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蘭
班級管理是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涉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成效如何關系到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關系到一個班級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于中職學校班主任來說是不小的挑戰(zhàn),學習和借鑒比較先進的企業(yè)管理理念運用于班級管理是值得推崇的一個做法。
現代企業(yè)管理提出了差異化管理這一先進理念,具體是指企業(yè)組織內部管理者通過對成員個性的觀察及測量,制定出能夠激勵每一位成員為組織做出最大貢獻的管理措施。這一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組織成員的個體差異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激勵組織成員發(fā)揮其潛能,從而實現組織目標。這種“面向對象”的管理理念可以借鑒應用于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針對學生的個體進行差異化管理,有助于學生個體的成長發(fā)展,有助于營造和諧的、積極的班級氛圍。
1.生源背景的差異性是引入差異化管理的基礎
目前,中職學校的招生已經社會化,學生的來源各不相同。以某市級中職學校為例,2018年招生數據統(tǒng)計情況如下:95%的學生是應屆初中畢業(yè)生,5%的學生則是初中畢業(yè)后在社會上工作了一年半載的往屆學生;40%的學生是城區(qū)及城區(qū)周邊的生源,60%的學生來自農村及邊遠山區(qū);73%的學生是因中考不理想而放棄就讀普通高中,30%是因成績太糟糕而直接放棄參加中考的學生;約38%的學生是自己有意愿來中職學校學得一技之長的人,62%的學生是在父母長輩的“威逼利誘”之下才到中職學校來的。所以學生的思想、見識、個人意愿和文化基礎知識等均不相同,甚至城區(qū)的學生和農村的學生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以使用普通話交流為例,城區(qū)的學生都能講得一口比較標準且流利的普通話,而邊遠山區(qū)的學生往往還是滿口地方方言的普通話。另外,學生的家庭背景也各有不同,比較典型的如留守孩子、父母離異、孤兒等,家庭背景的不同決定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思想觀念的不同。為此,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采用差異化管理理念和做法將會更科學可行。
2.差異化管理理念和方式具有明顯優(yōu)勢
在現實中,學生和學生家長都希望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做到“一視同仁”,同時又希望班主任能夠對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多多關心”。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理念中,班主任的做法是對全體同學一視同仁,同時“多多關心”的往往是班級里比較好和比較差的學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抓兩頭”,這就忽略了中間大部分同學的個性發(fā)展和個人成長。如果采用差異化管理的方式,面向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策略,盡可能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監(jiān)督,那么就可以打破傳統(tǒng)管理方式帶來的弊端,實現班級管理的最優(yōu)化,更有利于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其次,采用較為先進的企業(yè)管理理念,有助于學生提早適應企業(y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早適應社會,為學生以后步入工作崗位打好基礎。最后,學習和借鑒企業(yè)先進的管理理念,做到與企業(yè)管理的接軌,對班主任來說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業(yè)務能力提升。
所以說,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引入和采用差異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可行的,且是具有明顯優(yōu)勢的。
1.學校的《學生管理手冊》是基本規(guī)則
差異化管理是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辦法,但對于身心還不夠成熟的中職學生來說,差異化管理的前提是遵守學校的基本管理制度,有一個基本的規(guī)章制度也方便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有基本的準則。學校的《學生管理手冊》是學生和老師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規(guī)章制度,在新生入學之初就應該組織學生好好學習、理解,并接受《學生管理手冊》,讓新生在遵守基本規(guī)章制度的前提下,追求個性化發(fā)展和成長。當然中職學生年齡多處于青春叛逆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和行為往往會出現反復,因此在新生入學系統(tǒng)學習并接受《學生管理手冊》的基礎上,接下來的幾個學期也是要反復地溫習這一規(guī)章制度,強化學生的思想認識。
2.班級和個人共同進步是目標
班級是由班主任和每個學生個體組成的,班級的班風、學風由每一位成員決定,同時班風、學風的好壞又直接關系到每一個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采用差異化管理理念的前提是讓班主任和班級每一位成員有統(tǒng)一的目標,即班級和個人共同進步。班級管理目標是團結友愛,積極向上,人人成長;個人的成長目標是發(fā)現并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比之前的自己有進步。
3.多渠道了解學生并制定成長計劃
為了在班級管理中實行有效的差異化管理,新生入學后的一至兩個月內,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了解學生并幫助學生制定成長計劃。
首先是盡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位同學并做出較為客觀真實的判斷,并將學生的情況作詳細的記錄。一般可以通過以下渠道了解學生情況:一是直接與學生本人溝通了解;二是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三是通過與學生有較密切關系的他人了解。
其次是幫助學生自我認識并準確定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實行需要班主任采取一定的技巧,最好是以玩心理游戲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才可能進行準確的定位。
最后是幫助每一位學生制定他們中職階段每學期的成長目標和成長計劃,目標要結合學生實際,詳細到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具有可執(zhí)行性,另外計劃具有可調整性,要隨著學生在校時間的推移,隨著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可以及時調整目標和計劃。
幫學生制定成長計劃需要得到家長或者法定監(jiān)護人的全力支持,因為中職學生多是未成年人,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時還需要獲得學生的理解認可,一方面讓學生將成長計劃執(zhí)行起來,另一方面讓學生和家長理解班主任采用差異化管理的做法。
4.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差異化管理的具體做法
(1)內宿外宿有差異
針對中職學校有內宿生和外宿生的情況,差異化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內宿生和外宿生有差別,封閉式管理下內宿生除了節(jié)假日回家的時間外,其余時間都是全天候在學校;外宿生則是除白天上課時間在學校外,其余時間在家。因此內宿生制定的成長計劃,必須詳細規(guī)劃好包括學習、生活和課外活動在內的每個時間段,評估體系中除了老師的評價外,必須有同宿舍同學的評價;外宿生制定的成長計劃、學習生活等方面需要家長的配合,評價體系中主要是老師和家長的共同評價。內宿生與內宿生之間也有差異管理,如對于之前從未在校住宿的同學,第一學期的成長目標則是適應住校生活,學會生活上的自立獨立;對于之前有住校經歷的同學,第一學期的成長目標則是學會幫助照顧他人,主要是協(xié)助老師幫忙照顧沒有住校生活經歷的同學,內宿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加深了同學之間的情誼,有利于班級的團結一致。
內宿外宿有差異的另一方面考慮是這樣的,在中職學校,外宿生一般是城區(qū)生源學生,內宿生通常是鄉(xiāng)鎮(zhèn)和山區(qū)生源學生,生源背景的不同容易出現內宿生和外宿生之間沒有交集或者發(fā)生矛盾的情況,為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制造機會讓他們知道內宿生和外宿生有差異,讓他們互相了解彼此的校園生活情況,還要鼓勵比較可靠且熱心班級事務的外宿同學,利用課余時間方便進出校門的機會幫班級和內宿同學購買一些物品或辦理一些事情,這樣既培養(yǎng)外宿同學的責任感,也有利于班級里內宿生和外宿生的友愛團結。
(2)優(yōu)生后進生有差異
優(yōu)秀學生和后進學生的差異往往是顯而易見的,采用差異化管理理念就是讓優(yōu)秀學生更優(yōu)秀,讓后進學生變優(yōu)秀,即讓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
在中職學校對于學生的評價依據一般不僅僅是學業(yè)成績,還依據學生在班級工作、學生會工作或者社團工作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不管是哪方面表現優(yōu)秀的優(yōu)等生,每學期的成長目標都要明確并有適當的壓力,借助壓力助推優(yōu)等生更加優(yōu)秀。以優(yōu)秀學生參加社團工作為例,第一學期加入社團當普通干事,第二學期競選為社團干部,第三學期爭取當上社團負責人,第四學期成長為優(yōu)秀的社團負責人,這樣的成長過程,需要老師的引導,需要家長的鼓勵,還需要同學的幫助,也能讓學生獲得很好的鍛煉,實現真正的成長。對于原來表現比較差的學生,第一步往往是幫助他們遵守好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或喜歡上專業(yè)學習。如對于原來上學必遲到的外宿生,成長的第一步就是改掉遲到的毛病,改掉一個學生多年以來的毛病需要的耐心不止一周一月,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和家長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和無限的愛心,要堅信“默默耕耘等候花開花必開”。只有這樣差異化對待、差異化管理才能使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都能有所進步,有所成長。
(3)男生女生有差異
男生和女生有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異,班主任要結合其差異進行管理。如每周的勞動課任務安排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大家都要有勞動任務,但男生和女生的具體任務會有所差別。
綜上所述,將差異化管理理念和做法引入中職班級管理工作是可行的,只要能結合中職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可實施的成長計劃,必然可以實現學生的成長,收到比較好的班級管理效果。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