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華平,曹國良,周軾瑜,張國雷,魏強,袁文斌,張鳴杰,嚴強
(湖州市中心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浙江 湖州 313000)
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膽囊穿孔、感染性休克等。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年人群的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發(fā)病率不斷增加[1],但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肺病等多種基礎疾病,急診手術并發(fā)癥多,病死率也相對較高[2-3]。B超引導下經(jīng)皮經(jīng)肝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具有微創(chuàng)、操作方便且安全的特點,可以迅速解除膽囊壓力[4-5],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種序貫方式適合老年患者的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湖州市中心醫(yī)院2014年至2018年期間行PTGD聯(lián)合LC治療老年性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并與急診行LC的患者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性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共計71例進行回顧性研究,納入標準:(1)臨床癥狀典型,相關檢查確診為急性化膿性膽囊炎,且伴有發(fā)熱;(2)年齡大于60周歲。(3)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均在入院48 h內(nèi)行PTGD或急診LC手術治療。根據(jù)患者接受治療方式分為PTGD+LC組和急診LC組,收集兩組年齡、性別、最高體溫、合并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見表1。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科)2018年第1202號)。
PTGD+LC組:超聲下定位膽囊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圍臟器的情況,局麻后于右側腋前線或腋中線第7、8、9肋間為穿刺點,常規(guī)使用7 F或8 F豬尾導管穿刺針在B超引導下進行膽囊穿刺,見針尖回聲沿穿刺探頭引導的路線進入膽囊,進行回抽,確認回抽液體為膽汁,退出穿刺針,沿導絲送入豬尾導管并使其尾端卷曲在膽囊內(nèi),固定引流管,連接引流袋,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血常規(guī)、CRP、肝功能等。PTGD患者8周后擇期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常規(guī)術中直視下拔除PTGD引流管。
急診LC組:該組患者在入院48 h內(nèi)實施LC術。全麻達成后,常規(guī)消毒鋪巾,取四孔法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探查膽囊三角及腹腔情況,明確三管關系后離斷膽囊頸管,順逆結合的方式切除膽囊,常規(guī)放置腹腔引流管。
觀察患者PTGD前后體溫及炎癥指標、肝功能控制情況(PTGD+LC組),以及兩組患者行LC術的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的情況。
PTGD+LC組與急診LC組年齡、性別、體溫以及基礎疾病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PTGD+LC組患者行PTGD術后3、7 d,體溫與炎癥指標、肝功能較治療前明顯好轉,結合急性膽囊炎東京指南第二版(TG13),說明行PTGD引流膽汁可使膽囊減壓,膽囊炎癥緩解,并可進一步減輕急性膽囊炎癥所致的全身炎癥反應及肝功能損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表2 PTGD+LC組患者(n=36)行PTGD術前后的相關指標比較
急診LC組因炎癥及術中出血量多等原因,3例行腹腔鏡下膽囊造瘺,3例中轉開腹手術;PTGD+LC組1例中轉開腹,兩組LC的成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完成LC的病例中,PTGD+LC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低于急診LC組(P<0.001)。PTGD+LC組術后并發(fā)出血、膽漏、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低于急診LC組(P<0.05),但兩組術后急性胰腺炎及肝功能損害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所有并發(fā)癥經(jīng)止血藥物、加強抗感染及霧化吸入改善肺功能、引流膽汁等積極治療后均好轉,無死亡病例。詳見表3。
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老年患者由于機體老化等原因,病情發(fā)展迅速,易出現(xiàn)膽囊壞疽、感染性休克、膿毒癥等,另外由于患者往往合并嚴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等,導致手術、麻醉風險極高,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急性膽囊炎急診手術有術后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的特點,死亡率高達15%,但擇期手術的死亡率卻可以低至0.7%~2%[6-8]。因此如何安全有效控制膽囊炎癥發(fā)展,使高危的急診手術安全過度到擇期手術,降低老年患者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病死率及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就尤為關鍵。
表3 兩組行LC的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PTGD是一種微創(chuàng)快速的膽囊減壓方法,通過PTGD引流,可使膽囊體積縮小,張力降低,感染性膽汁排出體外,減少細菌及毒素入血,減輕全身炎癥反應,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安全保障[9-11]。該方法適應證廣,可用于大多數(shù)急性膽囊炎患者,且操作簡單方便,必要時可反復穿刺,穿刺的并發(fā)癥相對較少。有學者報道,PTGD的并發(fā)癥主要有膽漏、出血、引流不通暢、引流管脫落等,其中引流管脫落最常見,發(fā)生率為5%~10%,少見嚴重并發(fā)癥[12]。
本研究結果顯示,PTGD術后3 d,患者的體溫、WBC、CRP、PCT、ALT、ALB等較術前明顯下降,7 d左右基本恢復正常,患者癥狀改善明顯,PTGD后未出現(xiàn)出血、膽漏等重大并發(fā)癥。通過比較,PTGD+LC組患者行LC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較急診LC組有明顯減少,LC的成功率明顯上升,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亦有明顯降低,說明PTGD確可有效減輕膽囊炎癥,緩解急性應激狀態(tài),提高手術耐受性;后期序貫行LC術,發(fā)現(xiàn)患者局部炎癥較急診LC組明顯減輕,膽囊解剖結果相對清晰,手術的安全性、術后恢復都大大提高。
結合筆者經(jīng)驗,對于全身基礎條件差、伴有其他系統(tǒng)疾病的高領危重化膿性膽囊炎患者,可實施PTGD,但該方法是一種應急治療手段,并不能根治疾病,因此在全身情況改善之后仍需酌情實施膽囊切除術。另結合相關文獻[13-14]筆者體會:(1)腫大炎癥的膽囊為PTGD提供條件,但在穿刺經(jīng)過肝臟時應盡量避開膽管和血管,避免引起膽漏及出血;(2)PTGD后引流膽汁往往較為濃稠,需定期用無菌生理鹽水低壓沖洗以保證引流管通暢;(3)引流膽汁標本常規(guī)送檢行細菌培養(yǎng),并根據(jù)藥敏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以指導用藥;(4)PTGD后評估患者全身狀態(tài)及炎癥改善情況,一般PTGD后8周左右擇期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建議在術中直視下拔除PTGD管,因部分患者膽囊炎癥重引起周圍粘連包裹,PTGD管也可作為尋找膽囊的引導和標志。
綜上所述,PTGD對老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快速緩解癥狀,短期內(nèi)減輕膽囊的炎癥水腫,為后期序貫擇期行LC創(chuàng)造條件并顯著降低相關手術風險,臨床實用性強,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