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弘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
【釋義】在個人行為上有做人的標準,知道禮義廉恥,能出使四方,不辜負君主的任命,這個人可以稱之為“士”了。
【作者簡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寫作背景】《論語·子路》共30章,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有關政治、教育、道德修養(yǎng)與品格完善等方面的言論。本句出自《論語·子路》中子貢和孔子的對話。
【現(xiàn)實意義】本句原文如下: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痹唬骸案覇柶浯巍!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唬骸案覇柶浯??!痹唬骸把员匦?,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笨鬃佑^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恥之心、不辱君命,能夠擔負一定的國家使命的人。其次是孝敬父母、順從兄長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鬃影选靶屑河袗u”看作高于孝悌和誠信的第一等士人的品格。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知恥”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心理機制?!坝袗u”就會砥礪德行,顧惜名節(jié),一切非禮非義之事,自然會因感到羞恥而不做??鬃舆€說“知恥近乎勇”,一個人只有知道羞恥,才能在面對自己的錯誤時勇于改過,戰(zhàn)勝自我。儒家不僅將“恥辱感”作為人格修養(yǎng)的內(nèi)容和機制,而且儒家理想的政治和社會也是“有恥且格”,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羞恥心是道德修養(yǎng)的心理機制和動力。當羞恥感成為一個人個性中的穩(wěn)定情感時,就會以自尊心和榮譽感的形式固化為個體道德行為的內(nèi)部調(diào)節(jié)機制和動力。羞恥心以一定的道德準則為基礎,是自尊心產(chǎn)生的前提,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身能力和德性方面的不足產(chǎn)生羞愧感,從而反省自我,不斷進步。羞恥心是一種價值體驗,是榮辱感生發(fā)的基礎,它既可以喚起個體對高尚道德思想和行為的認同、敬慕等情感上的審美體驗,又可以使個體在自省中與非道德觀念和行為保持必要的距離,抑制不道德的行為發(fā)生。需要注意的是,榮辱感不是虛榮心,虛榮心會使個體走向道德的反面,因為虛榮心容易讓人為了獲得夸獎而失去羞恥心。
羞恥心是做人的底線,更是領導干部修養(yǎng)的底線。人之所以有所不為,皆賴有恥心。一些領導干部栽倒在裸聊門、艷照門、微博門等各種“門”下,無一不是從羞恥之心的變異開始的。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