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萍
所謂“語用”,簡單來說是“語言文字的運用”。綜觀當下的語文課堂,不少教師認為,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穿插一些語用知識或?qū)懺捰柧殻退闶菍崿F(xiàn)了課堂的語用目標。這樣的語用意識僅僅停留在相對膚淺的層面,降低了語用的品質(zhì),逐漸淪為了一種被動的語用。被動的、消極的語用實踐既不能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語用動機,也不能點燃學生真正的語用激情,更何談發(fā)展學生的語用智慧。
原初感是指學生與文本第一次接觸時,對文本的第一印象、第一感受,也稱原初感覺。這份原初感覺是文本意義世界與學生認知世界的第一次“相遇”與“碰撞”。雖然這份感受還有待于深化和提煉,但是原初感可以激起學生心中的感情波動,產(chǎn)生最初的情感體驗,引起語用的原始沖動。
一、時空自由,尋找原初感
溫如敏教授曾說:“若要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就不能有太多干預,應當導向自由閱讀?!闭Z用教學同樣如此,若要讓學生喜歡上表達和運用,就不能有太多的束縛和干預,應導向自由語用。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把學生推向?qū)W習的前臺,而把自己適度地隱藏起來,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槐鄉(xiāng)五月》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情景交融的美文。文中詩一般的語言,童話般的意境,富有畫面的文字,讀來都令人回味無窮。在研讀課文時,筆者發(fā)現(xiàn)文中有兩處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這樣獨特的語言,想必不光是教師,學生也一定會產(chǎn)生特別的感受。
在教學時,筆者將此處作為一個教學點,進行了語用的嘗試。在品讀過語句后,筆者將文字與圖片同時出示,兩相比照,學生們不難發(fā)現(xiàn):原來作者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槐花,才發(fā)現(xiàn)了槐花不同的美。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心中也逐漸產(chǎn)生了自己對槐花的描述。如果到此便戛然而止,那么課堂便失去了一次語用實踐的良機。因為學生只是明白了作者是怎么寫的,卻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想象。
于是,筆者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的自由,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在你的眼中,槐花還像什么呢?學生們仔細觀察,議論紛紛,說出了自己眼里和心中的槐花——“像一串串鈴鐺”“像一個大雪球”“像雪花綴滿枝頭”……形態(tài)各異的槐花瞬間“開滿”教室,豐富多彩的想象瞬間綻放課堂。這是一種美與美的碰撞,是表達與想象的融合。此刻,學生對文本語用的原初感被保護了,更被激發(fā)了。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明白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想象,想象與描述要有自己的視角,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鸚鵡學舌。
二、個性親近,遇見原初感
語文課堂是釋放學生思維力和表達力的自由舞臺,要力避從眾化和同化的“公共表達”,這樣才能培植、養(yǎng)護學生的語言生命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在言語表達上的個性。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夏日里西湖“蓮葉何田田”的美景,尤其是首聯(lián)“畢竟西湖六月中”,以“畢竟”二字最為絕妙,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之美。此處是讀者最容易產(chǎn)生感觸的地方,筆者緊緊捕捉了這一教學契機,讓學生與自己的原初感相遇,并進行自覺語用的實踐。
在執(zhí)教時,筆者引導學生與詩句來一次“親密接觸”:想一想,這六月的西湖到底與其他季節(jié)的西湖有什么不同呢?你能用學過的詩句來描繪其他三季的西湖嗎?
春天,西湖?;
秋天,西湖?;
冬天,西湖?;
學生走進這首詩,并與自己原有的古詩積累親密接觸,在回憶、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們發(fā)現(xiàn)縱然其他三季的西湖也很美,但是詩人唯獨愛的是夏天西湖里的荷花。這份體會與感受是真切的,是值得留存的。在對這首詩抽絲剝筍般的一番玩味后,學生們陡然明白楊萬里的這首詩看似寫景,實則送別。
筆者繼而點出詩題中的中心詞:“送”,由送別引導學生回憶、溫故曾經(jīng)讀過或?qū)W過的送別詩。學生在回憶與咂摸中,盡數(shù)了許多著名的送別詩,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緊接著,筆者再次將剛才的疑問拋給學生:既然都是送別詩,那這一首與其他的那些送別詩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學生們侃侃而談,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并逐漸清晰:像李白的《贈汪倫》,是以歌相送;像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以酒相送,而楊萬里的這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則是以景相送。相比直接抒發(fā)依依惜別之情的送別詩,這首詩則更顯得委婉含蓄,而別具一格。
這樣個性化的體驗,這樣獨特的原初感,是學生與文本“親近”的產(chǎn)物。課堂本應就是學生思維迸發(fā)的場所。學生們需要與文本、與作者個性親近的機會,需要遇見這樣難能可貴的原初感。
三、自主質(zhì)疑,釋放原初感
學生的學習不是零起點,課堂應該屬于自覺語用的學習者,尤其是會自主質(zhì)疑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自覺地運用質(zhì)疑問難的閱讀方法,以文本為“根”,邊讀邊提出疑問,通過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多重對話,以求得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創(chuàng)疑。學生在質(zhì)疑、解疑、再質(zhì)疑的循環(huán)過程中一步步鍛煉語用表達能力。
《山谷中的謎底》是一篇哲理小品文。課文短小精悍,思路清晰,卻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哲理。在執(zhí)教《山谷中的謎底》一課時,筆者首先讓學生讀一讀描寫揭示謎底的句子:謎底終于被揭開了:東坡雪大,其他那些樹,因為沒有雪松這個本領,樹枝都被積雪壓斷了,漸漸地喪失了生機……
讀畢,筆者讓學生概括說說謎面。學生概括出:東坡雪大、西坡雪小。學到這里,筆者并沒有直接帶著學生去學習相應的自然段,而是啟發(fā)學生自主質(zhì)疑:讀到這里,你的腦海中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這一處自主質(zhì)疑瞬間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原初感。思維在這里得到激發(fā),表達在此刻得到運用。學生們紛紛質(zhì)疑:為什么東坡雪大,而西坡雪小?并且立即主動投入文本尋找原因。透過“大雪紛飛”“漫天飛舞”“厚厚的”等關鍵詞,學生讀出了東坡雪大。筆者相機繼續(xù)引導:讀著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此時,學生的語用原初感被點燃,被激發(fā)。他們大膽地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將狂風暴雪、冰天雪地的場景描繪得淋漓盡致。抓住關鍵詞,自主質(zhì)疑,想象畫面,釋放原初感,這對激發(fā)學生的語用感,起到了極為有利的作用。
語文課呼喚并需要自覺的語用。當下的語文課堂,我們的課堂預設很多時候是基于概念,展現(xiàn)的是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解讀和評價,唯獨忽視了學生當下的閱讀原初感,自然無法激發(fā)學生自覺語用的動機。課堂是一個語言實踐場,教師珍視學生的原初感,引領學生體驗語言運用的美妙,在自然的語言運用中把握語言應用的規(guī)律,進而把握鮮活的文化。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青年教師專項“積極語用視域下小學語文深度課堂構(gòu)建的研究”(192106535)階段研究成果?!?/p>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蘇苑實驗小學(2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