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業(yè),方亮,馬明瑛,徐文中,賈瑩瑩,郭雙雙
(1.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河南 洛陽 471000;2.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河南 洛陽 471000;3.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麻醉科,河南 洛陽 471000)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幾年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胃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正逐年增加,且趨于年輕化[1]。胃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確診時患者多已發(fā)展為晚期胃癌[2]。臨床治療多采用放療化療,以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有效生存期[3]。替吉奧是一種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劑,治療晚期胃癌具有較好的效果;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是人體常用的幾種Ω-3脂肪酸之一,可抑制惡性腫瘤,用于胃癌化療的輔助治療。另外,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患者血清miR-155水平會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發(fā)生相應的變化[4]。本研究選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替吉奧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血清miR-155水平的影響。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70例。對照組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齡(38.9±6.1)歲;平均病程(6.5±3.2)月。研究組男31例,女39例;平均年齡(39.1±6.3)歲;平均病程(6.8±3.7)月。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颊呔椴⒑炗喼橥鈺?。
納入標準: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臨床晚期胃癌者;適合替吉奧化療,患者愿意接受此治療方法,并同意隨訪。排除標準:有精神病史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史者;肝臟功能不正常者;一個月之內有感染病史者;對ARB(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藥物過敏,或對并發(fā)癥(化療藥物所導致的腎損害等)不能接受者;妊娠、低血壓、高鉀血癥、合并有其他疾病且較為嚴重者;認知功能障礙或依從性差者。
1.2.1 對照組采用替吉奧(山東新時代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80803)治療。入院后1、2天基本檢查、抗過敏、激素等藥物緩解化療藥物反應,治療的第3天口服替吉奧(山東新時代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80803)60 mg/m2,早飯、晚飯后1 h口服,連續(xù)服用14 d,然后停藥5 d。一個治療周期為21 d[5]。替吉奧使用劑量依據(jù)患者的體表面積的3個區(qū)間給予藥物。
1.2.2 研究組采用替吉奧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濟民可信,國藥準字:H20110912)治療。前兩天使用1.5 g/mL二十碳五烯酸(3 g,bid,po),第3天口服替吉奧,使用劑量和方法同對照組。一個治療周期的時間為21 d。
比較兩組療效,干預前后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毒副反應(惡心、乏力、腹瀉、感染、貧血、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以及白細胞計數(shù)下降),以及治療不同時間血清miR-155、白細胞介素(IL)-6水平。
SAS標準分小于50分屬于無焦慮,50~59屬于輕度焦慮,60~69屬于中度焦慮,大于70屬于重度焦慮。SDS評分小于53分屬于無抑郁,53~62屬于輕度抑郁,63~72屬于中度抑郁,大于73分屬于重度抑郁[6]。
療效評價標準為完全緩解(CR):影像學腫瘤消失、臨床癥狀消失;部分緩解(PR):癌癥擴散面積縮?。?0%,未出現(xiàn)新病灶。無變化(NC):癌癥擴散面積縮小25%~50%,未出現(xiàn)新病灶。進展(PD):癌癥擴散面積增大>25%或者有新病灶出現(xiàn)[7]。
應用SPSS 18.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近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干預前兩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
研究組惡心、乏力、腹瀉、感染、貧血、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白細胞計數(shù)下降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下降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毒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1周后,兩組miR-155、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miR-155、IL-6水平治療2周后低于治療1周后,治療3周后低于治療2周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同治療時間miR-155、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后,研究組血清miR-155、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123,14.369,P< 0.05)。見表 4。
表4 治療不同時間兩組患者血清中miR-155以及IL-6水平比較
相關文獻顯示,在所有的惡性腫瘤疾病中,胃癌的發(fā)病率、死亡率較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極大的威脅[8]。臨床治療晚期胃癌主要采用化療,替吉奧為常用藥物,研究表明替吉奧能維持較高血藥濃度和提高抗癌活性,較其他尿嘧啶藥物對胃黏膜損傷小,骨髓抑制較小[9]。但部分患者的毒副反應明顯,堅持療程較為困難,采用聯(lián)合用藥可明顯減少單藥劑量,減輕毒副作用,病人更易接受。二十碳五烯酸為替吉奧治療輔佐藥物,主要來源于海藻以及深海魚油,對惡性腫瘤的發(fā)展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替吉奧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治療晚期胃癌,結果顯示,研究組近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替吉奧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治療能夠有效遏制胃癌患者體內癌細胞的增殖,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從而緩解病情遷延,提高生活質量。
miR-155是能夠調控炎癥因子表達以及免疫細胞活化的單鏈RNA,血清miR-155水平能夠反映機體內的炎癥情況[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清miR-155、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miR-155、IL-6水平明顯降低(P<0.05)。說明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使miR-155持續(xù)下降,緩解病情,減少炎性介質。
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惡心、乏力、腹瀉、感染、貧血、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白細胞計數(shù)下降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替吉奧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治療胃癌可減少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替吉奧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明顯,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iR-155水平,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