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輝
摘 要:在新課標的不斷推行和發(fā)展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之外,提高個人素養(yǎng)。初中美術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之一,更是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提升的最佳途徑,因此,就“美育”方面的教育展開研究,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美術;美育;實施方案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對教育以及學生的自身發(fā)展提出了更具體、更高的要求,強調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注重對學生專業(yè)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以生為本”,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fā)展。課堂像是一場“演奏會”,而教師則是指揮家,要舞好手中的“指揮棒”,彈奏出最和諧、最圓滿、最動聽的“課堂”協(xié)奏曲,就需要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和智慧。本文從教師的課堂語言、作品欣賞、親筆繪畫以及工藝欣賞四個角度出發(fā),結合創(chuàng)新思維和趣味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興趣,提高審美意識、激發(fā)審美情趣,最終實現(xiàn)“美育”的最終目標。
一、“言語”中,滲透審美興趣
語言是開啟靈感之門的鑰匙,是啟發(fā)內(nèi)心情感的最佳途徑。良好的語言藝術,在初中美術課堂中,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學習興趣,教師采用藝術性語言,有效地調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審美滲透時,也更有“穿透力”。
例如,在講述《走進美術》一課時,筆者先在多媒體中展示一些圖片,這些圖片中有磅礴大氣的水墨山水圖,有浪漫細膩的油畫,有色彩明麗的水粉畫,還有線條粗獷的素描畫,筆者說:“大家覺得這些圖畫好看嗎?”學生:“好看。”筆者繼續(xù):“這只是冰山的一角,在美術的世界里不分國界,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美術元素,大家能夠舉幾個例子嗎?”學生1:“墻上的涂鴉?!睂W生2:“雜志上的圖片?!睂W生3:“繪本中的圖畫。”……筆者示意學生安靜,然后總結道:“我們衣服上的水印、玻璃花瓶、茶具等都是美術范疇,包括我們的服裝搭配、色彩搭配、妝容等都屬于美學,還有我們隨處可見的建筑、大橋等,也都屬于美術,大家是不是覺得美術很神奇呢?”學生點頭表示肯定,筆者:“那么接下來老師會帶領大家走進美術的殿堂,感受生活中的美!”
二、“欣賞”中,引導審美意識
美與思維是一種較為抽象的思維模式,需要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在“欣賞”教學中,教師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為學生提供美術作品,并灌輸正確的藝術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的過程中,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揮內(nèi)在的審美潛能。
例如,筆者帶領學生對比油畫和水墨畫,讓學生試著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首先是油畫,筆者試著從顏色、光澤度、畫面分布、畫面感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學生有的認為油畫的風格過于“直白、大膽”,而且畫面凹凸不平,比較難以接受,有的則認為油畫的顏料細膩、顏色調和得非常到位,在具體的人物刻畫上大膽中也帶著幾分細膩,顏色使用上也很大膽張揚,且光澤度也很好,比較喜歡油畫的風格,然后是山水畫,有的學生認為山水畫的顏色太過單一,感覺氣勢宏偉但略感單薄,表示不是很喜歡這種畫風,有的學生則認為山水畫在構圖、線條、層次上都很有韻味,雖不像油畫那樣鮮艷、張揚,卻盡顯中國畫的內(nèi)斂、低調,不失大氣的風格。
三、“繪畫”中,激發(fā)審美情趣
繪畫在美術教學內(nèi)容中占據(jù)較大的比重,繪畫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國畫、油畫、水粉、素描等,繪畫的形式不同,風格也是千差萬別,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中,要視不同情況而定,適當調整引導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例如,筆者帶領學生繪畫素描,讓一名學生做模特,在學生開始畫畫之前,帶領學生先學會觀察,從模特的三庭五眼、高光和暗影處、衣服褶皺處以及線條處理方面進行指導,接著讓學生開始繪畫,在繪畫的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比如學生1在面部五官的繪畫上把握不準,于是筆者說:“你可以用手中的鉛筆為標尺,瞇著眼睛對準模特的臉部,用手指作為卡尺,將三庭五眼按照比例放大到紙上,輕輕地畫出輪廓……”
四、“工藝”中,進行審美教育
工藝是民間藝術的體現(xiàn),更是人民智慧的結晶,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利用不同的工藝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此同時,適當?shù)匾龑W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視頻《農(nóng)場天地》《鑒寶》等,通過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評價的傳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生掌握一定技巧后,帶領學生舉行一次小型的“鑒賞大會”,學生做評委,對民間工藝制作過程進行簡單的講述,并簡單地評價。
綜上所述,除了以上所說的課堂引導審美能力外,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外拓展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參加社會舉辦的美術競賽、美術活動、畫展、工藝展等,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美的魔力,喚醒內(nèi)心深處對美的追求和悸動。筆者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深刻意識到“美育”的重要性,深知身上肩負的重大責任,定不負使命,不忘初心,為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全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立楠.美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方法[J].家庭生活指南,2018(8):141.
[2]文沖.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教學途徑與方法[J].學周刊,2018(19):167-16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