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博物館娛樂是由博物館提供的、具有特定目的的內(nèi)容載體或是由博物館引發(fā)的愉悅、充實的體驗活動。公眾的娛樂需求催生出博物館的娛樂功能,進而促使公眾走進博物館、留在博物館。教育在博物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公眾參觀博物館的終極意義所在。以蘇州博物館的“1509:與誰同坐——吳門畫派之青少年教育互動展”為例,探討博物館教育與娛樂的關(guān)系。我們既要堅守以教育為核心的博物館功能,做到“娛樂先行”而非“娛樂至上”,也要樹立“育”“樂”合一的目標,多角度尋求博物館教育指導娛樂的方法。
關(guān)鍵詞 博物館娛樂 博物館教育 蘇州博物館
0 引言
公元1509年是大明正德四年,經(jīng)歷了明孝宗的弘治中興之后,正處于王朝發(fā)展的新高峰。此時,在溫婉秀麗的姑蘇,一個影響綿延數(shù)百年的繪畫派別逐漸形成,將引領(lǐng)海內(nèi)藝術(shù)的風尚潮流,并將中國文人的雅致品味推向新的境界。沈周、王鏊、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六人,他們各自經(jīng)營著自己的人生,又互相改變著對方的命運,最終共同凝聚為中國文化藝術(shù)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群體。
自2012年至2015年,蘇州博物館連續(xù)四年舉辦吳門畫派系列學術(shù)展:“石田大穰——吳門畫派之沈周特展”“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明特展”“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十洲高會——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2018年暑假,蘇州博物館再次進行全新嘗試,利用卡通化的人物形象、沉浸式的展廳設(shè)計、任務(wù)式的參觀引導、體驗式的教育活動,推出了“1509:與誰同坐——吳門畫派之青少年教育互動展”,希望帶領(lǐng)觀眾一起穿越時空,回到500年前的蘇州,再邀才華橫溢的吳門雅士,重現(xiàn)紫藤花飛的雅聚文會。
1 “教”“娛”相融——從展覽設(shè)計的角度談博物館教育
博物館展示效果三因素理論認為一個具有包容力的展覽必須考慮三個因素:(1)是否從最初就能吸引觀眾的注意;(2)是否能持續(xù)對觀眾的吸引力;(3)是否能使觀眾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下面,以蘇州博物館的“1509:與誰同坐——吳門畫派之青少年教育互動展”為例展開具體分析。
該展覽精心選取了六位同時代的吳門文人,為其量身打造創(chuàng)作的場所與日常的空間,旨在全面展示明代中葉的社會生活和價值觀念。如圖1所示,在展區(qū)中素雅的紫藤與黃色的展墻遙相呼應(yīng),沉浸式的展廳設(shè)計渲染出引人入勝的觀展氛圍,使觀眾恍如置身于1509年間的大明蘇州,驚奇、愉悅也隨之產(chǎn)生。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博物館首次使用全預約的參觀方式,將目標觀眾定為青少年群體,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設(shè)置相應(yīng)的任務(wù)。
教育與展覽彼此關(guān)聯(lián)、互相包含,“寓教于樂”是展覽設(shè)計的法則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展覽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產(chǎn)品。不同于以往,導覽手冊將這個展覽變成了一場“探索教育”,觀眾往來于各大展區(qū),在參觀的過程中參與進來,使得其從展覽故事的聆聽者轉(zhuǎn)變?yōu)檎褂[故事的構(gòu)建者。探索教育的本質(zhì)是體驗學習,即一種透過活動形式將欲探索的議題融入其中,引導參與者從中體驗、感受、洞察、領(lǐng)悟、應(yīng)用的學習方式。[1]
該展覽運用復制品和現(xiàn)代工藝品代替文物,并輔以互動體驗游戲,諸如“金磚書法臨摹”“明代服飾搭配”“沈周花鳥冊拼圖”“明式官帽椅拼接”“唐伯虎的真假扇子”,從而拉近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眾所周知,創(chuàng)作精美書畫離不開礦物顏料,展現(xiàn)風流倜儻離不開明代服飾,認定文人身份離不開蘇作雅扇,品味雅致生活離不開明式家具。關(guān)于明代歷史、詩詞源流、書法演變、國畫賞鑒、科舉規(guī)制、文房雅玩的知識嵌入奠定了以教育為基礎(chǔ)的展覽基調(diào)。首先,以可觸摸的展品為道具,借助感官體驗,幫助觀眾接收展品所傳遞的信息。一如臨摹“點、橫、豎、折、撇、捺、勾”,觀眾只有在親自提筆后,才會真正掌握祝允明的“永字八法”。其次,以“對未知的過去進行探索”為導向,游戲闖關(guān)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囊括了教育的意義。如:對“破碎”的沈周《花鳥冊》進行“復原”,并不是單純的智力拼圖,而是在游戲開始之前的整體觀察和游戲進行之中的部分拼接下重新認識這幅作品;在衣帽鋪為唐寅搭配衣服,也不是單純的服飾選擇,而是在瀏覽展墻上的介紹說明后,結(jié)合其江南才子的身份尋找合適的答案。另,將蘇州酒肆中的常見菜名作為內(nèi)容載體,對比楷書、行書、草書的書寫方式,展示中國書體的演變,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通過游戲作為媒介,觀眾不僅在“做中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達觀點情感、探尋人際關(guān)系,并重新建構(gòu)與組織自我的世界[2],從而達到“學中反思,反思中前行”[1]。
如果說任務(wù)式的參觀引導有效地指引觀眾探索未知,那么體驗式的教育活動則有效地指引觀眾自主學習。以“教育互動”為定位的此次展覽,實質(zhì)上也是博物館開展的一場“情境教學”。美國社會學家赫伯特·布魯默(Herbert Blumer)指出,人類社會是行動者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則是互動過程的結(jié)果[1]。因此,意義的產(chǎn)生鑲嵌在互動的過程和情境的脈絡(luò)之中。展區(qū)安排的角色扮演激發(fā)了觀眾的學習興趣,無論與“王鏊”對答科舉知識,還是與“徐禎卿”互背李白詩作,抑或向扇子鋪老板求取唐寅之扇,都不只是閑聊消遣而已。
此外,卡通化的人物形象(見圖2)及貼近生活的語言表述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展覽以平易近人的解讀方式,將明代蘇州六大文人的基本信息娓娓道來。除了姓名、字號、出生及去世時間、祖籍、出生地,還增加屬相、星座,讓原本枯燥、單調(diào)的人物介紹生動起來。
隱逸淡泊的繪畫宗師——沈周
字號:字啟南,號石田
出生時間:明宣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27年12月9日)
去世時間:明正德四年八月初二(1509年8月17日)
祖籍:浙江吳興
出生地:蘇州相城
屬相:羊
星座:射手座
勤謹剛正的政壇領(lǐng)袖——王鏊
字號: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人稱震澤先生
出生時間:明景泰元年八月十七日(1450年9月22日)
去世時間:明嘉靖三年三月十一日(1524年4月14日)
祖籍:山西太原
出生地:蘇州東山
屬相:馬
星座:處女座
灑脫不羈的書法神童——祝允明
字號:字希哲,因右手有六指,號枝山、枝指生
出生時間:明天順四年十二月初六(1461年1月17日)
去世時間: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1月28日)
祖籍:蘇州長洲
出生地:山西太原
屬相:龍
星座:摩羯座
命運多舛的藝術(shù)天才——唐寅
字號: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
出生時間: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
去世時間: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祖籍:山西晉城
出生地:蘇州吳縣
屬相:虎
星座:雙魚座
大器晚成的吳門領(lǐng)袖——文徵明
字號:初名壁,字徵明,更字徵仲,號衡山
出生時間:明成化六年十一月初六(1470年11月28日)
去世時間:明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
祖籍:湖南衡山
出生地:蘇州姑蘇
屬相:虎
星座:射手座
英年早逝的詩壇冠軍——徐禎卿
字號:字昌榖,一字昌國
出生時間:明成化十五年閏十月初十(1479年11月23日)
去世時間:明正德六年三月十六日(1511年4月13日)
祖籍:河南洛陽
出生地:蘇州常熟
屬相:豬
星座:射手座
2 “娛樂先行”而非“娛樂至上”
教育與娛樂不僅是互為依靠的共同體,而且是規(guī)范彼此發(fā)展的存在?!皧蕵废刃小辈皇菍蕵芬曌靼l(fā)展的核心,“教育為本”亦非指教育處在絕對壓倒性的位置。我們應(yīng)當兼顧博物館的教育性與娛樂性,把握二者之間的平衡。
隨著博物館教育功能的日漸凸顯,加之社會發(fā)展和大眾需求的多元化,博物館教育的娛樂性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博物館從誕生之日起,就顯現(xiàn)出它在滿足觀眾娛樂性需求方面的獨特作用?!盵3]可見,娛樂之于博物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識起于好奇心?!盵4]觀眾面對未知事物,求知欲的產(chǎn)生需要外界的刺激。例如,通過參與性、互動性的設(shè)計營造臨場體驗和實物體驗,賦予物件鮮活的生命,為觀眾帶來靈感和啟示。盲目強調(diào)教育職能絕不是萬能的,這或許會導致博物館陷入乏味的泥沼。而以娛樂的方式傳播信息,化生澀為靈動,則使博物館教育“隱形化”,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
雖然娛樂是助力教育的必備者,但我們必須明確,其在博物館中并未處于主體地位。娛樂只是一種為教育服務(wù)的手段,過多的介入可能會模糊理性的認知。正如美國媒介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所言的“娛樂至死”,娛樂的泛濫必將引向無底的深淵。綜上所述,娛樂只是“先行”而非“至上”。博物館既需要娛樂,也需要教育,娛樂貫穿了教育的始終。
3 “育”“樂”合一——博物館教育指導娛樂的方法
在博物館中,約束、控制娛樂不逾界的最佳方法就是教育。然而,娛樂性教育并不等同于教育的娛樂化,也不是“知識裹糖衣”[5]。事實上,博物館娛樂的“特定目的”在于傳達博物館中的教育,即根據(jù)教育主題與宗旨來指導娛樂的規(guī)劃與實踐。那么,如何做到“育”“樂”合一?
3.1 因人而異,實行分眾教育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博物館亦是如此。由于文化水平、認知程度的差異,大眾作為獨立的個體,對博物館的理解各不相同,來館參觀的原因與需求也各不相同。這種差異是必然的現(xiàn)象,也是普遍的存在。博物館應(yīng)當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群體合理調(diào)配“娛樂”與“教育”的比重,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實現(xiàn)自我內(nèi)部的和諧共生,從而起到“春風化雨”的熏陶作用。
“博物館教育必須使學習者感覺到自信和勝任,也就是幫助學習者感覺到所提供的知識是可以獲得的,而不是遙不可及的”。[6]對此,該展覽面向青少年、親子家庭和普通觀眾分別開設(shè)了場次,試圖站在不同的視角換位思考,選取層層遞進的信息,采取多樣的表現(xiàn)方式,設(shè)置難度不一的活動。
3.2 打破博物館教育的“舒適圈”
大多數(shù)觀眾習慣待在“舒適圈”中,他們獲取信息的程度取決于現(xiàn)有的能力范圍以及現(xiàn)場的情感傾向。簡而言之,他們會對博物館所呈現(xiàn)的一切進行篩選,挑選已經(jīng)知曉的或易于理解的而屏蔽其他潛在的事物。在本次展覽中,不少觀眾只關(guān)注導覽手冊上的問答,卻不關(guān)心展板說明上的文字,多以“無聊”為由搪塞過去、草草了事。
筆者認為,“以人為本”并非“一味迎合”,“服務(wù)大眾”并非“服從大眾”。博物館應(yīng)當主動打破這一“舒適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干預觀眾的需求,從而引領(lǐng)觀眾走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就長遠來看,博物館教育不是勻速慢跑,而是循序漸進的加速跑。我們要讓觀眾“穩(wěn)步向前”,而不是“原地踏步”。如此,在博物館自身與觀眾的相互激勵中,博物館教育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功效,進而達到“為社會及其發(fā)展”的目的。
3.3 平等看待觀眾,注重教育的多維度
首先,博物館教育沒有固定的場所和時間,其對發(fā)生的時空要求具有很高的彈性。除了來館參觀,觀眾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多重工具“進入”博物館。因此,博物館與公眾無時無刻不在產(chǎn)生聯(lián)系。其次,博物館教育的實質(zhì)是一種雙向互動,任何個體與群體之間、動態(tài)與靜態(tài)之間皆可發(fā)生教育。因此,教育不止發(fā)生在博物館與觀眾之間,觀眾與觀眾之間也可發(fā)生。再者,博物館教育是平等的。觀眾具有多重身份,當不同情境下教育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其角色也隨之變動。比如,在閱讀展板說明時,觀眾是被動的接受者,在參與互動體驗時,觀眾是主動的創(chuàng)造者。在博物館與觀眾的反思性關(guān)系中,二者展開你來我往的對話,在探究的過程中共同建構(gòu)知識。由此可見,博物館不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而且是問題的提出者、討論的領(lǐng)導者以及評價的實施者。
3.4 把握教育與娛樂的結(jié)合程度
我們千萬不能失去博物館的“靈魂”。無論教育還是娛樂,都要做到張弛有度,避免適得其反。過度的娛樂會邁入“不思進取”的漩渦,過度的教育則會走向“強行灌輸”的怪圈。一旦教育的娛樂性變味,博物館則與游樂場或?qū)W校無異。美國博物館學家喬治·E.海因(George E. Hein)說過,不能只強調(diào)“動手做”,還要能“動腦想”[7],即寓教于樂。
“這個夏天,蘇州博物館與你相約在大明1509。如果見到吳門六杰,你最想與誰同坐呢?大膽作出你的選擇,大聲說出你的理由?!比碌哪繕擞^眾、全新的展示內(nèi)容、全新的參觀方式,此次展覽可稱得上一場名副其實的文化藝術(shù)之旅。這正是“育”“樂”合一的最佳詮釋,其以教育活動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巧妙地融入娛樂體驗,在同源中尋找更多交叉的可能性。
4 結(jié)語
作為內(nèi)涵復雜的綜合體,教育永遠不是獨自行走在路上,娛樂就是它的親密伙伴。在博物館中,一方面娛樂先行,另一方面教育為本,教育與娛樂相輔相成、攜手并進。觀眾既在耳目之娛下獲得耳目之愉,又在趣味的刺激下高度參與其中,從走近到走進,于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充實、提升自我,并影響他人,以至達到內(nèi)心的震撼與激蕩,感悟博物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江坤動.淺談探索教育在臺灣地區(qū)博物館休閑之應(yīng)用——以十三行博物館為例[J].高應(yīng)科大體育,2015(14):25-36.
[2]丁怡瑛,陳雅芳.探索教育體驗之初探[J].云科大體育,2006(9):251-256.
[3]項隆元,陳建江.博物館觀眾娛樂性需求的認識與博物館娛樂功能的確立[J].中國博物館,2003(1):74-78.
[4]鄭奕.博物館教育活動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5]朱幼文.教育學、傳播學視角下的展覽研究與設(shè)計——兼論科技博物館展覽設(shè)計創(chuàng)新的方向與思路[J].博物院,2017(6):70-80.
[6]劉婉珍.博物館搜藏的意義與影響[J].博物館學季刊,2000(3):3-9.
[7]George E. Hein. A century of museum education[J].臺灣博物季刊,2008(2):14-25.
作者簡介:孫遜(1998—),女,研究方向為文物與博物館學,E-mail: 7277249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