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元設計提高了教學設計的起點,使教師對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連續(xù)性。具體到每一節(jié)課,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需遵循物理學科典型的學習方式,注重問題鏈和實驗載體的設計,在知識建構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
【關鍵詞】科學思維;問題鏈;實驗載體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5-0016-03
2018年11月,筆者受邀在一次學科展示活動中執(zhí)教了“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一課,現(xiàn)將課堂實錄加以整理,闡述在具體的一節(jié)課上,如何設計問題鏈和實驗載體,在單元設計視角下落實對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
一、課堂實錄摘要
活動1:感受電熱(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自制插線板(導線較細)上接一個燈泡,通電后請學生摸一摸燈泡,說出感覺。請他再摸一下連接插線板的導線。感受燈泡和連接插線板的導線,哪一個更熱?
師:燈泡(燈絲)和插線板的導線之間是怎么連接的?可能是哪個物理量的不同造成了它們的溫度不同?
生:串聯(lián)??赡苁且驗樗鼈兊碾娮璨煌Ь€和燈絲串聯(lián)接入電路,如圖1所示,通過它們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電流通過導線和燈泡都會發(fā)熱,燈泡的溫度高些,可能是因為燈絲的電阻比導線的電阻大一些的緣故。
(把電爐也接入插線板,再請學生上來摸一摸導線,感覺導線比之前更熱了。)
師:兩次導線溫度不同,說明電流通過導線產(chǎn)生的熱量不同。把圖2和圖1進行比較,可能是什么物理量的不同導致電流通過導線產(chǎn)生熱量不同呢?
生:電流。
師:哪一次電熱更多呢?
生:第二次電熱更多。
師:只可能是電流不同的原因嗎?
生:時間,第二次時間比第一次時間長。
活動2:設計實驗方案比較電熱的多少。
師:剛才大家猜想電熱可能與三個因素(電阻、電流、時間)有關,我們在設計實驗時要用到什么方法?
生:控制變量法。
師: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解決,那就是如何比較導體通電后產(chǎn)生的熱量多少呢?
生:比較溫度。
師:(出示一個電阻)用普通的溫度計去測量一個電阻的溫度方便嗎?回顧我們在第十二章研究燃料熱值時,是如何反映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的多少的?
生:把電阻放入水中,通電后用溫度計測量水溫升高的多少。
師:為什么要用水呢?
生:水的比熱容大。
師:比熱容大,有什么好處?
生:升溫慢。
師:升溫快慢是相對的。如果升溫過慢,對課堂上做實驗是不利的,比如30分鐘才升高1攝氏度,那多浪費時間呀!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生:選比熱容比較小的煤油作為被加熱對象吧!
師:剛才大家想到的是加熱液體,如煤油或水,我們還可以加熱什么呢?
生:空氣。
師(出示器材):讓電阻加熱氣體,用這些氣體來吹氣球,通過觀察氣球大小來判斷電熱的多與少。氣體除了吹氣球,還可以吹液柱,可以在細直管里滴入一滴水珠,封住里面的氣體。這個裝置也有一些不足,大家找找看?
生:氣體會把水珠吹走。
師:是的,有時水珠會被吹出去,有時遇冷水珠會被吸到瓶中。針對這一不足,大家想想看我們之前曾用過一個什么樣的裝置,它也是用管子裝水,但不是直管子,里面的水柱可以被氣體推動?(展示器材)
師:通過觀察什么就知道電熱的多與少了?
生:液柱上升的高度。
師:無論是加熱氣體還是液體,都要注意裝置的氣密性。如果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沒有觀察到液柱上升,可能是什么問題呢?
生:裝置氣密性差。
師: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沒有通電。
師:那你如何判斷電路中有沒有電流呢?
生:串聯(lián)一個燈泡。燈亮有電流,燈不亮沒有電流。
師:燈亮肯定有電流,沒有電流燈肯定不亮。但是燈不亮一定是沒有電流的原因嗎?
生:也可能是因為電流過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太小。
師:所以,除了串聯(lián)一個燈泡外,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檢驗是否通電呢?
生:串聯(lián)一個電流表。
活動3:定性探究電熱與電阻的關系。
學生選用不同器材進行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
生:通過觀察到阻值大的一側(cè)液柱上升得快,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越大,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活動4:設計電路探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
生:保持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改變電流。
師:如何選擇器材做到電阻和通過時間相同,電流不同呢?
生:5Ω電阻和5Ω電阻并聯(lián)。
師:兩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并聯(lián),電流不一樣嗎?如何才能做到使通過它們的電流不同呢?
生:可以在某個支路串一個變阻器,如圖3所示。
師:除了這個方案,有沒有其他方案了?是否可以讓兩個5Ω電阻串聯(lián),然后讓某個5Ω電阻中的電流和另一個5Ω電阻中的電流不同呢?
生:在一個5Ω電阻兩端并聯(lián)一個變阻器,如圖4所示。
師:剛才大家用的是5Ω電阻兩個,能否5Ω電阻只用一個呢?
生:可以。讓5Ω電阻與一個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來改變電流大小,如圖5所示。
(學生分組做實驗)
實驗現(xiàn)象:電流大的那一側(cè)液柱上升得快。
師:根據(j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到什么樣的實驗結論?
生:當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熱越多。
活動5:定量探究電熱與電阻、電流的關系。
師:剛才,同學們用實驗分兩步探究了電熱與電阻和電流的關系,如果能有一套裝置一步定量研究出電熱與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就好了,請看“實驗神器”(圖6)。
加熱2分鐘,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生:比較甲、乙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電熱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比較甲、丙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電熱與電阻成正比。
師:如果我們再利用秒表,還可以研究電熱與通電時間的關系。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電熱與通電時間也成正比”。這一規(guī)律被稱為“焦耳定律”:Q=I2Rt。
二、培養(yǎng)科學思維的思考
本節(jié)課通過問題鏈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探究的基礎上,研究電熱與電阻、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經(jīng)歷提出猜想、建構實驗模型、創(chuàng)新設計、具體實驗操作的探究流程,通過定性和定量實驗進行收集數(shù)據(jù)、科學推理、科學論證的方式最終得出規(guī)律。同時將評價和學習過程緊密結合,能切實發(fā)展學生的建模、推理、論證能力。
在探究中,始終以實驗載體設計為依托。如在用轉(zhuǎn)化法反映電熱的多少時,選擇一種物質(zhì)的某種物理屬性隨著電熱多少而變化;在選擇液體時,通過比熱容大小的比較得出用比熱容小的煤油,可以測量煤油被電阻加熱后溫度升高的多少來反映電熱的多少;也可以加熱氣體,對利用氣體受熱膨脹來吹氣球,再提出可以用氣體受熱膨脹來推動U型管內(nèi)的液柱上升效果更好。在活動中基于事實證據(jù)和科學推理對不同觀點提出質(zhì)疑和批判,不斷進行修正,進而提出創(chuàng)造性見解,使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培育科學思維。
【參考文獻】
[1]朱文軍.焦耳定律實驗的比較研究及改進[J].物理教學,2019(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