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幫珍 李霞 時曉瑞
【摘要】目的 探討電話訪問心理干預對腹膜透析(PD)患者焦慮及生活質量影響。方法 選擇26例居家PD伴有焦慮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3例采用常規(guī)電話訪問,觀察組13例在常規(guī)電話訪問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評估和生活質量評估,及時發(fā)現患者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的電話訪問進行心理干預。6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在電話訪問心理干預前后焦慮癥狀及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指標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 電話訪問心理干預能有效的緩解PD患者的焦慮情緒,使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前提高。
【關鍵詞】腹膜透析;電話訪問;心理干預;焦慮;生活質量
我國終末期腎?。‥SRD)以血液透析治療占主要地位,PD操作簡單,心血管穩(wěn)定性好,對殘余腎功能影響較小,尤以居住偏遠的患者選擇居家PD治療更為便捷。PD患者往往經受疾病摧殘,沉重的醫(yī)療負擔和家庭因素使他們身心憔悴,表現為抑郁或焦慮。有調查顯示PD患者心理障礙發(fā)生率高達47.4%,心理障礙程度與患者營養(yǎng)狀況、透析充分性、感染發(fā)生率以及生活質量明顯相關,并且透析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明顯影響疾病的預后[1]。因此,本研究對電話訪問心理干預能減輕PD患者的焦慮和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觀察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腎病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6例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居家PD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3例,觀察組年齡19~62歲,平均(40.92±11.45);對照組年齡32~68歲,平均(47.92±10.77)。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電話訪問每周1次,觀察組在采用常規(guī)電話訪問的基礎上,進行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評估,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6個月后,比較電話訪問心理干預前后PD患者焦慮癥狀及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
1.2.2 觀察組市內患者每月復診1次,市外患者每3月復診1次。PD護士熱情接待,及時對患者的病例進行回顧,在對患者的貧血狀況、血液生化、血壓情況、液體平衡、出口處及管道狀況、飲食及睡眠、用藥等進行直接評估的同時,還要進行SAS焦慮自評和SF-36生活質量評定。在此基礎上,每周1次電話訪問,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主要包括:(1)認知干預:根據PD患者的病情及并發(fā)癥的情況,適時地講解PD的相關護理知識,使PD患者認識到心理社會因素在PD治療中的重要意義[2]。(2)放松療法:針對每位PD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在電話訪問時可尋找患者感興趣、關注的話題,交談時間不少于20分鐘,特殊患者可根據情況增加訪問次數。讓PD患者在電話訪問過程中得到鼓勵和支持,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焦慮情緒,增加對PD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提高生活質量[3]。(3)情緒干預:根據每位PD患者的不同情況,針對性尋求適合具有靈活度的談話方式,教會患者在家中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激發(fā)患者的幽默感,塑造樂觀向上的性格,避免不良情緒的發(fā)生。(4)心理護理:醫(yī)患、護患關系融洽,取得患者和家屬最大程度的信任,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決心和恒心。患者與親屬及醫(yī)務人員坦誠說出內心的感受,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重拾病前的興趣愛好,以成功的病例來激勵自我,盡可能的去關心和幫助他人,以使得自我價值的實現。
1.3 觀察指標
所有PD患者定期門診隨訪,采用SAS評分和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進行評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結果顯示,與電話訪問心理干預前比較,患者SAS明顯下降,SF-36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見表1、2。
3 討 論
所謂定期電話訪問心理干預是指定期通過電話訪問來了解患者的一般狀況、居家PD條件、家庭關系,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發(fā)癥的預防、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相關性評估,有針對性的教育、開導、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通過對患者實施認知干預、放松療法、情緒干預等心理干預方式,減輕焦慮,增強患者的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尿毒癥PD治療在改善患者存活率的同時,加強患者心理治療,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提高社會回歸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伏友,彭佑銘,等.腹膜透析[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版,2011.6.
[2] 林 珠.心理干預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抑郁焦慮患者降壓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48(26):13-16.
[3] 楊艷萍.腹膜透析患者家庭護理干預[J].心理醫(yī)生2018,(30):265-266.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