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姮
【摘要】在“素質(zhì)教育”這股熱流的帶動下,職業(yè)中學的英語教學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經(jīng)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本文依據(jù)職業(yè)中學學生的身心特點,論述了在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筆者通過摸索與實踐,介紹了自我實施的措施與方法。
【關鍵詞】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德育教育
面向21世紀的素質(zhì)教育,英語教學不僅給學生傳授語言知識的學科教育,而且還迫切要求教師抓住課堂教學的有利時機和環(huán)節(jié),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真、善、美的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
一、在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改變應試教育為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戰(zhàn)略舉措,課堂教學才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必須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塊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對普通中學的學生而言,大部分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是相對特殊的群體。學生的語、數(shù)、英等學科的基礎知識相當貧乏。我們不可能再以分數(shù)論“英雄”。除此以外,許多學生的個性存在某種程度的缺陷,品行欠佳。他們有破瓶子破摔的心理,萌發(fā)強烈的厭學情緒,經(jīng)常沉溺于網(wǎng)絡游戲。有的還染上吸煙,賭博等惡習,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吃軟性毒品的現(xiàn)象;他們有一種自我封閉的意識,性格孤僻、冷漠,不懂得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缺乏自理能力,勞動觀念不強,貪圖安逸,沒有學習的動力以及人生的目標。
學校教育以德育為首,英語學科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靈活運用教材以及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二、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1.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教師是德育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是教育的關鍵。正所謂“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我們不能只用華麗的辭藻,還要用自己得體的儀態(tài)、良好的行為去感化學生。我們要理解和尊重學生,還要了解學生品行的缺陷,進行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我們不能嘲笑,諷刺;頂撞老師的學生,我們不能在課堂上與他們正面交鋒;缺乏自信的學生,我們可以用親切的目光、友善的笑容使學生消除對英語的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距離。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才會贏得學生的理解與信賴,教育的言語才會更具穿透力、感染力,轉(zhuǎn)化學生的過程也將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2.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
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并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教材中語言訓練的內(nèi)容和思想教育內(nèi)容的切入點及結(jié)合點,把德育教育貫穿于教學內(nèi)容中。這是防止德育教育空洞化的重要措施。依據(jù)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材內(nèi)容,筆者從以下幾大方面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
①禮貌用語的養(yǎng)成教育
講文明、懂禮儀不僅是自尊的表現(xiàn),而且是對他人的精神奉獻。教師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的習慣,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卻由于礙于面子的原因,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愿意向別人道歉;得到別人的幫助,也覺得理所當然,缺乏一顆感恩的心。于是,筆者利用教材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sorry、thank you”等禮貌用語,精心準備上了一堂如何運用禮貌用語的英語口語課。
首先,筆者先讓學生觀看色拉英語視頻“Always to remember to say please”,劇情講的是Mr. G在請求上帝給予食物時,沒有說“thank you”,最終得不到食物,而不得不在海灘里挨餓的故事,讓他們意識到禮貌用語的重要性。接著引出常西方國家人們嘴常說的四個詞語:如“please”、“excuse me”“sorry”“thank you”。再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如何運用禮貌用語:如請求別人做某事時,要說“please”;打擾別人時,要說“excuse me”;道歉時,要說“sorry”;接受別人的幫助以及贊美時,要說“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也別忘了說“thank you”。最后,筆者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使學生熟練運用這些禮貌用語,逐步養(yǎng)成學生語言文明的好習慣。
②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
“當一日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边@句俗語恰恰反映了職業(yè)中學學生的心理。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奮斗目標,認為來學校只是熬日子、混畢業(yè)證。但是,學習如果沒有目標,就如航海時沒有燈塔,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
例如,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用書英語(基礎模塊1),第2單元的對話主題為“I can do it”,筆者讓學生描述了自己的能力,讓他們談談將來理想的職業(yè)。一部分學生不切實際,夸夸其談。有的想當明星,有的想當首富,但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將來能干哪一行,擔心一畢業(yè)就失業(yè),他們覺得自己前途渺茫。
當時筆者并沒有急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只是讓他們觀看我準備的兩段小視頻,一段是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挑戰(zhàn)自我”節(jié)目。劇中兩位建筑工人用同樣的材料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砌墻的任務。兩位師傅砌墻的技術讓學生嘆為觀止。另一段是新聞記者訪問一位運飲水瓶的工人的片段,他僅用一輛普通的人力手推車,竟然可以運載72個飲水瓶。學生也向這位工人投來了敬佩的眼光。學生談了觀后感,得出的結(jié)論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平凡的工作崗位有不平凡的成就?!?/p>
因此,我們不僅要教育學生正視每一種行業(yè),也要鼓勵他們確立理想目標并且向自己的目標奮進。筆者啟發(fā)學生不要放棄自己,每一個行業(yè)都有模范,只要能有所發(fā)揮,就會取得成就。只要他們能認真學好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從實際出發(fā),樹立明確的就業(yè)目標,將來一樣可以成為各行各業(yè)的佼佼者。
③提高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針對社會上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以及班上許多學生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xiàn)象,筆者在教授主題為“Take care of the earth”(保護地球)的精讀課文中,先讓學生聆聽Michael Jackson(邁克爾·杰克遜)的歌曲“Heal The World”(拯救地球),欣賞歌詞,讓學生感受歌曲中呼吁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震撼力和有感染力。
然后,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Is it necessary to take care of the earth? Why? Have people been polluting the earth?(人們一直在污染環(huán)境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舉身邊出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的事例,并用英文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紛紛反省自己不講文明的行為,能意識到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最后讓學生討論相關話題:“What will you do for our earth in the future?”學生踴躍地回答這個問題。如,“I will not throw the waste paper at random.”“We should save all kinds of resources, or else there won't be any left in the world.”“ We must control the population.”
3.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
我們可以根據(jù)每一個單元的對話主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英語,滲透德育教育。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進行交際,所以我們必須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和多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樂學”。
如在學習如何安慰別人的“Take it easy.”對話時,就可以創(chuàng)設某位學生因不能通過電腦或者會計等級測試,感到沮喪的情景,學生通過對他人的安慰與鼓勵,而學會尊重、關心他人;在學習談論食物“On food”的對話中,可以讓學生扮演大廚的角色,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筆者還介紹了西方國家人們的飲食習慣,增強了學生對跨文化的了解,并且養(yǎng)成禮貌用餐的行為習慣。
此外,我們還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交際能力,讓學生的素質(zhì)在教學活動中得到提升。
①圖片展
在學習主題為“Heroin, a deadly drug”(海洛因——致命的毒品)的精讀課文后,筆者讓學生上網(wǎng)找相關的圖片資料,整理后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觀看。當學生看到長期吸煙者的肺部圖片,瘦骨嶙峋的吸毒者痛不欲生的模樣時,都感到觸目驚心。學生找來的“吸煙有害健康”“不可一,不可再”“遠離白色粉末,擁抱七彩生活”等英文宣傳語,令人深省。學生的展示成果讓大家意識到生命的寶貴,吸煙、吸毒、酗酒對人體的危害。
②手工展
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職業(yè)中學的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強,有的擅長做手工,有的擅長畫畫等。于是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筆者讓學生分工合作,輪流為班上生日的同學設計生日卡片,并寫上英文祝福語和學生的英文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集體的祝福和深切感受到班級的溫暖。這樣不僅展現(xiàn)了學生的技能,還讓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還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感恩之心,助人之心。
三、德育成果
通過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德育教育,學生不僅掌握了重要的交際用語,而且還增強了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習慣逐漸養(yǎng)成。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還可以培養(yǎng)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難、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對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學校生活中,他們基本上能做到尊敬老師,熱愛班集體,團結(jié)同學,講文明、講禮貌。在校園里與老師碰面,基本上可以用“Hello.”“Nice to see you.”打招呼;遲到了,也會用“I'm sorry I'm late. May I come in?”表示歉意。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聽父母的話,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有回報意識。五一勞動節(jié),筆者除了要求學生掌握“Happy Labor Day!”等祝愿語,向辛勤的父母帶去親切的問候,還讓學生為家人做家務。在母親節(jié)及父親節(jié)到來前,學生能夠自制卡片,并寫上“Happy Mother's Day!”“Happy Father's Day”以及與家人傾訴的心里話,大大地增強了親子關系。在學校生活中,學生能意識到學好知識本領對將來就業(yè)的重要性;在社會生活中,學生不僅認識到要對親人、好友友善,更要關愛周圍的人,對他人有責任感;同時,他們也強烈意識到愛護環(huán)境,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在教學和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nèi)ネ诰虻牡掠夭?。我們應當善于挖掘英語教材中豐富的德育資源,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豐富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融品質(zhì)教育于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規(guī)范職業(yè)中學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我們在英語教學改革中應該不斷摸索,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使他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素質(zhì)有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艷琴.高中英語教學中隱性德育教育隱性德育教育[J].校園英語,2009(1).
[2]李新波.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體會[J].教學與管理,2003.
[3]袁昌寰.研究性學習的產(chǎn)生及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