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榮
【摘要】小學美術應該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和“大美術”視域下,積極開展校園剪紙等行之有效的美術實踐活動。在內容選擇上,注重人文、個性、素養(yǎng);實施方法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評價展示上,注重正向、多向、全面。但愿,美術教師能夠引領孩子們在校園剪紙的樂園中漸行漸深,并收獲到沉甸甸的美術技能、優(yōu)秀精神和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校園剪紙 核心素養(yǎng) 理念選擇 實施方法 評價展示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226-02
一、理念及選擇:人文、個性、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指向人本身,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質與涵養(yǎng)——素養(yǎng)——及其程度或水平來衡量?!本兔佬g教學而言,既然,核心素養(yǎng)強調“人”,強調“學生”這個主體,那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張揚學生的多元創(chuàng)作,注重孩子們的獨特感悟,就應該成為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美術教育必須堅守的底線之一。
在這個意義上說,校園剪紙活動中應該特別鼓勵真實、個性、原生態(tài)的創(chuàng)作,堅決杜絕100%照抄的壞習氣,堅決擯棄大人為孩子們“捉刀代筆”的陋習,堅決拋棄“成人思想”強迫植入孩子剪紙作品中的做法。比如,孩子們想剪猴子,想表現(xiàn)風箏,想畫魚兒都行,哪怕是多么稚嫩的作品,都是孩子們親力親為的結果,都是自己內心開出的花朵,有什么理由去扼殺、去屏蔽、去代替呢?
最重要的是,引領學生進行剪紙實踐活動,不僅僅是在習得技能,也是在一個更寬廣的領域內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在表達自己真實的喜樂和情感,因而在素材方面,應該大力鼓勵孩子們的多元選擇、個性選擇和人文選擇。比如可愛的小白兔拔蘿卜,調皮逗人的小狗狗,剽悍樸實的大黃牛,四蹄騰空的駿馬等等?;蛟S,重要的不是選擇了什么剪紙內容,而是在此過程中實踐活動的勇氣、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品性情感的滋養(yǎng),才是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美術教育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為此,我們需要重構剪紙實踐活動的框架與路徑——讓“人文、個性、素養(yǎng)”充盈在其間,而不是讓“技能、技法、技術”拘囿了學生。
二、實施及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常常激動于這樣的美術教學:教師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充分放權后的“學”;課堂不是“以教為本”,而是“以學為中心”。就校園剪紙而言,自主、合作、探究的涓涓細流充盈在美術活動的每一個細微處,而這,恰恰與核心素養(yǎng)所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一脈相承。
整個活動中,我們都強調全生參與,而不是個別“剪紙高手”“包辦一切”;都應該是個性創(chuàng)作、自主完成和多元創(chuàng)作,而不是復制、粘貼和照抄。當然,教師不是完全放權,而是該點撥的“撥”,該引領的“引”,該疏通的“疏”。比如在教剪《剪紙故事》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精彩的動畫片進行引導;在教學《皮影》剪紙時,以剪紙Q版戲曲人物為切入點,引領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裁剪;個別情況下,強調先里后外、先細后粗、先密后疏等順序,讓孩子們有序裁剪并習得技能得到滋養(yǎng)。
三、評價及展示:正向、多向、全面
作品完成了,并不是結束,不是“謝幕”?!罢?、多向、全面”的評價,必將給予學生以信心、以正能量、以再次創(chuàng)作的后續(xù)力。有什么理由讓孩子們的剪紙作品掩埋在塵埃之中呢?有什么理由讓那些閃爍著童心、童趣、童性的作品默默無聞呢?于是,給予“貨真價實的”評價,給予公開正面的亮相和呈現(xiàn),就成為剪紙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在評價方面,不能對那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出乎意料的、與大人審美趣味不一樣的作品“一棍子打死”,反而應給予積極評價、正向評價和全面評價。應把“生生評價”“家長評價”“過程性評價”“整體評價”納入到評價系統(tǒng)之中,應提倡細節(jié)化評價、故事化評價和人性化評價,以此促孩子們以更好的心態(tài)和勇氣步入到美術活動的深處“千樹萬樹梨花開”。
而在展示呈現(xiàn)方面,既可以按傳統(tǒng)方式進行展覽,如在教學樓走廊的進口、教室的玻璃上、走道的墻上、六一時校門口兩邊的展板上等等專門張貼孩子們的剪紙作品,讓更多的人(包括家長)駐足、流連、評論、思考、欣賞……也可以拍照并配上文字、背景和音樂發(fā)布在微信家長群和QQ家長群中,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戶就能一睹為快,就能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滋養(yǎng)和美的傳遞。甚至可以在家長會等場所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讓美、感動、體驗在時隔多日之后仍然散發(fā)出來,何樂而不為呢?
從材料的選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再到有情有義的展示,其間有諸多輾轉、迂回和挺進,但不變的是孩子們的童心,是生命的真切勃發(fā),是核心素養(yǎng)一點一滴的累積。但愿,美術教師能夠引領孩子們在校園剪紙的樂園中漸行漸深,并收獲到沉甸甸的美術技能、優(yōu)秀精神和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婀娜,趙婷玉.《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發(fā)布[N]. 人民日報,2016-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