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潔林
1908年冬天,Waratah號郵輪從澳大利亞徐徐駛向英國,船甲板上站著兩位低聲細語的男人,海風吹打著他們興奮的臉龐。他們就是歷史上同時獲得諾貝爾獎的布拉格父子。此時老布拉格46歲,年富力強,而小布拉格僅是個年僅18歲的羞澀青年?,F(xiàn)在,老布拉格得到了英國利茲大學物理學教授的聘書,從任教的澳大利亞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而小布拉格也準備去當時世界科研的最前沿劍橋大學進一步深造。
1912年,德國科學家馬克斯·馮·勞厄發(fā)現(xiàn),用X射線照射晶體時會形成格子狀點陣, 他因此獲得了19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茖W家們認識到這可能是晶體中的原子對X射線的衍射造成的,但當時物理學界對X射線到底是什么認識不足,很多人認為X射線是粒子,但勞厄教授的實驗結果是無法用粒子說來解釋的。
布拉格父子同時讀了勞厄教授的論文,在劍橋上研究生一年級的小布拉格聚精會神思考了幾個月后,假設X射線是波、可以在由原子三維矩陣組成的晶體中產(chǎn)生衍射,該理論漂亮地解釋了勞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小布拉格首先把研究結果告訴了父親,精通物理學理論和實驗的老布拉格立刻心領神會,鼓勵兒子于1912年11月把研究結果向劍橋哲學學會報告,該理論后來被命名為布拉格定律。之后幾年,一系列卓越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斷地從這個舉世無雙的父子科研團隊中流淌出來。
這個故事本來簡單而清晰,不少與這個家庭關系密切的親友都見證了這個過程。然而,社會卻有自己固執(zhí)的邏輯和偏見。1913年10月世界物理學界在布魯塞爾召開一個主題為“物質的結構”的會議,老布拉格被邀請發(fā)言,而小布拉格卻未受邀請參會。事后,小布拉格收到了一個有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簽名的明信片,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有出息的后輩晚生來鼓勵了。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正是腥風血雨之時,布拉格父子因用X光研究晶體結構方面的貢獻同時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一年小布拉格年僅25歲,至今仍然是最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然而,父子倆都沒有去瑞典領獎,因為他們都成了戰(zhàn)士,奔赴前線為祖國戰(zhàn)斗。布拉格定律是他們父子獲獎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后來大量的晶體結構得以用實驗確立的基礎。老布拉格在很多場合公開說兒子就是布拉格定律的首創(chuàng)者,而小布拉格后來持續(xù)在科學方面的貢獻也舉世矚目。
然而,對小布拉格獲諾獎是搭了父親順風車的種種謠言確一直如影隨形?,F(xiàn)在無法查到當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選擇給誰授獎的時候曾經(jīng)如何討論和篩選獲獎者的細節(jié),委員會在確定授獎于布拉格父子時是一致同意、還是頗有爭論。 然而,在諾獎委員會為小布拉格開的獲獎50年慶祝會上,他還不得不再次澄清自己的確是布拉格定律的首創(chuàng)者。諾獎官方網(wǎng)站也在1915年獲獎者專題中刊登了一篇題為“父輩的陷阱(The Parent Trap)”的文章來特別澄清這段歷史。
如今,布拉格父子都已經(jīng)相繼走進了歷史,歷史也在慢慢凝固和遠去??梢哉f,布拉格父子的故事是一曲美妙的科學傳奇。然而讓人納悶的是,面對年輕人的非常成就,為什么社會如此固執(zhí)地認定“不可能”而要令這個傳奇蒙上陰影?為什么有那么多成功者要反復強調“師承”的重要性而對年輕人的創(chuàng)造性不愿置信?這僅僅是一些人無意識的偏見和固執(zhí),還是功成名就的前輩們不約而同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