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五四運動發(fā)生于重大歷史轉(zhuǎn)折時期,承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融合了大眾媒介的動員集聚效應,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質(zhì)。從空間批判的視角厘清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淵源,有助于其以更豐富、更立體和更完整的形象呈現(xiàn)出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和發(fā)展推動了空間格局的裂變與重塑,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營造了場域環(huán)境,孕育和培養(yǎng)了主體力量,豐富了空間敘事方式。堅持以完整準確的思維、偶然與必然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理解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不僅要看到救亡圖存道路的復雜性和曲折性,而且要看到五四運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必然性,重點是依托媒介融合的時代條件有效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關鍵詞:五四運動;媒介;空間批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傳播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空間視閾下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tài)觀研究”(18BKS104)。
[中圖分類號] A811? [文章編號] 1673-0186(2019)05-0014-010
[文獻標識碼] A? ? ?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19.05.002
五四運動作為中國近代史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偉大轉(zhuǎn)折點載入史冊,同時也因為其發(fā)展的偏向性而飽受爭議。無論是正面肯定,還是質(zhì)疑和非議,都進一步提高和升華了研究的熱度和意義。關于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研究不斷深入細化,推動了五四運動風范的再現(xiàn),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延續(xù)。然而,以往的研究成果雖然汗牛充棟,卻大多數(shù)集中于時間維度的敘事和評析,忽視了空間也是理解思想和行動的重要工具[1]。伴隨社會理論的空間轉(zhuǎn)向,在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傳播和發(fā)展邁進一百年的關鍵節(jié)點,從空間批評的視域闡釋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淵源,使其以更豐富、更立體和更完整的形象呈現(xiàn)出來,不僅是一次學術研究范式的嘗試,更是一種紀念儀式的表達。
一、在空間批判中理解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發(fā)生于重大歷史轉(zhuǎn)折時期,承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質(zhì)。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按照利潤增殖的需要構建空間格局,形成了世界殖民體系。中國被動參與世界歷史進程,被撕裂的不僅是國土,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也因此發(fā)生斷裂,思想觀念、話語體系、敘事方式等都遭到激烈的批判甚至否定??臻g的變革與重塑不僅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略機遇期,同時也為五四運動鑲嵌了時代紋路。
(一)五四運動是重大的、持續(xù)性的媒介參與事件
媒介事件是一個現(xiàn)代概念,不同于簡單的新聞事實報道,而是強調(diào)媒介事件的文化內(nèi)涵,突出集體記憶、社會關系的構建和重塑等功能指向。關于媒介事件的定位與媒介信息的發(fā)展狀態(tài)密切相關,需要結合具體語境進行細致分析。媒介的本質(zhì)為信息傳播的工具,在資本權力的操縱之下獲得驚人的力量,肆意干擾事件本身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美國歷史學家丹尼爾·布爾斯廷認為,媒介事件多是有意安排的事件,甚至是為各種競選服務的假事件;丹尼爾·戴揚認為,“媒介事件具有非常規(guī)性”,“經(jīng)過提前策劃、宣布和廣告宣傳”[2]。這些是對信息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的現(xiàn)實寫照,指陳傳播與現(xiàn)實的關系錯位顛倒,人們生活在媒介信息制造的幻象之中。相反,在五四運動時期,媒介的廣泛參與主要是作為正面進步性的過程而被深深銘記。古老的中國以分散而孤立的社會關系模式為基本存在形式,更傾向于知識和信息的傳承和積累,缺乏推動信息空間擴散的內(nèi)在動力。它將造紙術和印刷術貢獻給西方文明,為世界交往創(chuàng)造了媒介條件,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維持近代報業(yè)的空白,最終只能嫁接西方的傳媒成果?;适屹F族、地主、知識精英掌控信息的來源和傳播渠道,廣大普通民眾長期被排除在事件之外。五四運動之前,中國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信息的虛假和泛濫,而是資源和信息配置的嚴重失衡。在五四運動時期,以報紙為主導形式的大眾媒介迅速萌發(fā),推動了信息傳播空間的深層變革。
在這里將五四運動定位為媒介廣泛參與的事件,主要強調(diào)其以大眾媒體為媒介和渠道,以民眾的互動參與為重要內(nèi)容。報刊歷史悠久,但是古代的報刊主要以刊載官文書為主要內(nèi)容,維持官報官營、官報官閱的傳統(tǒng),起到上情下達的作用[3]。在鴉片戰(zhàn)爭的壓力下,求變求強的思想紛呈泉涌,民報獲得長足發(fā)展,也為民眾提供了表達空間。以報紙為主的大眾媒體發(fā)揮了重要的動員作用并產(chǎn)生了集聚效應,因此推動五四運動產(chǎn)生較大規(guī)模的社會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為五四運動的發(fā)生拓寬了思想的空間維度。在《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的引領之下,傳播事業(yè)蓬勃發(fā)展。這些進步報刊報道事實、評論時事,宣傳民主與科學,介紹新思潮,推動了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于是乎實現(xiàn)民族復興不再是少數(shù)民族精英的洞見,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責任。救亡圖存與每一個人的利益休戚相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群體冷漠心態(tài)日趨瓦解。在近代報刊營造的輿論環(huán)境之下,人們的思想逐步掙脫封建主義的囚籠,開始關注愛國救亡、民主科學、大眾教育、婦女地位、敘事方式等意義體系。傳媒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推動思想主體和思想內(nèi)容發(fā)生深刻變革,為五四運動的發(fā)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第二,拓寬了五四運動影響范疇的空間維度。五四運動期間,眾多報刊進行了集中全面報道,甚至一些外媒也提供了道義上的聲援,形成強大的輿論場,為學生運動提供了支持。《晨報》上刊登了一則題為《外交警報敬告國民》的新聞,確定了中國外交的失敗,形成思想動員效應?!渡陥蟆废群罂恰肚鄭u問題失敗之警耗》和《愛國之厄運》等文章,及時報道巴黎和會進展,表達了對學生愛國熱忱的同情之心,同時發(fā)表聲明拒絕刊登日商廣告,以獨特的方式參加五四運動。這些期刊基本肯定了五四運動的愛國性質(zhì),形成集體關注,進一步增強了五四運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推動了五四運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第三,促進了五四運動的跨時空延伸。五四運動標志著近代史的開端而不是完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更加清晰而緊迫,五四運動的啟蒙意義仍然具有時效性。每逢5月4日,很多報刊都會發(fā)行五四運動紀念特刊,構建了宣傳研究五四運動的堅強陣地。國共兩黨以及學術界分別周期性地開展紀念活動,關于五四運動的評價與闡發(fā)成為喚醒民族記憶的重要手段,瞿秋白的《五四紀念與民族革命運動》、張?zhí)椎摹段逅倪\動的意義與價值》、毛澤東的《五四運動》和《新民主主義論》等構成示范性力量?!叭祟愋袨檠芯烤褪且P注有意義的事件,而不是事件本身?!盵4]在回顧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期推動國家獨立、民族自強的順利實現(xiàn)。五四運動的紀念活動作為五四運動的再現(xiàn)與超越,推動了五四運動精神的跨時空延伸。人們根據(jù)時代需要,結合媒介語境和條件,構建了新的空間意義體系,形成了五四運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互動關聯(lián)。
(二)五四運動是內(nèi)涵豐富的復雜性運動
五四運動的復雜性特質(zhì)是顯而易見的,企圖將五四運動簡單還原的做法是很難站穩(wěn)腳跟的?!拔逅倪\動本身的復雜性,和后來各黨派的不同解釋,更使親身參與者、所見者、所聞者、所傳聞者,前后的回憶往往自相矛盾,或添油加醋,或畸輕畸重,或無中生有,或抹殺事實,或夸張減料,或抹黑抹紅,幾乎無所不有?!盵5]當然,要想得出科學準確的認識,必須透過復雜事物的表面,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聯(lián)系。
世界的統(tǒng)一性在于物質(zhì)性,世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于歷史性和空間性。五四運動的復雜性取決于其特殊的歷史坐標和具體的空間結構,必須結合其所處的歷史階段、所波及的空間范圍以及所融合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綜合考量。第一,五四運動處于中國近代史、世界現(xiàn)代史的轉(zhuǎn)折時期,兼具多重階段特質(zhì)。各種社會關系結構交織,多種社會形態(tài)理念交叉呈現(xiàn),不屈的中國人仍然在尋找和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反過來說,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盵6]辛亥革命并未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zhì),封建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帝國主義在中華大地肆意橫行,各種社會矛盾錯綜復雜。俄國十月革命后,蘇俄政府主動發(fā)表了《第一次對華宣言》,旨在廢除侵華條約和俄國在華特權,贏得了中國人的一絲好感。與此同時,帝國主義之間的新舊矛盾構成沖突的世界局面,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內(nèi)在矛盾已經(jīng)暴露得比較充分。特殊的歷史階段和時代特征決定了五四運動的性質(zhì)和承擔的多重任務,救亡和啟蒙共同構成五四運動的復雜主題。第二,五四運動拓寬和加深了民主革命的廣度和深度。五四運動在參與主體、活動范圍、思想內(nèi)容等各個方面刷新了歷史的高度,擴展了救亡圖存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從發(fā)生的原因看,它是國際國內(nèi)因素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直接原因在于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根本原因在于國內(nèi)階級矛盾的日益激化。從參與主體看,由知識精英的思想文化動員、愛國學生的游行示威,發(fā)展到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的廣泛參與。從活動范圍看,以北京、上海為中心,“波及全國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比辛亥革命的群眾基礎更廣泛,它的偉大功績在于‘啟導廣大人民的覺悟,準備革命力量的團結’”[7]。而且,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產(chǎn)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構成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部分,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第三,思想文化領域形成百家爭鳴的格局。四萬萬中國人在爭取獨立和富強的路上,沒有現(xiàn)成的章法可以遵循,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照搬。中國就像一個試驗場,每一個要取代封建地主階級統(tǒng)治地位的群體,都企圖將自己的利益打扮成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每一種理論流派和思想體系都標榜出身清白,積極推出“濟世良方”。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國家主義等思潮競相涌動,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西方思潮被原封不動地借用,并沒有實現(xiàn)內(nèi)化。思想體系的廣泛性增加了探索道路的復雜性和曲折性,有一些馬克思主義刊物轉(zhuǎn)變?yōu)榉邱R克思主義刊物,也有非馬克思主義刊物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刊物;號稱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有時卻兜售非馬克思主義元素,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流派也經(jīng)常夾雜著先進性精神;很多人物的思想意志更是搖擺不定,困惑質(zhì)疑時有發(fā)生。然而,復雜并不是錯亂無章,短暫的迷失更渴望找到前進的方向。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剛剛起步,但其優(yōu)勢卻日益凸顯,逐漸引領著中國的未來走向。
(三)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空間結構和空間秩序調(diào)整的開始
中國古代建筑立于高高的臺基之上,烘托出皇家貴族的恢弘氣勢,服務于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古代空間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權力結構難以維系,而新的空間秩序尚在探索之中。
五四運動是偉大的開始,而不是轉(zhuǎn)折的完成時。其一,五四運動顯示了批判的勇氣,卻缺乏批判的科學性。啟蒙思想家們勇于批判舊道德、舊文化,贏得了后世的廣泛贊譽,標志著人們與封建秩序徹底決裂。不過,五四運動所展現(xiàn)的批判勇氣與馬克思主義所崇尚的批判精神還有一定差距。各種思潮主義龐雜繁蕪、無序泛濫,本身就是缺乏批判性精神的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所內(nèi)含的批判精神是辯證批判,強調(diào)肯定與否定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然而,啟蒙思想家們對新思想、新文化存在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態(tài)度,有時甚至將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和糟粕一同拋棄,對西方文化存在全盤吸收傾向。馬克思主義所內(nèi)含的批判精神是實踐的批判,強調(diào)主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罢軐W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8]502然而,五四運動避開人的階級本質(zhì),抽象地談人道主義、人的價值、人的解放,因此盡管取得初步的勝利,但是尚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其二,五四運動播種了可能性,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從國內(nèi)看,五四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思想、封建文化,使廣大青年知識分子接受了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洗禮,對廣大民眾起到宣傳動員的作用,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從國際上看,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使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zhì)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追求國家獨立、民族富強的訴求更加強烈清晰。從向西方學習器物、思想到學習制度,說明啟蒙思想家對中西方差距的認識不斷深化。但是,志士仁人對中國的發(fā)展階段、復雜國情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對中國的未來發(fā)展走向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每一種選擇都意味著一種價值的判斷和取舍過程,每一種判斷和取舍同時蘊含各種偶然性。以至于論述者眾說紛紜,很多問題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社會在爭辯中前進,知識分子不斷分化,更多的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偶然性中孕育著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五四運動逐漸擺脫了遲疑和畏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符合歷史發(fā)展的總體趨勢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歷史和人民的最終選擇。五四運動為各種思想碰撞提供了平臺,更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創(chuàng)造了契機。
二、空間批判視閾下的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
近代中國各種思想理論、學說主義相互碰撞,馬克思主義能夠脫穎而出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和發(fā)展推動了空間格局的裂變與重塑,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創(chuàng)造了契機和條件。
(一)五四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營造了場域環(huán)境
五四運動時期,媒介變遷與社會交往、社會實踐活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為交往的普遍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實條件,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創(chuàng)造了場域環(huán)境。
媒介是信息存儲傳遞傳播的重要工具,是感覺器官和感覺能力的延伸,是社會交往得以建立、延續(xù)和擴展的重要基礎。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的演進歷程反映了媒介對文明的重要意義。倚重時間的媒介,其性質(zhì)耐久,適合垂直化的行政體制;倚重空間的媒介,有利于集中化,適合分層性質(zhì)不太明顯的行政體制[9]。在古代社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偶然存在的,文化信息的縱向傳播是主流,因此對媒介的要求更傾向于時間傳承。進入近代社會以后,文化信息的橫向傳播更加頻繁而廣泛,而通過媒介實現(xiàn)對最大空間的控制正是近現(xiàn)代傳播的價值所在。如果說古代媒介條件影響了人們改變環(huán)境的能力,大眾媒介的發(fā)展則拓寬了個體在空間上的范圍。行為空間的運動部分是個體日程活動所直接接觸的場所的子集,而報紙等溝通渠道所建構的場所則構成個體日?;顒拥拈g接場所,為跨空間交流創(chuàng)造可能[10]。在五四運動期間,報紙等媒介的普遍參與推動了信息的跨空間傳播和擴散,對于啟發(fā)民智,推動群眾運動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眾傳媒采用報道、闡釋、評論等形式,通過信息的傳遞和分享,以協(xié)調(diào)或適應社會關系,并對經(jīng)濟社會生活產(chǎn)生重要影響。五四運動時期,報刊、通訊社、報攤等大眾化、社會化的場景、場所、平臺和載體蓬勃發(fā)展,促進了信息的交換和傳遞,為新思想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刊載新聞和時事性政治材料的近代報紙獲得較快發(fā)展。尤其是“在五四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1919年全國各地新出版的報刊約500種。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湖南等地涌現(xiàn)的為數(shù)眾多的學界報刊尤具特色,著名的有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周恩來主編的《天津?qū)W生聯(lián)合會報》”[11]。從當時的形勢來看,近代報紙發(fā)展迅速、數(shù)量眾多、質(zhì)量上乘。這些報刊版式靈活,取材公開廣泛,內(nèi)容豐富多元,報道迅速,滿足民眾的思想文化發(fā)展需求,對啟發(fā)民智具有重要作用,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準備了思想基礎。以報刊、通訊社、報亭、學會、新式學校等為引領構成新的媒介群,構筑了新的社會空間形式,為新思想薈萃發(fā)展提供平臺載體,為社會變革孕育新生力量?!渡陥蟆返缺姸鄨蠹埵蹆r只有幾分錢,對于普通民眾的經(jīng)濟基礎而言具有可獲得性。以大眾媒介形式為基礎,新思想、新觀點得以迅速集結、流暢表達和廣泛傳播,營造了共同關心時政的氛圍。它劃破了封建社會的超穩(wěn)定結構,切合交往走向普遍性的發(fā)展趨勢?!案鱾€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fā)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tài)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chǎn)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8]540-541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只有在世界交往中才有意義,共產(chǎn)主義只有在普遍交往中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五四運動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二)五四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孕育培養(yǎng)了空間主體力量
在五四運動時期,新的社會力量得以生長和發(fā)展,不僅壯大了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陣營,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孕育培養(yǎng)了新生力量,而且順應了民眾爭取獨立和解放的美好愿望,有利于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價值目標。
強調(diào)五四運動的劃時代意義,不僅在于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且在于新的歷史條件下工人、青年、婦女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歷史舞臺,同時激發(fā)了商人、市民群體的愛國熱情?!吧鐣P系的改變與社會空間的改變之間是相互促進的?!盵12]第一,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歷史舞臺。中國工人階級從誕生之日起就要承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具有強烈的革命意識和反抗精神。受辛亥革命、世界第一次大戰(zhàn)的影響,工人階級不斷成長壯大,工人運動得到較快發(fā)展,當然最初還帶有自發(fā)性、分散性的特質(zhì)。五四運動是工人運動的轉(zhuǎn)折點,其規(guī)模之大、范圍之廣,將五四運動推向新階段。此次參加罷工的有紡織廠工人、金屬產(chǎn)業(yè)工人、運輸業(yè)工人、市政工人、印刷工人、煙草公司工人、查禮飯店工人等,總共人數(shù)無確實統(tǒng)計,大概有六七萬人[13]。以上海為中心,波及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北、湖北等多個省份,形成全國性的聯(lián)合罷工。在這次運動中,因為工人的積極主動參與,而取得了重要勝利,達到了一定政治目的,彰顯了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第二,婦女解放得以再次活躍和發(fā)展。性別壓迫與階級壓迫緊密相連,中國婦女深受封建專制、父權制的雙重壓迫,境遇非常悲慘?!皼]有婦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內(nèi))的社會地位來精確地衡量?!盵14]五四運動總結和繼承了以往婦女解放思想的成果,將婦女爭取經(jīng)濟獨立、就業(yè)平等、婚姻自由、教育公平等訴求和活動引向深入。五四運動時期,不僅有《新青年》《每周評論》《新潮》等著名期刊對婦女解放的關注,還有《新婦女》《婦女評論》《勞動與婦女》等專門論述婦女運動的報刊大量涌現(xiàn),共同承擔了婦女啟蒙的使命,促進了婦女的自主意識和自覺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婦女走上街頭,組建或參加進步團體,積極探索真理,將民族解放與自我解放結合起來,成為五四運動中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第三,青年學生作為新生的社會力量得以錘煉。在封建官僚體制之下,鮮活的革命力量難逃被壓制的命運,青年即使有所行動也大多有始無終。他們的經(jīng)濟地位、社會地位低下,依附于皇權和封建家族勢力,缺乏獨立性、自主性。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化,反對封建倫理綱常的束縛,主張個性解放,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引起廣泛共鳴。青年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蛻變的關鍵階段,朝氣蓬勃,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易受新思想新思潮影響。這些青年在比較分析中了解馬克思主義、認同馬克思主義、選擇馬克思主義、推廣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1920年,留日學生陳望道翻譯了《共產(chǎn)黨宣言》,對早期共產(chǎn)黨人產(chǎn)生深遠影響。同期,趙世炎、周恩來、蔡和森、鄧小平等熱血青年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到法國留學,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俄國革命思想,堅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學生發(fā)揮先鋒作用,將愛國火焰點燃全國。同時,五四運動也將創(chuàng)新精神、擔當精神植入青年學生的基因之中,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積蓄了鮮活力量。
(三)五四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豐富了空間敘事方式
敘事形式與話語體系是觀念形態(tài)的上層建筑,是思想和觀念表達的重要載體和依托,是引領社會發(fā)展變革的重要力量,在思想文化傳播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媒介形態(tài)與敘事形式、話語體系相互作用,推動輿論空間的變革。“空間是政治的、意識形態(tài)的。它真正是一種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物?!盵15]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的經(jīng)濟思想文化正發(fā)生深度變革,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體制正在迅速瓦解,新的文化體系正在探索構建。隨著社會交往更加普遍而多樣化,敘事形式和話語體系也呈現(xiàn)新的特點和趨勢,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新的條件。第一,敘事主體和敘事對象下移,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奠定了群眾基礎。在以往的史學、文學等文化形式中,基本以“精英”為敘事主體和敘事對象,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推崇士大夫階層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情感思想和價值觀念。五四運動時期,啟蒙思想家們開始關注人的價值、人的解放和人的精神狀況。文化焦點和主題開始圍繞下層民眾展開,關注普通民眾的利益訴求,褒揚工人階級的奮斗進取精神,關注青年人的思想動態(tài)?!犊袢巳沼洝贰蹲8!贰杜讼壬陔y中》等很多著名作品,都側重描述雇傭勞動階層、小市民等小人物的貧困悲慘和愚昧麻木。第二,敘事語言更加大眾化。自秦漢以來,比較正式的文章都是采用文言文的表達形式,明清之后又采用八股文體進行考試。這些文體和語言形式精煉優(yōu)美、合乎音律,但是表達格式比較固定,屬于小眾化的表達形式,與日常生活實踐相距較遠。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拉開了白話文運動的序幕。白話文摒棄了文言文的刻板、晦澀,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大眾化的表達和傳播形式。它通俗易懂,更加切合普通民眾的文化層次和表達需求,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第三,敘事思想更加多元化。五四運動時期,封建秩序日益解體,新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秩序尚在孕育。各個階層的利益訴求相互碰撞,推動了各種思潮主義的傳播和發(fā)展。地主階級、買辦階級附庸于帝國主義的勢力,在壓迫民眾中獲益,千方百計維持舊秩序的存在和延續(xù),代表中國當時最反動的生產(chǎn)關系。民族資產(chǎn)階級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夾縫中求生存,兼具革命性和軟弱性。小資產(chǎn)階級雖然在經(jīng)濟上能夠基本維持自給,但生活質(zhì)量和社會地位有所下降,為國家和民族的困境而困擾,往往是被裹挾著前行。無產(chǎn)階級、農(nóng)民階層長期陷于封建秩序的桎梏中,反抗意識有所增長[16]。此時的思想融合啟蒙和救國多重使命,呈現(xiàn)分歧對立的姿態(tài),切實反映了五四運動思想的豐富性和多元化傾向。保守主義、自由主義、激進主義思想都有所孕育發(fā)展,為中國未來走向提供諸多選擇,進一步增加了發(fā)展的不確定性,古老的中國一直在艱難地探索涅槃的可能。
三、五四運動精神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xiàn)代啟示
五四運動時期,很多新思想或者是從西方傳播而來,或者是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之下產(chǎn)生,然而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則為勢之所趨。中國從選擇到信仰馬克思主義經(jīng)過了艱難曲折的過程,無論是夸大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還是否認二者的關聯(lián),都是違背客觀事實的。
(一)要完整準確地理解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
要堅持以完整準確的思維理解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必須結合具體的歷史條件進行分析,不能超越歷史條件苛責五四運動,既要看到五四運動的局限性,又要看到五四運動的開拓性。
五四運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至此中國共產(chǎn)黨人開始自覺有組織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尚處于傳播的初級階段?!耙环N學說或理論大眾化傳播效果與其同時代的文化環(huán)境契合程度呈正相關關系?!盵17]正是由于具體歷史條件的限制,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介紹還是粗淺、零散和片面的,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先進本質(zhì)的介紹存在碎片化的現(xiàn)象。因此,不難理解當時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解,甚至相信“共產(chǎn)共妻”的說辭。然而,“五四運動時期雖然還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但是已經(jīng)有了大批的贊成俄國革命的具有初步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18]。這些人對馬克思主義、俄國革命已經(jīng)具備比較充分的認識,或者是在五四運動進步刊物的影響下,最后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共產(chǎn)國際和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對五四運動產(chǎn)生了極大的關注和興趣,先后多次派人到中國了解中國革命情況,與進步人士接觸,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同時,還有瞿秋白、劉少奇、任弼時等人奔赴蘇聯(lián)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成功經(jīng)驗,開始從事革命活動。借由五四運動的契機,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開始生根發(fā)芽,馬克思主義的基因和種子開始在中國萌發(fā)。在此過程中,雖然也存在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經(jīng)驗化的現(xiàn)象,尤其是對革命的領導權、革命的道路缺乏深入的認識,但是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認識更趨理性,展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態(tài)度和決心。而紀念五四運動的活動是五四運動精神的傳承和延續(xù),對于重塑廣大民眾的集體記憶,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具有特殊意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結合時代發(fā)展的主題和形式,弘揚和繼承五四運動的開拓性精神,摒棄五四運動的局限性,有效地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
(二)堅持偶然與必然相統(tǒng)一的觀點看待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
堅持用偶然與必然相統(tǒng)一的觀點分析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既要看到五四運動時期中國人民探索救亡圖存道路的復雜性和曲折性,又要看到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必然性。
任何事物在時空中的運行都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雙重屬性。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質(zhì)聯(lián)系所規(guī)定的,揭示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確定不移的趨勢,體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規(guī)律性。偶然性產(chǎn)生于事物的外部聯(lián)系、非本質(zhì)性原因,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可變性、不確定性,體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復雜性和多向性。偶然性的過程中包含著必然性的因素,而必然性的過程往往通過偶然性體現(xiàn)出來。沒有純粹的偶然性,同樣也沒有純粹的必然性?!翱茖W、特別哲學的任務,誠然可以正確地說,在于從偶然性的假象里去認識潛蘊著的必然性?!盵19]社會發(fā)展歷史是人的實踐活動在時間空間中循序漸次地展開,既踐行客觀規(guī)律,又充滿各種曲折性、跳躍性。堅持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既要科學把握歷史發(fā)展的宏觀態(tài)勢,又要充分尊重歷史發(fā)展的豐富性和生動性。五四運動為志士仁人挽救民族危亡提供了各種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而歷史和人民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體現(xiàn)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堅持使用階級分析的方法,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充分挖掘無產(chǎn)階級的先進性和偉大力量,為中華民族復興找到先進的思想武器和物質(zhì)武器,所以必然脫穎而出。然而,形式邏輯認為歷史是經(jīng)驗的簡單堆砌,是偶然性聯(lián)系的構成體,同時否認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性以及規(guī)律的層次性。一些學者著重挖掘五四運動中的個性案例,多元化思想,肆意夸大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否定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用和力量,否定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忽視五四運動的客觀結果。事實上,這種觀點以歷史假設否定歷史發(fā)展現(xiàn)實,企圖通過否定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必然關系,進而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的合法性。
(三)依托媒介融合的時代條件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馬克思主義以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和人類解放為己任,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標,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思想理論體系。“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8]11。要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以人民群眾所需要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任重道遠,永無止境。五四運動時期,國家民族呈岌岌可危之勢,啟蒙與救國成為時代主題,民眾有切膚之痛。適應時代主題和革命任務的現(xiàn)實需要,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更傾向于采用宏大敘事的形式,以系統(tǒng)全面地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內(nèi)容、邏輯結構和方法,為社會變革提供根本依據(jù)。與此同時,報紙傳媒的迅速發(fā)展、白話文運動的廣泛開展,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大眾化的媒介條件和平臺。進入21世紀以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成為新的時代主題。赤裸裸的、直接形式的殖民掠奪已經(jīng)窮途末路,資本的掠奪形式更加隱秘,更具欺騙性。為了維持資本機器的瘋狂運轉(zhuǎn),促進過剩生產(chǎn)能力的轉(zhuǎn)移,資本不僅重塑世界空間格局,而且全面向日常生活滲透。日常生活看似瑣碎乏味,卻涉及最基本的物質(zhì)和精神關系,關乎人民群眾最直接最切實的利益。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拓寬微觀敘事的表達形式,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宏大命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時至今日,“全媒體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20]。傳統(tǒng)媒體與現(xiàn)代媒體相結合,綜合利用圖像、聲音、文字、圖形等符號,形成立體化的傳播形式,使信息的傳遞更加個性、碎片、直接。馬克思主義傳播必須結合時代語境,適應新的媒介主體、媒介對象和媒介形式,開拓新的媒介平臺和渠道,以更豐富、更靈活、更微觀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1:26.
[2]? 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歷史的現(xiàn)場直播:媒介事件[M]. 麻爭旗,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5-7.
[3]? 吳廷俊.中國新聞事業(yè)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45.
[4]? 阿瑟·伯格.理解媒介:媒介與文化研究的關鍵文本[M]. 秦潔,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7.
[5]?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M]. 陳永明,張靜,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2016:13.
[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7]? 王平,李志芳.中國歷史概論[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104.
[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哈羅德·伊尼斯.帝國與傳播[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38.
[10]? 雷金納德·戈列奇,羅伯特·斯延森.空間行為的地理學[M]. 柴彥威,曹小曙,龍韜,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239.
[11]? 本書編寫組.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528.
[12]? 馮雷.理解空間——20世紀空間觀念的激變[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132.
[13]?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6.
[1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9.
[15]? 包亞明.現(xiàn)代性與空間的生產(chǎn)[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2.
[16]?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
[17] 劉興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基本經(jīng)驗[J].重慶社會科學,2010(4):15-18.
[18]?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9-700.
[19]? 黑格爾.小邏輯[M]. 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303.
[20]?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 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N].人民日報,2019-01-26(01).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On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Criticism
Liu Yan
(Academy of Marxism,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The May 4th Movement took place in a period of great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 and undertook a special historical mission. Moreover, it fused the mobil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mass media, so it had obvious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criticism, we can clarify the origin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Marxism, which is helpful to present it in a richer, more three-dimensional and more complete imag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promoted the fission and remodeling of the spatial pattern, which created a field environment for the wide spread of Marxism, nurtured and trained the main force, and enriched the spatial narrative mod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viewpoint of complete and accurate and the unity of contingency and inevit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Marxism. And we should not only see the complexity and tortuosity of the road to salvation and survival, but also see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Marxism. The key point i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by relying on the era conditions of media convergence.
Key Words: the May 4th Movement; Media; Space Criticism; Chinese Communication of Marx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