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霞
摘要:在2017年公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體育教育中的核心素養(yǎng)有詳細的說明,包括健康行為、運動能力以及體育品德。體育品德即通過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立德樹人”的重要思想。在思想品質教育中,“挫折教育”成為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的重要方法,需要體育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滲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中學體育;挫折教育;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新課改在中學教育中的滲透,中學體育教育內容和方法得到逐步完善和提升。中學生正處在身體和心理快速發(fā)展變化的時期,需要通過體育活動加強身體素質,完善思想品質,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此背景下,“挫折教育”得到了體育教育的關注,并被納入學生的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挫折教育的內涵,并通過切實有效的體育活動組織使這種教學思想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品質和抗挫能力。
一、挫折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在學生需要具備的心理品質中,抗挫折能力是學生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具有的堅強、樂觀心態(tài),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重新振作并克服困難[1]。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或失敗,由此產生失落、悲觀、放棄等消極心態(tài),這些心態(tài)是學生挫敗感的來源,只有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質,困難才有可能得到突破。因此,挫折教育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自信、堅強、勇敢、堅持等優(yōu)秀心理品質,并采取與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相匹配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挫折,克服困難,為中學生現(xiàn)階段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挫折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一)采用分層教學,提升體育活動的難度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能夠對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需要體育教師科學合理的設置體育活動的難度,人為創(chuàng)設對不同學生來說具有難度的體育活動。由于人為挫折創(chuàng)設在教師的掌控范圍之內,可以保證挫折教育有序進行[2]。此外,每個班級中學生的能力不同,因此,體育教師在挫折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的性別和能力給學生設置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項目,且學生能夠體驗到挫折并通過努力可以克服困難的任務。以跳遠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初始跳遠能力進行測試和記錄,并根據(jù)學生的初始成績進行分層教學,給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目標,并且給學生練習的時間進行跳遠訓練,教師要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其次,教師給每個學生1次挑戰(zhàn)機會,對學生的訓練結果進行檢測,如果能夠達到目標再提升適宜難度,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適度的失敗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我們怎樣才能突破自己,達成甚至超越目標。最后,教師再給學生1次挑戰(zhàn)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理性思考和正確面對的基礎上超越自我。教師在測試過程中要做好記錄,并將測試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并相互交流內心體會。
(二)采用小組合作競賽
體育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過程中可以改變原有的組織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小組之間進行競賽,競賽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輸贏,學生因此會產生挫敗感,但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和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能夠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比賽[3]。抗挫折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而體育教學活動很多都是以團隊形式進行組織的,可以使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外部競賽和內部鼓勵的雙重作用下得到提升。以接力賽為例,體育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接力比賽。在分組的過程中要根據(jù)運動能力進行平均分配,保證比賽的公平性,由于比賽策略和各組之間實際表現(xiàn)的差異性會導致比賽結果不同,有的小組失敗了組員之間可能會互相指責或者會有失望情緒產生放棄的想法,無論是什么困難都是對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組長領導力的考驗,教師要及時做好疏導工作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力量,遇到挫折時應積極面對,勇于挑戰(zhàn)自我。
(三)采取榜樣教學法
榜樣的力量是學生前進的動力,體育教師在挫折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榜樣的力量,使中學生學習榜樣身上樂觀堅強,不怕失敗的精神。首先,體育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介紹奧運冠軍的經歷,例如中國女排、孫楊、劉翔等等,讓學生能夠了解這些體育健兒成功路上的不易。其次,體育教師還可以分享自己過往的人生經歷,使學生能夠以教師為榜樣,正確面對遇到的挫折。在榜樣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專業(yè)的知識和正向引導在學生面前建立威信。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抗挫折表現(xiàn)在學生中選拔小組長,發(fā)揮好小組長的榜樣帶動作用,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體育教師在進行挫折教育時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由于挫折對于學生是雙刃劍,有的學生內心脆弱敏感,在遇到困難時很容易受到嚴重的心理打擊,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并從此放棄。因此,體育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質和能力特點。其次,在學生在經歷挫折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把握好引導的時機,適當留給學生體會和思考挫折的時間。在交流過程中要善于通過言語和眼神行為傳遞關心和信任,對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充分肯定。最后,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活動中總結經驗;同時,要發(fā)揮好小組長的榜樣帶動作用和組員的關心鼓勵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中,挫折教育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質,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體育教師要了解挫折教育的內涵,并且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引導方式使學生能夠在體驗挫折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理智客觀的面對挫折,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通過分層教學、小組合作競賽以及榜樣教學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樂觀堅強、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 佚名. 淺析核心素養(yǎng)下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J]. 當代體育科技, 2018, 8(27):103-104.
[2] 王玉濤. 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研究[J]. 才智, 2017(26):123-123.
[3] 戴建進. 淺談初中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挫折教育[J].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7(33):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