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娜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深知:在幼兒園組織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和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是保教工作的其中一項內(nèi)容。在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zhì),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但是近年來各地幼兒園事故的不斷發(fā)生,還有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擦碰現(xiàn)象,也會讓一些家長產(chǎn)生不理解甚至是對老師的工作及愛心產(chǎn)生懷疑,這些現(xiàn)象不斷發(fā)生,給幼兒園的工作帶來了很被動的局面,于是家長和老師為了避免幼兒受到傷害,往往約束幼兒的行為。使孩子成為被捆住手腳的機器人。其實“千般照顧,不如自護”。
一、精心設計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小班的幼兒剛剛離開父母的懷抱,來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還不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想回家的愿望非常強烈。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設計了《不跟陌生人走》《爸爸媽媽不在家》等活動,創(chuàng)設了幾個生動有趣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在看看、講講中,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如:當你獨自在家時,有人來敲門,你會怎么辦?有人自稱是你爸爸媽媽的好朋友來接你回家時,你能跟他走嗎?當你在商場或街上與爸爸媽媽走散時,你會請誰來幫助你呢?通過活動,幼兒明白了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在家不隨便開門,遇到困難請警察或商場營業(yè)員幫忙等,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顒舆^程中,我們還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圖片、錄像、故事,創(chuàng)設了木偶表演區(qū)、圖片改錯區(qū),幼兒在動手動腦動嘴,運用多種感官親自參與實踐活動,提高警覺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二、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
在一日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隨機的有針對性的自我保護教育。如課間活動時,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時按樓梯上的示意圖靠右扶著欄桿輕輕走,不從很高的樓梯臺階上往下跳;就餐時不大聲說笑,以免魚刺、骨頭卡傷喉嚨;不觸摸電源插孔,不用發(fā)夾、螺絲等塞入插孔內(nèi),了解電的用途及危害等。另外,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突發(fā)事件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也是非常好的素材。有一次保育員阿姨在擦櫥窗時,玻璃落地破碎,所幸幼兒正在上課,保育員也沒受傷。針對此事,我和幼兒討論:玻璃碎了怎么辦?玻璃好玩嗎?碎玻璃有什么危害?怎樣使玻璃不破碎等。孩子們討論得非常熱烈,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找到正確答案。從此以后,幼兒玩時都離玻璃窗、櫥窗遠遠的,并相互告誡:小心玻璃。同時家長也反映:幼兒在家爬高爬低的現(xiàn)象也明顯減少,路邊偶爾看到碎玻璃還會告訴家長要撿起來扔到垃圾桶,以防別的孩子受到傷害。由此可見,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適時地教給了幼兒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應變的能力,才能把危險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三、家園合作,努力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不只在幼兒園,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家長對幼兒的影響很大,大部分的自我保護教育的內(nèi)容存在于家庭之中,教師的指導只是空談,必須有家長的支持與配合,讓孩子在父母的具體幫助下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知識。如:父母帶孩子外出游玩時,可告訴孩子行人要走人行橫道線,要遵循紅燈停、綠燈行的規(guī)則,過馬路時要一停二看三通過,要從斑馬線上走;另外也可告訴孩子要保護環(huán)境,不亂丟果殼紙屑,不隨便采摘花草樹木,不玩水、不吃不干凈的食物等;在家里不玩火,特別是不亂點打火機、不玩電插座,不爬陽臺窗臺,不給陌生人開門,不亂吃藥等等。我們還通過“家長園地”“家園之橋”向家長宣傳一些安全防護的知識,要正確對待孩子、不過分寵愛、不嬌慣溺愛等一些家教方法,還通過“家園聯(lián)系冊”及時反饋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xiàn),發(fā)放家長問卷,及時調(diào)整教育策略,促使家長更好地配合我們的工作,從而達到教育的一致性。
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它關系到每個幼兒的安全與健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它不是我們老師強迫灌輸?shù)?,而要讓每個孩子主動去獲得,這種獲得要從良好的環(huán)境中、各種教育實踐中、豐富多彩的游戲中去獲得。小班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貴在持之以恒,要保持連續(xù)性。因此,讓教師、家長、幼兒都應該攜手起來防患于未然,自己撐起自護傘,大家一起來營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