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兵
【摘 要】很多學生覺得學了多年英語,卻無法在英語環(huán)境中流暢使用。鑒于此,可通過情境教學突破這個難題。情境學習方法對英語學習有重要影響,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結構更加緊湊,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關鍵詞】英語;情境學習;理論
情境學習是指將要學習的內容、技能等放在相關的情境中學習。英語學科的學習有著極強的情境性和實用性,作為交流的工具,很多學生體會到,學了多年的英語,卻無法用英文與他人正常交流。因此,情境學習成了英語實踐性的重要突破口。
一、情境教學理論概述
Duffy和Barab認為,人們在一個情境中,通過相關的實踐活動,不但能夠獲取知識和能力,還能取得共同體成員的身份,這就是Wenger和Lave認為的實踐共同體,它是指對事業(yè)有著共同追求,共同協(xié)商后從事相應的實踐活動,然后分享共同的見解和信念的個體組合。情境學習理論一直認為,活動的開展與知識不可分割,情境活動與知識之間互為影響,學生在教學情境的各種活動中取得相關知識,因此學習是情境性學習。在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先將一些抽象的英語單詞、語句等學習一遍,而后再嘗試地運用到實踐中。而英語的情境學習理論卻把這些概念性的知識點當成工具,它的知識內涵由整體文化與實踐活動決定,而不是由它的概念本身所決定,這也導致了不同的個體和群體對相同概念的理解存在差異。Wenger和Lave將情境學習過程理解為合法邊緣性參與,它是情境學習理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Lave認為:想要學習新的知識,應該在實際活動中獲得,獲得知識的歷程是從周邊向中心點包圍的方式,逐步深入?yún)⒓訉嵺`活動的過程。Lave在“合法的邊緣性參與”中主要表述了一個新成員要成為實踐共同體成員的過程,只有參與到相關的共同體活動中,在活動體驗中觀察專家工作,按共同體的要求與專家和同伴溝通交流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獲得相關的知識和能力,從而成為共同體的核心成員。
二、基于情境教學理論的英語教學原則
1.真實性原則
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情境提供相關活動,反映相關知識,從而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由于課堂教學情境學習活動受時間和空間等條件的限制,想要與現(xiàn)實情境完全相同很難做到。因此只能在視覺效果、語言氛圍和實物擺放上盡可能地模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使情境學習的環(huán)境接近于真實情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這個情境中,積極參與情境中的活動,從而高效掌握相關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2.參與性原則
在教學情境活動中,學生扮演著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使他們領悟感受情境中人物個性特征,更好地投入到該情境中。通過模仿、觀察、參與的方式尋找情境活動中蘊含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在參與過程中相互討論、學習,運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師生共同參與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指導性原則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組織管理者,起到指導和督促的作用。在情境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好教練和導演的角色,適當給予積極正確的指揮和引導,讓充當主角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據(jù)可依。教師的指導要有“度”,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過多的指導,則會起到越俎代庖的效果。
4.應用性原則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在英語環(huán)境中與人正常地溝通交流,因此,英語情境學習就是讓他們在學習中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運用起來。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將所學習的內容與生活相融合,加強角色扮演,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把英語知識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
三、幾點反思
英語學科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和溝通交流的需要。但是,現(xiàn)在很多英語課堂學習是運用背誦、默寫的方式進行,學生雖然會一些單詞、句子,但遇到一個地地道道的英文表達環(huán)境,則沒有辦法將自己心中所想順暢地表達出來。
1.英語教學離不開真實情境的設計
情境學習理論告訴我們,離開真實環(huán)境的個體生活,無法獲得相關知識和技能,因此,英語任務情境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具體的學習內容和技能,學生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等組成了任務情境。有針對性地完成特定場合與其他人順暢交流和解決相應問題,這是英語教學的任務。這種任務有著多樣性、廣泛性的特點,可以是天文、地理、歷史或者經(jīng)濟政治等各個方面的任務。例如:教師根據(jù)“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設計一個任務情境學習模式,把班級看成指揮中心,各個小組成員代表不同的國家技術人員,就引爆木星的問題提出各自的意見,并協(xié)商相應的解決方法,整個任務情境要求使用英文進行交流。
(下轉第35頁)(上接第33頁)
2.英語情境學習需要具備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
情境學習是個體融入到群體中互動和合作獲得知識的過程。互動、合作是一種人際交流,只有建立在良好的關系基礎上,才能無障礙交流。想要高效完成任務,良好環(huán)境中的人際交流是必備條件,在充分互動、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英語知識與技能的靈活使用,沒有互動與交流,則很難運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
3.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在英語情境學習中的運用
為了突破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達到能夠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目的,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采取參與式的教學方法,為每一位參與的學生提供交流和表達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在平等交流的情境中獲取新的知識信息,產(chǎn)生新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從而主動參加集體的決策,增強英語運用的水平和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在英語學科中顯得尤為有效,在參與式教學法中學生可以模擬各種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學會模仿、觀察和思考一些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獨特的思考能力,能夠自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反思性學習在英語情境學習中的運用
情境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在情境學習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些基本問題的假設,并在假設反思中,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因此,在英語情境學習中,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一些反思的機會,在問題解決后,再思考完成該任務的步驟和心路歷程,將自己的思考方式與其他學生的思考方式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取長補短。
如:Is this factory? ? your father once worked in?
A. the one B. which C. that D. where
遇到這道題目,很多學生會受到大腦中原有思維結構的影響,將factory認為是先行詞,選擇答案B;也有學生運用排除法認為,B、C、D為定語從句引導詞語,把答案A直接排除在外;也有一些學生會認為,該句子以介詞in結尾,因此只能用which。這些思考問題的方法,追根究底還是對定語從句的結構沒有完全掌握。換一種思維模式,將原題的題干復原為陳述句This factory is? ? your father once worked in.學生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A。
總而言之,情境學習方法對英語學習有重要影響,它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結構更加緊湊,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文靜.人類學視野中的情境學習[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4):20-23
[2]萊夫.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研究,1994(1):51-58
[4]金美芳.教學過程與教學情境[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3):42-47