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要 仿寫是進行寫作的有效途徑,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摹句式,添美感;借意象,增情韻;化旨趣,提境界;仿構思,立新意。
關鍵詞 仿寫 摹句式 借意象 化旨趣 仿構思
當我們驚嘆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被王勃的才韻折服時,然而翻開史卷,掠過南北朝庾信的《馬射賦》,我們會發(fā)現(xiàn)王勃的這句詩恰是模仿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由此可見,模仿是進行寫作的一個有效方法。對于初學者,不妨試一試。
那么寫作該如何模仿呢?是照搬照抄,抑或剪輯拼接?其實我們仔細研讀王勃的這句詩,會發(fā)現(xiàn)詩人并不是進行簡單的模仿,而是化出了新意,所以說仿寫不等同于復制。換個角度說,仿寫就是借鑒前人的寫作優(yōu)點,將自身的生活感受融進去的一種創(chuàng)新行為。仿寫訓練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語言、立意、構思、表現(xiàn)手法等進行的寫作訓練。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
一、摹句式,添美感
閱卷經(jīng)驗告訴我們,作文在不跑題、布局合理的情況下,如有一兩句話特別出彩,打動了閱卷老師,那么這篇作文的分數(shù)往往不會低。因此,初學者可以從仿寫句子開始練起。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遇到珠玉之詞、動情之語、悟理之句,不如將它們摘錄下來,品其味,仿其形,讓自己的感悟也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某生在閱讀了李漢榮的《又見南山》中的“輾轉這么多年,從一本書走進另一本書,我像書簽一樣瀏覽了許多語言;從一座城搬進另一座城,我像鑰匙一樣認識了許多鎖子;從一棟樓爬上另一棟樓,我像門牌一樣背誦了許多號碼。然而,走出書,走出城,走下樓,我發(fā)現(xiàn)我什么也沒有……”這一段后,在隨后的作文《不忘初心》中,他巧妙地化用了這一段,轉化成自己的文字——上了初中后,學業(yè)越來越忙,作業(yè)也越來越多,也就漸漸忘了最初的夢想。夜深人靜之時,自己又不禁掩卷沉思:這么多年,從一支筆換到另一支筆,我像墨水一樣寫出了許多曲折;從一張紙畫到另一張紙,我像顏料一樣繪出了許多夢想??捱^、笑過、放棄過,然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起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小作者巧妙地模仿了李漢榮的句式,成功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將經(jīng)歷許多曲折后依然不放棄夢想的主旨呈現(xiàn)了出來。行文流暢、自然,水到渠成地將文章推向高潮。同時,細膩的情感表達更能加深同齡人的閱讀體驗。由此可見,摹寫好詞佳句,也能給文章添上一抹亮色。
二、借意象,增情韻
我們常羨慕他人筆下畫面之唯美、情感之含蓄。其實,我們不妨細細品讀,靜心體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動人心弦的文字或多或少都離不開意象的運用。我們在寫作時可以模仿這些佳作,巧妙地借用一些意象來抒發(fā)心中所感,增添文章的情韻。
作文課上,筆者出示了一位學生的習作片段:“還是那間青瓦房,還是那個栽滿桂樹的院落。陽光停留在那張褪了色的藤椅上,一切都是記憶中的模樣。藤椅靠背上還留著我幼時摳壞的破洞,外祖母就這樣坐在那兒織毛衣,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是那么自在。”學生在評價這個片段時,總結出這段文字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在于作者能巧妙地借助青瓦房、桂樹、陽光、藤椅、毛衣這些意象,深情地展開了對外祖母的追憶。由此可見,無論是名家還是普通寫作者,如果能夠將情感蘊藉于具體的事物中,相信一定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在隨后的當堂練習中,筆者要求學生模仿上述片段中借意象抒情的方式,以“畢業(yè)那天”為開頭進行描寫。因為有了之前的學習,所以學生寫起來比較順利,也誕生了許多佳作。如“畢業(yè)那天,梔子花開了,那潔白的花瓣點綴在枝頭,暗香浮動,宛如那時的純真、美好……這世上,大概沒有一種花,能像梔子花一樣,香得如此徹底了,似乎那魂也是香的……耳邊似乎回響著鈴聲,眼前浮現(xiàn)出熟悉的笑顏,梔子花香,帶著我們的回憶一起飄散。下一個梔子花綻放的季節(jié),下一個初夏,再相會”。
“一切景語皆情語”,經(jīng)過模仿訓練,學生們懂得了借用意象來表情達意,融“我”入境。
三、化旨趣,提境界
一篇文章的主旨是整個作品的靈魂所在。在作文模仿訓練中,我們不妨也學一學名家之作,借用他們的寫法或化用某些精神旨趣,來點亮自己的作品,從而提升作品的境界。
比如,筆者為上述展示的“畢業(yè)那天”續(xù)寫加了個結尾——其實,懷念本是一種溫暖的行為,而非冰涼與凄清。當梔子花開時,它昭示的是:我會記住那些逝去的曾經(jīng),我將心懷美好地繼續(xù)前行。學生立即反應過來,想起這是他們所讀之書《暗香》中的句子。筆者借用丁立梅《簪菜花》里的文字,將黯然的傷別化為美好的記憶。借著這股東風,筆者讓學生將自己先前所寫的一些文字找出來,模仿作家由景入理的寫法,嘗試給自己的作品增添意蘊。
一位學生展示了自己的習作片段——汽車的轟鳴聲、人們的交談聲充斥在我的耳邊,而我聽見的,只有那落寞的雨聲。我心中的苦澀卻也漸漸變成了疑惑。我一直問自己:我應該繼續(xù)堅持音樂嗎?即使再努力也做不好的事,也應該繼續(xù)嗎?忽然,我感到腳下似乎踩到了什么,我抬起腳,一看,原來是一只蝸牛。倏忽間,雨停了,天放晴了,我心中也有了堅定的答案。我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它,把它放在灌木叢中。我收起了傘,深呼一口氣,似乎心中的一切都已釋然。呼吸著雨后的空氣,看著那身旁的花朵,素素妝,淺淺笑。仿寫時,這位學生在這段文字的末尾又增添了一句話,讓文章的主旨變得更加明晰,也更富有哲理——佛說,世上的苦難里,原都藏著珍珠。你能經(jīng)受住苦難的磨煉,你終將找到,生活賜予你的華美。這位學生同樣化用了丁立梅《華麗緣》中的精彩句子,這一點睛之筆提升了文章的層次。
四、仿構思,立新意
實際寫作經(jīng)驗告訴我們,作文模仿如果僅限于詞句或旨趣的話,那么文章一定是碎片化的。寫作講究“起、承、轉、合”,注重文氣順暢。好的文章往往一氣呵成,讀之,讓人有如鳥歸山林、龍入大海般酣暢淋漓。因此,要仿寫作文還應從整體上把握,仿作者的構思,摹作品的結構,糅百家之長,寫出自己的新意。
寫景時,我們不妨想想朱自清的《綠》,層層烘托,道不盡綠中情;寫游記時,學習《阿里山紀行》中移步換景寫作手法;寫散文時,看看《棗核》中以小見大思鄉(xiāng)切……當我們把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化為己用時,相信我們的寫作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總而言之,仿是為了不仿,仿更是為了創(chuàng)新,為逐步形成自己的寫作特色而服務。在模仿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要借他山之石,取他人之長,探索出自己的寫作之道,讓作文成為自己抒情言志的載體,從而讓寫作最終變成一件幸福而有意義的事情。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