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二十世紀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更新了我們對于中華文明源頭的認識,展現(xiàn)了長三角史前文化的燦爛。良渚可謂溝通古今之橋,五千年前,她璀璨過;五千年后,她再耀光芒。
拜最近八十余年一系列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之賜,今杭州余杭區(qū)的一個小地方“良渚”已是名滿天下。若是穿行在杭州街頭,不時會有良渚文化元素映入眼簾:路燈燈柱的一部分是玉琮的造型,廣場上的雕塑是玉錐形器,等等。良渚文化的影響力無形中已經深入當代生活,并且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連英國著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Colin Renfrew)也對良渚抱有極大的興趣,既撰寫論文,又積極向世界同行介紹良渚的最新發(fā)現(xiàn)。大量珍貴的良渚文化文物在博物館中展陳,給前去參觀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東南都會
從大處來講,孕育良渚文化的環(huán)太湖地區(qū),屬于《尚書·禹貢》中的“揚州之域”。聚焦到以良渚古城為中心的余杭一帶,在明代則屬于杭州府。明末清初沿革地理學者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形容杭州府“山川環(huán)錯,井邑浩穰,為東南都會”。此地雖偏,然“蟠幽宅阻,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養(yǎng)生聚,其地利于休息”,“是以晏然者百余年”。退回到距今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余杭一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是良渚文化繁盛千年的重要基礎。
杭州地處長三角南沿和錢江下游,東望大海,西、中和南部屬浙西丘陵區(qū),主干山脈有天目山、白際山等,密集的山林為良渚人提供了玉石、林木等豐富的資源。良渚人在這樣一個平原與山地交界、谷地內小河蜿蜒的地理環(huán)境中,種植水稻、漁獵采集,生業(yè)經濟穩(wěn)定自足,制陶、琢玉等手工業(yè)也十分發(fā)達,文化面貌遂能精致考究。于是,我們已隱約可以感到一種自給富足、自成中心的文化認同逐漸在這片區(qū)域的歷史傳統(tǒng)中積淀下來。
良渚遺址是杭縣第二區(qū)(今杭州余杭區(qū))良渚鎮(zhèn)人施昕更先生在1936年首先發(fā)現(xiàn)的。1959年,溫州籍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正式命名“良渚文化”。嗣后在吳中草鞋山、武進寺墩、青浦福泉山等蘇、滬遺址有接二連三的發(fā)現(xiàn),每一次都促進了人們對于良渚文化的認識。時間進入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后來居上,在良渚、安溪和瓶窯一帶相繼發(fā)現(xiàn)了反山顯貴者墓地、瑤山和匯觀山祭壇與墓地、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以及一大批良渚時期的村落遺址和墓地。自2007年以來,經過十余年不斷的考古發(fā)掘,一個覆蓋6.3平方公里的核心區(qū)、100平方公里的近郊體系,以及1000平方公里的遠郊腹地的良渚古城城市系統(tǒng)被確認。古城、水利系統(tǒng)刷新了人們對于良渚的認識高度,一個五千年前文明圣地的圖景愈發(fā)清晰起來。
圣城內外
良渚古城位于杭州余杭區(qū)瓶窯鎮(zhèn),坐落在一個C形盆地中。城的平面略呈圓角方形,正南北向,城的西、北和南三面都有山。東西寬約1770米,南北長約1910米,總面積約300多萬平方米。城墻寬20—145米。古城有8座水門,每面城墻各2座,水門和內城河相通,表明當時的水道交通勾連古城內外。唯一的一座陸門居于南城墻兩座水門之間,向北直通莫角山宮殿區(qū)。
古城的中心是莫角山宮殿區(qū),該遺址呈較規(guī)整的長方形,東西長670米,南北寬450米,總面積30余萬平方米,相對高程約8米。其上有面積不少于3萬平方米的夯筑遺存。從夯土基址中夯土層的密集和考究、大型柱坑,以及填埋純凈土的灰坑等種種跡象判斷,莫角山遺址具有崇高的地位,很可能是良渚文化神圣的禮儀中心。
從布局上看,古城和莫角山遺址恰好呈現(xiàn)了圓和方的結構,這很可能有一定的設計。良渚文化中最負盛名的玉琮就是外方內圓的形制結構。而且,莫角山和古城方圓的結構依托于土和水兩種物質呈現(xiàn)出來。城內最高處是莫角山,其四周很可能有壕溝環(huán)繞,城內整體環(huán)境是濕地,局部位置有池苑鑲嵌。站在這座高臺上,視野開闊,體現(xiàn)了王者居中居高的特點。古城的外面,也是低洼的沼澤濕地。良渚人在建城的同時也對城外有統(tǒng)一規(guī)劃。他們在濕地沼澤中堆建高地以供居住。莫角山和其周圍的濕地明顯構成了“丘與水”的景觀模式,頗似后來歷史中的“辟雍”或“瀛臺”。這種景觀模式絕對具有宇宙學的意義。宗教史家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將水環(huán)丘的模式視為一種微觀宇宙,具有“中心—象征”的意義,它所代表的是“世界的中心(Center of the World)”,圣殿和圣城就坐落在那里。
當然,在沼澤濕地上建起這樣一座城,更是良渚人對于當?shù)厮?、地形等環(huán)境充分察識、規(guī)劃的產物,飽含科學技術。由于臨海近溪,古城還具有擋潮防洪的功能。寬闊的城墻可以拒擋城外之水,如果城內積水過多,水門又可疏泄。
為了減輕洪水的沖擊力,良渚人還在古城西北方的山地中建筑了水壩,這是良渚考古的最新發(fā)現(xiàn)。2013年,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西北部山系確認了一個龐大、復雜的水利系統(tǒng)。這個水利系統(tǒng)主要由多座堆筑在山體之間溝谷地帶的近十個大小不同的大壩組成,根據壩體位置和海拔的不同,構成高低兩組水壩群。這些水壩相互接續(xù),長短不一。壩體的海拔高度為10—20米,相對周圍低地的高程為6米左右,形成泄洪區(qū)的外圍屏障。將水利系統(tǒng)和古城聯(lián)系起來看,也可看出良渚人所營建的莫角山臺地宮殿基址、內城和外城組成的三重結構及水利系統(tǒng)這樣一個宏大的城市格局。
在古城南面的卞家山遺址,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一處水邊埠頭。140余根木樁分布于岸邊,其中一批密集伸入水域。從浮棄的木板、木樁等殘體來看,樁木遺存上應有橫置的木板或木條以供通行??脊湃藛T還發(fā)現(xiàn)兩條大型灰溝,推測可能為船舶??康娜斯じ蹫??;覝现邪l(fā)現(xiàn)的一個長達2米、直徑80厘米的巨型木墩,約千余斤重,墩的兩側各有一對牛鼻孔,可能是用來拴船的樁。綜合看來,卞家山遺址集墓地、居址、灰溝、碼頭等遺跡為一體,是良渚時期一處臨水而建的水鄉(xiāng)村寨。
豐富的考古學資料令我們浮想聯(lián)翩。五千年前的良渚社會與今天的江南水鄉(xiāng)被一個同樣的傳統(tǒng)連系著,即對水環(huán)境的適應、管理與開發(fā)。密集的河流是良渚社會的交通命脈,各類生產、生活資料,包括玉料、石料、谷物、牲畜、禽類和瓜果魚蝦等通過船只來運輸、裝卸。良渚人以舟(獨木舟或竹筏)當車,穿行在大大小小的河面上。便捷的河道交通也方便不同政治集團間外交信使的往還和貢物的派送。
“王都”氣象
再看古城的內部,西南距莫角山遺址僅200米處有一座高臺墓地,名“反山”。墓地始建于約公元前3000年的良渚文化早期,一直到良渚晚期還在使用。墓地埋有11座良渚大墓。玉器隨葬品總數(shù)高達3000多件,種類包括琮、璧、鉞、冠狀器、三叉形器、錐形器、柱形器、環(huán)鐲、帶鉤等,是迄今為止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玉器品種最豐富、數(shù)量最多的高等級墓地。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M12中,出土了一件琢刻有完整的神人獸面紋圖像的玉琮,被譽為“琮王”。另有一件玉鉞,其表面雕琢了完整的神人獸面紋像和飛鳥紋,很是稀罕。種種因素表明,M12的墓主應當是一位王者。
在良渚古城東北約5公里處,有一座修建于良渚文化早期的祭壇。該祭壇在海拔約35米的自然山丘上修建而成,面積逾5000平方米。祭壇是一個神圣空間,它被個體或者組織視為值得奉獻、忠于和敬重的一片空間,與圍繞它的非神圣的或者世俗的世界有著明確的區(qū)別。神圣空間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類通過自身的文化、經驗與目標來定義、限制和給予它特征時被分配了神圣的地位。遙想當年,良渚人也曾通過各種儀式來與他們崇拜的神靈(良渚玉器上琢刻的神人獸面紋就是神靈的再現(xiàn))進行互動,虔誠地向神靈獻祭,祈求獲得佑護,禍災不至,求用不匱。
建構這片祭壇的自然是良渚文化集團中的貴族階層,他們壟斷了這一神圣空間,并且死后將墓葬布置在了祭壇上。祭壇的中心區(qū)域分布著13座良渚文化墓葬。從墓葬遺存可知,隨葬品以玉器為主,共出土玉器679件(組),以單件計2459件。玉器組合有玉冠狀器、帶蓋柱形器、三叉形器、鉞、小琮、石鉞、璜、冠狀器、圓牌等。
良渚文化考古發(fā)現(xiàn)的“壇(祭壇)”“廟(莫角山)”“冢(反山大墓)”以及古城、以琮璧為核心的玉器、神秘繁復的神徽圖像,昭示著良渚文化的繁盛發(fā)達,良渚古城一帶無疑是當時良渚文化共同體的神圣中心,儼然“王都”氣象。在王都以外的今蘇南和上海境內,同樣存在著若干個良渚文化高等級聚落中心,彼此間保持著經濟、政治和文化層面的密切交往。而在這些高等級聚落之間廣袤的田疇中,則分布著星星點點的良渚文化低等級聚落,它們所代表的正是當時基層的良渚村落和農人。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無論是在良渚古城,還是更大空間范圍的江浙滬,將有更多的關于良渚的秘密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鏟下再現(xiàn)。
考古,不僅僅是在揭示過去,它真正的奇跡是逝去的生活和湮滅的文明如何強烈地關聯(lián)和影響著生者的世界。在當下和未來,可以篤信,良渚文化將以遺產的身份、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形式,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去。唯愿良渚—這份中華文化的瑰寶,可以“潤物細無聲,子孫永寶之”。
徐峰,歷史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文博系副教授。
(本文圖片采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良渚博物院公開發(fā)表的文章或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