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磊 段雨彤 章珍晶 蔣舒沁 池歆雨
摘要:本研究是研究在網(wǎng)絡使用背景下的大學生社交焦慮問題,探討網(wǎng)絡社會與社交焦慮的作用,能擴寬人們對網(wǎng)絡社會支持作用的認識,豐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社交焦慮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焦慮癥
研究背景
當今時代是一個科技高速發(fā)展,信息爆炸的時代,社交變成了意見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事情,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事實上,這一代人往往內心更加敏感,也越容易對社交感到疲憊不堪。由于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他們大多患上了一點“網(wǎng)絡社交恐懼癥”。
研究意義
本研究有利于社交焦慮的大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所處在的社會支持情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更好更多地獲得他人的支持,并加利用,改善社交焦慮情緒和減少社交回避行為,進入社交場合能夠從容自如。本研究還考慮到網(wǎng)絡環(huán)境,并且結合大學生自我概念發(fā)展變化這一現(xiàn)象,為高校中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另一條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途徑。
案例分析
社交焦慮癥是一種慢性心理疾病,持續(xù)時間較長,很少自發(fā)緩解,往往導致個體社會功能受損,嚴重影響當事人的日常生活。
事件闡述
2012年10月,據(jù)反映廈門某大學管理科學系2011級碩士研究生小P本學期經(jīng)常在宿舍上網(wǎng),幾乎不與同學交流。輔導員了解到小P性格內向,害怕與陌生人溝通交流,甚至害怕上課。談心過程中,小P始終低頭陳述內心感受,不敢眼神交流,說自己和陌生人交流就緊張說不出話來,害怕出丑或被別人嘲笑,于是開始躲避大家。通過逐步溝通,了解到因為來自家庭、學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等種種方面各因素的影響,才造成了小P的現(xiàn)狀。
行為團體治療法
Albano于1995年對5位年齡為13~17歲的青少年進行過16次小組干預,80%青少年社交焦慮明顯改善,并且父母與青少年都有積極情感增加、人際關系質量提高。[1]
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改善青少年社交焦慮是顯著有效的。輔導員征得小P的同意后,尋找了6名和小P關系最好的班級同學,開始了團體治療過程。
實施操作
(一)細化前期評估,明確治療目標
在團體治療小組開始之前,輔導員和6名參與團體治療中的同學逐個談話,告知他們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治療性團體,大家通過認知重構和團體互動交流的方式去協(xié)助小P改變對社交焦慮的不合理認知,并重新建構合理認知,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tài)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社交問題[3];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社交焦慮的情緒,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通過學習溝通技巧,緩解自己在社交過程中的焦慮狀態(tài)。
(二)實施干預方案,評估干預效果
團體治療中,輔導員總共設計了6次主題活動,分別為團隊建設、感知焦慮、緩解焦慮、糾正不合理認知、習得溝通之道、重塑自我[4]。
1.團隊建設
小P雖然和參加團體治療的其余6名同學比較熟悉,但依然處于自我封閉狀態(tài)。本單元活動主要通過“Nice to meet you!”和“喂,你到底在叫誰”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初步建立團體凝聚力,讓小P初步適應團體治療形式。主題活動結束后,7名團體成員用手工作畫形式畫一副契約書,約定團體成員定期開展活動,不得中途退出團體[5]。
2.感知焦慮
在第二單元活動中,主要是讓小P感受壓力的存在,并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團體成員相互之間用雙手懸空壓住氣球,慢慢使勁往中間壓縮,直到氣球爆炸為止;團體成員必須閉上眼睛,也不能出聲,細心體會那種慢慢蔓延的焦慮感。主題活動之后,引導團體成員相互分享關于焦慮的感受,并相互探討日常生活中的壓力。
3.緩解焦慮
該環(huán)節(jié)引導小P想象自己感到焦慮的場景,和團體其他成員共同探討如何應對焦慮情緒,并試著用放松訓練法緩解社交焦慮。
4.糾正不合理認知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小P認識到原來對社交焦慮的不合理認知,在此基礎上,借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形式,依靠“情緒ABC”理論,逐一詢問小P對生活事件的認知,鼓勵他說出積極向上的事件,重新建構合理的認知,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tài)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社交問題。通過積極反思和主動剖析,小P認識到自身很多認知和評價是不合理的,也發(fā)現(xiàn)事情確實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心情也放松了不少,眉間陰霾開始消散。
5.習得溝通之道
在前期訪談中得知,小P人際交往面較窄,與人交流溝通能力較弱。鑒于此,專門設計了“聽聲音畫瓢”主題活動,引導小P反思自己在社會交往中溝通不暢的情境,并嘗試用習得的溝通技巧分析應該如何克服這種社交焦慮。
6.重塑自我
在團體治療環(huán)節(jié)的最后,給團體成員每人發(fā)一張白紙板,教他們用彩色曲線畫出自己的生命歷程,生命的高潮往上畫,生命的低潮往下畫,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小P通過“生命彩虹圖”分享了自己從一個湘西農村走向大學的心酸歷程,強烈的自尊感來自于自卑感和成功的欲望,當現(xiàn)實和理想有激烈的沖突時,他選擇了沉默和回避。他有一個不曾泯滅的夢想,需要一步一步實現(xiàn)。
彼得?J?柏林的研究發(fā)現(xiàn),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借助角色扮演、認知重構、強化、反饋和家庭作業(yè)等技巧,在解決學生驚恐障礙、強迫癥、社交恐懼癥、抑郁癥、躁狂抑郁癥等心理障礙中有明顯的成效[7]??刹捎脠F體咨詢治療的方式將同質性較強的學生組合起來,一起交流探討,一起制定治療目標,一起實現(xiàn)自我改變。
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焦慮的緩解對策及建議
網(wǎng)絡社交工具的出現(xiàn)是社會現(xiàn)代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產(chǎn)物,是時代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極大的改變了大學生的社交方式和社交環(huán)境。我們應正視網(wǎng)絡社交對當今大學生發(fā)展和人際關系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采取措施緩解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焦慮問題。
參考文獻:
[1]AIBANOAM,MARTENartPA,HOLTC,Aetal.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reatment for socialph- obiainadolescents:Apreliminarystudy[J].Journal of Nervousand MentalDisease,1995,(183):649.
[2]張瑾.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治療實驗研究[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7(6):106 109.
[3]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3-94.
[4]樊富珉,何瑾.團體心理輔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75-176.
[5]羅京濱,曾崢.大學團體心理輔導實操指南[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130-135.
[6]王憶軍,郝蕊,陳曉慧,等.認知行為療法和生物反饋療法對醫(yī)學生社交焦慮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1):66-69.
[7]ROBERTAGS.精神健康———臨床社會工作實踐[M].何雪松譯.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201 210.
作者簡介:嚴磊,1998/06/14,男,上海,漢族,大學,學生。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