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摘要]博物館是國民教育的特殊資源和陣地,是社會教育的重要承擔者。實行免費開放后,我國博物館吸引了許多觀眾走進博物館,展覽教育活動開展大幅提高,我們希望來到博物館的每位觀眾都能從這趟行程中有所收獲。為了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我們也從被動地等待觀眾上門,轉變?yōu)橹鲃臃丈鐣鱾€區(qū)域,希望通過多樣化的傳播方式,在向觀眾傳遞我們展覽內容的同時,更能對觀眾產(chǎn)生長遠、持續(xù)、積極的影響,帶給大家更多的思考。而加強館校合作,這是我們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博物館教育;館校合作;國民教育
“教育”不僅是博物館對社會的責任,也是博物館經(jīng)營的主要內容?!昂献鳌笔侵競€人和集體之間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而形成的一種相互效力、共擔責任的關系。而“教育”一詞的定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再只是發(fā)生在教師,而成了知識、技能、品質等的終身學習,成了一系列正式與非正式學習的集合。在這種背景下,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它們同作為教育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共同的教育目標通力合作。
從實踐層面講,館校合作關系的維系不是僅僅靠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和學校教師就可以的。博物館需要將資源轉化為對學生可用的,同時學校也必須切實將博物館作為一個學習的場所。在雙方成功合作的幾個關鍵性因素中,交流和溝通必不可少。首先,學校應該向博物館陳述清楚自己的期望,而博物館也要向學校講明自己的需求。對于整個合作過程來說,需要彼此具有持續(xù)的意愿去發(fā)展、試驗和評價。那么如何實現(xiàn)高質量的館校合作,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政府制定法規(guī),明確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內涵及要求
即主要為青少年教育服務外,重點納人義務教育體系,通過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實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同時,政府對博物館納人國民教育體系,服務學校應該給予充分的財政保障。
二、教育部門協(xié)調建立館校聯(lián)系制度,制定專人負責促進館校聯(lián)系
制定教學大綱時,將組織學生到館參觀學習列入教學計劃,明確規(guī)定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創(chuàng)造機會帶學生參觀;同時,將博物館納人教師培訓計劃,要求教師樹立博物館教育理念,熟悉并善于利用博物館資源輔助學校教育。當博物館的工作者將展覽帶進學校為學生們舉辦教育活動的時候,學校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為他們提供某些方面的幫助,就好比教師帶學生進博物館參觀的時候,博物館的工作者也會協(xié)助教師帶學生們餐館一樣,這是一項互相協(xié)助的工作。
三、博物館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被看作是機構教育活動的基本內容。博物館擁有無窮的、豐富的力量和權威,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博物館可以說是全人類共有的教育機構。博物館跨越語言文化和時間的限制,傳播知識,以古鑒今。博物館是學習的重要場所。博物館獨特而真實的學習體驗能幫助人們成長為自信、富有創(chuàng)造力、積極有遠見卓識的終身學習者。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設置專門以服務中小學生參觀為主要職責的人員,提供講解和相關服務。第二,為學校教育提供教具教材和特別輔導。第三,赴學校舉辦展覽和活動。
博物館所舉辦的教育活動必須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建立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學習偏好;在安全和啟發(fā)式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技能、合作、解決問題及交流的能力;為學生提供課堂外的互動、試驗和多形式的學習機會。
四、打造與課堂不同的學習體驗
博物館教育雖然與學校教育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我們并不像義務教育那樣一節(jié)課卜來必須讓學生掌握某個知識點,我們希望從學生們的興趣點和需求出發(fā)再聯(lián)系我們的展覽,更多的讓學生去關注過程的進行、方法的實踐、對某個問題的思考以及他們所獲得的啟發(fā)。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實施:
首先要了解學校大綱,找到博物館的切入點;制定標準,申明標準,并嚴格遵守;了解學校正在使用的資源,如課本;系統(tǒng)化地展示博物館可提供的資源及對學校教學大綱的完善價值。
了解受眾及其需求,尋求交匯點;向教師提供資源并幫助他們獲取資源;在學校團體參現(xiàn)前,對學生需求進行評估,了解他們的接受能力,打造與他們年齡段相適應的授課方式與活動體驗。
授權給在項目一線工作的人員;邀請教師參與博物館研討會并了解其體驗;清楚博物館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安全的學習空間;對博物館體驗進行評估并將其作為完善博物館與學校合作的參考資料。
課程設置靈活,鼓勵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博物館實物展示、人機互動的環(huán)境以及主題模塊,與學校環(huán)境有著很大不同,特別有利于學生的體驗性和探究性學習。因此博物館在課程設置上要靈活,課程設計本身即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和對事物的著迷,鼓勵研究和展示。在教學方式上,博物館也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方法,如一定程度上自我主導的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任務導向型學習和協(xié)作型學習等,并強調講解員能夠立刻回應學生的要求。
當然,要高質量的實現(xiàn)館校合作并非那么簡單。它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事業(yè),包括一系列博物館與學校的責任和作為等,同時也包括政府部門協(xié)作聯(lián)動機制、考核機制、經(jīng)費保障機制等,從一系列機制上幫助博物館與學校的共贏合作。因此,唯有相關機構和單位通力合作,致力于發(fā)揮我國博物館的非正規(guī)教育特色,并與學校正規(guī)教育緊密結合,組成社會教育網(wǎng),方能最大范圍、最大限度地惠及青少年與全民,實現(xiàn)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真正鏈接。
參考文獻:
鄭奕.博物館教育活動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