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大力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努力地營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力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效局面。課堂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學習。以學生活動為主,大力推行講練結合。教相應學習手段,鼓勵學生個性化地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策略;實施;高效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這是由時代的發(fā)展所決定的。新世紀,學生的自主意識更強,他們所受到各種媒介渠道的影響更寬,正因為如此仍然固執(zhí)地實行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肯定會讓學生感到厭煩,他們更樂意于去接受多種感官參與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也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個性化的學習成果也才能得以實現。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大力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努力地營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求得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效局面。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解除學生束縛,帶給他們輕松愉悅,活躍學習思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訓練普遍化的學習方法,習得個性化的學習成果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從分析把握班級學生基本學情入手,充分考慮學習者情感因素,因之而進行課堂學習的巧妙設計,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所以說,對于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組織策略就顯得特別重要。需要小學語文老師從踐行新課程理念出發(f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做出有效應對。
那么,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注意課堂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求得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輕松、高效呢?
一、 把課堂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學習
新課標之所以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出于“人本”思想的實踐,更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尊重。因為組織學生從自身出發(fā)的獨立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原本的課堂學習就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也正因為如此,學生才能在課堂學習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也才能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自己對文本內容知識的獨特理解,充分地體會到由課堂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由此而培養(yǎng)起終身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克服傳統(tǒng)教學“教師主體”,學生被動聽講的惡習,切實做到把課堂學習的權利交還給學生。
以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一課為例。這是一篇比較長的文章。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語文老師還是傾向于教師的講解分析的話,相信這篇文章就會被割裂得支離破碎,原本文章所固有的整體美感將會被破壞。學生所聽到的教師分析也將是片面的,是教師個性化閱讀的成果,因此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受到極大的挫傷,課堂學習的效果也就好不了。而如果我們語文老師抓住文章淺顯易懂、故事曲折動人的特點組織引導學生從故事發(fā)生的情節(jié)來把握“夜鶯”是怎樣巧妙地為游擊隊傳遞情報,通過引導學生查找有關“夜鶯”語言、動作、外貌等人物描寫方法來分析人物的思想品格……那么,課堂學習的氛圍將會是熱烈的,學習效果也肯定會好很多。
二、
以學生活動為主,大力推行講練結合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心理特點所致,他們往往不習慣也不喜歡安安靜靜地坐在課椅上聽課。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發(fā)現不少學生總是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分神,或者是做小動作的原因。因此,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他們內心深處的學習需要,要注意對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巧妙的設計,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組織引導學生多進行相關的語文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很好地“動”起來。這樣的話,小學生才會真正地享受到語文課堂學習的樂趣,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課堂學習中來。
還是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一課的教學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為“主人公”的小英雄“夜鶯”是一個非常豐富而形象的人物。關于這個人物形象,如果我們語文老師僅僅是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分析人物描寫方法來領會的話,相信學習的效果是不好的。這是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更因為小學生的抽象思維畢竟還比較薄弱,因此他們對于人物思想品質的歸納與分析往往是人云亦云,其實不是切實體會得來的。所以,這個時候的較好做法其實是選取其中的一些片段,組織引導學生通過扮演的方式去深度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這樣,語文老師就避開了小學生抽象思維的弱點,轉而發(fā)揮了他們感性思維豐富的長處,使得他們能夠既感興趣于所學內容,又容易獲得個人獨到的學習體會。
三、
教相應學習手段,鼓勵學生個性學習
為了保證學生在課堂自主學習中的學習效率,小學語文老師有必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與手段。這樣的話,小學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更有針對性,學習效果也才能有所保證。否則的話,小學生往往會在不同的學習內容面前不知所措,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又無法取得預期的學習成果。長此以往,甚至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學習的無序。
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習的內容,語文老師要注意教給學生不同的、相宜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習方法正確了,學生的學習才能走向正軌;也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語文的課堂自主學習才能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閆潔瓊.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2015.
[2]李月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綠色教育的實施[J].內蒙古教育,2015.
[3]張曉梅.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J].知音勵志,2016.
作者簡介:
黃新城,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嗣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