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加明
磨課,無疑是提升課堂效益、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重要路徑。對于高中語文學科而言,語用應該是磨課的學科追求。高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無不需要建立在語用的基礎上。高中語文之磨課,如果沒有語用的追求,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成為“鏡中花”“水中月”!毋庸置疑,語用是高中語文磨課的學科追求!
一、磨去“一言堂”的陋習──為語用騰出時間
高中語文課堂,需要磨去教師“一言堂”的陋習,將話語權在一定程度上還給學生,將被教師“壟斷”的時間還給學生,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展開方式調整為以學生的語言運用為主,為學生的語用騰出時間。
磨課,首先需要教師從“一言堂”的思維定勢中走出,在課堂上騰出足夠的時間磨礪學生的語言品味和感悟能力,在語言的辨析、比較中夯實語用之基礎。筆者在教學《我與地壇》時,特意引導學生對文中的“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一段的景物描寫和“石門中的落日”一段的景物描寫進行比較閱讀。學生在比較辨析中不僅發(fā)現(xiàn)了兩處景物本身的異同,還發(fā)現(xiàn)了兩處景物描寫對作者史鐵生先生的觸發(fā),更發(fā)現(xiàn)了史鐵生先生在困境中“逆襲”的源頭和動力。而更難得的是學生的語用潛力得到初步發(fā)揮,語用熱情得以提高。
語文磨課,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磨去在課堂上長期把持“話筒”的做法,有意識地為學生的語言梳理概括能力的提高鋪路搭橋。如在教學《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時,筆者刻意地放下“話筒”,激發(fā)學生的語言概括力──“讀了本詞,你覺得詞人辛棄疾有哪些‘登臨意’呢?請梳理概括?!睂W生的概括熱情遠遠超出了預料,無論是學生自主概括還是小組探討、交流反饋的環(huán)節(jié),他們都能充分參與進來,積極討論,高質量地交流分享。如此,他們不但能更深入地讀出辛棄疾當時的特殊心境,更提高了其個性化語用的自信。
二、磨去灌輸?shù)年惻f習慣──為思維發(fā)展辟出空間
磨課,不僅要立足于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更要以語用為基礎,為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開辟空間。傳統(tǒng)的灌輸課堂不僅擠占了學生積極語用時間,更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因此,為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開辟空間應該是磨課的當務之業(yè)。
在教學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一文時,筆者認為文中敘寫的段太尉“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諶”“節(jié)顯治事堂”之事雖展現(xiàn)了段太尉剛勇、慈惠、清廉的形象,但細細揣摩后發(fā)現(xiàn),三件事似乎又不足以概括段太尉的“大節(jié)”。于是,筆者啟發(fā)學生拓展思維的深度──“同學們,你們覺得剛勇、慈惠、清廉是柳宗元心中段太尉真正的‘大節(jié)’嗎?細讀文本,思考揣摩段太尉的‘大節(jié)’是否另有所指呢?”學生經(jīng)過仔細揣摩探討,思維得以透過淺表層向語言的縱深處“漫溯”──段太尉絕非一介武夫,“奮不慮死”地以象笏奮擊朱泚不是“一時”沖動之舉。拒收朱泚的賄賂,將賄賂“棲之梁木”,主要不是段太尉要給自己的清正廉潔留下天下人皆可一睹的物證,而是段太尉明察秋毫,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毫不含糊,不僅拒收任何人的賄賂,更不能因為收取了朱泚的“貨幣”而與朱泚這類心術不正、圖謀不軌的人沾上任何關系。太尉的“大節(jié)不僅在于其剛勇、慈惠、清廉的好品質,更在其對唐王朝忠貞不屈、絕不與叛賊朱泚同流合污的精神氣節(jié)上。學生還意識到,社會上對段太尉的評價是“以為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認為段太尉只是一介武夫,他只是因為個人沖動冒犯激怒了朱泚而死,只是為了“以取名天下”,沽名釣譽而已。這番謬論,不只是對段太尉個人的誤解、污蔑,沖擊的也不只是國史館的撰史原則,更是對堅持統(tǒng)一、反對割據(jù)分裂的“大節(jié)”的無視。這種無視助長的是“朱泚”等亂臣賊子的叛亂野心,摧毀、顛覆的將是大唐的百年江山……在此磨課的過程中,學生依托對語言的品味、表達和交流,思維得以深化和豐富。因此,高中語文的磨課,磨去灌輸?shù)年惻f習慣,在語用活動中為思維的發(fā)展辟出空間,不僅必要,而且大有可為!
三、磨去淺顯的文本解讀──為審美鑒賞夯實基礎
磨課,不僅要磨去“一言堂”的陋習,為語用騰出時間,還要磨去教師一味灌輸?shù)年惻f習慣,為思維的發(fā)展開辟空間,更要磨去淺表化的文本解讀,力爭在語言內(nèi)在的意蘊層發(fā)現(xiàn)美──形式之美和意蘊之美,為學生的審美與鑒賞夯實基礎。
在教學《我的一位國文老師》一文時,筆者感到,如果僅僅在文本語言的淺表層滑行的話,將無助于學生真正感悟國文老師徐錦澄先生的形象。于是,在磨課中,筆者著力引導學生透過孫紹振先生所說的“一望而知的淺表層”去感知文本的意蘊層,去發(fā)現(xiàn)“淺表層”之下的語言之美、意蘊之美和人格之美。筆者首先引導學生探討梁實秋先生筆下的徐老師的窘態(tài)──“鼻子眼睛嘴好像是過分地集中在臉上很小的一塊區(qū)域里”、鼻孔里“藏著兩筒清水鼻涕,不時的吸溜著”,“像貌很古怪”,“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長袍,好像是在給誰穿孝”,讓學生感知梁實秋等學生對徐錦澄先生由調侃到戲謔的過程。特別是“好像是在給誰穿孝”這類對人的咒罵之語用于徐老師身上,雖然不能斷然說是“十八九歲”的青年學生對徐老師的刻意咒罵,但其中蘊含的不敬之意也是毋庸置疑的。這一系列的筆墨絕非單純的外貌描寫,在此基礎上,筆者盡力引導學生感悟文本語言欲揚先抑之形式美──“好像是在給誰穿孝”這一筆,正是作者欲揚先抑之筆法中“抑”得最深的一筆?!耙帧敝?,才更見“揚”之高──為展現(xiàn)徐錦澄先生的人格美蓄勢鋪墊;“抑”的是徐老師的“古怪”外貌、個人生活習慣方面不拘小節(jié)的一面,“揚”的是徐老師內(nèi)在的素養(yǎng)和對職業(yè)的堅守。
不僅如此,筆者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透過貌似“一望而知”的淺表層去感悟語言深處的意蘊和妙處。如在一次師生“沖突”中,作者梁實秋被徐老師怒斥:“你是什么東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梁實秋先生當時是將此事件認定為,“在這種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兇,老是繃著臉,老是開口罵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當防衛(wèi)吧”,果真是徐錦澄先生“正當防衛(wèi)”嗎?筆者在磨課中覺得絕非“正當防衛(wèi)”那么簡單!聯(lián)系梁實秋等學生在國語課堂上一貫的拖拉懶散、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徐老師應該早就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里了,他應該早就想整頓一下這種課堂狀態(tài),扭轉一下學生輕視國語的意識。因此,這一次,徐老師不是為了面子的“正當防衛(wèi)”,“多喝了兩盅”的徐老師的怒火也絕對不是“借酒發(fā)揮”,更不是小題大做,“倚老賣老”,“擴大事態(tài)”,甚至不僅是對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捍衛(wèi),而是出于徐錦澄先生內(nèi)心深處的對于教師職責的堅守,出于對學生負責的嚴格要求。因為徐老師對學生愛之切,才責之深!由此,學生逐步意識到,如果把徐老師“在這種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兇,老是繃著臉,老是開口罵人”當作“正當防衛(wèi)”,把徐老師的這次發(fā)火看作是“防衛(wèi)過當”,豈不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誤讀了徐老師嗎?因為徐老師何曾將學生看作對手來“正當防衛(wèi)”?這豈不是太曲解、窄化了徐老師嗎?多年以后,梁實秋先生終于真正讀懂了徐先生對學生“怒其不爭”的良苦用心!而在這樣的對文本形式和內(nèi)容的深入品悟中,學生不僅“緊扣語言之韁繩”進行語用性探究,更在審美鑒賞的維度實現(xiàn)初步的突破──初步感知欲揚先抑和誤讀“正當防衛(wèi)”的形式之美和內(nèi)容之美,感受徐錦澄先生的人格之美!
四、磨去粗疏的教學設計──為文化傳承搭建橋梁
在教學《張中丞傳后敘》時,筆者先是循規(guī)蹈矩地按照常規(guī)的“言文結合”的思路設計教學,但是容易落入傳統(tǒng)的單純“文”“言”講授為主的“窠臼”中,不僅語用的時空被過度擠壓,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之“文化傳承”的目標更是容易流于空泛,效果很是一般。
于是,筆者決定立足于語言運用的學科追求,選取“何以不寫雷萬春”這個貌似閑筆但可以作為語用的支點來撬開文本,支撐起看似有失偏頗的“主問題”來設計教學。
韓愈在讀李翰的《張巡傳》時就曾表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睘槭裁错n愈自己在《張中丞傳后敘》中依然沒有寫雷萬春的事呢?筆者細讀文本《張中丞傳后敘》后發(fā)現(xiàn),“何以不寫雷萬春”這一問題實乃教學設計中“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教學主問題,更是我們打開傳統(tǒng)文化之門的一把鑰匙。
1.文章的寫作目的主要是在為許遠、張巡辯誣
韓愈寫作本文的目的重在為受到污蔑的許遠、張巡辯誣,特別是為許遠辯誣,因為許遠所受的污蔑更深更重。洗刷盡副統(tǒng)帥許遠身上的污垢才可以為整個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揚名,更能為中唐樹立起一面維護統(tǒng)一、反對分裂的光輝旗幟!而雷萬春并不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許遠這個副主帥的形象刷清了,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的意義才不至于被有意無意地削弱,因而韓愈不惜濃墨替許遠辯誣,而雷萬春在文中則略過了。韓愈捍衛(wèi)儒家文化正統(tǒng)──唐王朝的寫作目的也就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了。
2.雷萬春不曾蒙冤
歷史上,對于雷萬春的英勇光輝的形象,世人本就沒有什么懷疑、異議;但是,主帥張巡、副帥許遠的形象被污、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的重大意義被有意無意地低估甚至被詆毀。因而,相對于不曾被污蔑、蒙冤的雷萬春而言,替許遠、張巡辯誣顯然是更為緊迫也更為必要的。
3.南霽云足以代表英勇的武將形象
相對于文中花了相當筆墨描繪的南霽云的豐富形象,毋庸置疑,其足以代表英勇的武將形象。所以,韓愈在《張中丞傳后敘》中沒有再寫雷萬春的事跡。
4.關于雷萬春的資料不足
韓愈是重視資料收集和注重以事實說話的作家。他不僅非常注意收集相關的逸事傳言,還有意識地將聽來的、看到的有關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的人物、事跡進行比對、印證。例如,韓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以此來印證從睢陽父老那里聽來的南霽云向賀蘭進明搬救兵未果之后,南霽云抽矢射佛寺浮圖以志──“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的故事。以此看來,也許韓愈沒有收集到雷萬春的相關資料。
5.替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正名的目標基本達成
《張中丞傳后敘》一文恢復了被小人矮化甚至是丑化的許遠、張巡的形象,樹立捍衛(wèi)國家統(tǒng)一的英雄群像,并趁此機會還原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的“守一城,捍天下”“蔽遮江淮,沮遏其勢”的重大意義,替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正名的目標基本達成。勇將雷萬春雖功不可沒,但在韓愈看來,專門濃墨重彩地描繪雷萬春的形象,并無太大的必要。
6.提醒朝廷對藩鎮(zhèn)保持警惕的暗示已然做到
當年追隨張巡參加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的老兵于嵩,在貌似太平、天下大治的幾十年后,沒有能夠安享晚年,竟然死在了在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云等英雄們以死相守的睢陽、亳州一帶橫行霸道的武人手下,即英雄們以血以命守衛(wèi)的睢陽城又死灰復燃,這無疑是韓愈在暗示唐王朝絕不可以對割據(jù)、叛亂之潛在的威脅掉以輕心。更讓人憂慮的是,“窺一斑而見全豹”,武人的割據(jù)之風在河北道即安史之亂的策源地如此濃烈,這怎能不讓韓愈這樣的有識之士憂心呢?怎能不提醒朝廷對其保持高度警惕并積極應對、嚴加防范呢?
在對以上這六個方面的語言品味、探究中,學生不僅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從中欣賞到了捍衛(wèi)儒家文化傳統(tǒng)的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云等英雄群像。張巡、許遠、南霽云是寫出來的英雄,雷萬春則是“不寫之寫”的英雄。除此,他們更是讀出了韓愈憂心忡忡地提醒朝廷對死灰復燃的藩鎮(zhèn)割據(jù)保持高度警惕并積極應對、嚴加防范的拳拳之心。韓愈在此傳承的正是孔子修《春秋》、太史公著《史記》的傳統(tǒng)。教師在磨課中,磨去粗疏的教學設計,為語用開辟一番“天地”,為文化傳承搭建橋梁,其教學意義不可估量。
高中語文,在磨課中應致力于磨去“一言堂”的陋習,為語用騰出時間;磨去灌輸?shù)年惻f習慣,為思維發(fā)展辟出空間;磨去淺顯的文本解讀,為審美鑒賞夯實基礎;磨去粗疏的教學設計,為文化傳承搭建橋梁。如此,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也將落到實處,課堂效益的提高和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也就水到而渠成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灌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