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芳
【摘? ? 要】文言文是古人的語言,當下是學生學習的一大要點,也是進行教學的一個難點。文言文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難點,在文言文的教學方法上也一直難有重大突破。要將語文文言文的教學任務完成,要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配合好。做到教師引導學生,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64
在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教學一直都是一個重頭戲。在整個初中階段語文的課本中,文言文所占的篇幅就有46篇之多。文言文的教學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重點以及難點。作為一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多年的教師,我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方法做出以下探討。
一、自主預習
任何一個學科的良好開端都是通過學生自己預習開始,作為教師,我們要向學生灌輸“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思想。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獨立自主的學習。由于文言文是一個較為生澀難懂的文體,學生在進行預習工作時,常常因為看不懂文言文而放棄預習,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依賴教師課堂講解的心理,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學習,是無法將文言文學好、學精的。為了不讓學生在預習時偷懶,讓學生達成預習應達到的狀態(tài),我們教師應該向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方法:
1.通讀全文,根據(jù)注釋批注重點字詞,根據(jù)注釋,嘗試解釋文言文段落。學生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將那些較難翻譯的段落使用鉛筆翻譯在相應位置,要讓學生做到預習時不光動腦還要動手。
2.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完成問題。例如:在《馬說》一文中,教師可以提出“文中所說‘天下無馬’的原因”一問,然后在上課前進行抽問。
以上都是預習文言文時常采用的預習方法,讓學生具體投入到預習文言文的實踐當中,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接下來教師講解的課程中,學生就會學得更加輕松。能否真正的實現(xiàn)這些措施對預習產(chǎn)生的效果,即需要學生的自覺,也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所以,教師不但要提出預習任務,也要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檢查,預防部分學生有偷懶的傾向。預習的還有一重要作用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接下來的課堂講授中,學生進行的預習工作就會得到凸顯,不會讓學生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找不到方向。從而節(jié)省了學生在課堂上看課文的時間,將會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二、課堂引導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擔當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還要擔當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的角色。教師不應一味地將教學的結論告知學生,而要將自己當作一位“引路人”,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得出教學結論。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一個為學生們解答疑惑的過程,通過課堂講學,教師便可以將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遇到的疑惑點進行答疑解惑。初中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可以大致根據(jù)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步驟一:對作者及寫作相關背景進行講解。文言文由古人撰寫,至今已有許多年的歷史,當代人對那個時期的時代背景也不了解,古代文言話語相對于現(xiàn)代語言而言,過于生澀難懂。若直接略過對作者的經(jīng)歷及時代背景進行介紹,很難讓學生對文言文的內(nèi)容有深層次的理解。所以通過向學生進行作者的相關經(jīng)歷以及寫作歷史背景的介紹,不但拓展了學生對歷史的了解,而且促進接下來的教學,讓學生取得全面發(fā)展。
步驟二: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字段翻譯。在背景介紹后,正式開始課文講解前,可以抽取同學起來進行字段的翻譯,這個做法不僅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效果,也有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遇到的困難,可以幫助教師找到重點講解方向。通過抽取學生進行翻譯,然后對學生翻譯錯處進行糾正,與直接通過教師講解相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映像更加深刻。
步驟三:串聯(lián)全篇。對文言文的講解一般都是分段進行的,所以在將全文詳細講解完過后,把全篇串聯(lián)起來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分段講解的文言文過于碎片化,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理解,這樣一來,對文言文的理解就不全面。將文言文連貫起來,通讀及整體翻譯使整篇文言文成為了一個學習整體。
步驟四:勾畫重難點字詞。初中文言文的教學重點之一就是講解重點字詞,對于整篇文章要點的理解也是通過對重點字詞的深究了解實現(xiàn)。文言文的重點字詞主要分類大致有:實詞、虛詞、連詞、節(jié)次、通假字等。在文言文中,不同的字詞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解釋,但是,通過長期的積累,學生就能夠融會貫通,根據(jù)語境將字詞的釋義準確表達。對于重點字詞的掌握,往往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三、記憶背誦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學科,無論怎么改革,也逃脫不掉背誦的命運。學生在對文言文進行學習過后,若不進行復習記憶,很容易將其遺忘。所以課后的記憶背誦也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師,針對學生的背誦記憶,我們可以做出以下措施:
1.文言段落背誦。背誦是語文教學中普遍采用的記憶措施,可以通過在教師或指定學生處背誦及默寫實現(xiàn)。
2.重點字詞釋義。教師可以利用上課前3-5分鐘讓學生關書,然后通過教師的口述,對重點字詞進行解釋。
3.重要段落的翻譯。如重點字詞釋義一般,在很多練習資料中,時常會看到對段落進行翻譯這類題型。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為鞏固學生所學,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對學過的文言文重點段落進行翻譯。
通過以上措施,能夠將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進行鞏固理解,也能使得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快、更精確地搜索到需要用到的相關文言字詞。我們初中階段所學的文言文中存在許多經(jīng)典的段落,在日常生活及寫作中都能得到運用。深刻理解重點文言段落的含義并將其記憶,能夠讓學生在將其運用是更加靈活便利。
四、拓展練習
《論語》中孔子有句話叫“溫故而知新”。其意為“溫習舊的知識,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初中文言文的學習能夠實現(xiàn)舉一反三的效果,相同的字詞會出現(xiàn)在不同的文章及字段中。在課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文言文閱讀理解的練習,學生通過課后豐富的文言文練習,能夠結合教師教學所講,進行總結歸納,這樣一來學生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感悟。
綜上所述,在整個初中學習階段,語文文言文的教學雖是一大難題,但是,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能夠將文言文的教導與學習起到最大的成效。教師與學生合理分配,各盡其職,學習是一個指導的過程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過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及自控能力,也要加強自身的教授水平,二者兼顧才能將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