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照 王鳳麗 敖勇前,3 王 麗
(1 陜西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西安 710062) (2 普洱學(xué)院教師教育學(xué)院,普洱 665000)(3 西藏民族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咸陽 712082) (4 陜西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西安 710062)
作為人類視覺注意加工的重要特征之一,注意瞬脫(attentional blink,AB)現(xiàn)象是由Broadbent和Broadbent(1987)在一個雙目標任務(wù)實驗中首次發(fā)現(xiàn):當被試在一串單詞流中準確判斷出前一個單詞后,會很難辨認在該詞后400 ms 內(nèi)呈現(xiàn)的另一個單詞。1987 年,Weichselgartner 和Sperling在要求被試辨認出刺激流中連續(xù)呈現(xiàn)的白色字母和黑色字母的實驗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類似現(xiàn)象。隨后,Raymond,Shapir 和Arnell(1992)首次采用快速視覺呈現(xiàn)范式(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來探討AB 機制,給被試快速呈現(xiàn)一串刺激流,要求被試報告出這串刺激流中出現(xiàn)的目標刺激(T1)和探測刺激(T2),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正確識別T1 的前提下,對T1 后200~500 ms 之間呈現(xiàn)的T2 的正確識別率顯著降低。之后,大量研究將這一現(xiàn)象解釋為人的注意系統(tǒng)在一定時間內(nèi)所能識別處理的視覺刺激數(shù)量有限,在分心刺激影響下被試會對目標刺激產(chǎn)生功能性盲視(賈磊等,2012; 張明, 王凌云, 2009; Raymond et al., 1992)。
RSVP 范式是一種探討時間特性的技術(shù)(陳宏,王 蘇妍, 2012),用于探究注意資源在刺激序列時間分配的特征(吳昱, 高湘萍, 2013)。而AB 現(xiàn)象是由于注意資源的有限性,致使在時間維度上個體所能處理的視覺刺激受到限制,因此,相關(guān)研究通常采用該范式來誘發(fā)AB 機制(董蕊, 2017)。Lawrence 等于1971 年首次利用該范式來測量大腦處理不同序列刺激的能力,直至1992 年,Raymond等開始使用RSVP 范式來研究AB 機制。之后,研究就廣泛采用該范式來誘發(fā)視覺AB(李永瑞,2001)。RSVP 范式的邏輯是通過將刺激加工的時間壓到極限,來考察以哪種速度呈現(xiàn)目標刺激能夠被分析、編碼(陳宏, 王蘇妍, 2012; 程浩, 劉愛書, 2017)。其具體操作流程為:在同一空間位置以6~20 項目/秒的速度呈現(xiàn)由字母、數(shù)字、單詞、圖形等內(nèi)容組成的一系列刺激流,要求被試辨認或覺察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目標刺激,考察被試在正確識別T1 的前提下,識別T2 的正確率(張明, 王凌云, 2009)。
已有研究表明,相鄰刺激間時間間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SOA)、目標刺激的呈現(xiàn)時間等因素會影響AB 的程度(董蕊, 2017)。Jolicoeur(1999)提出的中樞干擾理論強調(diào)了目標刺激T1 與探測刺激T2 間的SOA 以及分心刺激是影響AB 現(xiàn)象的重要因素,Jolicoeur(1999),以及杜峰、張侃和葛列眾(2004)提出延長SOA 時會減小AB 效應(yīng)的預(yù)測。Raymond 等(1992)經(jīng)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當SOA 在200~500 ms 時AB 現(xiàn)象較顯著,且當SOA 超出500 ms 時注意瞬脫將會消失。在此基礎(chǔ)上,有研究從刺激持續(xù)時間的角度進一步探討了注意瞬脫和刺激持續(xù)顯示時間(exposure duration,ED)之間的關(guān)系,進一步證實了延長SOA 或ED 能削弱AB(杜峰等, 2004)。
Anderson 和Phelps(2001)通過改變T2 的情緒詞(中性詞或負性詞)來探討聽力正常人和杏仁核受損病人在注意瞬脫下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在AB下,聽力正常人對負性詞的正確識別率要顯著高于中性詞,即負性詞對AB 有對抗效應(yīng)。隨后,研究利用RSVP 范式來探討情緒刺激與AB 的關(guān)系。已有研究以保持T1、T2 間的SOA 不變,T1 或T2 以情緒刺激呈現(xiàn)為實驗條件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T1 為情緒刺激比T1 為中性刺激更難識別T2。Mathewson,Arnell 和Mansfield(2008),以及Schwabe 等(2011)把該現(xiàn)象稱為情緒注意瞬脫。Stein,Peelen,F(xiàn)unk 和Seidl(2010),McNair,Goodbourn,Shone 和Harris(2017),以及賈磊、張常潔和張慶林(2016)以情緒面孔作為目標刺激進一步探討情緒刺激對AB 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與中性面孔相比,負性面孔更易誘發(fā)AB 現(xiàn)象??傊?,當T1 為情緒刺激時會占用更多注意資源導(dǎo)致注意瞬脫加劇,即情緒刺激相比中性刺激得到優(yōu)先加工;而當T2 為情緒刺激時,反應(yīng)正確率提升,這說明刺激物的情緒效應(yīng)能夠?qū)笰B 效應(yīng)(賈磊等, 2016; MacLeod, Stewart, Newman, & Arnell,2017)。在此基礎(chǔ)上,有研究利用RSVP 范式,通過改變T1、T2 間分心物的效價來探討分心物對AB 的影響,以此進一步考察情緒刺激對AB 的作用,結(jié)果表明,不論在單任務(wù)或雙任務(wù)范式中,與中性圖片相比,負性圖片作為分心物時AB 現(xiàn)象更為顯著(夏瑞雪, 武文佼, 楊冀東, 馬潤, 2016;Peers & Lawrence, 2009)。綜合上述研究表明,情緒刺激較中性刺激更易捕獲被試的視覺注意,當情緒刺激作為T1 或分心物時能抑制被試對T2 的視覺加工,即情緒刺激作為T1 或分心物時具有誘發(fā)AB的效應(yīng)。
在注意的研究領(lǐng)域中,研究主要以聽力正常人為研究對象,但從被試的特異性來看,聾人由于聽覺通道的損傷,其視覺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對視覺的依賴程度可能與聽力正常人有所不同(王庭照, 楊鵑, 2013; 王庭照, 楊鵑, 楊彥平,2013)。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主要從空間角度探討聾人視覺注意的特征,有研究表明在視覺注意技能、視覺加工能力等方面聾人要比聽力正常人弱(王庭照, 張鳳琴, 方俊明, 2006; Smith, Quittner,Osberger, & Miyamoto, 1998)。也有研究表明聾人在視覺敏銳、短時間信息獲取能力、邊緣視覺信息加工能力等方面比聽力正常人有更好的表現(xiàn)(雷江華, 李海燕, 2005; 王庭照, 王麗, 馮建新,2010)。這些研究為探討聾人的視覺注意特征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實踐指導(dǎo)。然而,研究很少從時間維度上關(guān)注聾人的視覺特征,尤其是在情緒刺激的影響下,探討聾人在時間維度上視覺注意特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鑒于此,本研究采用RSVP 范式,從時間維度上來考察聾人的視覺注意特征,并比較在情緒刺激作用下,聽力正常人與聾人視覺注意所呈現(xiàn)出的異同,從而較全面地揭示聾人的視覺加工特征,為聾人的發(fā)展和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本研究包括兩個實驗。實驗1 以T1 情緒詞、SOA 及被試類型為自變量,實驗2 以分心物情緒詞、SOA 及被試類型為自變量。兩個實驗均以在確保正確辨認出T1 的情況下收集到的T2 正確識別率作為因變量。在已有的理論基礎(chǔ)上,可對這兩個實驗進行以下假設(shè):(1)T2 在SOA 為200~500 ms 這個時段呈現(xiàn)時的正確反應(yīng)率顯著低于在其他位置呈現(xiàn)時的正確反應(yīng)率;(2)當T1 為負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1 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3)當分心物為負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分心物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
2.1.1 被試
選擇聾人與聽力正常人被試各20 名,聾人被試來自西安市某大學(xué)特殊教育學(xué)院,聽力正常人被試來自西安市某大學(xué)。其中聾人被試均為先天性聾,從小使用手語。被試年齡16~20 歲,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無色弱或色盲,右利手,沒有參加過類似實驗,智力無明顯差異。剔除無效及極端數(shù)據(jù)后,15 名聾人被試(13 名女生和2 名男生)與16 名聽力正常人被試(11 名女生和5 名男生)的數(shù)據(jù)被分析。
2.1.2 實驗設(shè)計
本實驗采用2×3×3 的三因素混合實驗設(shè)計。三個因素分別是被試類型、SOA、T1 情緒詞。被試類型包括聾人和聽力正常人兩個水平;SOA 包括90 ms、270 ms 和540 ms 三個水平,代表T2 在T1 后90 ms、270 ms、540 ms 三個位置出現(xiàn);T1 情緒詞包括正性詞、負性詞以及中性詞三個水平。其中,SOA、T1 情緒詞為被試內(nèi)變量,被試類型為被試間變量。
2.1.3 實驗材料與儀器
實驗所用的詞語從現(xiàn)代漢語情緒詞語系統(tǒng)(Chinese affective words system,CAWS)中選取,其中練習(xí)部分分別選取正性詞、中性詞、負性詞各2 個作為T1,6 個中性詞作為T2,10 個與T2 類似的中性詞作為分心物;正式實驗部分分別選取正性詞、中性詞、負性詞各10 個作為T1,10 個中性詞作為T2,10 個與T2 類似的中性詞作為分心物。練習(xí)和正式實驗部分所選用的詞語均不同,整個實驗中T1 以不同情緒詞呈現(xiàn),T1、T2 均以紅色字體呈現(xiàn),分心物則以黑色字體呈現(xiàn)。
RSVP 實驗程序采用E-prime2.0 進行編程,選用聯(lián)想14 英寸的顯示器呈現(xiàn)刺激,其屏幕分辨率為1366×768 像素,被試與屏幕的距離約為80 cm,被試用標準鍵盤來反應(yīng),實驗背景為白色。程序包括6 個練習(xí)試次,90 個正式試次,每完成30 個試次休息30 秒,每個被試大約需要20 分鐘完成實驗,每個RSVP 的試次包含12 個刺激。
2.1.4 實驗程序
要求被試在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里進行實驗。實驗開始時,被試會先看到一段指導(dǎo)語,待被試明白實驗流程后按Q 鍵進入實驗。實驗流程如圖1所示:實驗開始后,屏幕中央先呈現(xiàn)1000 ms 注視點,待其消失后呈現(xiàn)一串刺激流,其中目標刺激T1 始終出現(xiàn)在第5 個位置、T2 則分別出現(xiàn)在與T1 相隔90 ms、270 ms、540 ms 的位置,其余位置均以分心物呈現(xiàn),T2 后繼續(xù)呈現(xiàn)若干分心物,整個刺激流中,相鄰兩個不同刺激之間的SOA 均設(shè)為90 ms。實驗要求被試盡可能記住刺激流中的T1、T2,并在刺激流呈現(xiàn)完畢后判斷反應(yīng)屏中的詞是否在該刺激流中出現(xiàn)過,即若反應(yīng)屏1 中的詞為T1 則按D 鍵,否則按F 鍵;若反應(yīng)屏2 中的詞為T2 則按K 鍵,否則按J 鍵。當所有刺激流呈現(xiàn)完畢后,呈現(xiàn)反應(yīng)屏,出現(xiàn)反應(yīng)提示,要求被試在4 秒內(nèi)做出按鍵反應(yīng),4 秒后屏幕將自動呈現(xiàn)下一個試次的實驗。
2.1.5 結(jié)果分析
實驗結(jié)果見表1。多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1)被試類型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1, 29)=13.62,p<0.01,η=0.32,聾人對T2 的正確識別率低于聽力正常人。(2)SOA 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2, 29)=70.48,p<0.001,η=0.83。多重比較結(jié)果顯示:T2 在90 ms、540 ms 呈現(xiàn)時,T2 的正確反應(yīng)率都顯著高于270 ms(p<0.01);T2 在90 ms 呈現(xiàn)時,T2 的正確識別率顯著高于540 ms(p<0.01)。(3)T1 情緒詞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2, 29)=61.56,p<0.001,η=0.82。多重比較結(jié)果顯示:T1 為負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1 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的T2 正確識別率(p<0.01);T1為正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1 為中性詞時的T2 正確識別率(p<0.01)。(4)SOA 與T1 情緒詞之間的交互效應(yīng)顯著,F(xiàn)(4, 29)=3.04,p=0.035,η=0.32。其他變量間的交互效應(yīng)均不顯著。
對SOA 和T1 情緒詞之間的交互效應(yīng)進行簡單效應(yīng)分析發(fā)現(xiàn):(1)當SOA 為90 ms 時,T1 為負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1 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p<0.01);T1 為正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1 為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p<0.01)。(2)當SOA 為270 ms時,T1 為負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1 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p<0.01);同時,T1 為正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與T1 為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3)當SOA為540 ms 時,T1 為負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T 1 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的正確識別率(p<0.01);T1 為正性詞時T2 正確識別率顯著低 于T1 為中性詞時的T2 正確識別率(p<0.01)。
表 1 不同實驗條件下T2 的正確識別率比較(%)
2.2.1 被試
被試與實驗1 相同,為避免實驗的練習(xí)效應(yīng),待他們完成實驗1 休息20 分鐘后再進行實驗2。
2.2.2 實驗設(shè)計
本實驗采用2×3×3 的三因素混合實驗設(shè)計。三個因素分別是被試類型、T1 與T2 間的SOA、分心物情緒詞。被試類型包括聾人和聽力正常人兩個水平;SOA 包括90 ms、270 ms 和540 ms 三個水平,代表T2 在T1 后90 ms、270 ms、540 ms 三個位置出現(xiàn);分心物情緒詞包括正性詞、負性詞以及中性詞三個水平。其中,SOA、分心物情緒詞為被試內(nèi)變量,被試類型為被試間變量。
2.2.3 實驗材料與儀器
實驗所用的詞語從現(xiàn)代漢語情緒詞語系統(tǒng)(CAWS)中選取,其中練習(xí)部分分別選取正性詞、中性詞、負性詞各3 個作為分心物,6 個中性詞作為T1,6 個與T1 類似的中性詞作為T2;正式實驗部分分別選取正性詞、中性詞、負性詞各10 個分別作為分心物,10 個中性詞作為T1,10 個與T1 類似的中性詞作為T2。練習(xí)和正式實驗部分所選用的詞語均不同,整個實驗中分心物以不同情緒詞呈現(xiàn),T1、T2 均以紅色字體呈現(xiàn),分心物則以黑色字體呈現(xiàn)。
實驗儀器同實驗1。
2.2.4 實驗過程
與實驗1 一致。
2.2.5 結(jié)果分析
實驗結(jié)果見表2。多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1)被試類型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1, 29)=29.63,p<0.001,η=0.51,聾人對T2 的正確識別率低于聽力正常人。(2)SOA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2,29)=44.71,p<0.001,η=0.76。多重比較結(jié)果顯示:T2 在90 ms、540 ms呈現(xiàn)時,T2 的正確反應(yīng)率都顯著高于270 ms(p<0.01);T2 在90 ms 呈現(xiàn)時,T2 的正確識別率顯著高于540 ms(p<0.01)。(3)分心物情緒詞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2, 29)=52.35,p<0.001,η=0.82。多重比較結(jié)果顯示:分心物為負性詞時,T2 的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分心物為正性詞或中性詞(p<0.01);分心物為正性詞時,T2 的正確識別率顯著低于分心物為中性詞(p<0.01)。(4)所有變量間的交互效應(yīng)均不顯著。
Chun 和Potter(1995)提出的AB 兩階段模型指出,對RSVP 流中的信息處理包括快速辨別和報告兩個連續(xù)階段。在第一階段中,RSVP 流的所有刺激都通過概念性短時記憶得以辨認,若儲存在該短時記憶中的信息與目標刺激相似,就會獲得個體的瞬時注意,從而在第二階段得以報告。但由于短時記憶容量有限,因此第二階段中能加工的信息受到限制,只有少數(shù)緊跟T1 的分心刺激或探測刺激T2 能獲得處理,而處于其他不利位置的刺激獲取的注意資源就很少了,也就導(dǎo)致了處于不利位置的T2 正確報告率的下降。該模型從理論上解釋了SOA 處于200~500 ms 之間是AB 的呈現(xiàn)時期這一研究結(jié)果。實驗1 和實驗2 的結(jié)果均表明,較90 ms、540 ms 而言,當SOA 為270 ms時,被試表現(xiàn)出顯著的AB 現(xiàn)象。這一研究結(jié)果支持了兩階段模型。
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當SOA 為270 ms 時,T1 以負性詞作為自變量時,所呈現(xiàn)出的AB 顯著高于T1 以正性詞或中性詞作為自變量時所呈現(xiàn)出的AB,而T1 以正性詞或中性詞為自變量時所表現(xiàn)出的AB 之間無顯著差異。當SOA 為90 ms、540 ms 時,T1 以負性詞作為自變量時,所呈現(xiàn)出的AB 均顯著高于T1 以正性詞或中性詞為自變量時所呈現(xiàn)出的AB,且T1 以正性詞作為自變量時表現(xiàn)出的AB 顯著高于T1 以中性詞作為自變量呈現(xiàn)出的AB。這表明,較中性詞、正性詞而言,負性詞不論在哪個時段呈現(xiàn)都具有優(yōu)先加工權(quán),以此誘發(fā)更強烈的AB。這支持了人腦存在負性信息加工偏向功能這一研究結(jié)論(Miltner, Krieschel,Hecht, Trippe, & Weiss, 2004)。而正性詞可能只在低于或高于AB 的關(guān)鍵期時較中性詞具有優(yōu)先加工權(quán),但在AB 的關(guān)鍵期沒有被優(yōu)先加工,且對AB 的作用與中性詞無明顯差異。由此,本研究推斷,在改變T1 情緒詞的條件下,負性詞對AB 的影響高于中性詞及正性詞,而該條件下正性詞對AB 的影響可能與中性詞相似。
已有研究在探討情緒AB 的認知機制時發(fā)現(xiàn),情緒刺激能獲取較高的注意競爭優(yōu)勢,從而獲得更多中樞資源(賈磊等, 2016),支持了Olivers,van der Stigchel 和Hulleman(2007)以及Olivers 和Nieuwenhuis(2005)提出的過度投入理論對AB 的解釋。該理論認為,AB 是源于個體對RSVP 流中目標刺激所需注意資源的過度投入而導(dǎo)致的,其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如情緒狀態(tài)、注意分散狀態(tài)直接影響AB,并非中樞資源的瓶頸(賈磊等, 2016)。本研究利用RSVP 范式,通過改變目標刺激T1 的情緒詞及分心物的情緒詞,分別考察被試AB 的現(xiàn)象及特點,其結(jié)果支持過度投入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T1、分心物的情緒詞效價不同,對AB 存在不同作用。相對中性詞而言,負性詞與正性詞作為分心物或T1 時能顯著的增加AB 效應(yīng),說明個體能自動地優(yōu)先加工情緒刺激,尤其是負性刺激有更高的優(yōu)先加工權(quán)。這符合Miltner 等(2004)提出人腦對負性刺激存在加工偏向的觀點。這種偏向在個體信息加工過程中,負性刺激能迅速占據(jù)大量注意資源,從而減弱個體對目標刺激的探測使得AB 現(xiàn)象更明顯(McHugo, Olatunji, & Zald,2013; Stein et al., 2010)。
對于聾人視覺注意的研究目前主要趨于補償和缺陷這兩種假設(shè)(王淑玉, 李曉明, 趙麗, 李建紅,潘玉夏, 2011)。補償理論主要從空間分配來探討聾人的視覺注意,認為由于聽覺感官的缺失,聾人需要更依賴其他感官,因此,其他感官的發(fā)展比聽力正常人更靈敏;而缺陷理論卻認為,個體感官的整合過程時刻影響著各個感官的正常發(fā)展,其中某個感官的缺失必然會影響其他感官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從發(fā)展的視角來看,聾人視覺注意的持續(xù)性要差于聽力正常人(Dye & Bavelier,2010)。在此基礎(chǔ)上,本研究通過改變T1 詞性、分心物詞性等實驗條件來考察聾人與聽力正常人在不同情緒詞下呈現(xiàn)出的AB 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聾人與聽力正常人在不同實驗條件下對T2 的正確識別率都呈現(xiàn)顯著差異,且整體低于聽力正常人。實驗中情緒詞不論以T1 還是分心物呈現(xiàn),聾人對T2 的正確識別率都顯著低于聽力正常人。這些研究結(jié)果表現(xiàn)出與缺陷理論一致的結(jié)論,即在時間維度上聾人并沒有表現(xiàn)出比聽力正常人更好的視覺加工能力。由于該維度上聾人對視覺信息的加工能力弱于聽力正常人,進而表現(xiàn)出較聽力正常人更明顯的AB 現(xiàn)象。
除此之外,雖已有研究表明,情緒刺激能增強聽力正常人的AB 表現(xiàn),但該結(jié)論是否適用于聾人的研究卻較為稀少。針對此,本研究通過改變詞性考察了聾人與聽力正常人在情緒刺激的作用下呈現(xiàn)出的AB 現(xiàn)象是否有差異。結(jié)果一方面表明,較聽力正常人而言,情緒詞更易占據(jù)聾人的注意資源,從而誘發(fā)較強烈的AB 現(xiàn)象,即與聽力正常人一樣,情緒刺激同樣能夠誘發(fā)聾人的AB 現(xiàn)象,且這種程度顯著強于聽力正常人;另一方面,當情緒詞作為T1 呈現(xiàn)時,則T1 為負性詞相較T1 為正性詞或中性詞時,對AB 具有更明顯的催化功能,而T1 正性詞對AB 的呈現(xiàn)并沒有表現(xiàn)出比T1 為中性詞更顯著的作用。換句話說,負性刺激能夠促進AB 現(xiàn)象,而正性刺激對AB 現(xiàn)象的促進作用并不顯著,且這種現(xiàn)象無論對于聽力正常人還是對于聾人來說都呈現(xiàn)相同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RSVP 范式,從時間維度探討了不同情緒刺激對聾人與聽力正常人注意瞬脫的影響作用,所獲結(jié)論為:(1)聾人存在較聽力正常人更為顯著的注意瞬脫現(xiàn)象;(2)較聽力正常人而言,情緒刺激更易誘發(fā)聾人的注意瞬脫;(3)在改變T1 情緒詞的條件下,負性刺激對注意瞬脫的影響顯著高于中性刺激及正性刺激,而正性刺激對注意瞬脫的影響可能與中性刺激無顯著差異。
參 考 文 獻
陳宏, 王蘇妍. (2012). 視覺注意瞬脫實驗范式述評. 心理科學(xué)進展, 20(12),1926–1939.
程浩, 劉愛書. (2017).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者的注意瞬脫 (綜述).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31(2), 150–155, doi: 10.3969/j.issn.1000-6729.2017.02.011.
董蕊. (2017). 不同刺激時間間隔條件下負啟動對注意瞬脫的影響. 人類工效學(xué), 23(1), 68–72, 77.
杜峰, 張侃, 葛列眾. (2004). 刺激持續(xù)時間對注意瞬脫影響的實驗分離現(xiàn)象. 心理學(xué)報, 36(2), 145–153.
賈磊, 李肖, 孫曉, 張慶林, 李海江, 蔣軍. (2012). 情緒圖片的效價與喚醒度在注意瞬脫對抗效應(yīng)中的作用: 來自ERP 的證據(jù).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8(4), 376–383.
賈磊, 張常潔, 張慶林. (2016). 情緒性注意瞬脫的認知機制: 來自行為與ERP 的證據(jù). 心理學(xué)報, 48(2), 174–184.
雷江華, 李海燕. (2005). 聽覺障礙學(xué)生與正常學(xué)生視覺識別敏度的比較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8), 7–10, doi: 10.3969/j.issn.1007-3728.2005.08.002.
李永瑞. (2001). 不同注意類型高水平運動員注意瞬脫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博士學(xué)位論文). 北京體育大學(xué).
王淑玉, 李曉明, 趙麗, 李建紅, 潘玉夏. (2011). 聽力障礙兒童視覺注意能力及行為問題. 中國康復(fù)醫(yī)學(xué)雜志, 26(1), 74–76, doi: 10.3969/j.issn.1001-1242.2011.01.017.
王庭照, 王麗, 馮建新. (2010). 聾人與聽力正常人拓撲性質(zhì)差異知覺的比較實驗研究. 心理科學(xué), 33(1), 232–234.
王庭照, 楊鵑. (2013). 不同工作記憶負荷下聾人與聽力正常人注意捕獲的眼動研究. 心理與行為研究, 11(5), 601–606, 621, doi: 10.3969/j.issn.1672-0628.2013.05.005.
王庭照, 楊鵑, 楊彥平. (2013). 工作記憶負荷、形狀干擾對聾人與聽力正常人注意捕獲影響的眼動研究. 心理科學(xué), 36(4), 797–801.
王庭照, 張鳳琴, 方俊明. (2006). 聾童與聽力正常兒童心理投影能力的比較實驗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1), 36–40, doi: 10.3969/j.issn.1007-3728.2006.01.009.
吳昱, 高湘萍. (2013). 基于快速系列視覺呈現(xiàn)范式的自我-他人面孔注意瞬脫效應(yīng)研究. 心理科學(xué), 36(4), 816–821.
夏瑞雪, 武文佼, 楊冀東, 馬潤. (2016). 消極情緒刺激和焦慮狀態(tài)對注意瞬脫的影響. 心理學(xué)探新, 36(1), 36–41.
張明, 王凌云. (2009). 注意瞬脫的瓶頸理論. 心理科學(xué)進展, 17(1), 7–16.
Anderson, A., & Phelps, E. A. (2001). Lesions of the human amygdala impair enhanced perception of emotionally salient events. Nature,411(6835), 305–309, doi: 10.1038/35077083.
Broadbent, D. E., & Broadbent, M. H. P. (1987). From detection to identification: Response to multiple targets in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42(2), 105–113.
Chun, M. M., & Potter, M. C. (1995). A two-stage model for multiple target detection in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1(1), 109–127, doi:10.1037/0096-1523.21.1.109.
Dye, M. W. G., & Bavelier, D. (2010). Attentional enhancements and deficits in deaf populations: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storative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28(2), 181–192, doi: 10.3233/RNN-2010-0501.
Jolicoeur, P. (1999). Concurrent response-selection demands modulate the attentional blin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5(4), 1097–1113, doi: 10.1037/0096-1523.25.4.1097.
MacLeod, J., Stewart, B. M., Newman, A. J., & Arnell, K. M. (2017). Do emotion-induced blindness and the attentional blink shar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emotionally-arousing words.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7(3),592–611.
Mathewson, K. J., Arnell, K. M., & Mansfield, C. A. (2008). Capturing and holding attention: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words in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Memory & Cognition, 36(1), 182–200.
McHugo, M., Olatunji, B. O., & Zald, D. H. (2013). The emotional attentional blink: What we know so far.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 151.
McNair, N. A., Goodbourn, P. T., Shone, L. T., & Harris, I. M. (2017).Summary statistics in the attentional blink. Attention, Perception, &Psychophysics, 79(1), 100–116.
Miltner, W. H. R., Krieschel, S., Hecht, H., Trippe, R., & Weiss, T. (2004).Eye movements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threatening and nonthreatening stimuli during visual search in phobic and nonphobic subjects. Emotion, 4(4), 323–339, doi: 10.1037/1528-3542.4.4.323.
Olivers, C. N. L., & Nieuwenhuis, S. (2005).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concurrent task-irrelevant mental activity on temporal atten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 16(4), 265–269, doi: 10.1111/j.0956-7976.2005.01526.x.
Olivers, C. N. L., van der Stigchel, S., & Hulleman, J. (2007). Spreading the sparing: Against a limited-capacity account of the attentional blink.Psychological Research, 71(2), 126–139, doi: 10.1007/s00426-005-0029-z.
Peers, P. V., & Lawrence, A. D. (2009). Attentional control of emotional distraction in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Emotion, 9(1), 140–145,doi: 10.1037/a0014507.
Raymond, J. E., Shapiro, K. L., & Arnell, K. M. (1992). Temporary suppression of visual processing in an RSVP task: an attentional blin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3), 849–860, doi: 10.1037/0096-1523.18.3.849.
Schwabe, L., Merz, C. J., Walter, B., Vaitl, D., Wolf, O. T., & Stark,R. (2011). Emotional modulation of the attentional blink: The neural structures involved in capturing and holding attention.Neuropsychologia, 49(3), 416–425, doi: 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10.12.037.
Smith, L. B., Quittner, A. L., Osberger, M. J., & Miyamoto, R. (1998).Audition and visual attention: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in deaf and hearing popul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5), 840–850, doi:10.1037/0012-1649.34.5.840.
Stein, T., Peelen, M. V., Funk, J., & Seidl, K. N. (2010). The fearful-face advantage is modulated by task demands: Evidence from the attentional blink. Emotion, 10(1), 136–140, doi: 10.1037/a0017814.
Weichselgartner, E., & Sperling, G. (1987). Dynamics of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visual attention. Science, 238(4828), 778–780, doi:10.1126/science.36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