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宇
文化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產生不同的潮流趨勢,同樣文化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傳承,對于汽車的追求與熱愛,同樣也是如此。每一個時代背景下,社會環(huán)境、經濟水平、收入模式等等的不同,也影響著不同時代的玩車人對于車不同的理解與訴求,同時也造就了不同時期特有的汽車文化。但嚴格來說,對于汽車產業(yè)起步相對較晚的中國內地來說,打從1978年改革開放、經濟鵬飛開始算,到了上世紀90年代正好是收成甜蜜果實,各行各業(yè)百花齊放的時代,包括汽車產業(yè)!而這個時代正好也撞上了走入社會或成家立業(yè)、事業(yè)有所成的部份70后人群,他們見證中國內地經濟爆炸式成長,也經歷過摸爬滾打脫貧致富,這些人群中雖然不少人視有車為人生巔峰、身份象征,對于車卻全然無知,但也不乏有人思想更超前,已經開始把車當成一種生活樂趣。
至于90后人群,很多人從出生到現(xiàn)在就是生活在與70后那個時代全然不同的世界,2010年以后的新生代市場主力軍更是他們當之無愧。無論通過前一代的積累抑或網(wǎng)絡快速發(fā)家致富,90后比起70后普遍更年輕成為有車階級,而且由于資訊獲取容易,90后的玩車觀百花齊放,如今甚至正影響著車廠的市場策略。
雖然整體來說,汽車對于中國市場而言,直到現(xiàn)在依然是比較昂貴的消費品,但“玩車”的概念卻在這幾十年問逐漸積累,而70與90后玩車群,正是這段歷程中最有調性與沖突性的代表,也是我們選擇其來探討“中國式玩車”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在開啟7與9的玩車觀碰撞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下這兩個世代的玩車群,從根本上有哪些不同……
中國社會經歷過閉塞之后迎來了經濟體制大變革,而后經過近二十年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制度轉變,在九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一世紀初期,70后已經逐漸成為彼時消費能力最高的人群,彼時的中國市場經濟也正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與進步,這便是70后的人們長大成人并且投身于職場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
經濟環(huán)境使然,在那個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的年代并且由于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迅猛,人們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70后人群熱衷于工作,同時也渴望能得到一份踏實、穩(wěn)定的職業(yè),這當然也跟70后的生長環(huán)境和所受到的教育觀念有關。因此絕大多數(shù)的70后都投身于實體經濟,工廠化的生產企業(yè)、逐步興起的服務行業(yè)、踏實穩(wěn)定的文職工作和公務員等等行業(yè)都是70后們熱衷投身的職業(yè)形式。
隨著經濟轉型、互聯(lián)網(wǎng)經濟高速成型,90后的就業(yè)觀念、收入結構跟70后相比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當電子商務、自媒體、個體戶逐步被社會正視且形成產業(yè)規(guī)模,不少實體經濟對于90后而言似乎有些過于勞累甚至有些落后,用更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去獲得收入,似乎是90后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90后們愿意嘗試新鮮事物,也熱衷于嘗試新鮮事物,當一個年輕的美妝博主在房間里成為了年收入過百萬甚至更高的高流量帶貨主播,這或許在90后的眼里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隋,但是在父輩年紀的70后眼里或許根本無法理解。
成長環(huán)境、社會背景、以及所受教育觀念的不同,同樣也導致了“七年級”和“九年級”在消費觀念上的不同,特別在對購車這件事情上,70后和90后對于車的看法有著很大的不同——70后的人們或許對于車的工具屬性與收藏價值更為看重,而一臺車對于90后的人而言,或許更多是讓自己在另外一個維度獲得成就與愉悅的玩具。
正因為成長環(huán)境以及對于車的觀點大相逕庭,因此70后與90后對于花錢玩車這件事的處理態(tài)度也截然不同……
務實,或許是70后的人們在玩車時最著重考慮的一點——如前所述,絕大多數(shù)70后人們都經歷過從苦至甘的生活拼搏歷程,他們對生活自帶誠惶誠恐以及追求務實的態(tài)度,因此在他們的購車目錄里,一臺務實的車型往往會是首選,他們希望這臺車承載更多的事物,無論是工作中的辛勤勞碌、家庭生活中的閑暇溫馨還是滿足自己那一點點對于駕駛欲望的放縱,可能都寄望于這臺車上。
與此同時,70后的人往往不喜歡貸款,特別是對于買車。在不少70后人群的眼中,汽車是一件昂貴并且又無法升值的消費品,如果貸款購買,不僅意味著需要支付銀行利息,更因為隨著汽車使用時間增加而在不斷虧錢。因此用足夠的存款一次性購車,才是最劃算且務實的選擇。
另外,對于有心玩車的70后來說,他們往往知道車買來不是付了車價就好,之后還有維修保養(yǎng)費用,以及根據(jù)自己個性喜好改裝升級的花費,因此不少人是根據(jù)自己有多少錢,頂多花一半先買車,之后再留一些錢用來修車、改車,或是轉投資讓錢升值去買更好的車,簡單說就是這些人的銀行帳戶里永遠不會月光,更很少透過借貸方式玩車讓自己變成“債族”!
90后們玩車的時間正是當下,如今的90后全部都已經邁入成年階段,買車是不少人在踏入社會后想要達成的第一個階段性目標,但由于成長經歷、消費態(tài)度、家境……各方面都與70后的截然不同,因此不少90后的購車計劃往往會有來自父輩的資金支持,90后買車時的“膽量”明顯要比70后更大,顧慮相對來說也更少。
加之近幾年購車分期付款、線上貸款十分流行與便利,甚至零首付買車等各種促進汽車消費的案例也層出不窮,這也讓90后消費者們有更多底氣去購買一款等級定位不低,甚至是豪華品牌的汽車作為自己的日常座駕——盡管價格不低,但只要收入能支撐得起每個月付貸款,對于90后的消費者而言或許就不是棘手的問題。舉例來說寶馬3系已經成為許多9年級汽車媒體老師們趨之若騖的必備座駕。當然,對于日后的養(yǎng)車、改車……各種玩車需要的花費來說,90后的玩車族也往往不會像7年級人群那般先期顧慮太多,反正遇到了就花錢,錢不夠了就先借著頂,這也使得不少90后的玩車人其實正過著“負翁”的生活,但他們生性樂觀,相信天無絕人之路!
當然,在互聯(lián)網(wǎng)經濟下人人都有發(fā)財機會,很多90后其實憑借著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努力提早發(fā)家致富,他們玩車有他們自己的一套理念與思維,貸款買車對他們來說或許還是讓資金鏈更好流動的生財方式。同時,我們也不排除一些90后天生有厚底子的爸爸,想玩法拉利還是保時捷分分鐘的事,玩車花錢如流水對于他們來說也不算事……
特別強調,以上所列其實只是來自大環(huán)境的分析,不能一概論定7年級與9年級的生活背景、家庭財力、財務觀念、玩車態(tài)度……,畢竟一種米養(yǎng)百樣人,中國14億人口,各種可能性都會有!
但你看出來了沒?無論是“務實的七年級”,還是“創(chuàng)意的九年級”,雖然在年齡層次上他們不是同一個群體,對于生活與買車……各方面的態(tài)度也相差甚遠,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稱號:“玩車人”——玩車,終究是因為熱愛,因為熱愛,才擁有玩車的動力與樂趣,這種態(tài)度是不分年齡7與9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將“價值觀”再聚焦得更精準一些,看看秉承精算式玩車與豪爽式玩車兩種態(tài)度的70后與90后,會在玩車的世界里碰撞出什么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