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何廣霞,麻勝紅,路美蘭,曾智勇*,梁海英,張愛瓊,何小莉,咸 文,陳 娟,吳好葉
(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簡稱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引起的,一種以患病豬食欲下降、嘔吐及嚴重腹瀉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性疾病[1]。該病在寒冷季節(jié)多發(fā), 特別是冬春交替時節(jié)。PEDV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豬舍的環(huán)境溫度會對豬體內病毒的繁殖產(chǎn)生影響,在8~12℃比30~35℃的環(huán)境中所產(chǎn)生的毒力效價高, 這可能是本病在寒冷季節(jié)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2]。PEDV僅發(fā)生于豬, 且不同年齡階段的豬只均易感本病。癥狀的輕重隨病豬年齡的大小而有差異, 年齡越小, 則其癥狀越重。感染發(fā)病的潛伏期各豬群不同,一般新生仔豬在24~36 h,育肥豬為48 h以上[3]。病豬是本病傳播的主要傳染源,主要感染途徑為消化道,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與豬傳染性胃腸炎極為相似。仔豬感染PEDV后,病豬的體溫正?;蛏云?精神不振,常出現(xiàn)脫水、嘔吐和水樣腹瀉,患病豬體重下降,皮膚因脫水而干燥,被毛粗亂無光澤,繼而發(fā)病豬食欲下降,嚴重脫水等臨床癥狀[4]。本病發(fā)病急且死亡率高,主要破壞豬小腸上皮細胞,從而引起腸絨毛脫落,感染病豬多以仔豬為主,極易造成新生仔豬迅速脫水死亡。該病毒于1980年在我國分離出,近來該病已演化為世界流行趨勢且已成為全球性危害。目前,PED已經(jīng)成為導致世界多個養(yǎng)豬國家仔豬早期死亡的疫病之一,對世界養(yǎng)豬產(chǎn)業(yè)造成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5]。
2018年1月,銅仁萬山某豬場部分仔豬出現(xiàn)嘔吐、消瘦及腹瀉等臨床癥狀,其中仔豬出現(xiàn)腹瀉的癥狀尤為嚴重,最終病仔豬脫水死亡。這給豬場帶來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為查明仔豬腹瀉死亡原因,該豬場特將5頭病死仔豬、3份母豬糞樣和1份發(fā)病仔豬腸內容物進行實驗室送檢?,F(xiàn)將檢測過程報告如下:
據(jù)現(xiàn)場人員描述,該豬場患病仔豬被毛凌亂,精神狀態(tài)不佳, 進食量顯著降低。體溫較為正常、有時稍高。同時出現(xiàn)嘔吐、水樣腹瀉或是嘔吐與腹瀉并存等臨床癥狀,排泄淡黃色惡臭稀糞。病豬發(fā)病急、病程短,部分新生仔豬在出生3 d左右因腹瀉脫水而死亡。
對送檢病死仔豬進行剖檢(見圖1),可見病豬胃內空虛無食物,內有黃色液體,胃底黏膜有輕度充血。剖檢病豬的主要病變位置在小腸,腸擴張,小腸腸系膜充血。內容物稀薄如水,呈黃色且伴有泡沫。腸壁充血變薄,腸系膜充血且淋巴結出現(xiàn)水腫現(xiàn)象,小腸絨毛縮短。
取適量的脾、腎、淋巴結等組織進行混合;取送檢病死豬腸內容物與送檢3份仔豬腸內容物混合;取3份母豬糞樣混合,使用MiniBEST Viral RNA/DNA Extraction Kit Ver.5.0核酸提取試劑盒,分別提取混合組織/腸內容物核酸/糞樣的RNA/DNA,應用一步法RT-PCR/PCR試劑盒,根據(jù)相關送檢要求對混合組織核酸進行豬藍耳病病毒(PRRSV)、豬瘟病毒(CSFV)和豬偽狂犬病毒(PRV)檢測;對仔豬混合腸內容物和母豬糞樣進行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檢測。其中PEDV反應總體系(25.0 μL):2×One step buffer 12.5 μL,10 μM PCV3 primer(F1/R1)各0.5 μL,核酸DNA模板4.5 μL,ddH2O 6.0 μL,一步法酶1.0 μL。PCR反應程序為:50 ℃ 40 min;94 ℃ 5 min;94 ℃ 30 s,55 ℃ 30 s,72 ℃ 30 s,共37個循環(huán);72 ℃ 進行終延伸10 min。
RT-PCR/PCR 結束后,取 7 μL的PCR產(chǎn)物進行瓊脂糖凝膠(1.5%)電泳檢測,結果顯示,病死仔豬混合組織中CSFV、PRRSV和PRV均呈陰性;混合糞樣和腸內容物中PEDV均呈陽性(見圖2)。
根據(jù)病原檢測結果表明,送檢病死仔豬及母豬糞樣中均存在PEDV,說明該豬場中母豬和仔豬均有感染PEDV的情況。PED是豬養(yǎng)殖過程中十分常見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可引起豬的急性傳染性腸道疾病,常發(fā)生于幼齡仔豬,病仔豬出現(xiàn)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等現(xiàn)象,長期持續(xù)性腹瀉表現(xiàn)為明顯消瘦、被毛粗亂,嚴重腹瀉仔豬排水樣稀糞,常因脫水而死。該病季節(jié)性非常強,春冬多發(fā),不同種類及不同日齡的豬均可感染,死亡率可高達100%[6]。對于該病,應當及時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圖1 病死仔豬內臟
圖2 病原RT-PCR/PCR產(chǎn)物凝膠電泳檢測結果
對于PED,目前沒有針對該病的特效治療藥物,故豬場應以預防為主。種豬帶毒散毒是引起新生仔豬感染的主要途徑。首先,發(fā)生疫情時, 疫苗免疫是預防豬傳染病的有效方式,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方案進行疫苗免疫接種,重點加強母豬的PED疫苗免疫。對全場生豬進行緊急免疫,可有效降低豬群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這也是亞洲國家PED防疫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7]。其次,加強場地和環(huán)境消毒。在冬、春多發(fā)季節(jié),應保證豬舍干燥、整潔,做到保暖防寒,同時做好母豬進入產(chǎn)房前的糞便排毒情況檢測以及進入產(chǎn)房時針對母豬的清潔消毒,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重視免疫預防,加強對豬只的飼養(yǎng)管理[8]。
若PED在豬場已發(fā)生,則建議豬場飼養(yǎng)管理人員立即停止飼喂飼料,液體類飼料可能會加劇生豬的腹瀉,因此尤其注意液體類飼料的飼喂;針對已感染的病豬要及時為其提供干凈的飲水和易消化的飼料,盡可能的控制對病豬飼料的投喂量,及時對健康豬與病豬進行隔離;對病死豬、糞尿排泄物及污染物做無害化處理,可有效控制本病的傳播??刹扇ΠY治療措施:病初,可對患病仔豬采用口服補液鹽,以糾正病仔豬體內的酸堿平衡。必要時可適當添加土霉素堿或諾氟沙星或阿莫西林進行灌服,每天4~5次;肥豬群和母豬可采用青鏈霉素加安痛定肌注,脫水嚴重的掛水補液;對于公、母豬可緊急免疫2頭份瑞普生物“維樂復康”[9];在調理腸道菌群的同時,保持欄舍干燥,全進全出,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