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 要:課堂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種基本形式,課堂教學高效的有效性是提高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旨在探究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對策,從而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對策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與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不斷提出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在現(xiàn)在的小學教育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影響因素,導致小學教育活動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小學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1]。因此,在小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調(diào)整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盡最大努力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
一、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提出有效實施對策之前,先要明確了解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fā)生原因。再經(jīng)過結(jié)合實際、仔細思考、多方討論,進而提出有行之效的對策加以改進。那么在小學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教學方式單調(diào)乏味,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足
一直以來,我國小學課堂的教學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課為輔”的模式開展的,這種“被動填鴨”式講授的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教育發(fā)展。不僅使小學課堂學習氣氛十分沉悶,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刺激學生的積極思考、發(fā)散思維,從而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1]。
2.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晰,課堂教學效率低
在課堂教學時,因為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師無法明確表達教學重點,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抓不到老師的授課重點,學習內(nèi)容一知半解,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為嚴重的是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惡性循環(huán)[2]。
3.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領路人”的引導作用,教學有效性差
小學生由于年紀小,心智不成熟,存在著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對學習的重視不足、溜號、好動等問題,這就迫切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做好“領路人”的引導作用和看護監(jiān)督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并沒有注意到小學生的上述問題,只是按照自己的設計的自認為合理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但這樣做往往并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導致課堂教學質(zhì)量較差,教學有效性不高[3]。
二、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經(jīng)過研究分析影響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及原因,我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想法。
1.仔細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教師只有在仔細研究教材和大綱要求、了解掌握教材的重點內(nèi)容、明確授課目標、確定教學重要知識點等,才能制定計劃出滿足教材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方式及方法[4-5]。仔細研究教材、充分掌握教材中的各種重要知識點,明確教學目標,制定適合學生學習和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2.綜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具體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當學生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有興趣,樂于接受新知識,那么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盡量在上課之初,制造懸念,刺激孩子學生的興奮點和興趣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才能將看似教師為主導的課堂轉(zhuǎn)換為以學生為主導的主動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同學之間或是各小組之間的競爭關系,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獎懲”的措施時,同學們會比平時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和思考之中,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小學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喜歡新鮮的事物。所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如果多增加這樣的方式并與授課的知識點相結(jié)合,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運用各種教學形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設計和開展以學生為主體、并主動參與學習和思考的教學形式。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此,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為學生營造給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
第一,要給學生以信心,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多動腦思考、多提問題。善于思考,才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自身才能獲得提升。
第二,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遇到較難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求助于其他同學的相互幫助,共同合作來解決問題?!昂献鲗W習”就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模式,即同學們把問題放在小組中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通過討論、合作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而此時合作學習的效果也在慢慢產(chǎn)生。
4.教師多給學生以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作為老師,當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時,多鼓勵、表揚,少批評、打擊,盡可能正面引導學生。當學生做的很好時,用一定的肢體語言[13],比如摸摸孩子的頭、肯定地看著孩子點點頭、抱抱他、為他鼓掌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都會在孩子的心中中出一顆自信的種子,它會慢慢生根發(fā)芽,孕育孩子們的自信心。
結(jié)語
簡而言之,課堂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中之重,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必須有一顆善良、負責的匠人之心,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教育事業(yè),盡最大努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春婷.新課改理念下提高小學教育有效性的思考與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6(11):182.
[2]林躍平,吳煥杰.論教師如何在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J].卷宗,2013(12):144.
[3]李瑩.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分析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4]郭文霞.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2(35):48.
[5]南亞莉.淺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民風(科學教育),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