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健
摘要:德育教育就是教師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活動,大致包括三個組成部分:道德品質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參加下,按照教學計劃和體育教學大綱,由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發(fā)展學生身體,增強體質的過程。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
體育與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務自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結合點。體育與德育從來都是在教育活動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本文就如何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談幾點我的看法:
一、轉變思想觀念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德育滲透的前提。讓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到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變教師光抓住智育,忽視德育和體育的舊觀念,提倡德、智、體、美等諸育共同發(fā)展。
二、重視課堂教學勤抓德育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學生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如跑、跳、擲、體操、游戲、球類等。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在這些內容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往往是游戲,因此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游戲教學中滲德育教育 無疑是最好的捷徑之一。
三、以嚴格的管理強化紀律觀念
體育教學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活動形式多樣,活動范圍廣泛,體育活動必須有嚴格的規(guī)范要求,才能得以順利實施,這為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創(chuàng)造了條件。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上好體育課的保障,它要求學生上課必須穿運動鞋、運動服;按時上課不遲到學生從集合整隊、隊列練習到隊形變換都有嚴格的要求。把體育課堂常規(guī)落實到每一節(jié)體育課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同時也更有利于體育活動的開展。如: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有布置場地、搬運器材、清掃運動場、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動,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可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優(yōu)良品質。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自己制定游戲規(guī)則,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游戲規(guī)則,否則取得的成績無效,久而久之,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四、以艱苦的訓練鍛煉頑強的意志
體育課的特點是以身體活動為主要特征,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中,要經(jīng)過動作由生疏、僵硬、呆板到熟練、協(xié)調直至自動化的形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都需要經(jīng)過長期艱苦的磨練。在體育活動中,很多的項目都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這就要求學生具有過硬的體能,而體能訓練是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這正是對學生進行不畏艱難、勇于挑戰(zhàn)、拼搏進取的思想進行訓練的大好時機。同時,體育課基本上是在室外進行的,“夏天太熱,冬天太冷”使好多同學存在著畏難的情緒,這時候就要使學生明白沒有艱苦的訓練就沒有“苦盡甘來”的甜蜜,“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每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所必須要歷練的過程,教育學生要正視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五、以競爭激勵加強競爭意識培養(yǎng)
體育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采用激勵競爭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語言刺激、體態(tài)暗示、榜樣示范等手段,激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運用激勵競爭法時,首先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勝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經(jīng)得起失敗的考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guī)則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懲罰,從而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
六、以啟發(fā)誘導加強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點,適時的加以啟發(fā)誘導,以促進其轉化。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的生動事例,應及時給該學生以恰當?shù)墓膭詈捅頁P,這對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對偶發(fā)的不良事件則指出要害,給予適當?shù)呐u,能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當代中學生都是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長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七、在評價語言中注重滲透
一句由衷的贊美,便可使喪失信心,挫敗的學生懸崖勒馬,表現(xiàn)不錯的孩子更加積極上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鼓勵。在運動之前用適當?shù)恼Z言鼓勵和表揚,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輕松地完成運動,從而調動起學生地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進步學生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榮譽感及自覺學習、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評時,根據(jù)學生心理,把批評放在贊揚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學生的體育技能較好,但紀律觀念差,在集體中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我贊揚他的長處之后,點出要當一名優(yōu)秀學生,還需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學生聽后,慢慢自然收斂。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只寫在計劃與教案中,或進行空洞的說教。要把德育教育內容中的抽象概念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能測量、能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容,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教學論壇》張彥利 ?2011年19期
[2]《新課程學習(下)》汪元昕 2011年11期
[3]《體育與教師》徐偉 2011年第六期
[4]《教師》楊芳 2008年 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