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伴隨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一大主要內容,然而,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依然存在著問題,怎樣才能有效提升小學中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效率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重點,基于此,本文也重點針對小學中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中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口語是人們生產生活過程中表述自身意愿最直接有效的一種溝通方式。除了能夠直接表述人們的意愿,也是書面表達這種間接意愿表達的基礎,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明確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進而為學生搭建一個口語交際練習平臺,以此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 轉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觀念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诖?,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先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有效運用現階段先進的教學觀念對學生展開語文教學。這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下課堂教學主體是教師,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育不敢提出問題,這種教學觀念并未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疏忽了學生的感受。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神筆馬良》這篇課文時,因為本篇課文是故事類文章,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全面參與進來,進而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然而,若是運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手段展開教學,會讓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索然無味,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產生抵觸心理,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此,語文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只需輔助學生學習,從而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敢講敢問,這樣不但課堂教學成效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 運用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若想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先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語文教師在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時,需有效結合學生的具體狀況,對當前的教學手段展開創(chuàng)新,如運用游戲教學法或是課堂討論法等手段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我不能失信》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關情境,讓學生自主選擇文章中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展開互動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問題。用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還可以進一步鍛煉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 因材施教
每個人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再有效結合學生的特征展開針對性教育。例如,有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與語音能力的掌握相對較差,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針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有一部分學生相對其他學生而言性格更為內向,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語文教師需多勉勵他們與同學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語文教師可以因材施教,例如,對口語交流能力較差的學生,語文教師應當多勉勵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其他學生也起到了有效的模范帶有頭作用;而對于帶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語文教師需勉勵他們在課堂上大膽舉手,勇于發(fā)言,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語文教師也要給予適當的表揚,有效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 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時,除了要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積極主動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習性以外,還需要小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自己的說話方式是否符合交流情境與溝通對象,對于他人傳遞過來的信息自己能否找準話語中的中心意思。因為小學生年紀小,正是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所以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也比較差。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理解能力與傾聽能力,使小學生能夠明確地將自身的想法表述出來,也能夠更好地掌握他人語言描述的中心思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準備一篇文章或是詩詞,在課堂上朗誦給其他學生聽,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也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 重視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撰并不是隨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語文教材中設計的每一部分內容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學當中,語文教師太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會有一個口語交際能力的不同角度引導活動,然而這部分內容語文教師卻將其忽視了,他們覺得這類課外教學活動對于學生考試沒有任何幫助,這便使得大部分小學生缺少了一個能夠鍛煉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導致口語表達能力越來越差。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引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嚴苛遵守教材中的綱要要求,認真指導每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進而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到敬老院慰問老人,通過與老人的交流接觸,使學生在奉獻愛心的同時也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六、 總結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而言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當前社會發(fā)展對學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今后的成長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對口語交際能力教學引起重視,運用有效的策略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從而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2).
[2]路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31).
[3]李翠柏.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7(4).
作者簡介:吳茂菊,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鳳儀鎮(zhèn)九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