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媛
問題亮相
試卷上,我們填寫答案;生活中,我們常常在尋求答案。答案有正誤之分,有好壞之別,有時又不止一個。有些人,為了獲取答案,窮其一生;有些時候,獲取答案的過程遠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
請以“答案”為題目,寫一篇作文。(6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技法寫意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典詩文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思想,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蘊,使文章散發(fā)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這無疑是考場作文“出彩”“創(chuàng)新”的一條有效、便捷的途徑。那么,怎樣巧用古詩文開頭,才能為作文增輝添色呢?
一、妙引古詩文出彩
在習作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lǐng)起全篇,使語言顯得凝練精辟,更能讓閱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淀和人文素養(yǎng),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如作文《我的大姨》開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苯裉焓?018年6月12日,算起來應該有十年了。十年前的今天,大姨去世了……
這個開頭引用蘇軾的詞,自然引出大姨去世的事情和時間,不僅營造出一種悲傷氣氛,而且為接下來的行文鋪好了路,且情真意切,詩意盎然。
二、化用古詩文出彩
在引用古詩文作文開頭時,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古詩文進行調(diào)整、改動,即截取詩詞的一部分作為我們的作文語言,或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同樣能為作文增色不少。如作文《美麗一次》的開頭:
出自內(nèi)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點化二十四橋的清風明月,才能渲染香爐峰間的日照紫煙。
作文開頭沒有直接引用詩句,而是將詩句中的意象搬過來作為自己語言的一部分,既顯示出文采,又帶領(lǐng)讀者進入詩歌意境,巧而不拙。
三、套作古詩文出彩
套作詩詞就是根據(jù)詩詞的形式,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節(jié)或一首形式大致相同的詩詞,以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如作文《家》的開頭: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水汪汪,捕魚忙。四寂無聲,唯有馨風涼。料得年年思家時,明月夜,蘆溪濱。
這個開頭就是套作蘇軾《江城子》的下闕而來,巧妙地把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傳達了出來。
常言道:“文無定法”。同學們要善于結(jié)合實際,靈活變通,巧妙派生,才能寫出好的開頭。
佳作展示一
答 案
江西一考生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鼻F其一生追求屬于自己的答案,并最終用自己的生命給出了回答。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一樣在不懈地追求,在他們眼中,這答案是無比珍貴的;而在我看來,很多時候,追求答案的過程遠比答案本身更加重要。
毛澤東、周恩來追尋抗日救亡的道路,屈原、陶淵明糾結(jié)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最終毅然與世俗決裂。他們這一路上探尋不止,經(jīng)歷磨難、對抗磨難,讓人欽佩。而更多人在追尋答案的路上,害怕苦難,選擇了一生在疑問中渾渾噩噩、浮浮沉沉。
鄧稼先追求答案的過程,就是實現(xiàn)理想、追尋自我的過程。他本是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在美國享受著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卻因懷揣著報效祖國的宏愿,因此,在得知祖國需要他時,便義無反顧地排除萬難回到祖國,為祖國貢獻一生。鄧稼先研制原子彈的偉大過程造就了他的人生,可人們更加敬佩的,是他敢于追尋答案的勇氣。因為他有勇氣,所以放棄了美國提供的優(yōu)越條件;因為他有勇氣,所以敢于前往苦寒的大漠;因為他有勇氣,所以為保護青年科學家,自己尋找原子彈碎片而遭受輻射;也正是因為他有勇氣,他的豐功偉績才被一代代中國的青少年深刻銘記。鄧稼先在科學上的杰出貢獻、他的愛國情懷鑄就了他偉大的一生。
追尋答案的方式和結(jié)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出發(fā)的勇氣和堅持追尋的過程。所以無論是一同踏上革命道路、建設(shè)新中國的毛澤東和周恩來,還是以投江自盡抗擊黑暗的屈原,抑或是遠離官場傾軋、退隱山林的陶淵明,都是值得敬佩的。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敢于追尋內(nèi)心的答案的人,無論結(jié)局如何,都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愿你我在追尋答案的路上,不忘初心,正道前行。
【模擬評分】55分
【得分理由】作文緊扣題干中的“有些人,為了獲取答案,窮其一生”立意,中心明確,思路清晰,行文流暢,排比句式讓習作氣勢斐然,極具感染力。開頭以古詩引出中心,結(jié)尾以詩文結(jié)束,升華中心,兩者遙相呼應,文采飛揚是作文的又一亮點。
【失分理由】所舉人物的示例單薄了點,若古今中外各舉一例,內(nèi)容會充實得多;且在對人物進行歸類總結(jié)時,按從古到今的順序來寫,也會讓內(nèi)容顯得更加條理。
佳作展示二
答 案
◎劉思雨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說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山便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貌。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以為答案是唯一的,但換個角度,就會出現(xiàn)另一個答案。
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小學生在做一道填空題“雪化了變成? ”時,他經(jīng)過慎重思考,填上了“春天”,可是,第二天試卷發(fā)下后,他看見他的“春天”上是一個大大的紅叉叉。
他去問老師,老師說標準答案是“水”,也是唯一答案,所以其他答案都是錯的。
毫無疑問,無論是從物質(zhì)形態(tài)轉(zhuǎn)化的角度看,還是從“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角度看,“雪化了變成水”都是非常正確的,都是非常符合客觀實際的,把它當作唯一答案,恐怕沒有人會質(zhì)疑。問題是“雪化了”就只能變成“水”嗎?我看未必,它還可以變成水蒸氣啊。你能說“水蒸氣”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嗎?顯然不能。
在這里,我不想評價這位老師的對錯,只想對答案做進一步的探討。
其實,“雪化了變成春天”這個答案并沒有什么不妥?!氨┤诨薄安菽景l(fā)芽”不正是春天到來的標志嗎?隨著雪的融化,春天悄悄降臨,不正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嗎?而且這樣的答案不僅充分展示了孩子的想象力,也體現(xiàn)了語言的豐富多彩。多么富有詩意的答案!卻被老師一個大大的紅叉叉給否定了。
順著那個小學生的思路,類似詩意的答案還有很多很多:雪化了變成碧綠的小草;雪化了變成朵朵白云;雪化了變成漫天的風箏;雪化了變成鳥兒的音樂會……這些答案同樣富有想象力,富有詩意,也是沒有問題的。
由此可見,許多事物的正確答案并非一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被看似唯一的答案給束縛了,或者我們根本就不想換個角度去尋找新的答案,又或者我們忙于生活與學習,已經(jīng)失去了想象力和對詩意生活的追求。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而是豐富多彩的。
(浙江溫州市育英學校)
【模擬評分】50分
【得分理由】作文同樣扣住題干信息“答案有時不止一個”,中心明確;開篇引用蘇軾的詩,點明文旨并自然引出下文;前呼后應,結(jié)構(gòu)完整。
【失分理由】作文說理不太充分,結(jié)論支撐不足;結(jié)尾雖點明中心,但倉促且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