)圖畫’,一般的民眾還是看不懂”,[5]不懂則遑論于大眾有益;“廣泛傳播”是必要條件,惟其“廣泛傳播”方能為大眾所接觸,若如名家手卷本僅能供少數(shù)文人權貴把玩,藝術便失去了“以美育代宗教”、陶冶大眾情操的接受基礎。
至于生產(chǎn)者自身創(chuàng)作的藝術,如畫工、刻工等民間藝人的作品,唐代以前幾乎占據(jù)美術遺跡的絕大多數(shù),唐代以后則以多樣、隱微的存在方式與官方藝術、文人藝術成三足鼎立之勢。魯迅對中國早期民間藝人的手工制品的摯愛,從他給蘇聯(lián)木刻家希仁斯基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茲奉上十三世紀及其后刊印的附有版畫的中國古籍若干冊。這些都出于封建時代的中國‘畫工’之手。此外還有三本以石版翻印的書,這些作品在中國已很少見,而那三本直接用木板印刷的書則更屬珍品。我想,若就研究中國中世紀藝術的角度看,這些可能會使你們感到興趣?!盵6]“直接用木板印刷”的技術,也即據(jù)傳濫觴于唐代、盛行于兩宋的雕版印刷術,這些上古本書籍的插圖則是宋元木刻版畫,魯迅把木刻書籍插圖(而非文人山水畫)作為中國中世紀藝術的一種代表,贈送外國友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可見在魯迅的潛在觀念里,正是民間藝人們集聚智慧的靈巧之手創(chuàng)造了華夏民族的燦爛文明:筆、墨、紙、硯、印刷術、木刻畫——這些古代中國藝術仰賴生存的根基與精魂。
魯迅喜愛的民間美術主要有哪些呢?查看《魯迅全集》,他關于民間美術的見解主要見諸與親友往來的信函之中,只言片語雖比不得專論文章的系統(tǒng)完整、邏輯嚴密,但信筆揮灑蕩漾開去,靈光閃現(xiàn)處難掩灼見真知。
第一種是故事畫。對于以“故事”為主導的繪畫類型,魯迅非常喜愛:“唐以前的真跡,我們無從目睹了,但還能知道大抵以故事為題材,這是可以取法的?!盵7]作為一種空間造型藝術,繪畫本不以描述時間性的故事見長,然而早期繪畫多以文學、神話、傳說、史詩為創(chuàng)作底本,如漢代墓室壁畫、顧愷之的手卷畫、歐洲文藝復興的圣書畫等,對具象性敘事意圖的追求幾乎成為繪畫最初的本能沖動。著名書畫藝術家徐書城說:“在中國繪畫中的‘敘事’性體裁,除了佛教畫中的‘經(jīng)變’故事之外,還有一類滲透了儒家精神的歷史人物故事的情節(jié)描繪的作品。直到南宋時期的畫院內(nèi),這種‘情節(jié)性’的繪畫也還沒有被人輕視,在技法上還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高。例如南宋初期的‘院體’畫家李唐的《采薇圖》,以及《晉文公復國圖》等等?!盵8]對“情節(jié)性”故事的熱愛,在書籍類型上造就了插圖本的普及,古人“左圖右史”“上圖下說”,宋元之后漸縮減為“繡像”“全圖”。大抵而言,插圖畫、連環(huán)畫多為庶民大眾欣賞,這就如同他們喜小說而厭詩文一樣。魯迅認為,中國的“雅人往往說不出他以為好的畫的內(nèi)容來,俗人卻非問內(nèi)容不可”,[9]“工人農(nóng)民看畫是要問意義的,文人卻不然,因此每況愈下,形成今天頹唐的現(xiàn)象”。[10]據(jù)此反觀,魯迅倡導“故事畫”出發(fā)點之一即在“文藝大眾化”;從藝術形式而言,連環(huán)畫、插圖均可視為“故事畫”的一種,讓連環(huán)畫承擔小說的敘事功能,讓插圖承擔美化書籍的藝術效用,人們可因趣味而漸受啟蒙,這也是魯迅推重故事畫的一個原因。
第二種是人物畫。在中國繪畫史上,“人物畫”并非主流,這一方面可能是中國畫的線條本不利于逼真形體的摹寫,另一方面可能是中國人對詩性(寄托情志)的過度偏愛使然。在“詩”與“真”之間,在“冥想”與“現(xiàn)實”之間,中國人選擇了前者。拿美術論者盧輔圣的說法,可資證明:“中國繪畫隨著文人畫的昌盛,之所以由人物倒向山水、花鳥,后者具有更多的主體表現(xiàn)自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人物畫再現(xiàn)性比較強,因而易成;表現(xiàn)性比較弱,因而難工。易成,使其生發(fā)早,發(fā)展快;難工,使其淺嘗輒止,未老先衰?!盵11]“主體表現(xiàn)自由”宜于詩性的發(fā)抒,缺了這個,“未老先衰”的人物畫只能淪為市井細民的玩物。
在所有畫種類型中,魯迅對“人物畫”很是偏愛:“我也愛看繪畫,尤其是人物。”[12]這可能與其幼時蒙著“荊川紙”描畫小說繡像的經(jīng)驗有一定關系。捷克漢學家普實克翻譯魯迅的《阿Q正傳》,魯迅“索要”的報酬便是幾幅文學家畫像:“當作報酬,給我?guī)追菘斯沤裎膶W家的畫像的復制品,或者版畫,因為這介紹到中國的時候,可以同時知道兩個人:文學家和美術家。倘若這種畫片難得,就給我一本捷克文的有名文學作品,要插圖很多的本子,我可以作為紀念?!盵13]他一度還想要印行文學家像,高爾基、托爾斯泰、別林斯基等作家的畫像他均有收藏。在與木刻青年的通信中,魯迅多次談到刻人物、故事要多借鑒中國舊畫技法,“中國自然最需要刻人物或故事,但我看木刻成績,這一門卻最壞”。[14]為了提供學習范本,魯迅先后獨自或與西諦(鄭振鐸)合作復制出版了《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列入計劃而最終未能印行的還有《漢唐畫像選集》《六朝及唐之土俑選集》《陳老蓮插畫集》等?!肮{譜”為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然而刻法為中國“極細之古刻”,這是可以取法的;漢唐畫像、六朝土俑、佛畫等多為民間藝人所制,古風尚存;陳老蓮、仇十洲、任伯年等是明季以來活躍于新興城市的人物畫家。魯迅多次籌劃出版陳老蓮的《博古葉子》(歷史人物畫頁)、《水滸葉子》(小說繡像插圖)等,其原因除為年輕木刻者們介紹明本插圖概略計,更為供出古人古事的歷史細節(jié)[15],以防“畫古人必拖辮子”的謬誤屢現(xiàn)。印度古代插圖作品集《鸚哥故事》就有這種情形。魯迅為此特寄畫本以示糾正:“二月初我曾寄了幾部古裝人物的畫本給他們,倘能收到,于將來的插圖或許可以有點影響?!盵16]
此外,與抽象、幽玄的山水、花鳥畫相比,“人物畫”更為接近人世,也更為趨近庶民的趣味。“‘人物畫’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因此是‘入世’的;而‘山水花鳥’畫則是‘逃避或脫離現(xiàn)實’的,是‘出世’的、消極的”,[17]“我以為明木刻大有發(fā)揚,但大抵趨于超世間的,否則即有纖巧之撼”,[18]這就難怪同是人物畫,任渭長的《仙俠高士圖》、羅兩峰的《鬼趣圖》之類不為魯迅欣賞,因其一個瘦削怪誕、不夠健康,一個鬼氣拂然、奇瘦矮胖,不見新奇。換言之,都是“太離開了人間”,魯迅期待的是以清新、剛健之筆鏤刻國民魂靈的“人物畫”:“在黃埃漫天的人間,一切都成土色,人于是和天然爭斗,深紅和紺碧的棟宇,白石的欄干,金的佛像,肥厚的棉襖,紫糖色臉,深而多的臉上的皺紋。”[19]魯迅認為,這才是為老百姓喜愛的“人物畫”的前途。
第三種是木版畫(或曰繡梓)。“鏤象于木,印之素紙,以行遠而及眾,蓋實始于中國”[20],“中國古時候的木刻,對于現(xiàn)在也許有可采用之點,所以我們有幾個人,正在企圖翻印明清書籍中之插圖,今年想出它一兩種”[21]。古之木刻畫(復制木刻)主要是指一種刻版技法,以及由這技法生成的獨特藝術韻致。“木刻的美,半在紙質(zhì)和印法”,[22]“紙”的制造與“圖”的刻印多為民間藝人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論,木版畫的一半本屬于大眾。
古代木版畫多見于書箋插圖、連環(huán)圖畫、新年花紙中,魯迅多次主張現(xiàn)代連環(huán)畫要多用舊畫法(線描),這可讓“毫無觀賞藝術的訓練的人,也看得懂,而且一目了然”。[23]換句話說,現(xiàn)代連環(huán)畫要想為普通民眾理解接受,它最好采用“俗”的形式,讓形式從觀念中解放出來,讓藝術在解放中重獲力量。中國的木刻圖畫原是古代就有的東西,“唐末的佛像,紙牌,以至后來的小說繡像,啟蒙小圖,我們至今還能夠看見實物。而且由此明白:它本來就是大眾的,也就是‘俗’的”。[24]是故,連環(huán)畫作為木刻畫之一種,它原本也是屬于大眾百姓的。在“技法”與“俗式”之外,木刻的“便制版、易印行”,又恰好為“行遠而及眾”的大眾啟蒙要求提供條件。魯迅說木版畫“流布也能較廣遠,可以不再如巨幅或長卷,固定一處,僅供幾個人的鑒賞了”,[25]事實上,魯迅的倡導新興木刻(創(chuàng)造木刻)就同樣有對木刻“戰(zhàn)爭時代,頃刻能辦”特性的考慮,而相形之下,那些為他所珍視的漢代石刻、六朝土俑等就不具備此等優(yōu)勢了。
第四種是年畫。年畫也即魯迅常說的花紙,是民間美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初創(chuàng)于漢代,盛倡于明末清初。中國有四大著名的“年畫之鄉(xiāng)”:四川綿竹、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從印制工藝分類,一般有木板年畫、水彩年畫、撲灰年畫、膠印年畫幾種。魯迅藏閱的“花紙”以木板石印年畫為多,他多次提醒木刻青年要注意中國舊書上的繡像和畫本,“以及新的單張的花紙”,[26]這些并不比一張油畫之力為小。據(jù)王樹村研究整理,魯迅收藏的各地年畫頗具代表性的有如下這些:
(本表是在王樹村整理的“魯迅收藏年畫目錄”基礎上繪制而成的。[27])
可以看出,這些年畫多取歷史故事、戲曲小說等為題材內(nèi)容,在形式上繼承的是唐宋人物畫和風俗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魯迅在給劉峴的信中曾說:“河南門神一類的東西,先前我的家鄉(xiāng)——紹興——也有,也貼在廚門上墻壁上,現(xiàn)在都變了樣了,大抵是石印的,要為大眾所懂得,愛看的木刻,我以為應該盡量采用其方法?!盵28]從著眼點來看,魯迅關注的還是文藝的大眾化與民族化問題。
在年畫之外,魯迅對晚清吳友如的時事畫以及“耕織圖”“貨郎圖”之類的民俗畫、漫畫也很是留意。他在《北平箋譜·序》中說:“吳友如據(jù)點石齋,為小說作繡像,以西法印行,全像之書,頗復騰踴。”[29]在給魏猛克的信中,又稱吳友如是“畫上海流氓和妓女的好手”。[30]魯迅的朋友陳衡恪是作民俗畫的高手,其創(chuàng)作于1914—1915年間的《北京風俗圖》,以民國初年北平中下層人民生活為底本,技法上以速寫意筆為主,兼融書法、西畫、水墨的痕跡,在近代漫畫史、人物畫史上均具開創(chuàng)之功。遐道人(葉恭綽)曾有跋云:“此雖近戲作,而筆力豪健,造形維肖。蓋自石恪、龔開、徐渭、陳洪綬、雪個、金農(nóng)、羅聘諸家融會而出,楊芝、黃慎非其倫也,至平揖三任與吳、趙更無疑義?!盵31]魯迅亦稱贊陳衡恪“才華蓬勃,筆簡意饒,且又顧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詩箋乃開一新境。蓋至是而畫師梓人,神志暗會,同力合作,遂越前修矣”。[32]此評不可謂不高,魯迅在集詩、書、畫、印才學于一體的陳衡恪身上,看到了中國畫的希望。歸根結底,在西洋藝術風靡畫壇的五四,魯迅對民間藝術的辯護、引介、推重,為的是逼促中國美術民族色彩的生成。
孫郁說過:“繪畫之于魯迅,不都是美學層面的話題,那里存在著不是宗教的宗教,不是詩的詩,不是哲學的哲學?!盵33]具體到魯迅與民間藝術,就涉及到私人趣味、文化啟蒙、文藝大眾化、藝術民族化等諸多話題。關于文化啟蒙與文藝大眾化問題,魯迅有一個精辟的說法可作總結:“文藝本應該并非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秀者才能鑒賞,而是只有少數(shù)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鑒賞的東西。”[34]文藝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形式上就須充分地民族化。
拿現(xiàn)代新興木刻來說,魯迅曾提出“我以為中國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國的構圖和刻法,但也應該參考中國舊木刻的構圖模樣,一面并竭力使人物顯出中國人的特點來,使觀者一看便知道這是中國人和中國事,在現(xiàn)在,藝術上是要地方色彩的。”[35]又說“倘參酌漢代的石刻畫像,明清的書籍插圖,而且留心民間所賞玩的所謂‘年畫’,和歐洲的新法融合來,許能夠創(chuàng)出一種更好的版畫”。[36]一個講整體構圖,一個講具體技法,但兩點所言方向都在民間美術。以山水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并非不重要,只是它的發(fā)展已臻至境,一時很難再有大的突破。
魯迅倡導新興木刻的同時期,中國畫壇北有聚焦文人畫、裸體畫、西畫的論爭,南有風行海上的葉靈鳳之類的色情畫、《潑克》的諷刺畫等。[37]在這特定的文化語境下,魯迅的藝術主張都有其現(xiàn)實針對性,他是“有感而發(fā)”而非“隨便談談”。引介外國木刻也好,翻譯美術理論也好,刻印古代版畫也好,為的都是呼喚一種剛健、清新的美術在中國出現(xiàn),是“新形式的探求”(也即“舊形式的采用”)而非復古,是期待藝術的民族色彩的真正養(yǎng)成。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傳播學視域下魯迅作品插圖研究”(ZY20180116)階段性成果;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故事新編》與近現(xiàn)代轉(zhuǎn)型期語言問題研究”(HB18WX004)階段性成果。
注釋:
[1][3][7]魯迅:《且界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頁,第25頁,第24頁。
[2]陳煙橋:《魯迅與木刻》,開明書店,1949年,第7-8頁。
[4]魯迅:《書信·340409致魏猛克》,《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頁。
[5]魯迅:《書信·350629致賴少麒》,《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93頁。
[6]魯迅:《書信·致希仁斯基等》,《魯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頁。
[8][17]徐書城:《繪畫美學》,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頁,第91頁。
[9]魯迅:《南腔北調(diào)集·論翻印木刻》,《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21頁。
[10]魯迅:《繪畫雜論——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的講演》(1930年2月21日),原載1976年6月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文教資料簡報》第47、48期合刊,劉汝醴記錄,劉運峰編:《魯迅佚文全集》(下),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789頁。
[11]盧輔圣:《歷史的象限》,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第59頁。
[12]魯迅:《且界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頁。
[13]魯迅:《書信·360723致雅羅斯拉夫·普實
克》,《魯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89頁。
[14][22]魯迅:《書信·350616致李樺》,《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82頁,第481頁。
[15]關于印行人物畫像,魯迅在給西諦的信中說:“不如(一)選取漢石刻中畫像之清晰者,晉唐人物畫(如顧愷之《女史箴圖》之類),直至明朝之《圣諭像解》(西安有刻本)等,加以說明;(二)再選六朝及唐之土俑,拖托善畫者用線條描下(但這種描手,中國現(xiàn)時難得,則只好用照相),而一一加以說明。青年心粗者多,不加說明,往往連細看一下,想一想也不肯,真是費力。但位高望重如李毅士教授,其作《長恨歌畫意》,也不過將梅蘭芳放在廣東大公館中,而道士則穿著八卦衣,如戲文中之諸葛亮?!濒斞福骸稌拧?40621致鄭振鐸》,《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58頁。
[16]魯迅:《書信·340531致楊霽云》,《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頁。
[18]魯迅:《書信·350909致李樺》,《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頁。
[19]魯迅:《三閑集·看司徒喬君的畫》,《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頁。
[20][29][32]魯迅:《集外集拾遺·〈北平箋譜〉序》,《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27頁,第427頁,第428頁。
[21]魯迅:《書信·350404致李樺》,《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33頁。
[23]魯迅:《書信·330801致何家駿、陳企霞》,《魯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頁。
[24]魯迅:《且界亭雜文二集·〈全國木刻聯(lián)合展覽會專輯〉序》,《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頁。
[25]魯迅:《集外集附錄·〈奔流〉編校后記(十)》,《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頁。
[26]魯迅:《南腔北調(diào)集·“連環(huán)圖畫”辯護》,《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60頁。
[27]王樹村:《魯迅與年畫的收集和研究》,《美術研究》,1982年第1期。
[28]《魯迅致劉峴信》,載劉峴作木刻《阿Q正傳》插圖后記,上海未明木刻社,1935年版。
[30]魯迅:《書信·340403致魏猛克》,《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頁。
[31]陳師曾:《北京風俗圖·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3]孫郁:《魯迅藏畫錄》,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頁。
[34]魯迅:《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頁。
[35]魯迅:《書信·331219致何白濤》,《魯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18-519頁。
[36]魯迅:《書信·350204致李樺》,《魯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頁。
[37]魯迅在《〈近代木刻選集〉(二)》中說:“力之美”的藝術怕一時未必能與人們觀賞的眼睛相宜,當時“流行的裝飾畫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多是削肩的美人,枯瘦的佛子,解散了的構成派繪畫了”。魯迅:《集外集拾遺·〈近代木刻選集〉(二)小引》,《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頁,《潑克》系當時發(fā)表諷刺漫畫的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