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平
中國的戲曲文化以源遠流長聞名世界,而在中國有關戲曲流傳中,很多地方都把唐玄宗李隆基奉為戲劇鼻祖。據(jù)歷史記載,李隆基在戲曲上的造詣得益于潞州。因為,他當年在潞州任過別駕。有史記載,唐玄宗為別駕倡德政之外,常與潞州名人學士飲酒賦詩,吟歌起舞。詩云:“宮里府外燈連影,街頭巷尾笙和歌。夜闌霜起歸者少,陌路相逢醉者多?!碑敃r,唐玄宗在上黨倡戲曲、好歌舞由此可見一斑。而上黨梆子則是潞州戲曲的主打品牌。
因潞州別稱上黨,故潞州的梆子被稱作上黨梆子。上黨梆子在戲劇界頗負盛名,以其音調(diào)高亢明朗,粗獷樸實,音樂曲調(diào)豐富,音響強烈的特點而見長。表演上,直出直入,強烈明快,側重唱念工夫。在約400個傳統(tǒng)劇目中,以表現(xiàn)古代英雄、忠臣良將、外抗侵侮、內(nèi)懲奸賊題材為主,許多戲劇浸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富有積極意義,深受人們歡迎。說到上黨梆子,有一個繞不過的人物,他就是段二淼。這個曾經(jīng)擔任過長治上黨戲劇院院長的戲劇表演藝術家,不僅以戲功深厚、演藝高超而揚名華夏;而且其愛國品格,大義精神,更令人感動和敬仰,他的精神和品格今天仍是值得發(fā)揚光大的。
段二淼(1898—1969)山西省平順縣赤壁村人。為著名的上黨梆子表演藝術家。他幼年貧寒,父母早亡,9歲隨叔父段小章學戲,后拜藝人麒麟為師。登臺后,以演《佘塘關》的楊繼業(yè)、《破洪州》的楊宗保、《翠屏山》的石秀而獲得聲譽,從此專工小生,有“活羅成”之稱。后又兼工須生。他以唱功見長,唱腔挺拔高亢,字正腔圓,明快清晰,委婉華麗。身段剛健優(yōu)美,擅翎子功,靠架功尤為出色。在《烏鴉山》《甘泉宮》《小宴》《雁門關》《長生殿》《柳春院》中,成功地塑造了羅成、秦始皇、呂布、楊八郎、唐明皇、苗洪等藝術形象。他30歲赴太原演出,曾獲“藝滿并門”之譽??谷諔?zhàn)爭時期四年隱居不出。1944年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根據(jù)地太南勝利劇團,先后扮演了《白毛女》中的黃世仁、《小二黑結婚》中的“二孔明”、《血淚仇》中的王仁厚等角色。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任勝利劇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出席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1958年起任山西省晉東南藝術學校(后改稱山西省藝術學校晉東南分校)校長,后兼任上黨戲劇院院長。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山西分會委員。1963年,山西省文化局和晉東南專署文化局曾為他舉辦舞臺生涯50周年紀念活動。他的代表劇目有《佘塘關》《破洪州》《翠屏山》《烏鴉山》《甘泉宮》《小宴》《雁門關》《長生殿》《柳春院》《白毛女》《小二黑結婚》《血淚仇》等。
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愛做的事;人生最大的成功莫過于自己想做的事,愛做的事取得成功。段二淼一生視戲曲藝術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終其一生癡情于此,是他在戲曲藝術上取得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雖然這個追求充滿了艱辛與苦難,但對于他來說畢竟是了卻了自己一生的夙愿。因為這個鐘愛的成功展示的是他人生的成功。
趙樹理和段二淼在一路研究修改腳本
段二淼盡管少年時備受艱辛,但他對戲曲的執(zhí)著和癡迷以及天資聰穎,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感受到的是充實而快樂的人生。他出生在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命運多舛。一歲喪父,兩歲離母,跟隨祖母生活。8歲時因祖母逃荒,又隨叔父度日。顛沛流離的生活,貧困的遭遇,終使他沒有上學的機會。他的叔父段小章是一個農(nóng)村的戲曲愛好者,常在戲班里幫忙,因此段二淼也從小就接觸了戲曲,耳濡目染,小二淼對唱戲格外鐘愛。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叔父段小章發(fā)現(xiàn)了他的戲曲天賦。在一次到鄰村看戲趕夜路返家時,段小章意外地發(fā)現(xiàn)小二淼競能將當夜演出的戲名和臺詞一句不漏地背唱出來,于是就送他開始學戲,走上了戲曲演藝的道路。八九歲時他就學會了《三審》《桑園會》等小戲,十歲時就進了河北省涉縣的天益班,后來又到黎城縣的公益班,拜麒麟為師。再后來又到襄垣的鳴鳳班、合意班、景義班、長子樂意班、平順三樂班等班社,學藝鍛煉。16歲時,他已經(jīng)在上黨劇壇走紅。寫戲的文約中就有了“二淼不到,扒戲價一半”的內(nèi)容,可見他當時在上黨的影響了。當時段二淼的嶄露頭角還有一段佳話。他16歲那年,潞安府一大戶人家唱戲祝壽,請的是潞州的三樂班和晉城的州底劇團打對演出,州底劇團實力雄厚,臺下觀眾如潮,占盡上風。而三樂班則相形見絀,臺下冷清。東家不經(jīng)意間點名讓跑龍?zhí)椎亩味党鰣鲈囋?。誰知段二淼登臺亮相,身段唱腔,頻頻出彩,競傾倒觀眾,一炮走紅,被人稱為“活羅成”“活莊王”。此后段二淼成為上黨梆子代表人物。1935年,段二淼遠赴省城太原演出半年,精湛的戲藝,贏得了省城觀眾的熱烈好評,觀眾贈他“譽滿并門”緞匾,給予褒獎。
段二淼輔導棗梆劇團青年演員張文英
段二淼在戲曲上的成就,是一段對戲曲藝術癡愛和追求的過程,他對戲曲的癡迷和執(zhí)著令人嘆為觀止。他在9歲時就對上黨梆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進入戲班后全身心都用在了學戲上,那時的學戲都是要花錢請師父教的,他沒有錢,就偷偷地看人家。別人請了老師教,他就趴在窗戶外面偷聽、偷看,暗地里下功。為了學習一些好演員的套路,他跟著戲班一場一場地瞧,因為黑夜趕山路看戲,還把腿跌壞了。比如《長生殿》就是他一場不誤地看別人表演而學會的。由于段二淼對戲曲的癡情和不舍追求,他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此后技藝日臻完善,最終成為了上黨的戲曲名家。
博采眾家之長,兼收并蓄,為我所用,也是段二淼將一生托付給戲曲藝術的一個方面。他善于向別人學習,對每個人的長處,他都認真學習。趙清海是澤州府的好把式,到長治來唱的次數(shù)不多。段二淼對這個機會很珍惜。只要來了,他都要去看,細心琢磨,模仿強記。那時沒有錄音錄像設備,劇本也是不外傳的,學習全憑腦筋記憶,段二淼憑著超強的記憶,居然把當時上黨梆子名角的整本戲和套路都掌握了?!肚搴訕颉匪菍W趙清海的?!陡嗜獙m》中的身段、表演是興盛的,唱腔卻是發(fā)枝的?!遏[帳》則全是發(fā)枝的?!缎⊙纭泛汀对L永寧》是繼承土長的?!秺Z阿斗》中有小旺的技藝,《二子乘舟》中又有郎小喜的模式……可以說,段二淼的表演,體現(xiàn)的是上黨梆子當時的最好演藝。因而,太行山人對他幾近完美的戲藝極具崇拜,并賦以了神奇的解說,于是就有了他的家鄉(xiāng)濁漳河沿岸流傳極廣的“赤壁村出了個段二淼,三年不結老南瓜”的傳說。
段二淼不僅繼承前人的長處,而且善于創(chuàng)新和發(fā)揚光大。在潛心研究的基礎上,他從主題思想、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加以改革和創(chuàng)新。他那柔似潺潺流水、頓如斬釘截鐵的唱腔道白,優(yōu)美多姿的身段,還有他繼承和創(chuàng)新而自成一派的架子功,都展現(xiàn)了他在戲曲上深厚的造詣,表現(xiàn)了對上黨梆子的發(fā)展。
對段二淼來說,他的人生是充實和積極的。他視戲曲藝術為自己的生命,達到了無日不練、無日不唱的癡迷狀態(tài),戲曲藝術成為他一生的摯愛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追尋段二淼人生軌跡,我們看到,作為一個民間藝人,他之所以能夠贏得戲劇界乃至更多的人們的敬重,除了他精湛的戲曲表演藝術外,贏得人們尊崇的更多因素應該是他純樸的民族氣節(jié)。
可以說,段二淼的戲曲藝術在當時可謂名冠三晉,獨領風騷,他那精湛的戲藝,賞心悅目的表演,不僅名標三晉戲苑,而且躋身中國戲曲文化行列,然而檢索段二淼一生的演藝生涯,就會發(fā)現(xiàn)自其登臺表演以來,一生幾乎全部在舞臺上度過,但他人生中經(jīng)歷的1939年至1943年卻是一段舞臺空白,而這四年又正是中華民族遭遇外侮的四年,這名上黨藝人在這四年的歲月里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據(jù)今天所存史料記載和當年領略段二淼風采的鄉(xiāng)間人士回憶,段二淼在國難當頭,非常時期,表現(xiàn)了一個民間藝人的非凡民族氣節(jié)。那時上黨人,山西人,乃至中國喜歡上黨梆子的人都喜歡看段二淼的表演,把看戲作為一種享受。而段二淼也以表現(xiàn)戲藝讓人們看戲享受感到自豪。他把唱戲作為自己的最大快樂。但是,段二淼生性耿介,嫉惡如仇,從不趨炎附勢,在給誰表演的問題上是絕不含糊的。對惡霸、豪紳等邪惡之流,他都堅辭不演,因而也常常受到這些無賴的欺凌,但他卻始終不屈從于這些邪惡之流。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日寇占領上黨,時局維艱,敵偽頑和抗日武裝的人民政權在這塊土地上犬牙交錯。而此時段二淼風華正茂,在戲藝上風頭正勁,上黨地區(qū)的各色人等皆以能請到段二淼唱戲為榮。而這種情況也令上黨地區(qū)的偽政權和漢奸產(chǎn)生了借此向日寇獻媚取寵的非分之想。1939年,長治郊區(qū)關村的維持會長親自登門請段二淼去給日本人唱戲,遭到了段二淼斷然拒絕。爾后段二淼不為其所動,照舊依約前往壺關唱戲。維持會長討了個沒趣,但仍不死心,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便施以卑鄙手段,欲讓段二淼就范。于是,在壺關唱戲時,就發(fā)生了有人向舞臺上開槍的事件。同時段二淼也收到了維持會長讓人捎來的話:唱戲就得給日本人唱,除非你二淼不唱戲!段二淼再三權衡,作為一個民間藝人,明顯缺乏和敵寇邪惡正面抗衡的資本,但自己就是寧可不唱戲,也決不出賣靈魂去取悅于寇仇。于是他毅然帶領徒弟溫喜云、趙玉信等返回沒有被日本人占領的家鄉(xiāng)平順縣赤壁村隱居,以此來表達對敵寇的憤恨。
在那段日子里,段二淼面對河山破碎,華夏生靈涂炭,極度悲憤,以終日下地勞動來排遣憂憤。苦悶至極時,就和同村好友趙松則在窯洞里悶頭抽煙,也曾久久佇立在濁漳河邊面對河水發(fā)呆。是的,作為一個鐘愛戲曲的人來說,那份熬煎是殘忍的,那是對一個人心靈的強奸。但是在給誰唱的選擇上,段二淼卻是理智的。那不與出賣靈魂者為伍,不事寇仇的血性終使他在那樣的熬煎中感到了心靈的平靜。
直到1943年冬天,段二淼遇到了山西農(nóng)民作家趙樹理,兩人在赤壁村朝夕相處,談論人生,切磋戲藝,交往甚密,遂成了莫逆之交,趙樹理還在赤壁村的河坡窯口寫出了《小二黑結婚》。段二淼在趙樹理的引導下,于1944年參加了抗日根據(jù)地的太南勝利劇團,擺脫了日寇的統(tǒng)治和掃蕩,并重返舞臺,回歸了他馳騁舞臺的本性。而他在個人鐘愛和民族大義之間的理智選擇,也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人們的敬佩和尊敬。
如今,上黨梆子這一民間藝術奇葩,仍在中華大地上綻放,段二淼作為上黨梆子一個時期的杰出代表,給人們留下來不可磨滅的記憶。當我們今天重新審視段二淼時,仍然能感受到在這個民間藝人身上所閃現(xiàn)的民族光芒。
我們在品評前人時,除看重才華外,更多的是人的品德和精神。呂布在三國中,可謂武藝高強,但卻與關羽有著截然的區(qū)別。按說呂布的武藝絕不在關羽之下,要不怎么會有三英戰(zhàn)呂布呢?但關羽卻是受人們尊崇的,幾千年來的關羽忠義文化在華夏傳承不衰??梢娙藗冋J定的不僅是才華技藝,更多的則是精神和品質。段二淼在國家危亡之際,能夠不被威武所屈,堅守民族底線,其品行之高潔令后人敬仰。他的人生因這四年的割愛而輝煌,而更具魅力。
我們無法考證當年段二淼棄戲返鄉(xiāng)時的心路歷程,但我以為,段二淼從初曉事理的總角序齡起,即醉心戲曲,追求戲藝,直至學有所成,占盡上黨戲苑風流,從中可見他對戲曲表演的鐘情與執(zhí)著,戲曲表演是他人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這四年間的棄戲從農(nóng),則完全是出于一個忠直藝人的情懷,一個藝人的人格立場,也是一個藝人固守道義的最后一道精神防線。
可以想見段二淼在家鄉(xiāng)赤壁村四年躬耕壟畝、培植嘉禾,這種近似隱居的生活并不能抹平他胸中的塊壘,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日里,他不可能像陶淵明那樣享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野樂趣,當然他也不可能像他的同鄉(xiāng)上黨抗日先驅岳增瑜那樣拔劍而起、悲壯激越。但就其能舍其畢生之戲曲鐘愛,而斷然作別舞臺,不事寇仇,堅守道義底線而言,也足可見其民族氣節(jié)之一斑,一個正直藝人之拳拳之心跡清晰可見。他那樣的選擇,是太行山人,乃至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在國難當頭的不屈抗爭。盡管在那段時日里,段二淼沒有了舞臺上痛斥奸佞、直面邪惡的高亢凜然,但這卻是一場呵護尊嚴、守衛(wèi)靈魂的無言抗爭;沒有了戲劇中叱咤風云、一掃寇仇的淋漓展示,這卻是一曲維護正義、威武不屈的藝人浩歌。從他的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史上屈原、文天祥等人的身影。
時代遠去,段二淼也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愿人們還能記得段二淼,不僅在戲曲藝術的范疇里,而且在做事為人的生活中,民族大義,不應該只是一個掛在人們口頭上的好聽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