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艷冰
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掌握知識、積極實踐,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困難,消磨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其語文水平也就無法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困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就格外重要。它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語文素養(yǎng)為手段,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提高語文水平。
長期以來,教師對語文教學理念缺少正確的認識。許多教師認為,只要將現(xiàn)有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便完成了自身的教學任務,將傳授知識作為語文教學的唯一任務。這不僅是對語文教學的片面認識,也是學生語文水平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逐漸得到教師的認同,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開始成為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大教師開始支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這一觀點,認為思維具有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學生提高語文水平的必備能力。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由于許多教師缺乏專業(yè)理念、使用方法不當,這一觀點未被有效地應用于語文教學實踐當中。鑒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四種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的方法,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因材施教,調(diào)動學生思考
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承擔傳授知識、引導學生的責任。因此,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加快教學節(jié)奏,許多教師采用“講課—板書—作業(yè)”的平面化形式進行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快速,但卻忽略了學生和教材的多樣性,將其視為同等事物,導致許多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課堂節(jié)奏、不適應教材內(nèi)容等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以學生為本”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的教學準則。教師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將學生看做課堂的主體,引導他們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并會針對不同的學生和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學生。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即使年齡相似,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發(fā)育狀態(tài)、思維能力等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教師不因材施教,就會使學生差異化發(fā)展,影響他們吸收知識的速度和質量。二是教材。不同類型的教材內(nèi)容也需要不同的教學手段。例如,我在講授《沁園春·長沙》一課時,就以有感情地朗讀為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這首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而我在教授《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一課時,主要分析出課文的難點和重點,使學生能夠理解文章。因此,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也需要不同的教學方式。
二、豐富內(nèi)容,引導學生拓展
高中教材包含的文章是有限的,學生能從其中學習和掌握到的知識也是定量的,而這大大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所謂廣度,指的是廣泛的知識積累,它代表了學生的思維能夠到達的最遠處;所謂深度,指的是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它代表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者是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豐富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去拓展自身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主要有兩種拓展方式:一是課外閱讀。高中教材包含的基礎知識雖然數(shù)量和種類已經(jīng)足夠,但對學生來說,教材文章是教師幾節(jié)課講授和分析的內(nèi)容,過于簡單和熟悉,無法準確地檢驗自身的學習成果。因此,廣泛涉獵課外讀物,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nèi)容,還能使學生在閱讀中強化自己學過的知識。二是課外實踐。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必不可少的步驟之一,它不僅代表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體現(xiàn)了他們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在課程結束后,向學生布置課外實踐作業(yè),如查找資料,寫讀后感、評價等,都可以使學生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并將其外化,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教師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和聯(lián)系,真正實現(xiàn)引導學生拓展自身思維這一目的。
三、情境教學,幫助學生體驗
語文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脫離了生活實踐,就是脫離了文章創(chuàng)作的源泉,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任何幫助。因此,考慮到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問題,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盡量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體驗和觀察生活,從而使他們體會到真情實感,形成語文思維。情境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下體驗文章所處的環(huán)境,還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兩種利用情境幫助學生體驗生活、理解文章的方法:一是多媒體設備??萍既招略庐悾嗝襟w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作為一種集視頻、音頻、圖片、動畫于一身的新技術,它不僅能夠通過各種生動、立體、有趣的方式與教材結合,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幫助教師創(chuàng)建教材應有的環(huán)境,使學生體驗到文章中的真實情節(jié)。二是角色扮演。情境模仿是文章情節(jié)重現(xiàn)的常見方法之一,而角色扮演不僅能使學生與文章角色緊密接觸,還能使他們在廣泛、有趣的課堂參與中學習并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類型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體驗生活、理解文章。
四、小組合作,鼓勵學生探究
探究是高中生必備的語文思維之一,是指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是理論性學科,如數(shù)學,還是實踐性學科,如化學,都離不開探究思維的幫助。它是一個理論誕生的催化劑,是一個實驗得以完成的保證。語文作為一門鍛煉學生思維、培養(yǎng)鑒賞水平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也應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
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探究的主要方法便是小組合作。讓學生4~6人為一小組,布置一個話題,讓每個小組以同一話題為討論中心進行交流。其間,小組成員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觀點,并在討論結束后由每個小組選取一位代表進行發(fā)言,對自己所在小組的觀點進行總結。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互相合作、交流,從而迸發(fā)出新的思想,提升自身的語文思維。例如,我在講授《雨巷》一課時,就以“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為討論主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最終每個組都得出了高質量的結論。小組合作討論,不僅是學生分享自身觀點的過程,也是學習他人思維方式和觀點的機會。因此,鼓勵學生去探究,不僅能使他們有所創(chuàng)新,還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藝術性和主觀性很強的學科,除了約定俗成的基礎知識,學生可以對文章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和理解。這些不同則代表了每位學生的語文思維,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觀點的不同。而教師不僅要尊重這些差異,還要鼓勵學生鍛煉自身的語文思維,避免走上人云亦云的道路。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高級中學(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